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腿治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练出肌肉吗)
学会用这6种器械锻炼,降血糖、调血脂、降血压效果都很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不仅降血糖、调血脂、降血压,还要塑形,就办理了健身卡。对于初次去健身房的糖尿病患者,又不想请私教练习,应如何做呢,本文就告诉您方法。
有氧运动:跑步机 椭圆机
1.跑步机
如果您喜欢走路或跑步,可以选择跑步机做有氧运动。初学者可以选择5左右的配速,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配速。
如果选择走路,速度又不能太快,可以增加跑步机的坡度,增加难度,这样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更多。注意使心率保持在中等强度(170—年龄)范围内。
如果您的膝关节不好,或者身体比较胖,可以选择椭圆机做有氧运动。
因为膝盖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为:跑步>椭圆仪>自行车。
2.椭圆机
正确的椭圆机使用方法:
双手轻握器械上方的扶手;手随着脚依次向前进行蹬踏运动;注意脚后跟不要离开踏板,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的位置;等手脚的运动达到比较协调的程度后,再逐渐增加手的推力和拉力。
每次运动前要有5分钟热身运动,运动后有5分钟的整理运动,中间运动时间保持30分钟为宜。
抗阻运动:腹 胸 背 臀
除了有氧运动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做力量锻炼。很多糖尿病患者看到健身器材无从下手,其实可以通过一看二调三试四练的方式使用健身器材。
1.腹肌训练器
这个组合器械叫腹肌训练器,就是消除大肚腩,打造马甲线、小蛮腰的器械。如果不会用,可以按一看二调三试四练的模式开始运动。
一看:每一个组合器械都在醒目位置标明几个信息:一是什么器械,比如上面这个就标明“腹肌训练器”;二是标有人体肌肉的目标肌群图示,比如这个腹肌训练器就在腹肌处涂红,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训练的位置;三是有简单的动作说明。
二调:由于每个人的训练负重不同,所以组合器械都有配重片 ,可以通过一个插栓,快捷、方便地调节负荷大小。
比如“腹肌训练器”就从12.5千克开始、35 千克、42千克等等依次递增,锻炼时先从小重量开始,以一组能完成8~12次力竭为宜;另外一些器械,还需要调整座椅或训练凳的高低、前后等。
三试:每一次做动作时,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非常重要,新手有时在器械上,为了完成大重量的动作,弯腰弓背,躯干前后左右晃动,不稳定既造成其他肌肉替代发力,又容易受伤。比如卷腹这个动作就需要保持骨盆及下肢稳定。
在动作还原时,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特别提醒的是,新手往往放松过快,配重片被冲击得咣当作响。
需要注意,动作节奏为2-4秒地缓慢放松,保持肌肉张力不放松,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练:坐于训练凳上,双脚自然分开,手放于头部两侧,向前至腹直肌充分收缩,向后还原至初始位置。
向前2-4秒,向后2-4秒,呼气发力,吸气还原。每组8~12次,中间休息30~60秒,每次做5组。
2.练胸——器械坐姿夹胸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先调节器械)坐于训练凳上,双脚自然分开脚尖向前,膝盖朝向脚尖的方向,收腹骨盆保持中立位,挺胸肩胛骨后缩下降,脊柱保持正直,背部、臀部紧贴于训练凳上,躯干保持稳定,双手正握闭握训练把手。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前至双臂自然伸直,胸大肌充分收缩,向后还原至初始位置,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向前双臂伸直时,肘关节不超伸不锁死,肩胛骨保持稳定,躯干保持稳定。
3.练背——器械坐姿划船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先调节器械)坐姿,大腿靠紧训练垫,使下肢固定,双手窄握距,正握闭握训练把手,双臂自然伸直。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后时肘关节略超过身体,背阔肌充分收缩,向前还原至双臂自然伸直,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向前双臂伸直时,肘关节不超伸不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肩胛骨保持稳定, 腰背挺直不弯腰弓背,躯干保持稳定,不可前后晃动。向后2-4秒,向前2-4秒。
4.练腿练臀——史密斯器深蹲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站姿,双脚略宽于肩,双手宽握距正握闭握杠铃,放于颈后斜方肌上部,屈膝大腿与地面平行或臀部略低于膝关节。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上至身体直立,膝关节自然伸直,股四头肌充分收缩,向下还原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向上时膝关节不超伸不锁死,向下时膝关节不超过脚尖,运动过程中膝关节不外翻不内扣,脊柱保持挺直,不弯腰弓背。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健身房,建议先从这些固定器械开始。一看二调三试四练,因为它们的轨道是固定的,图示清晰、相对安全,能更好地帮助你找到肌肉的发力感觉,是糖友健身房初学者最适合的训练方式。
备注:动作图示照片选自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健身教练》一书,在此致谢!
作者:牟利宁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
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
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著名糖尿病专家送大家2个降糖运动处方,平稳血糖,安全有效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温柔”的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在我国有“三高”、“三低”之说,“三高”指患病率高,并发症高,医疗费用高;“三低”是糖尿病确诊率低,治疗率低,治疗的达标率低。
那么,得了糖尿病怎么办,没有得的人应该如何预防呢?
