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腕痛(糖尿病脚腕痛吃什么药)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如果你的脚和眼出现这些症状,并发症要来了!

好多糖尿病患者只注意血糖有没有降下去,吃饭吃的合格不合格。却没有注意观察自己的脚或者眼睛。好多患者的脚受了小伤,比如被暖水袋,或者暖宝宝低温烫伤了,或者小石子进鞋里了,鞋子不合适挤脚了,却没有意识到。

为什么要关注自己的脚呢?因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个可怕的并发症。而因为糖尿病可以引起下肢动脉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糖尿病人的下肢感觉减退、麻木,生活中足部受伤或有细微伤口都不易察觉。有的人剪脚趾甲的时候,不小心剪破皮肤也可能不知道。

那好多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不就是个小伤口吗?不至于。可是你知道糖尿病人的伤口极易感染吗?如果不及时处理,是极有可能演变为糖尿病足的。糖尿病足是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患者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近1/2的比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截肢是不可避免的!

眼睛更是难以觉察。眼睛的病变一般不容易表现出来,但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睛模糊,眼部感觉异常,畏光流泪,痒,异物感,充血,新生物等,尤其是患病超过5-10年的病人,应该去医院检查。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最高,危害也最严重。而且一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意味着全身各脏器都已发生微血管病变。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激光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了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落,便难以逆转!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1.足部干燥

患者会感觉足部皮肤干燥,可有瘙痒,也可出现毳毛脱落,光滑、水肿,下肢及足部变小。

2.皮肤温度下降

患者可感到肢端发凉,用手背碰触足背表面温度下降。

3.脚部异常感(穿袜感)

患者常有双足穿袜套感觉,麻木。肢端感觉迟钝消失。即用稍尖锐物品碰触下肢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如果出现皮色改变,说明症状已经加重了!

4.脚趾增厚、变形

脚趾变形、增厚、易脆、脱落。也可见跖趾关节弯曲,

5.疼痛感

少数也有患处针刺样,烧灼样疼痛,较严重者有刀割样疼痛。长时间走路后,会出现双腿疼痛以至于难以继续行走。

当上述症状出现后,就要注意啦!这有可能是糖尿病足!

检验方法:

患者仰卧在床,当抬高下肢时,发现足部皮肤苍白,放下来或坐位下垂时,足部皮肤为紫红色。用手从上往下触摸,会发现温度逐渐减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注意:

糖尿病人应该多泡脚,水位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不超过38℃。鞋子要选择圆头,宽松舒适的。避免皮肤受伤,有创口及时消毒处理。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小腿及足部的运动,如踮脚尖,提脚儿跟,蹲起等,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但不宜做激烈运动,因为高强度,撞击性的运动会导致眼底出血,加速视网膜的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不可忽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身体的状态,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耽误病情!运动应选择适宜强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过于激烈!

男子脚疼痛、肿胀,差点被截肢!血糖不好的人,尤其要警惕5个早期表现

案例:

今年83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先生三个月前,突然觉得右脚踝肿胀、疼痛,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糖尿病足”。本来差点要面临截肢的险境,好在经过治疗,张先生的脚保住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对于人们足部健康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在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群发生足病的机率高15-20倍。

而糖尿病患者中约15%的人可能发生足病,85%的患者截肢原因是足溃疡。

糖尿病足为什么容易“烂足”?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或血糖波动大)会导致全身大血管及微血管损伤,久而久之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闭塞。

由于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下肢血管病病变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感染及坏死。加之,血糖控制不好还会诱发周围神经病变,使得足部对外界冷、热、温、痛等刺激感知能力下降;

当足部受到挤压、外伤时无法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延误治疗。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足底扎了一颗钉子,一周后才被发现。

糖尿病足有哪些早期表现?

