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对糖尿病(茨菇糖尿病人能吃吗有营养吗)
焦虑不安?吃点主食吧
糖友情绪或是低落,或是紧张焦虑,如果适当增加些主食量,他们的情绪状态就会明显改善。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解释,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的情况下,主食减少,副食不增加时,最开始会表现为低血糖症状,而1~2个月后,低血糖症状发作减少,会进入交感兴奋状态,表现为餐后3~4小时有浑身发热,心慌,对声音和突发事件过激,情绪容易激动、失眠等。同时表现出身体软弱无力、易困、脱发、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此时还很难发现低血糖。
糖友们主食量至少要5~6两/天(如运动量大还可以适当增加),当血糖升高时可以采取分餐、增加餐后运动乃至调整降糖药物等方法,切不可因“糖”废食。
当然,糖友不妨多选点跨界主食,航空总医院营养科张田医生这样建议,如土豆、山药、藕、茨菇等“跨界”主食,也是适宜糖尿病患者吃的主食。但要注意,选择这些食物当主食时,一定要相应减去一部分粮食摄入,一般半两粮食可以换150g~200g的以上“跨界”食物。
另外,大豆及其制品也可以作为配料参加到主食中,其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豆制品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还能起到很好的蛋白质互补作用。
参考资料
①健康时报2015年09月10日:糖友多吃点 跨界主食
②健康时报2018年10月09日:糖友焦虑或跟主食量少有关
吃饭时的“第一筷子”,决定了你的体重和血糖!这样吃,控糖、减脂又降压
常言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好的养生之道莫过于“一日三餐,餐餐准时”。但在这个生活快节奏、工作高强度的社会环境中,按时吃饭已经变成奢侈的事情。
早餐来不及吃,午餐点外卖凑合,晚餐“报复性”大吃……有多少人三餐都做不到按时吃饭?
很多人觉得,吃饭不规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完全扛得住,但你的身体可能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坚强”。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可能引起身体多种不适,肠胃、血糖、大脑等都容易遭殃。
不按时吃饭的危害
1会引发胃病
胃肠道和消化系统有自已固定的“生物钟”节律和时间限制,胃到了一定时候会接受大脑发布的“饥饿信息”,便开始蠕动和分泌胃酸,为食物的消化做好准备。
如果不按时吃饭,胃内的胃酸缺少食物的中和、缺少食物对于胃酸的稀释,胃酸对胃黏膜会直接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胃炎、急性胃炎或者慢性胃炎的发生、胃黏膜受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溃疡。
2易患胆结石
经常性不吃早饭,经过夜间8小时的睡眠,胆汁的浓度较高。食物可以促使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如果不吃早饭,则会使胆汁淤积,容易形成结石。
3会影响体重
经常挨饿,减少了食物热量的摄入,身体便会本能地进入一种节省能量的状态,急着把吃的东西赶快存起来。因此一吃东西,身体很容易将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以供身体消耗。
因为能量大部分储存,血糖下降,人体很快感觉饥饿,食欲再次高涨。所以不按时吃饭,很容易发胖。
4会影响大脑
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足,会使得血液中的血糖水平相对较低,而大脑能够利用的能源是血中的葡萄糖。大脑的正常工作缺乏充足的能源物质,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等情况。
按这个时间吃饭,真的可能瘦!