众所周知,糖友在临床中的治疗框架是“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病情检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
从可控因素方面来说,饮食和运动对糖友来说占有重要地位,上周本君讲了饮食,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糖尿病合理运动的那些事。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运动可以促进热量消耗,增加脂肪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可以促进骨骼、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恢复细胞对糖的吸收,使血糖水平下降。
其次,运动后,肌肉、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使血糖进一步下降,如中等量的运动,其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小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所以,科学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天然处方。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推荐过很多安全有效的降糖运动处方,养生君在此分享2个,供大家参考。
小时候大家都玩过踢毽子吧,但长大后很多人都不玩了,其实踢毽子运动量不大,却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特别适合糖友。
踢毽子以腿部、脚部运动为主,主要以下肢做盘、磕、拐、蹦、落等动作来完成。
这样不仅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得到锻炼,充分活动腰部,带动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加强足部肌肉的锻炼,对于糖友来说大有裨益,可减少脚部病变的发生。
动作要领:
- 背部稍微弯曲,眼睛看着毽子;
- 手臂上摆,在踢毽子时身体要保持松弛;确切地说,腿部之外的其他部位,都要放松,不要过于僵直;
- 将脚抬起,用脚的内侧去踢毽子;
- 时间不超过15分钟,感到冒汗了即可。
注意事项:
糖友刚开始踢毽子时,动作幅度应该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这样肌肉才会柔而不软、韧而不僵,不至于拉伤退或腰部肌肉。
八段锦: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八段锦是传统的健身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
八段锦中其中两个动作:“两手擎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单举手”,非常适合糖友练习,可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舒缓情绪,改善胰岛素抵抗;尤其能很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运动期间,血糖可得到良好控制。
“两手擎天理三焦”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部、脊椎放松。
- 头正平视,口齿紧闭,用鼻子做深呼吸,宁神调息1-2秒,气沉丹田。
第2步:
- 两手从体侧缓缓举到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同时两脚的脚跟随着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 托举6次以后,双手掌心向下,沿着身体前方缓缓按自腹部,之后再回到最初的站姿,重复做10次。
“调理脾胃单举手”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第2步:
左手从左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手掌下按,指尖向前。
第3步:
左手从左侧落下,掌心下按,指尖向前,右手从右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左,如此反复练习10次。
糖友运动时,需注意5点当然,糖友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平时可以适当做操、散步、慢跑、爬山、爬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剑等。
不过,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5点:
1、运动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饭前运动容易造成低血糖,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2、不要在空腹情况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最好在运动前后注意加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运动前后注意补充足够水分,否则过多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4、老年糖尿病患者为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注意运动时脚必须穿着合适鞋袜。
5、老年、有严重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宜勉强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孟孟
健康享晚年 | 老年糖友在家也能“迈开腿”
“今天太冷了,我就不锻炼了”“外面刮大风,不适合出门跑步”……随着气温降低,不少老年糖友开始了自己的“猫冬”计划。其实,即便不出门,我们也可以通过室内运动“迈开腿”。
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有讲究
时间 室内运动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左右。这段时间,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较快,特别是糖的吸收最快,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会明显升高。如果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锻炼,随着运动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谢增强,餐后升高的血糖也会随之下降,有助于稳定血糖。至于在早餐后、午餐后还是晚餐后运动,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您早餐后的血糖水平是一天中最高的,那么,您可以选择在早餐后运动。
强度 由于老年人活动耐量较年轻人下降,所以选择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较合适。
频次 建议老年糖友每周运动不少于3~4次,每次30~60分钟。
这些项目在室内也能做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的运动。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调心、调气、调身“三调合一”的运动。练习八段锦有助于排出身体湿毒,提高人体阳气以及代谢功能,达到强健体魄、使气血流畅的目的。
散步 散步并不是只能在室外进行。您可以从阳台到客厅再到卧室散步,这样反复进行,就能让您的运动步数轻松达标。如果您觉得单纯散步有些枯燥,可以在散步过程中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边走边唱。
广播操 网络上有很多简单易学的广播操教程。做广播操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器官的功能,还可以帮助您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温馨提醒
1.运动前不要忘了做准备活动,时间在5分钟左右即可。
2.不宜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
3.在运动的同时,老年糖友还要注意控制饮食,坚持服药。
4.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昏、心慌、乏力、手抖、强烈的饥饿感,就提示身体出现了低血糖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进食或吃含糖食品。
5.进行伸展运动后,再缓慢停止运动。
6.运动后,不要马上说话或者进行冷、热水浴,而是应该先把汗水擦干,待脉率恢复到正常后再进行温水淋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糖友不宜运动:
1.未补充胰岛素的Ⅰ型糖友。
2.血糖极不稳定的糖友。
3.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眼底出血的糖友。
4.有糖尿病肾病,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糖友。
5.血压控制不佳者。
6.合并急性感染、心力衰竭、严重心律不齐、酮症酸中毒、肺心病的糖友。
希望老年糖友都能坚持科学饮食、遵医嘱用药,管住嘴、迈开腿,拥有美好的明天!
来源:《老年健康报》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内分泌科 陈慧玲 张佳妮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爱平教授
策划:王俊聪 谭嘉
编辑:王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