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拔牙齿(血糖高能拨牙吗?)

上游新闻 0
文章目录:

糖友拔牙 最好一次只拔一颗

指导专家:谭明红 重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过年期间,走到哪儿都能遇见牙疼的人。这不,前两天,69岁的糖友廖明珍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自己左右两边的大牙都烂了。想去拔牙,但又听说糖尿病人拔牙的风险非常高,因此特意来问一问,这牙到底该不该拔,应该注意些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谭明红。

去口腔科就诊 先说明有糖尿病

谭明红告诉记者,平时门诊中,她也经常接诊到廖明珍这样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牙齿缺失、坏掉的发病率比其他人要高些。因为长期高血糖,会加重钙流失,从而造成牙齿本身的机能下降、骨骼疏松等情况。同时,血糖控制不好的人会增加感染机会,如口腔感染、牙龈炎等,这些也会影响牙齿的健康。因而,糖友们经常需要面对是否拔牙的问题。”

她提醒糖友们,当出现牙齿问题时,一定要去专业医院的口腔科进行治疗。“照个牙片观察牙根情况是必要的。如果牙根没有问题,一般不需要拔牙,口腔科的医生会替你进行局部处理;如果牙根已经坏掉,那就得拔牙了。”谭明红说,去口腔科就诊时,要先说明自己有糖尿病,这样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更周全些。最好不要图方便或便宜,就随意在外面的小牙科诊所拔牙,万一消毒工作没做到位,就很容易感染,那就麻烦了。

拔牙前要控血糖 提前停服抗凝剂

糖友如果要拔牙,确实有许多需要注意的要点。“首先,拔牙前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饭前血糖要控制在5~7之间,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饭后血糖最好不超过10。因为血糖没控制好的话,拔牙后的伤口不容易愈合,还会加重感染。”谭明红说。

如果糖友还因其他并发症而长期服用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凝剂,那么在拔牙前一定要暂时停药。“一般建议的是拔牙前两三天停药,拔牙后半个月左右,血完全止住了,再恢复使用。所以,我们一般不建议有并发症的糖友随意拔牙,要拔也得住院拔牙。”

一次最好只拔一颗 拔后要调整降糖药用量

其次,谭明红建议糖友们不要一次性拔太多牙齿。“最好一颗一颗的拔除。这个月拔一颗,下个月再拔另外一颗。因为糖友拔牙后恢复得慢,牙齿拔多了,肯定会影响进食。吃不下东西,短期之内营养就会供应不上,整个人的精神都垮了。”

因为拔牙之后,患者不能吃辛辣的、硬的食物,只能吃软一点的稀饭、流食,这与糖尿病人的饮食规则有冲突。所以,谭明红建议大家要学会少食多餐。“一次不要吃太多。软烂的流质的食物升糖指数高,必须少吃点,通过控制基数来控制血糖。然后在两顿正餐之间,要加餐。因为软烂的食物很容易就消化掉了,无法在下一餐之前维持正常血糖。为了避免低血糖,必须加餐。”

同时,拔完牙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患者进食不便,饭量下降,其所使用的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剂量也要有相应的减少,以避免出现低血糖。因此,糖友拔牙后一定要找内分泌科的医生为自己调整用药。

医生提醒:有糖尿病,切忌随便拔牙,有些后果你可能承担不来

正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不少人一旦遇到“作恶”的龋齿,都恨不得一拔了之。

但是,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拔牙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为啥呢?

血糖高,感染风险大

为啥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拔牙后,体内的高血糖会使其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正常人,严重的感染会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而且此时创口愈合能力下降,伤口愈合延迟,术后手术部位炎症反应(如水肿、疼痛)也将明显加重。

所以一些血糖未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绝不能简单地将牙齿一拔了之。

拔牙前,控好血糖

但这也并非说糖尿病患者不能拔牙。

如果糖友的牙齿已经严重松动,或者丧失了咀嚼功能,就必须到专业牙科去拔牙。

但拔牙前,一定要先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7.0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0毫摩尔/升以下为宜。

如果使用口服降糖药者血糖未达到此标准的话,需要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而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胰岛素作用最佳,血糖较平稳。

另外,拔牙前,血压也要控制在160/90毫米汞柱以下;拔牙前后应使用抗菌药物,通常术前和术后用药3天;拔牙当天不能空腹,早餐应保证足够的热量,以免局麻时发生低血糖。

打好口腔保卫战

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容易忽略对口腔疾病的预防。

但其实,口腔疾病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它会让糖友的血糖变得难以控制,还可能对心血管、消化等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那糖友到底该如何打好口腔保卫战呢?

