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酸毒(糖尿病酸毒治愈后)
糖尿病患者出现这几种情况,必须马上住院,则随时或危及生命
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也许你会感到些许头晕,嗓子干渴得仿佛要冒烟,又或是频繁地跑厕所。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状况,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不过是劳累一天后的正常反应。但倘若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很可能就是潜伏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 发出的危险信号。
在生活中,不少糖尿病患者因为对糖尿病紧急体征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在面对这些信号时浑然不觉,白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等到病情严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时,才追悔莫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各种紧急状况,为健康保驾护航。
血糖飙升下的 “酸毒危机”:酮体蓄积性酸中毒
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酮症酸中毒堪称一型糖尿病患者最常遭遇的紧急状况之一。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形下,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也难以幸免。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工厂,胰岛素则是调节血糖的关键 “指挥官”。当胰岛素缺乏时,身体就如同失去了指挥的工厂,陷入混乱。为了获取能量,身体开始分解脂肪,大量的酮类化合物随之产生。这些酮类就像工厂里失控的生产线,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酸性代谢产物。随着酸性产物不断堆积,血液的酸碱度平衡被打破,一场 “酸毒危机” 悄然降临,这就是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发生时,身体会发出一系列明显的信号。你会感到极度干渴,仿佛置身于沙漠之中,怎么喝水都无法缓解。同时,排尿次数也会增多,刚从厕所出来没多久,又有了强烈的尿意。严重的恶心、呕吐也会接踵而至,吃进去的东西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一股脑地吐了出来。呼吸变得急促,而且还会散发出一股类似水果腐烂的异常气味,这是酮体在体内堆积的典型表现。整个人会感到严重乏力,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意识也逐渐变得模糊,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
倘若未能及时采取医疗措施,酮症酸中毒会像一个无情的恶魔,逐渐侵蚀患者的身体。患者可能会陷入昏迷,失去意识,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血糖值高于 14 mmol/L 时,患者必须立刻前往医院,接受胰岛素和液体补充治疗,及时扑灭这场 “酸毒大火”。
血糖高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隐匿危机
在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还潜藏着一种更为危险的情况 —— 高渗透高血糖综合症(HHS)。这种病症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定时炸弹”,由于病情发展十分隐匿,患者往往很难察觉到自己身体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HHS 的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增高,通常会超过 33 mmol/L。与酮症酸中毒不同的是,它并不会伴随显著的酮体积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危害就小。由于体内水分大量丧失,血液的渗透浓度急剧上升,就像一杯被不断浓缩的盐水,变得异常浓稠。这种高渗透状态会对多个脏器造成严重威胁,肾脏、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都可能受到影响。
身体出现严重脱水症状,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就像干涸的河床,失去了往日的弹性。轻轻按压皮肤,会发现它很难迅速恢复原状。认知功能也会受到损害,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恍惚的状态,说话颠三倒四,记忆力明显下降。血压开始降低,原本稳定的血压数值变得摇摇欲坠,而心率则会加快,心脏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拼命跳动。
HHS 的病死率比酮症酸中毒更高,而且它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这就使得很多患者和家属容易忽视它的存在。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必须立即住院治疗,接受专业的医疗干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免疫失控:糖尿病并发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就好比为细菌和霉菌搭建了一个温暖舒适的 “繁殖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微生物们疯狂生长繁殖,引发各种严重的感染。
脚部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糖尿病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脚部的抵抗力会大大下降。一旦脚部受伤,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伤口,都可能被细菌乘虚而入,引发感染。感染的脚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皮肤变得又红又肿,摸上去温度明显升高,疼痛也会越来越剧烈。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导致组织坏死,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
尿道感染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警惕的问题。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一旦感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可能会向上蔓延,引发肾脏周围发炎。患者会感到腰部疼痛,伴有发热、寒战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霉菌导致的肺部发炎和血液受污染也不容忽视。肺部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呼吸衰竭。血液受污染则更为危险,细菌进入血液后,会随着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各个部位,引发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当身体出现感染时,被感染区域会明显肿胀,温度升高,疼痛加剧。整个人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飙升到 39℃甚至更高,也可能会持续低热,身体一直处于虚弱状态。而且,原本还算稳定的血糖水平也会突然变得难以控制,忽高忽低,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挑战。