1大餐早点吃
有研究发现,吃饭的时间也能影响减肥的效果。到了早上7点左右,胃肠道已经完全苏醒,消化系统开始运转。虽然白天摄入的热量高,但是能量的利用率也高。吃进来的大餐转化成了能量被消耗代谢掉。
而晚上的能量利用率差,如果太晚摄入大餐,过不了一会儿就该睡觉。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仅影响睡眠质量,很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体内脂肪堆积。所以建议大餐还是不要太晚吃。
【小提示】早餐最好吃得丰盛点,可以参考这个公式:充足的主食 优质蛋白质 健康的油脂 新鲜果蔬。
2晚餐早点吃,吃少点
最好在 6 点半之前解决晚餐。吃得时间越晚,吃的量就得越少。如果午餐已经吃得足够华丽,晚饭要吃得清淡,不能肥甘厚味。为了增加胃肠动力,建议多吃蔬菜和粗粮,摄入更多的膳食纤维。晚餐在保证食物多样性的同时,控制食量也很重要,不宜吃过多。
3多吃蛋白质避免阵发饥饿感
俗话说,补的是蛋白质,长的是肌肉。蛋白质作为减肥食谱的基石,分子量大,被人体消耗的速度也很慢。
胃部的排空和缩小,会促使脑肠肽向大脑发送消息,身体便有饥饿感,想要进食。任何一种食物进入肠胃时,都会促进一种名叫的酪酪肽的激素,它会进入大脑抑制饥饿信号。
蛋白质所引发释放的酪酪肽比其他的食物更多,因此蛋白质的饱腹感更强。优质蛋白质摄入,不仅可以避免阵发饥饿感,同时有助于肌肉合成,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还能帮助维持人体的基础代谢的稳定,轻轻松松培养易瘦体质。
【小提示】高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胸肉、瘦牛肉、鸡蛋、牛奶,鱼虾类,豆类等。
吃饭第一口吃什么
菜、肉、还是饭?
2020年,新加坡研究人员做了一个“第一口吃什么对于血糖影响”的主题研究,试验的结果发现,不同的进食顺序下,餐后血糖、胰岛素变化、饱腹感、血糖稳定四个数据差别居然很大!
最后得出——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吃饭顺序,是控制餐后血糖效果相对最好。但对于不同的群体,吃饭的最佳顺序会有差别。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住主食的摄入量,先进食汤水、蔬菜和肉类,容易有饱腹感,易升糖的主食就可以吃得少。鱼肉尽量用清蒸、水煮等清淡方法烹调,避免油炸。
再吃蔬菜,蔬菜可以选择含糖量比较少的白菜、菠菜、莴苣、芹菜、韭黄、蒜苗、西葫芦、冬瓜、黄瓜等。吃蔬菜的同时可吃些鱼、蛋等低脂、高蛋白质食物。
最后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延缓消化速度,比如燕麦、紫米、小米、糙米等杂粮。
2想要减肥的人
想要减肥的朋友,饭前可以喝水或是吃一些热量低的水果,能增加我们的饱腹感,减少对正餐的摄入。
然后选择像蔬菜、菌类、粗杂粮的高纤维食物等,它们也是公认的低热量食品,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之后再吃含有较低脂肪和高蛋白质的鱼、虾、鸡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令饱腹感持续时间变长。
3肠胃不好的人
肠胃不好的患者最好不在饭前吃水果,水果中的果酸可以刺激胃酸形成,如果空腹食用会导致加重胃肠道负担,可能出现胃酸增多、腹痛的情况。
4太瘦的人
大部分人群都适合“先菜再肉后饭”的进食顺序,但这个对于想要长肉或增肌的瘦子不适用。
这类人本来就瘦弱,需要增加主食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来增重增肌,如全脂牛奶、鸡蛋、红肉、鱼等。
饮食学会这几招,帮你控三高
1多吃点“跨界”主食
想要控糖,我们可以选择升血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如煮过的整粒小麦、大麦及黑麦、麦麸等。还有红小豆、绿豆、芸豆、干豌豆、干蚕豆等杂粮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的淀粉含量高达60%左右,与粮食的成分更为接近,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营养价值比多数粮食都高。
另外如土豆、山药、藕、茨菇等“跨界”主食,也是适宜糖尿病患者吃的主食。如果吃了以上那些“跨界”的主食,就必须相应减少其他主食的量,才有利于控糖。
2多吃叶茎类蔬菜
膳食纤维是控制血糖中最为重要的营养素,而叶茎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日常中我们在吃叶茎蔬菜时,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不好咀嚼,其实这是膳食纤维。
比如芹菜、西兰花、卷心菜的茎、梗,有的人选择直接扔掉。像茼蒿、空心菜、菠菜的茎相对而言会容易下咽。而这些不好咀嚼的蔬菜部分,才是我们控糖的好帮手。
3烹饪方式要清淡
从营养学上来说,清淡饮食就是膳食平衡、营养合理的前提下,口味比较清淡的饮食,主要表现为“四少”: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
用尽量简单的方式烹饪主食,可以最大化地保留其中的营养素。比如少用油煎、油炸的烹调方法,采用炖、焖、蒸、拌等方法。油煎炸后的食物能量会增加许多;富含淀粉类的食品,如面粉类、薯类食品等,油炸时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
来源:养生大国医
蔬菜都是低糖?错!这6种蔬菜快速拉高血糖!有血糖危机的人注意
我们常说,蔬菜低糖、低脂、低热量,
非常适合控糖一族,但这不是绝对的!
