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中心(糖尿病足中心成立宣传语)
推荐全国12家糖尿病足治疗中心,看哪家离你近?
本推荐名单由解放军306医院内分泌科许樟荣教授、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联合审定推荐。
1、解放军第306医院糖尿病中心
该中心地处北京,是全军糖尿病专病诊治中心,由内分泌科、血管外科、创面修复科等多专业科室组成,糖尿病足病防治是该中心医疗特色。该中心获得过国家、军队和北京市多项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承担过多项全军和北京市临床医疗特色课题。
中心学术带头人是许樟荣教授、陆祖谦主任医师,顾洪斌主任和王爱红副主任医师、姜玉峰副主任医师。
许樟荣,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其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尤其是糖尿病足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上午
2、空军总医院糖尿病足病中心
该中心在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测量,糖尿病高危足筛查、糖尿病足的内外科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综合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超声消融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等方面有较强优势。
杨彩哲,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甲状腺疾病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
中心于2005年由内分泌科、血管外科、血液科、骨科、血管介入、放射科和超声科联合组建的多学科协作诊治中心,目前团队成员扩大到肾脏、心脏、医学营养及心理咨询医师组成,中心创建了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阶梯式筛查并完善糖尿病足规范化诊治体系。
目前具有成熟的内科综合治疗、血管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及血管旁路移植术(血管搭桥术)、超声水刀清创技术、创面负压吸引治疗技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以外,还拥有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技术、经皮氧分压测定技术以及footscan平板足底压力测定技术等。
冉兴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主任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病及肥胖症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4、中南大学糖尿病足病研究中心
该中心挂靠湘雅三医院,是湖南省首家糖尿病足病研究中心。该中心拥有一支以内分泌医生为核心,骨科、放射介入科、血管外科、烧伤整形等多学科协作的医疗团队,开发了多种独特、有效的足病治疗新技术,如“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干细胞移植修复创面”等。
莫朝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病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4医院糖尿病足中心
中心以“糖尿病足坏疽系统治疗体系”为品牌,拥有一支以内分泌科医生为核心,骨科、学管科、影像科等学科医生为成员的医疗团队,开发了多种独特、有效的足病治疗新技术,如“生物(医用蛆虫)清创技术”、“下肢血管重建技术”等。
王爱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4医院糖尿病足中心主任
擅长:糖尿病急慢性病的诊治,尤其是糖尿病足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周五 上午
6、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糖尿病足病诊疗中心
2006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多学科合作的糖尿病足病专业诊疗机构,该中心团队包括了来自内分泌科、介入放射/血管外科、骨科、烧伤整形科、康复科、皮肤科、超声诊断科以及基础医学院等众多学科的专业医师及科研工作人员。
孙子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糖尿病足病诊疗中心主任
擅长: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高血压、肾上腺以及垂体等各类内分泌腺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
7、逸仙糖尿病足诊治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是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糖尿病足诊治单位。
杨川,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远洋分院糖尿病足病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远洋分院,是江浙沪地区治疗糖尿病足较有影响力的单位。
汤正义,上海瑞金医院远洋分院内科主任
擅长: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垂体及肾上腺疾病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9、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足病科
该科是全国首家具有多学科医护人员组成的糖尿病足科,现在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已成为华北地区集教学、医疗和科研为一体的糖尿病足治疗中心。
王鹏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足病科主任
擅长:糖尿病及其糖尿病足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医院糖尿病足病中心
该中心应用超声清创刀、创面负压治疗仪、自体和异体点状植皮、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创面生长因子治疗、创面拉扣器治疗等多项技术,开展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慢性创面治疗,使糖尿病足溃疡和压疮治愈率达到95%以上,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
颜晓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医院糖尿病足病中心主任
擅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病足病等
出诊时间:周三、周四上午
11、山东省立医院糖尿病足防治中心
该中心开展有糖尿病足底压力测试、震动觉阈值测定、经皮氧分压、TBI测定、VAC负压技术、下肢血管介入术、清创术等诊治,使得糖尿病患者足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更加完善,提高了糖尿病足诊治效率,缩短病人的检查周期和平均住院日,更好的保证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
李秋,山东省立医院糖尿病足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
擅长:糖尿病足的多种技术综合防治;糖尿病周围血管、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诊治
出诊时间:周四
12、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足病专科
该中心是中原地区治疗糖尿病足,最具影响力的中心。
张会峰,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足专科主任
擅长:擅长各种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突眼等经验丰富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值班主任:胡亚男 本期编辑:圆圆、小超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在厦启动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 杨伏山 摄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6月26日电 (杨伏山 张舒姗 许靖熠)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足研讨会26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会上,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启动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联合全国糖尿病足防治领域医护工作者及医院成立的医联体,致力于推动糖尿病足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康复相关研究,加强多学科专业协作和学术交流,提升中国糖尿病足防治专业水平。
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足研讨会26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 杨伏山 摄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亿人,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国官方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部署,进一步加强糖尿病等慢病管理。
