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并发尿蛋白(糖尿病人出现尿蛋白怎么办)

春雨慢病科普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发现尿蛋白怎么办?

2010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目前11.6%的人群患有糖尿病,在这庞大的糖尿病人群中,有蛋白尿的高达20%。

患者老李背景

老李患糖尿病已十余年,长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自诉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并无自觉症状,他自己感到很满意。

最近3个月,多次发现血压较高,在140~160/90~100mmHg间波动,服了牛黄降压片后,血压仍降不下来,化验尿常规正常。

前不久来找我复诊取药,因患糖尿病多年且伴有高血压病,我建议他作一次微量蛋白尿测定。

检测结果是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升高,为5.2mg/mmol,老李看完结果却不以为是,并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蛋白流失。但我告诉他,微量蛋白尿是一个不良的信号,说明肾脏已受到损害。

糖尿病患者是蛋白尿的高发人群

2010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目前11.6%的人群患有糖尿病,在这庞大的糖尿病人群中,有蛋白尿的高达20%。

微量白蛋白尿出现是糖尿病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如果不能早期发现早期进行专门治疗,5~10年内将有20%-40%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人会进展到临床肾病。

检出蛋白尿后该怎么办呢?

查出蛋白尿预示着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那么,该怎么样才能降低老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呢?

对于糖尿病合并蛋白尿的患者首先应确定诊断,如出现大量蛋白尿,疾病已经不可逆转,基本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以及纠正血脂异常等,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1、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必不可少

①迈开腿:适量运动促恢复,避免高强度运动,贵在坚持。--可选择散步、快走、太极拳,以不感到劳累为宜。--运动强度的上限心率=220-自己的年龄。--合适的运动强度心率=运动强度上限心率*(60%~80%)。--每天运动1次,至少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确保运动5天。

②管住嘴:控制每日总热量,少吃多餐,减重或维持理想体重。

③戒烟限酒、矫治不良情绪。积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血压与血糖控制,也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排泄,应作为治疗MAU的基石。

2、定期复查

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如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随时与门、急诊医生联系,以便尽早诊治。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立即筛查微量蛋白尿,以后每年筛查一次。

3、药物干预

①控制MAU 糖尿病患者肾脏病早期阶段(MAU阶段),不论有无高血压,均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

②降压治疗

③降糖治疗

④调脂治疗

糖尿病患者尿中蛋白超标了,为什么一定要及早治疗?关乎肾脏健康

一次检查显示:老李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50毫克/克,已经超出正常范围。

老李心想这点蛋白不算什么,我吃个鸡蛋就补回来了,后来也没在意。10年后,老李不得不进行透析治疗来缓解恶心、呕吐、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

为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微量白蛋白尿阶段,积极治疗,因为这个阶段是可以逆转的。

微量白蛋白升高,说明什么

正常情况下,每天原尿中的白蛋白不易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几乎被全部重吸收,每天排出仅10-30毫克

如果在3-6月中,重复检查3次中有两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30-300毫克/克,排除感染、剧烈运动等其他因素,可以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

在早期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尤其是在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阶段,经过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部分患者的蛋白尿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这个阶段没有积极治疗,5~10 年内将有50%的人可能并发糖尿病肾病

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原来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血压会升高,蛋白尿也从早期的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显性蛋白尿,做普通的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出现阳性。

随着病情的进展,蛋白尿程度会逐渐加重,出现大量的蛋白尿, 即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大于3.5克,患者开始出现明显的浮肿和肾功能减退。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患者将进入肾功能衰竭阶段,并伴有尿毒症等一系列表现, 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贫血等。

此时,肾功能衰竭已无法逆转,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需要进行透析等替代治疗,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如何检查微量白蛋白尿

建议留取随机尿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以清晨首次尿为最佳。因为微量白蛋白在白天的尿中变动较大,如运动量增加可以产生白蛋白尿,夜间尿中变动较小。

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尿,怎么办

1.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体重, 必要时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避免肾脏进一步受损。

2.遵医嘱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应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也可以使用SGLT-2抑制剂(**列净),以达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竭的效果。

3.规律复诊,定期复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尿常规及肾脏功能,最好半年查一次。

作者:方玉

糖尿病出现尿蛋白,就离尿毒症不远了?不必担心,2种药助你护肾

我国成年人中,有糖尿病问题的比例超过十分之一,这个比例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糖尿病人要积极地控制血糖,同时也要注意控制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有些得了糖尿病的朋友,最怕伤肾,如果在相关检查过程中,发现了蛋白尿的问题,就非常害怕,认为这是离肾衰竭,尿毒症已经不远了,其实这样的过分担心,根本没有必要,糖尿病人,如何保护好肾脏健康,如何改善蛋白尿,预防肾功能的进一步受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糖尿病人,确实应该注意肾脏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除了我们最熟悉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外,另一个需要重点注意的,就是糖尿病如果长期不控制,就会对肾脏功能形成影响,甚至形成糖尿病肾病,也有可能会发展到终末期,成为必须通过透析或换肾才能维持生命的尿毒症问题。