糖尿病患者一旦遭遇感染,病情往往会迅速恶化,多个脏器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一旦发现感染迹象,患者必须立即住院,接受抗感染治疗,及时控制感染的蔓延。
低血糖的致命威胁:知觉缺失
很多人都认为糖尿病的危险主要来自高血糖,却忽略了低血糖同样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一般来说,当血糖水平低于 3.9 mmol/L 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胰岛素或调节血糖药物的过度使用是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之一。有些患者为了尽快降低血糖,擅自加大药物剂量,结果却适得其反。在饥饿状态或剧烈体力活动后,身体消耗了大量能量,如果未能及时补充,也容易引发低血糖。比如,你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了长时间的运动,运动结束后就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另外,摄入酒精后,血糖水平也可能会急剧下滑。酒精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导致血糖供应不足。
低血糖发生时,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紧急警示信号。你会感到心悸,心脏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在胸腔里怦怦直跳。同时,身体会冒出冷汗,额头、手心都是湿漉漉的。肢体也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连拿东西都变得困难。神志也会变得不清醒,思维变得迟缓,反应能力下降。在极端情况下,患者会陷入无意识状态,甚至发生身体痉挛,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完全失去对身体的控制。
当患者陷入无意识状态时,情况十分危急。此时,必须立即寻求紧急医疗援助,迅速给予糖分补充。可以给患者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者静脉注射葡萄糖,尽快提升血糖水平,让患者恢复意识。
心血管警钟:胸痛与气息急促
长期的高血糖就像一个无声的 “破坏者”,它会悄悄地侵蚀动脉壁,使动脉壁逐渐硬化。随着动脉壁的硬化,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幅提升。在糖尿病患者中,突发性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心脏血管出现问题时,患者会出现连续不断的胸部不适或沉重感觉,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气息也会变得急促,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气喘吁吁,体力明显不支。还可能会突发晕厥,突然失去意识,摔倒在地。肢体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麻木、无力的症状,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痛觉可能会变得迟钝,心血管事件的表现往往不典型。有时候,患者可能只是感到轻微的胸部不适,或者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这就更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任何异常的胸痛都应该引起高度警惕,一旦出现,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肾病危机:急性加重的 “小问题”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初期,患者可能只是出现蛋白尿、浮肿等看似不起眼的症状。然而,如果长期忽视这些信号,肾功能就可能突然恶化,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当肾功能急性减退时,患者会明显感觉到尿液排出量大幅缩减,甚至面临排尿功能受阻的情况。一整天下来,尿液的总量可能还不到正常情况下的一半。身体也会感到疲倦不堪,仿佛被抽干了力气,连简单的家务都做不了。还会出现呕吐反胃的不适症状,吃进去的东西根本无法消化,全都吐了出来。血压也会不断攀升,持续处于高位状态,给心脏和血管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应对这种状况,体内的有害物质就会快速累积,就像一个堆满垃圾的房间,各种毒素在体内堆积,对生命安全构成重大风险。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需要依靠透析等治疗手段维持生命。
筑牢健康防线:降低急症发生风险
了解了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各种紧急状况,我们更要重视如何降低这些急症的发生风险。
严格监测血糖是预防急症的基础。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准备一个血糖监测本,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血糖值、测量时间以及饮食、运动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血糖的波动规律,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感染早期信号也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要留意皮肤、尿液、足部的变化。如果发现皮肤出现红肿、破损、瘙痒等症状,尿液颜色、气味异常,足部有伤口难以愈合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的可能。
杜绝不当的药物摄取及酒精消费。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降糖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同时,要尽量避免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不仅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还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定期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年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评估及心血管健康筛查等项目,能帮助患者提前洞察潜在的健康隐患。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迹象,肾功能评估可以及时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心血管健康筛查则可以排查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风险。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它的突发性并发症却可能随时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们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变化,重视任何不明原因的异常状况。通过掌握危急情况的早期信号,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可以在关键时刻为及时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科学的疾病管理,就是我们抵御糖尿病急症的最佳屏障。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常见的慢性病基本上都是循环系统变差导致
居住在深圳的朋友或许能发现这样的规律:寒流一来气温降低,新冠就来了;天气一温暖,新冠又消停了。早些夏天的时候,空气特别湿浊,新冠也会出来“兴风作浪” ,天气一旦干爽冷燥,病毒也会“歇一会儿”,病毒似乎和人类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病毒、动植物和人类都不会在金星或者其他星体上生存?