糖尿病足早期可能没有足部外观的变化,没有皮肤破溃或感染。但是,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提高警惕:

①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有蚁行感或袜套感;

②平地走一会儿就感觉下肢酸痛,需要休息才能缓解;

③对外界冷、热、痛感知能力下降;

④足部皮肤颜色变暗;

⑤足部皮肤轻微损伤长期不愈合等。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代谢指标控制稳定

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控制好血糖,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兼顾血压、血脂、尿酸等其他代谢指标。

2及时进行药物干预

如果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等)要及时进行药物干预。

3检查和保护足部

糖尿病患者要每天检查足部(特别是趾缝),保持足部干燥;洗脚时要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温,水温不可过高;要穿宽松、软底、舒适的鞋,避免穿露脚趾的凉鞋或拖鞋。

4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足部感觉异常、疼痛、皮肤破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糖尿病足进展非常快,严重者一周内可能出现肢体坏疽!

(养生大国医)

糖尿病足疼痛怎么办?可以试试“射频治疗”

谢叔叔(化名)是一位老“糖友”了,尽管患病多年,但之前一直将血糖维持得比较好,没想到近半年他的脚突然就变成了全麦面包色,肿的也跟发面馒头差不多大。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整个脚踝几乎都是歪的。去医院检查——糖尿病足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一。对于糖友来说,控制血糖的同时重点是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足系慢性并发症之一,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关于糖尿病足,您真的了解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通俗地讲,就是高血糖对足部的任何损伤都叫做“糖尿病足”。假若无法积极处理相关问题,糖尿病足引发的并发症会导致严重后果。

而谢叔叔这种足部变化属于糖尿病足中更可怕的一种——夏科氏足。它会悄悄“挖空”患者的骨髓,从而导致足踝塌陷,引起走路姿态的变化。

长期糖尿病不仅容易“挖空”足踝的骨髓,还易造成足踝骨髓微断裂。这种微断裂可能会逃过X光和CT,只有核磁才能发现。所以,一旦在过量运动、崴脚后出现反复且无法好转的足踝疼,并且X光和CT都看不出问题的时候,就要小心可能是骨髓微断裂。

随着疾病进展,首先会出现麻木疼痛;接着会出现糖尿病足溃疡,最常见的部位是足趾,其次是足底、足背、足踝;其后出现坏疽;部分患者可发生肢体感染甚至截肢。

根据溃疡发展的程度,进行溃疡的分级。

已经出现下肢麻木、持续疼痛怎么办?

下肢出现持续的袜套样感觉迟钝,是末梢神经受损的表现;持续的疼痛是血流减少,不能满足下肢需要的反应;痛则不通,增加下肢血流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正常情况下,下肢动脉受交感神经的调节,处于紧张状态,使动脉收缩。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后,支配血管持续扩张,起到改善局部血流循环和皮肤的营养供应、消除异感、减轻疼痛的作用,是改善糖尿病足确实有效的方法,对保存肢体起到重要作用。

射频是一种先进的仪器,通过精确穿刺,到支配下肢血管的交感神经,产生热能,精确损毁交感神经节,就可以显著扩张下肢动脉血管。一般治疗后由于血管扩张,下肢的温度可以瞬间增加2~3℃。

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治疗:

循环功能不全(Berger病、硬化性血管病、糖尿病坏疽、Raynaud病)

■ 下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 残肢或幻觉疼痛

■ 冻伤

■ 足多汗症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和加重

戒 烟

吸烟会使血管进一步收缩甚至痉挛,阻碍人体血液循环顺畅运行。

控制血糖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堵塞,是引发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日常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水平,均衡饮食,少食多餐,遵照医嘱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每日检查双脚,对足部进行适当的护理,涂一些保湿霜、乳液或者护理膏,以保持足部皮肤柔润,但是要注意脚趾间、溃疡伤口不可以涂抹,若皮肤有皲裂,可以使用含有尿素的软膏来涂抹。另外还可以适当按摩下肢和足部,促进血液循环。如果足部出现了麻木、疼痛、外伤、溃疡等情况,要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能自行处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病变,足部感觉减退、消失,形成无知觉足,使足部保护性反射丧失,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冻伤,禁止使用热水袋、暖壶、电热毯保暖,避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