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腿脚酸痛无力(糖尿病腿脚酸痛吃什么药)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糖友腿疼 要警惕下肢缺血

70岁的张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最近,张女士出现腿疼症状,而且还感觉腿脚麻木,她第一时间将之归为风湿性关节炎犯了。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了好久,症状仍没有好转,最后医生建议她去内分泌科检查,看是不是糖尿病病情出现了变化。张女士不解,糖尿病也能引起腿疼?

糖友腿疼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很多糖友对于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一定了解,当出现下肢麻木、袜套感、蚁走感时,都知道可能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但却不知下肢的血管病变也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张女士的情况正是如此。

糖友的腿疼通常是由于周围血管病变引起,与下肢的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腿疼是由于下肢缺血导致,是一种缺血性疼痛,除疼痛外会伴有下肢麻木、发凉,在夜间以及冬天疼痛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除此以外,此症状还会出现运动后加重的现象。血管病变使下肢的供血本来就不足,而运动更是一个耗氧的过程,从而加剧了缺氧现象,所以患者走一段路后就会感到腿疼,难以行走。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症状会逐渐加重,根据疼痛间隔的距离来区分其严重程度,初期,可能走300米才痛,慢慢发展为走50米就痛,最后可能不动也痛。糖友有这类情况要立即就医,否则随着病程的发展,最后可能会出现坏疽。

如何与关节炎区分

很多糖友在出现腿疼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关节炎发作,或是与其他风湿疾病有关,那么糖友要如何区分糖尿病引起的腿疼和关节炎引起的腿疼呢?不论是退行性关节炎还是风湿性关节炎,都与关节本身有关,如关节磨损等,所以其疼痛位置通常都在关节处。而糖尿病引起的腿疼是血管性或神经性疼痛,所以疼痛位置大多在小腿处,不靠近关节处。除位置有所区别外,糖尿病引起的腿疼,患者通常可以明显感觉患侧腿部以及脚部的温度低于正常体温,患者也可由此做初步判断。

此外,还可通过一些专业的检查来做区分,最简单的可从足背动脉有无跳动辨别。正常情况下足背动脉跳动明显,而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可能会跳得慢些,有的甚至不跳。如以上症状都存在的话,建议去医院进行踝肱指数评估,通常指数低于0.9表示血管缺血明显,这也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准确的评估缺血情况的检查。还可以做血管彩超、血管造影或是动脉超声等检查,帮助确诊。

糖友出现腿疼时,不论是关节问题所致,还是血管缺血所致,首先要做好腿部的保暖工作,早期可以做一些改善循环的措施,但要注意不要弄伤自己。在就医之前,千万不要擅自采取其他措施,以防耽误病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莫伟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缓解糖尿病导致的下肢疼痛、发冷、麻木,神奇疗法“电一电”

12月10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

“李医生,我的腿和脚变暖了!”

王老先生兴奋地告诉

正在查房的

副主任医师李海洋

1天前,王老先生刚因糖尿病足部疼痛、下肢发冷,接受了脊髓电刺激手术。现在,老人就能下床迈开久违的步伐,激动地说:“脚不疼了,我现在再也不怕走路了。”

这双不疼又温暖的“好腿脚”

王老先生盼了4年

王老先生的糖尿病已有30多年。4年前,他开始出现双腿、双脚疼痛、发凉、麻木和无力,但一直拖着没去看病。这一拖,拖出来一串问题。

先是双腿、双脚越来越疼,尤其是夜里以及走路都会加重疼痛,连服多种止疼药都不见效,导致越发抗拒走路

随后又变成了“越来越怕冷”,即便是在夏天,也要用多层被子紧紧盖住腿脚。

找到李海洋时

老人一忧一喜

忧的是,病情已经发展成糖尿病足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缺血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三级、慢性肾功能不全。

喜的是,李海洋告诉王老先生,团队可以通过一种微创、可逆、可调节的神经调控技术来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并改善下肢血供和微循环。