新冠病毒从最早的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到这次的奥密克戎。致病能力和对健康的负作用逐渐下降,很多检测呈阳性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的是检测了好多次才测出了阳性。
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普通老百姓,觉得无症状感染者因为其不容易发现,似乎有更大的传染隐患。但从医学以及健康的视角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和核酸检测不出来至少说明了两重含义:
1. “无症状”说明病毒对人体的危害不明显,间接说明了该病毒危害性有限,尤其对身体健康水平较好的人危害不大。也说明了病毒和人体可以共存。
2. 现行的核酸测试是一种化学试剂检测。试剂能检查出结果意味着病毒必须在身体内繁殖到一定的数量才能被检测出来。如果繁殖数量有限,则可能就检测不出来,说明该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速度较慢。
2020年就有医学家说,新冠病毒有可能会不断变异,变成一种慢性疾病。
人类有可能消灭流感吗?
人类从出生到壮年,一直到老年。身体质量难道不会持续下降吗?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变差,还是病毒太猖狂?
据现有科学的观测水平,我们人体可能存在380万亿个以上病毒和细菌。随着显微技术和科学仪器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还会在生活环境和身体内发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病毒和细菌。
近年来,环境污染与治理成为人类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简单来说,大量的非自然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排放到环境以后,会造成空气污染、土质变差、水受到污染,进而会直接或者间接损害人类的健康,导致疾病。环境污染会催生很多变异的细菌或者病毒。人们治理环境的思路显然比简单地“消灭病毒”的想法更高明。对于环境污染产生的细菌或者病毒,人类通常并不会试图研究新的化学药品来消灭新产生的病毒或者细菌,而是想办法用更接近自然的方法进行环境治理。因为人们清楚,“消杀”的方法并不会让环境更干净和更“健康”,反而会引入二次污染。但是在医学上,人类却沉迷在这个方向中难以自拔。
在对待疾病和病毒的态度上,体现出了中西医根本性的差异。
中医是宏观医学,关注健康而非病毒,不认为病毒细菌是损害健康的源头。如同一块肥沃的生态链,里面可能存在大量的病毒和细菌。重点是该生态区域有足够的水分、土壤和充足的日照,而且里面的生物群是平衡的。肥沃和平衡是重点考虑的要素。平衡的生态链有自然的免疫力,如果把老鼠看做是一种病毒,则蛇就是一种巨噬细胞,可以消灭老鼠;如果把蛇看做一种病毒,则老鹰就是巨噬细胞。越良好健康的生态链,恰恰是生物和细菌病毒最活跃的地区。而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病毒和细菌则相对很少。
所有的生命都是在运动和循环规律当中获得生机的。用循环能动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所有疾病都是人体循环系统变差的结果。人体的循环系统以血液输送氧气为载体,以脏腑的质量作为基础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如同汽车,如果发动机、汽缸等回路的质量不高,则循环系统效能较差;没有足够的汽油(类比人体的血液)和氧气,循环系统也不能有效运作。
人体的循环系统变差,细胞和组织就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血液,细胞就很容易失去养分而枯萎;另一方面,氧气燃烧人体贮备的营养物质释放出能量,产生的主要废物就是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变差,二氧化碳就不容易通过人体的静脉回流通过肺排放出去。滞留的二氧化碳结合滞留的水就很容易形成碳酸,碳酸滞留在细胞中就会腐蚀正常的细胞组织,变异成脓水或者恶性细胞。
人体伴随着衰老,脏腑的质量会逐渐下降,循环系统也会随之变差。循环系统越差,人体组织或者血液和氧气的能力也越差,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也变差,身体就会逐渐衰老。我们常见的各种慢性病基本上都是循环系统变差导致的。例如:
1.高血压。高血压是人体质量下降、循环系统变缓,尤其是末端血液循环下降导致的。二氧化碳积蓄在身体(身体的温室效应)导致内热和内压升高所致。而现代医学却把高血压当做“实证”来治疗。人体循环系统降低,血液量减少,心肺系统不能有效从环境中得到足够的氧气而身体缺氧。心脏为了解决单位血液浓度氧气降低、血液流量降低、脏腑得不到足够氧气的问题,就通过增压和增大血流量改善脏腑缺氧的问题。本质上是个“虚证”。而现代医学没有找到原因,只是简单认为高血压不可治。通过强行降低心脏输出压,或者通过利尿剂“松开”血管来降压。实际上,这些治疗方法都加速了脏腑的老化和人体的二次污染。