糖尿病对于肾脏健康的影响,导致肾脏功能出现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一方面过高的血糖影响肾脏中的小血管健康,导致肾脏中的小动脉出现硬化变性,这种微血管病变,是导致肾脏健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高血糖还会增加肾脏的过滤压力,导致肾脏常处于高负荷运转,肾脏中过滤单位的透过性也会逐渐受到影响,过滤功能也有可能会逐渐下降,导致肾功能逐渐受到影响。

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对于肾脏健康的影响,都是基于高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的,如果能够尽早地积极地控制血糖水平,平稳的控制好血糖水平在达标范围内,糖尿病人出现肾脏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甚至终其一生也不会出现严重的肾功能受损,因此,认识到糖尿病的健康危害,在血糖升高之初就积极地,尽早地严格控制好血糖水平,是减少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重点和基础,这一点一定要认清。

糖尿病人出现蛋白尿,说明肾功能已经不行了?

糖尿病人如果检查出现蛋白尿的问题,确实是肾脏功能开始受损的重要指标,也确实应该积极地对糖尿病问题,蛋白尿问题予以控制了,但如果出现蛋白尿,就认为肾功能已经开始衰竭了,无可救药了,那也是把问题想的太过严重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蛋白尿,特别是轻度的蛋白尿问题时,如果积极地进行干预控制,肾功能出现衰竭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糖尿病对肾脏的影响是缓慢发生的,一般在早期阶段,糖尿病影响肾脏,导致肾脏处于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压增加,以及滤过膜上的电荷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尿液中出现微量的蛋白尿问题,此时通过尿常规是无法检测到蛋白尿问题的,而是要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来确认,对于这种情况的“蛋白尿”,通常肾小球滤过率还没有下降,肾脏的功能也没有出现下降,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阶段,是预防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但要定期检查尿常规,还要对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查,这个指标超标时,就应该引起警惕和注意了。

如果放任不管,糖尿病继续影响肾脏健康,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的问题时,往往肾脏的功能已经开始受损,除了蛋白尿问题以外,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也都会开始升高,此时,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已经进入了实质性受损阶段,通常已经难以逆转了,如果仍然不控制,则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终末期肾病问题,但如果能够及早加强控制,也可以大大减缓肾脏功能进一步受损的进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糖尿病肾病风险的控制,还是要强调一个“早”字,能够尽早发现微量蛋白尿的问题,能够在肾小球滤过率还没出现下降的时候,就积极地对肾脏进行保护,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降低肾小球的滤过压,改善蛋白尿,阻止延缓肾脏的纤维化进程,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和重点。

2类药物,有效帮助改善蛋白尿

糖尿病患者改善或预防蛋白尿问题,最重要的方面,还是要控制好血糖水平,血糖水平降低达标了,肾脏受到高血糖的影响就会减少,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也会降低;除了要控制好血糖水平以外,高血压也是导致肾脏损伤的重要风险疾病,血压的升高也是导致肾脏滤过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血糖的同时,糖尿病朋友们也要注意血压的控制。

随着降糖降压药物的不断开发,而非常幸运的是,在我们目前的降糖药和降压药中,分别由两类药物,对于降低肾脏滤过压力,改善蛋白尿,保护肾脏,有着很好的作用,分别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降糖药物中的SGLT-2抑制剂药物,是具有明确降低和改善糖尿病蛋白尿问题的重要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药物就属于此类,这类药物通过降低肾脏的肾糖阈,促进尿糖的排泄来降低血糖水平,是具有良好降糖作用的同时,这类药物对于微量尿白蛋白,以及轻中度肾功能损伤带来的蛋白尿问题,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具有明确的肾脏保护作用,对于肾小球滤过率没有严重下降的患者,都是可以选用的降糖药。对于糖尿病合并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肾功能轻中度受损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在治疗方案中,都应该尽量包含此类降糖药,对于延缓肾功能受损,减少糖尿病肾病发展为尿毒症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类介绍的药物是降压药物,具有改善蛋白尿作用的降压药其实有两类,就是我们熟知的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这两类药物都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而达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两类药物还能够降低肾脏小动脉的压力以及肾脏的滤过压力,对于改善尿微量白蛋白和蛋白尿等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药物,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问题,高血压合并尿蛋白问题的患者,这两类药物都是可以首选的降压药物之一,应当尽量的保留在患者的用药方案中。需要注意的是,沙坦类和普利类药物作用机理类似,通常选择其中一种就可以,对于服用普利类降压药出现干咳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服用沙坦类药物。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禁用此类药物,对于肾功能严重下降,血肌酐水平超过265的患者,通常也不建议使用这2个药物。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调理治疗,“尽早原则”是值得注意的,如果真的发展到终末期,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上面介绍的2类本来具有护肾,降低蛋白尿作用的药物,也成了用药禁忌,很多的药物也都无法使用,这种时候,才真的是“离尿毒症不远了”,如果不想这样,就积极的调理控制血糖,尽早地对尿蛋白问题进行控制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