这样既可缓解下肢疼痛,又能改善下肢供血、让腿脚恢复温热延缓甚至避免由于下肢溃烂感染导致的截肢。

12月9日,在功能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庆华的指导下,李海洋团队顺利为王老先生实施了脊髓电刺激手术

李海洋解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疼痛、麻木、灼烧或刺痛等,疾病初期多以双脚出现症状,而后逐渐向小腿、手部发展,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数据显示,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约占50%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止痛等药物治疗,溃疡伤口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对于严重下肢大血管狭窄患者,也可以通过血管腔内介入或外科手术等进行血管重建,改善下肢供血,缓解症状。

但仍有许多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选择脊髓电刺激手术。该技术利用在脊髓周围植入电极,通过微弱电刺激调节神经活动的方法,帮助患者解决难题,降低截肢率。

哪些患者适合脊髓电刺激疗法?

1.经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

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经有经验的介入血管外科医生评估,下肢动脉闭塞血管条件不适合做血管腔内治疗的患者(如尿毒症透析下肢血管广泛钙化、介入治疗效果不好等)。

3.已经实施了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并经规范内科药物治疗,但下肢疼痛症状仍改善不佳,下肢及足部血运仍无法达到创面愈合要求的患者。

糖尿病来临 腿脚会出现3种异常

随着如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压力的增大,患上各种各样慢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较为典型的营养过剩疾病,该病虽然可以控制,但是大多数患者都需终身用药治疗。

糖尿病早期时,很多人都察觉不到,其实糖尿病在来临之前,就给身体发出多种信号了,只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些信号症状;这些信号症状在腿脚等处表现较为明显。糖尿病者腿脚会有哪些异常症状呢?

1.腿脚冰冷

人体内的血液是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的,通过心脏的跳动,会使血液流动到身体各个组织跟器官,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与营养物质。

不过若是患上该病,导致血糖过高,那么就会造成血液黏稠,影响血循环。

而腿脚又处于循环的最末端,当这些地方的血循环变慢时,就会导致腿脚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跟氧气,然后出现冰冷的症状。若是腿脚冰冷的症状频繁出现,那么就要重视起来了。

2.腿脚皮肤发干发痒

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血液过于黏稠,影响血液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中的毛细血管容易收缩,致使皮肤出现缺水、发干的症状。

当然除了发干症状外,患者还会有发痒症状。若是患者体内的血糖不降下来,这种症状就会持续很久。

3.腿脚浮肿

糖尿病者会因体内过高的血糖,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循环流动的速度变慢,影响废物跟垃圾的排出,然后导致废物跟垃圾在腿脚等处大量堆积,出现水肿的症状。

另外,因为腿脚处于肢体的最末端,所以这种症状也极为明显。

上述就是糖尿病者血糖过高时,腿脚可能会出现的三种异常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可方便大家提前做好预防,及时发现治疗。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1.健康饮食

大多数的糖尿病者都存在一定的饮食误区,总认为吃一些甜度不是很高的食品,就能够稳定好血糖。

其实生活中一些食物吃起来不是很甜,但是升糖的指数却非常高,如包子、馒头、米饭等主食。

这些主食里面的淀粉量特别高,容易在体内转换成葡萄糖,升高体内的含糖量。因此,糖尿病者平时需健康饮食,减少主食的摄入,多吃些蔬菜。

2.多喝水多运动

多喝水可以稀释患者体内的血浓度,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帮助稳定血糖指数。

另外,若是在水中放入一些能稳定血糖的花草茶,如甘草、苦丁、枇杷叶等,也是能很好地促进新陈代谢,稳定血糖的。

而运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毒素跟垃圾的排出,然后缓解糖尿病症状。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糖尿病早期并不是不痛不痒的,患上该病的人腿脚会有浮肿、皮肤发痒发干、冰凉等异常症状。

发现这些异常症状时,患者需及时进行降糖治疗。治疗后,患者也需健康饮食,多喝水,多运动。同时,做好日常病情监测,每天多次测量血糖的水平。 (医说健康)

来源: 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