2.肿瘤。肿瘤的实质是人体循环机能下降,局部积热和缺氧的结果。局部积热造形成了能量淤积并对脏腑组织造成了灼烧,形成脓血和痰饮,脓血和痰饮给恶性细胞的生存的繁殖创造了环境。现代医学认为的基因突变,实际上是循环系统削弱产生了基因突变的环境而已。
3.糖尿病。糖尿病的本质是人体脏腑老化,肝脏、脾脏和就贮糖能力下降导致。
4.失眠。失眠是人体循环系统下降,局部积热导致无法安静下来;或者,因为身体质量下降,虚寒导致循环系统无法正常运作,很多地方得不到血液的“灌溉”所致。人体在睡眠时身体温度变低,循环系统减弱。如果自身血液循环供氧能力严重不足,则人体就无法进入深睡眠。一旦进入深睡眠就会缺氧,身体作为自我保护,会让人体不能进行深睡眠。
5. 痛风、肌肉酸痛。痛风和酸痛症状都是由于人体组织供血、回血能力下降,酸毒积蓄在肌肉骨骼导致。
实际上,各种急性病也是外界气候变化结合身体内因引起的循环系统变差导致的。通常,患有风湿、关节痛的人会在寒冷或者阴雨的气候来临时感到更加酸痛。实际上是湿冷的气候条件削弱了人体局部的组织供血和回血导致。
外界气候条件偏离人体舒适的范围过大,均会造成人体循环系统削弱。通常,过冷的天气会导致人体血液流速变慢,血液向体内内收,心脏向肺脏的输血减少,降低人体从环境中获取氧气的能力,进而引发缺氧、疲倦、发烧等一系列症状。所以,流感最容易在冬天形成,这也是古人将冬天的感冒或者流感称作“伤寒”的内涵所在。当然,如果夏天太湿热,人体蒸发过多,血液水分损失过大,湿热空气也会挤占氧气位置,造成身体缺血、缺氧而引发循环系统削弱导致夏天瘟疫。
实际上,无论是瘟疫、感冒、流感等,均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效能下降导致。体现的症状大致都是乏力、发烧、咳嗽等,严重的会导致腹泻。只要人体的循环系统能恢复,人体就会走向健康。
中医学者把《伤寒论》的核心思想归纳为“保阳气、存津液”,实际上就是维持人体的热量供应和血液的水分。人体的温度和血液是确保人体循环系统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很容易理解《伤寒论》的所有组方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设计的。例如:
1. 在遭遇风寒感冒时,麻黄汤解表散热的方法就是恢复循环系统的吸氧和散热功能,同时将产生的积蓄热发散出去以保护人体的津液血液;
2. 人体容易出汗,实际上是循环系统运转不足,分配到皮肤上的津血不足导致,桂枝汤通过加强循环系统的运行,向表面多分配一些气血而已;
3. 白虎汤实际上是在补充人体循环系统的水循环,补充循环系统的“冷却液”;
4. 承气汤等是用来清除循环系统中的积热和积浊,保护循环系统不被内热灼烧损坏;
5. 四逆汤通常用作人体脱水时导致水液流失,循环系统温度下降的时候;
6. 小建中是用来快速加强水液和津液在循环系统的运作,以用来加强人体内循环系统;
7. 炙甘草汤实际上是在补充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增加循环系统中的载体和补充营养。
8.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实际上是在快速补充因为内热损伤循环系统导致的水液(血液)不足。
人体循环系统出现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四个方面:1. 人体温度过低,导致循环系统无法正常运转起来,温度过低也会导致人体水液流失或者水液无法有效通常肠胃进入血液循环,血流过慢导致人体缺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2. 循环系统运作失常导致人体散热机能失常,身体积热导致循环系统亢盛或者脏腑组织受到损伤;3. 身体内血液不足,导致循环系统运作缺乏足够的载体;4. 身体内积攒的湿浊废物影响循环系统正常运作起来。
自然界的循环系统远比动力循环系统更强大,更有自然的调节作用。
从这个角度想一下,《伤寒论》的所有组方都是在围绕恢复人体循环系统趋于正常和改善人体质量的角度出发的。
我们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形容自然界的水要在运动和流动当中保持健康。病毒、细菌本来就是维护自然界运动和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无所谓“好”或者“坏”,真正危害人体健康的是生态链被打破、不平衡导致。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在受到新的因素干扰时,有从“不平衡”向“平衡”的自发运动趋势。有时依靠自身的“内驱力”可以达到新的平衡,有时则需要“外驱力”进行辅助。
本次新冠肺炎很多的“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而且可以自动恢复,说明依靠身体的自身系统平衡力可以达到平衡。实际上,人类所有的慢性病或者传染病都有这种特点,例如像艾滋病、乙肝、流感等。如果依靠自身的能力不能达到系统平衡,则通常需要外力作用。中医药的介入,从本质上来讲是帮助人体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而非消灭病毒。
