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印度糖尿病的药(印度治糖尿病的药)

中国循环杂志 0
文章目录:

印度研究称,抗疟药羟氯喹是治糖尿病“神药”,还有减肥功效

在近期召开的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年会上,一项来自印度的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表明,抗疟疾老药羟氯喹对2型糖尿病还有不错的疗效,主要通过抑制胰岛素降解酶而提高细胞间胰岛素可利用率、抗炎作用发挥降糖效果。

在这项为期24周的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经最大剂量二甲双胍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治疗血糖仍未达标,加用400 mg氢氯喹后,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幅度与加用300 mg卡格列净时相似,且有明显的减重效果,两种治疗方案安全性相似。

该研究的报告者Amit Gupta指出,自2014年起,羟氯喹在印度被批准用来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用于经两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卡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共同转运体2(SGLT2)抑制剂,价格相对羟氯喹来说比较昂贵,因此用不起卡格列净的患者可以考虑用羟氯喹。

但有专家指出,卡格列净除了有较好的降糖效果,还有不错的心肾保护作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降糖,还要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对此,Gupta表示,印度现在有研究正在评估氢氯喹是否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Gupta承认,最高水平的糖尿病治疗不是降糖,而是要控制残余风险。他认为,低水平的慢性炎症使得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病死亡都关联起来,打破这种关联的时刻来临了,氢氯喹有降糖和抗炎的双重特征,因此可作为降糖方案中的重要武器。

此次报告的研究纳入87例平均病程为6.1年、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8.4%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每天应用2000 mg二甲双胍和100 mg维格列汀的基础上,随机加用400 mg羟氯喹或300 mg卡格列净。

24周后,羟氯喹组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8.32%降至7.11%,卡格列净组从8.63%降至7.44%,两组降幅相似;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降低31 mg/dl和30 mg/dl,餐后血糖水平分别降低68 mg/dl和66 mg/dl。

另外,羟氯喹组的体重指数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而卡格列净组这两方面指标都无明显改变。

在安全性方面,羟氯喹组和卡格列净组确定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0%和2.3%,羟氯喹组没有新出现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病变加重的现象,这是羟氯喹的可能副作用之一。

来源:medscape网站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发病率近10%,一文读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8种中成药,您知道几种?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它由国际糖尿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91 年创立,以应对人们对糖尿病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据统计,全球已拥有5.5亿糖尿病患者, 2022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第二大国家印度的两倍,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截止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依赖胰岛素、

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牵头编制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正式发布。《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

《指南》明确了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中医药能协同控糖、改善症状。

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辨证联用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麦消渴片、消渴丸[为含格列本脲(0.25mg/粒)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加减等。

津力达颗粒

【成份】

人参、黄精、苍术(炒)、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

【适应症】

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定期复查血糖。

参芪降糖颗粒

【成份】

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 克,一日 3 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 3 克,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有实热症者禁用, 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天麦消渴片

【成份】

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啉酸铬。

【适应症】

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口服,第一周一次 2 片,一日 2 次,以后一次 1-2 片,一日 2 次。

消渴丸

【成份】

消渴灵成方

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适应症】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 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10 丸,一日 2~3 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 Ⅰ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格列本脲, 严格按处方药使用, 并注意监测血糖。

每日服用 2 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 1 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葛根芩连片

【成份】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辅料为淀粉。

【适应症】

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4 片,一日 3 次。

【禁忌】

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二是中医药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脏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黄葵胶囊、渴络欣胶囊等;

黄葵胶囊

【成份】

黄蜀葵花。

【适应症】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 粒,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本品宜饭后服用。

【成份】

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疗程 8 周。

【禁忌】

慢性腹泻者慎用。

【注意事项】

本品是在血糖、血压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在(7.8 mmol/L.餐后 2 h 血糖在(13.0mmoVL HbAlc(8%:血压(16095 mmHg)的状况下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木丹颗粒等。