主办方称,该联盟将提高建设中心区域智慧医疗建设,利用5G信息化集成模式,将治疗系统化,精细化,提高患者就医便利程度。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市医学会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联合举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术讲座、病例讨论、圆桌论坛等多种交流方式,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足与外周动脉疾病学组组长、中国糖尿病足联盟副主委冉兴无,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厦门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4级调研员(主持工作)陈兰等为大会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内地血管外科、内分泌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糖尿病足相关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并广泛邀请厦门周边医院及社区医务工作者参加,聚焦糖尿病足诊疗决策,在血管介入技巧、创面修复、伤口护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特别开展社区医护的规范化培训,纵向提高糖尿病足多级医疗机构联合治疗模式。
研讨会主办方之一、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黄小进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摄
与会专家认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降低发病率,规范及时治疗糖尿病足十分重要;而多学科融合有助于推动糖尿病足的规范化治疗,进而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第七次主办糖尿病足研讨会。成立于2007年的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是福建省第一个独立学科设置的血管外科,长期致力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2020年,该科跻身全国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基地示范单位。
该血管外科主任黄小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患者还没出现溃疡的糖尿病足,我们称之为高危足。对这类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将患者远期的截肢率大大降低。
他认为,对糖尿病患者群体、尤其是农村基层患者群体进行广泛的糖尿病足科普和筛查非常重要,防胜于治,“糖尿病足并非急性发病,从溃疡坏死到最后需要截肢的地步,发展有一个过程,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临床上糖尿病足致截肢的患者,约1/3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面临糖尿病足截肢风险,这类患者很多都在农村基层。”黄小进介绍说,上述中心的成立,对辐射周边基层,打造基层医疗机构预警模式将有深远的意义。
此前,为响应“健康中国”的行动号召,提高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该院血管外科团队经常深入社区、县级医院开展义诊宣教活动,致力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工作。本次研讨会创新开设的圆桌论坛,以社区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主体,共同分享讨论、致力提高糖尿病足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早期诊断率,将糖尿病足诊治的重点更多从治疗前移到预防环节。(完)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在厦启动
中新网厦门6月26日电 (杨伏山 张舒姗 许靖熠)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足研讨会26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会上,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启动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联合全国糖尿病足防治领域医护工作者及医院成立的医联体,致力于推动糖尿病足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康复相关研究,加强多学科专业协作和学术交流,提升中国糖尿病足防治专业水平。
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足研讨会26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 杨伏山 摄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亿人,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国官方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部署,进一步加强糖尿病等慢病管理。
主办方称,该联盟将提高建设中心区域智慧医疗建设,利用5G信息化集成模式,将治疗系统化,精细化,提高患者就医便利程度。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市医学会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联合举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术讲座、病例讨论、圆桌论坛等多种交流方式,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足与外周动脉疾病学组组长、中国糖尿病足联盟副主委冉兴无,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厦门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4级调研员(主持工作)陈兰等为大会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内地血管外科、内分泌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糖尿病足相关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并广泛邀请厦门周边医院及社区医务工作者参加,聚焦糖尿病足诊疗决策,在血管介入技巧、创面修复、伤口护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特别开展社区医护的规范化培训,纵向提高糖尿病足多级医疗机构联合治疗模式。
研讨会主办方之一、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黄小进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摄
与会专家认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降低发病率,规范及时治疗糖尿病足十分重要;而多学科融合有助于推动糖尿病足的规范化治疗,进而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第七次主办糖尿病足研讨会。成立于2007年的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是福建省第一个独立学科设置的血管外科,长期致力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2020年,该科跻身全国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基地示范单位。
该血管外科主任黄小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患者还没出现溃疡的糖尿病足,我们称之为高危足。对这类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将患者远期的截肢率大大降低。
他认为,对糖尿病患者群体、尤其是农村基层患者群体进行广泛的糖尿病足科普和筛查非常重要,防胜于治,“糖尿病足并非急性发病,从溃疡坏死到最后需要截肢的地步,发展有一个过程,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临床上糖尿病足致截肢的患者,约1/3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面临糖尿病足截肢风险,这类患者很多都在农村基层。”黄小进介绍说,上述中心的成立,对辐射周边基层,打造基层医疗机构预警模式将有深远的意义。
此前,为响应“健康中国”的行动号召,提高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该院血管外科团队经常深入社区、县级医院开展义诊宣教活动,致力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工作。本次研讨会创新开设的圆桌论坛,以社区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主体,共同分享讨论、致力提高糖尿病足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早期诊断率,将糖尿病足诊治的重点更多从治疗前移到预防环节。(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