古代流行的天花等疾病在得病后往往会获得终生免疫力。其含义如同:在某个田地突然来了一群飞虫,飞虫食用了田地中大量的植物。紧接着,就会引来很多青蛙。青蛙消灭了部分飞虫,田地到达了新的平衡,田地依然保持着健康肥沃的特点。
人类可以通过施肥、灌溉、松土,或者引入新植物的种植等方式协助田地达到新的平衡,这样才能实现田地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同样的道理,人类追求的是健康,而非消灭病毒。获得群体免疫并非一定需要疫苗或者让大部分感染,通过改善自身的体质和辅助人体循环系统达到平衡,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免疫能力。
由于显微技术的越来越先进,人们逐渐认识到越来越多的更多更细微和更小的病毒。可以预见,在新冠病毒以后,还有更多的细菌和更多的病毒被发现。人类永远走在病毒的后面,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至今未发现特效药。大量的诸如高血压、红斑狼疮、白血病、痛风、囊肿、肿瘤更是没有特效药。体检工具越先进,人们发现的“问题”就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最终会制造焦虑和恐惧。
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更广泛的应用,“好消息”可以被快速传播,而坏消息则更容易被传播。从人性的本性来看,人们更容易“八卦”,更容易传播“坏消息”和制造焦虑的情绪。
信息化时代的泛滥,已经让人们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和深入思考的能力。人们变得人云亦云,变得越来越缺乏安全感。
中医在本次新冠肺炎发挥的作用,其治疗思路就是不必关注病毒本身,而且通过“望闻问切”也不可能分析检测到新冠病毒。但是,通过“以我为主”关注健康和身体状态的思路,却可以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病毒”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和自然环境创造人类类似,病毒也是由自然环境产生的。
古老的中医不必须去“杀死”新冠病毒,甚至不需要认知新冠病毒而有办法治愈它。这似乎就是老子所说的“不战而胜”最高哲学思想。
新冠病毒继续,似乎在驱使和召唤人们改变一种视角来认知和看待它。病毒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在持续变异。我们是改善外部的自然环境和身体的内环境,还是无休止的追逐病毒,污染环境并损伤身体质量?
在中医治病的方法背后,隐藏着一种更高的智慧。
(1)本人的头条号会系统地介绍中医从基础理论、疾病分析、方剂讲解开始,穿插医案,帮助中医爱好者迈入中医之门,并持续进阶,提升理论与实际运用水平。
(2)如果你想学习自学中医,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长期关注与学习的心理准备,认真学习文章与视频,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师,有效的应对日常常见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国。
(3)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一看,以便帮助更多的人。
(4)本文章为公众号“四圣弘医”(sishenghongyi)同人的原创文章,转发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有人问为什么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复如下:
头条有很多不系统的小方法,或者未经授权转载、拼凑的零散火爆文章,但根基不牢,无法持久。
我希望我的粉丝,能够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实现自医,自利利人。
作为医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给医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于有病乱求医,才能避免过度医疗对身体的伤害。
更多文章,请到本号文章中查阅。
迈入中医之门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欢迎关注,敬请转发,你不仅能收获个人的健康,还能帮助更多的人。谢谢。
抓现形!“养生宣讲团”流动作案专骗老年人……
未向市场监管部门备案
以养生讲座名义推销净水器
宣称净化后的饮用水
能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
近日
重庆渝北区大湾镇
市场监管所和当地派出所等部门
查处一起违规养生讲座
01.