芪明颗粒

【成份】

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适应症】

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为 3~6 个月。

【注意事项】
1. 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 以便有效的控制血糖。2. 服用本品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 脾胃虚寒者, 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 或痰多者不宜使用。4.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 ALT 的轻度升高,尚不能完全排除与本品有关。5. 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糖者,可停药观察。6. 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合用,或与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

木丹颗粒

【成份】

黄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参、川芎、红花、苏木、鸡血藤。

【适应症】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用法用量】

  • 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禁忌】

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8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 mmol/L)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

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

常见方法包括手针、电针、耳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等中药熏洗足浴和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评分。

齐鲁制药靶向药伊瑞可再降价,助力肺癌患者抗癌

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形势比较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全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429.2万例,死亡病例281.4万例。

其中,无论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肺癌都高居首位。近年来,国产靶向药物伊瑞可上市并纳入医保,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惠及更多患者,今年年初,伊瑞可再度降价,低至498元/盒。

癌症是慢性病,患者可长期带瘤生存

谈及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肺癌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秀问教授表示:“这和社会老龄化,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遗传易感性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

“尽管如此,患有肺癌并不意味着死亡,如果是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癌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生存。”王秀问教授表示。

WHO(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其中1/3可以预防;1/3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治愈;1/3不可治愈,但通过适当治疗可以控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

“医生和患者都要转变治疗理念,癌症其实并不可怕,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癌症可以变成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可防可控可治。”王秀问教授表示。

精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前提

如今,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靶向药物、生物免疫治疗等精准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学科联合诊疗、个性化综合治疗等医学理念也在不断进步,这些都显著提升了肿瘤的治疗效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都必须以精准诊断为前提。

“精准医疗的发展是从影像学到分子病理的过程,对于肺癌来说,基因测序等已经成为常规的必要检测。”王秀问教授表示,“靶向药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特定靶点活性,用药前必须在组织或细胞学确诊的基础上,再经过基因检测方法伴随诊断,才能用药。”

“也正因如此,首诊首治对肿瘤患者非常重要,明确诊断后进行规范系统治疗就能显著延长生存期,否则就容易复发转移,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王秀问教授表示。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和医生积极配合。王秀问教授解释说,肺癌治疗的过程,是一个从诊断到治疗、再评估再治疗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药物疗效不理想,可能需要再次诊断,评估是否符合更新一代的药物。

选择药物时要平衡有效性、毒性和经济负担

在疗效之外,治疗费用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和以前相比,随着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多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国内仿制靶向药物上市等,目前肺癌患者的医疗负担已经大大降低。不过,在治疗的不同阶段,药物选择仍然关系着患者的经济负担。

“目前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存在多线药物布局。在一线药物选择时,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平衡药物的有效性、毒性和经济负担。”王秀问教授表示,如果刚开始治疗时,就使用昂贵的药物代替经典治疗方案,患者是否有经济能力负担后续高昂的治疗费用,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例如对于EGFR阳性的肺癌患者来说,伊瑞可就是一代靶向药中的首要选择。2017年12月,伊瑞可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首个肿瘤品种,这意味着伊瑞可在质量、疗效上,和进口靶向药完全一致。同时在价格方面,又远远低于进口靶向药。

今年年初,伊瑞可再度降价至498元/盒。在医保报销之后,患者药费负担甚至低于印度仿制药。这不仅大大提高了EGFR阳性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也促进了肺癌治疗过程中的规范用药。

相关链接:肺癌筛查要遵循“两高一低”

由于肿瘤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很多患者发觉有症状时才就诊,可这时大都已经是中晚期。就以肺癌为例,目前约75%的患者出现症状并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显著下降,患者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

“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王秀问教授说,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恶性肿瘤的防治力度,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就是“科学抗癌,预防先行”。

“预防肺癌,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要戒烟。”王秀问教授表示,同时,要想做到早诊早诊,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其中,肺癌筛查要遵循“两高一低”,即在肺癌高发地区,锁定肺癌高危人群,用胸部低剂量CT进行肺癌筛查,可以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