除了控制好血糖,还应:

1、每半年至一年到医院洗一次牙,以清除牙石、牙垢,不给细菌任何“作乱”的机会。

2、平时要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建议用稀释的小苏打水或清水漱口。弱碱性水能纠正口腔内偏酸的环境,抑制细菌生长。

3、去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时,多用牙线,少用牙签,避免牙签尖锐部位不小心刺伤牙肉,导致出血感染。

糖尿病患者能拔牙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有这样的经历:因龋坏导致的牙齿残根、残冠不能进行保留,或者因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需进行拔牙。

但是到了医院,经过医生一番检查却告知其需暂缓拔牙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拔牙呢?

肇州的杨大爷,因为牙疼选择把牙拔掉。但是这次拔牙,不仅没能减轻疼痛,还差点让他丧命。多科室合作,历经2个多小时,做了气管切开,才抢救成功。看似简单的拔牙,怎么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他的主治医师表示,这和拔牙有一定关系,但更关键的是,患者有糖尿病。

为什么拔牙要慎重?

  • 糖尿病患者因其特殊体质,在拔牙过程中,糖尿病本身潜在的大、小血管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手术风险;
  • 手术应激可使血糖急剧升高,造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 高血糖可造成感染发生率增加及伤口愈合延迟等,致使牙拔除术后容易引发感染,造成病情恶化。

糖尿病患者为啥容易感染?

  • 容易有免疫功能障碍

血糖过高,白细胞的黏附、趋化、吞噬受到抑制,便无法发挥免疫作用;同时,高血糖导致抵抗力降低,感染容易发生扩散。

  • 容易得牙周炎

糖尿病和牙周炎存在相互影响。

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唾液成分改变,使口腔菌群滋生;糖基化终末产物积聚,使炎症反应加重;胶原蛋白代谢障碍,使牙龈修复能力降低——种种变化,导致了牙周炎的发生。

另一方面,牙周炎可致全身慢性炎症,使胰岛素抵抗加重、血糖控制受到影响。

糖尿病、牙周炎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力。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哪些感染?

糖尿病的感染性并发症包括疖痈、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肺结核、肾盂肾炎或膀胱炎等。

在口腔,以颌面部间隙感染为主。其中有些非常凶险,如口底多间隙感染,不但会引发全身症状,而且可能引起窒息。

特别是拔牙后的糖尿病患者,如新闻中的杨大爷,一旦病原菌从拔牙创进入,趁患者免疫力低下之际沿着间隙扩散,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大夫,我有糖尿病,能拔牙吗?

能,但一定要做好防护。那么,糖尿病患者拔牙,具体应该有哪些措施呢?

  • 交待病史

在医生询问既往史时,应如实向医生汇报自己的病情,不要隐瞒,清楚交待有助于医生安排手术时间、制定方案和准备合适的麻药。

  • 控制血糖

在拔牙前,应控制好血糖。控制到什么水平呢?一般拔牙前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较为安全,可以减少拔牙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会。未能控制时,暂缓拔牙;有酮症酸中毒症状或全身状况不佳时,禁忌拔牙。

  • 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拔牙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大于正常人,拔牙创口的愈合也可能迟缓。所以,糖尿病患者拔牙前后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防止拔牙创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1~3天为宜

在拔牙后,常规遵嘱服用抗生素,还可辅以双氧水冲洗或漱口液含漱,防拔牙创迁延不愈甚至感染。

  • 防止意外

在拔牙的当天,一定要适当吃点饭。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低血糖;加上局麻药的作用,就更容易发生意外。因此,拔牙前切忌空腹。

  • 医生应做好健康教育

医生要向病人耐心解释做好拔牙前的准备,争取病人的配合。消除病人恐惧、紧张情绪。如果患者紧张,必要时可在拔牙治疗前给予镇静剂。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在拔牙手术前与内科医师会诊或在场,防止发生意外。

  • 患者要听从医嘱

拔完牙后,医生通常会告知医嘱。这时候,可不能“左耳进,右耳出”:

  1. 纱布:拔牙后半小时内紧咬纱布,半小时后吐出,期间不要更换;
  2. 饮食:拔牙后2小时后才可进食、喝水;拔牙当天避免食用过热、过烫或过硬的食物,避免用拔牙侧咀嚼;
  3. 洗漱:拔牙后24小时内不可刷牙漱口
  4. 施力:拔牙当天避免用手触摸、用舌舔舐、用硬物刺激伤口;拔牙后1~2天内避免剧烈运动;
  5. 出血:拔牙后24~48小时内伤口少量渗血或唾液带有血丝属正常现象,应咽下唾液;如果出现大量鲜红血液,应及时就诊;
  6. 用药:拔牙数目多、创伤大、时间长或年老体弱者,可适量应用抗生素或止血剂;
  7. 拆线:牙槽手术、阻生牙拔除术或创口缝合者,拔牙后7~10天拆线。

最后,希望有上述疾病的朋友们在拔牙前如实向医生反应自己的病情,不要隐瞒,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