“养生宣讲”进村
“送礼品”吸引老人听课
一辆面包车在大湾镇天池村四处转悠,车上的扩音喇叭不停广播:“明天村里举办养生讲座,欢迎大家都来听课,到时会有礼品发放!”
第二天上午,村民黄大妈看到养生讲座设在一个偏僻的院坝里,帐篷下面坐着数十位老人,正在听一位“专家”宣讲“养生”知识。讲座结束后,听课的村民领到了一包挂面。
养生讲座持续了5天,每天都有礼品发放,汤勺、菜刀、锅铲、铁锅、阿胶等,部分礼品半买半送,诸如:
■ 在送出礼品锅铲后,开始推销一款铁锅,售价100元;
■ 在推销一款保健品阿胶时,“专家”说这款阿胶能治疗肾炎、颈椎炎、关节痛等多种疾病,原价700多元,现在只要200元;
■ 购买阿胶后会得到一张“感恩卡”,到时这200元货款会以红包形式返还给村民......
02.
“专家”演戏兜售净水器
宣称原价1万余元只卖2000多元
“养生”讲座上,该“专家”开始演示水质检测。现场挂着一台华生牌净水器,“专家”用TDS水质测试笔测试村民从家中带来的饮用水,结果显示有害物质全都超标,而净水器净化后的水质,每项生化指标都显示为优良。
“专家”解释说,村里的饮用水受到农药、化肥影响,有害物质容易超标。安了净水器后,能将有害物质净化掉,净化后的饮用水有抗氧化、排酸毒、净化血液、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还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希望每位村民都能活到120岁”。
“专家”还表示,净水器原价1万多元,现价只要5680元。她介绍旁边一位戴眼镜、着西装的男子,说是华生牌净水器生产厂家的老总,特意来给村民送“大礼”。
这位“老总”说他从厂里组织了一批货源,直销给村民,价格非常优惠。如果村民拍手鼓掌,价格还可优惠。村民于是齐声欢呼,拍手鼓掌,“老总”最终给出的最优价是2880元。当场就有50多位村民缴纳了订金。
03.
市监、公安联手维权
骗子团伙行骗伎俩曝光
村民黄大妈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当时听课的大多数村民都信了“专家”的宣讲,村里一家“五保户”也掏钱订购了1台。
村民漆大爷告诉记者,他在网上查到这款净水器的售价只有600多元,卖给村民却要2880元。他当时劝村民不要花冤枉钱,却没有效果。
天池村村支书丁海燕、村委主任易成芳感觉其中有猫腻,立即向大湾镇政府、市场监管所、派出所进行了举报,大湾镇镇长骆瑞华督导协调上述部门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合力处置,依法扣押了涉案物品,并责令销售人员将村民缴纳的定金及货款全部退还。
经查,养生讲座的“专家”叫李某萍,“老总”叫袁某华。李某萍本是摆地摊卖水果的,得知袁某华等人在做净水器销售,便加入并以“专家”身份宣讲“养生”知识,推销净水器。
李某萍在接受执法人员调查时承认,她从网上下载净水器销售的相关“话术”,诱导村民掏钱购买。所谓水里的有害物质超标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是随意编造的。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6月6日,黄大妈等村民为大湾镇市场监管所送去锦旗,上书“打击养老诈骗守护百姓财产”。
大湾镇市场监管所所长张新表示:
❒ 李某萍、袁某华等人到村里开展讲座、推销产品,未按规定向市场监管部门备案,涉嫌违规;
❒ 在推销阿胶和净水器时,编造事实,涉嫌虚假宣传。
李某萍用TDS测试笔测试水质,故意误导村民,因为TDS测试笔显示的数值是水的电导率,与水质好坏无关。
此次查处的流动商贩有6—7人,讲课的、推销的、送货的、安装的,彼此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在农村地区流动作案,利用老年人商品知识欠缺、维权意识不强的弱点,设置种种圈套,高价推销产品。
-提醒-
遇到“赠送礼品”“公益宣传”“免费旅游”等活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上当受骗,立刻拨打12315电话进行举报。
记者/刘文新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