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突吗(糖尿病眼睛往外鼓吗)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看眼睛也能知道糖尿病?

王老伯今年65岁,2年前双眼渐渐开始视物模糊,老先生觉得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当一回事。一周前,右眼突然视力明显下降,眼睛前面还出现红色漂浮物。这下,老先生着急了,来到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院眼科。周浦医院眼科主任马晓昀为他详细地检查后,发现双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老伯去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血糖等。

王老伯觉得还真可笑,“医生,我是来看眼睛的,怎么让我去看糖尿病,你有没有搞错?”医生耐心地解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观察神经、血管病变最直接的窗口。持续高血糖等长期代谢紊乱可影响全身组织器官,很容易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有不少糖尿病患者还是眼科医生发现的。

马晓昀表示,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当我们的眼睛出现以下信号时,需要注意有无糖尿病的发生:

一是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组织缺氧而形成微血管瘤、出血点、棉絮斑、硬性渗出,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甚至发生视网膜脱离,均会导致视力下降、模糊。

二是白内障。

糖尿病人血中和眼内房水的葡萄糖水平均升高,眼内糖代谢受阻,形成一种称为山梨醇的物质,积聚在晶体内,造成晶体纤维肿胀、混浊,形成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包括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通常是双眼发病,且病情发展迅速。这类病人的白内障可在数日、甚至在48小时之内完全成熟,称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这种病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老年人患糖尿病后,会加重、加快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和速度,从而发生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

此外,在糖尿病发病急骤或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下,由于血糖的增高,房水的渗透压也随之下降,水分进入晶状体内,晶状体膨胀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加,形成近视;血糖降低时则形成相对的远视。这种短期内屈光度的迅速变化是糖尿病引起晶状体屈光度改变的特征,可达3至4个屈光度。糖尿病人的瞳孔较正常人为小,即使在暗室也无明显增大,且在眼底检查时对扩瞳剂效果不佳。还有眼外肌麻痹,角膜知觉减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王老伯半信半疑地来到内分泌科,医生进一步详细检查后,发现其空腹血糖高达10.8mmol/L,同时伴有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确诊为II型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后,眼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视物模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老伯不住地感叹:都是糖尿病惹的祸!

马晓昀强调,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晶状体和眼底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且与血糖控制情况、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所以,当你的眼睛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原因不明,进展又较快时,应尽快到医院作尿糖和血糖检查,以便及早明确诊断。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眼科医生周丹,黄杨子整理)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45岁东莞糖尿病患者视力模糊,仅能看清眼前50厘米物体

一直以来,大众普遍认为只有老了才会得白内障,事实上,某些慢性疾病也可加速眼内晶状体混浊的进程。近日,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疑难病例会诊平台”成功为一位45岁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患者实施了复杂性白内障手术。

今年45岁的陈先生患有1型糖尿病,一直使用胰岛素治疗,同时罹患甲状腺功能亢进需服用药物。随着甲亢病程的发展,陈先生双眼发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近一年来看东西变得模糊不清,遂来到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医院白内障专科主任谭泳昌检查发现,陈先生的右眼裸眼视力仅为指数/50CM,即能看到眼前50厘米内的视物,左眼裸眼视力为0.25,双眼眼睑退缩,眼突,眼球运动障碍,晶状体皮质性混浊明显,诊断为双眼并发性白内障、双眼甲状腺毒症性眼病。

“由于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甲亢两种内分泌疾病,导致其眼部并发症的出现。”据谭泳昌介绍,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多种眼部并发症之一,是代谢性白内障的一种,常为双眼发病。当血糖的升高,进入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增多,已糖激酶被饱和醛糖还原酶活化,将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在晶状体内蓄积,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晶状体纤维吸收水份肿胀,从而形成晶状体混浊。

“该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使甲状腺和眼眶同时受到自身抗体的攻击,既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又会引起眼眶疾病,可以说它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复杂多样的。”谭泳昌介绍,患者双眼患有甲状腺毒症性眼病,加上其眼球不可居中,导致术野操作难度大大增加。

陈先生病情的复杂性需要安全系数更高的治疗方案,同时需要临床经验更为丰富、手术技巧更为成熟的手术医生操刀。基于东莞爱尔“白内障疑难病例会诊平台”护航,谭泳昌为其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 右眼白内障摘除伴人工晶体一期置入术”,术中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轻柔操作保护眼内组织,每一次操作的“果断”也是对患者眼睛的一次保护。9月6日复查,陈先生裸眼视力提升至0.7。

近年来,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着力打造“白内障疑难病例会诊平台”,由院长刘斐领衔成立疑难眼病会诊专家小组,涵盖多学科专家,白内障科主任谭泳昌、角膜眼表科主任叶健章、眼底外伤科主任王虎、青光眼科主任华山等,均具备深厚学术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一站式”诊疗为更多饱受白内障折磨的患者提供服务。

南方 记者 欧雅琴

【作者】 欧雅琴

健康东莞

糖尿病视力受损表现有哪些

对于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很可能不仅仅是“老花眼”这么简单,糖尿病可以引起诸多的眼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其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突出,因为这种疾病可以引起不可逆的严重视力损害,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最主要原因。

糖尿病早期视力损伤的主要表现

1.视力下降 由于视神经损伤或眼底血管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病变后期视力严重损害,甚至失明。

2.近视 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大量的糖和盐会随尿液排除,血液渗透压降低,房水的渗透压也会降低,使晶状体膨胀、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加,导致近视的发生,患者会随血糖升降而出现视力的波动。

3.视野缺损 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并且眼前常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4.瞳孔变小 糖尿病会导致植物神经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瞳孔的收缩功能,一般会出现瞳孔变小的情况。

5.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糖尿病会破坏控制眼外肌的颅神经,引起眼肌麻痹,表现出复视、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