生活中,有一些蔬菜的含糖量是相对较高的,
这类蔬菜糖尿病人并非不能吃,
而是要科学地吃
甜菜甜菜,又名红菜头,它除了水分之外,含有比较高的糖分,食用后血糖升高会比较明显,建议糖友尽量少吃。
芋头芋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且其含糖量和升糖指数较高。食用后,会让血糖明显升高。
不过,如果是血糖控制得不错的朋友,可以吃适量芋头,但应减少相应主食的量,吃100克芋头减少25克主食,以保证血糖平稳。
荸荠荸荠(俗称马蹄),含有大量的淀粉,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且糖分含量也较高,食用后不利于血糖的控制。高血糖的朋友尽量不要吃。
荷兰豆荷兰豆属于“高糖蔬菜”,1 斤绿叶蔬菜只相当于 250 克荷兰豆的含糖量。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餐桌上既有非常安全的绿叶蔬菜,也有荷兰豆,吃了荷兰豆,米饭就要相应地少吃几口。
毛豆毛豆的含糖量比荷兰豆更为惊人,很多人爱把盐水煮毛豆当零食吃,殊不知1斤绿叶蔬菜只相当于70克毛豆的含糖量,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胡萝卜作为根茎类蔬菜,胡萝卜本身的含糖量要比一般的蔬菜高,它的升糖指数同样不容忽视。因此糖尿病患者吃胡萝卜不能过量,如果按食物等份交换的方法计算,1斤蔬菜可以换算成 200 克胡萝卜。
除了含糖量相对较高的蔬菜
下面这些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也要慎食
↓↓↓
百合干百合是新鲜百合晒干而成,淀粉含量较高,100 克干百合中就含有 57 克碳水化合物,多吃不利于控糖,糖尿病患者吃干百合时同样也要换算成主食的相应分量。
菱角菱角,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蔬菜,古时候有的人会以它代替粮食。它属于含淀粉量较高的蔬菜,多吃不利于控糖。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50克。
莲藕莲藕的含糖量不算很高,但淀粉较多,血糖控制差的糖友需酌情慎食。
100克莲藕约含能量73千卡,如果吃了123克莲藕,需减少25克大米或面粉的主食。
酸菜大白菜加盐腌制的酸菜,盐浓度要达到15%以上,过多的盐会使体内一种名为[饥饿素]的物质增多。这种物质会抑制胰岛素分泌,让人体[抵抗]胰岛素,并直接削弱胰岛素的降糖能力。
小贴士:
1、蔬菜应该吃多少?
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g,深色蔬菜占1/2。
2、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蔬菜?
绿叶菜不限,每天可以吃一到两斤,如白菜、青菜、韭菜等;根茎类的需要限制,如山药、土豆,藕,茨菇等。
3、怎么吃最健康?
推荐糖尿病患者多吃绿叶蔬菜,绿叶蔬菜最好的制作方法就是:清炒、凉拌或者用开水焯一下。同时注意:少油、少盐,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可以用醋调味,因为醋不仅可以提升味道,减少食盐用量。还可以提升酸度,降低整餐膳食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喜欢加糖的朋友,不妨用木糖醇和甜菊糖等甜味剂来替代蔗糖。
#互动#
你有哪些控糖小妙招?
欢迎评论区分享
内容来源:健康与长寿、养生正道(yszhengdao)、BTV养生堂(btv_yangshengtang)、成体附医、 中国临床营养网 、哈娜健康等
图片来源:123rf、soogif等
编辑: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