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漏蛋白(糖尿病肾漏蛋白一般寿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尿

用药一个月口渴手脚麻木就减轻了,用药三个月尿蛋白转阴了。

邢台的陈先生,患糖尿病十年时间了,但血糖一直控制不下来,既有二型糖尿病,又有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了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除了口渴、手脚麻木,尿里泡沫增多的症状。

之前服用降糖药因为担心副作用,血糖降下来后就会停一段时间再接着吃,但这样又导致血糖反复的升高,患者非常的困扰。

针对患者的这种情况开了中药方子调理,患者第二次就诊时,口渴手脚麻木的症状就减轻了,患者说自己每天早上起来都在观察尿里的泡沫,来看诊时泡沫比之前也有所减少,后面患者坚持治疗了三个月,尿蛋白就已经转阴了。

蛋白尿属于中医的“精微”范畴,宜藏而不宜泄。五脏中统摄精微物质的关键在脾、肾两脏。“脾升清”、“肾藏精”,清气不升、肾不藏精,则精气下漏,发生蛋白尿。因此脾肾两虚是蛋白尿的主要病因,虚证演变的一般特点是缓慢、渐进。

治疗蛋白尿常以益肾健脾立法,以参芪地黄汤为基本方。兼有实邪则兼顾祛邪,气滞加陈皮、木香;瘀血加泽兰、丹参;有痰加半夏、竹沥;有水气加牛膝、车前子。邪气不重时,偏阳虚,加桂枝、附子;偏阴虚,加麦冬、五味子;脾虚证显,加苍术、白术、薏苡仁;肾虚证显,加菟丝子、炒杜仲;尿蛋白量多,可加收涩之品,如金樱子、芡实、莲须、五味子、覆盆子、桑螵蛸等,选加一、二味;蛋白尿毕竟属清浊不分,还应考虑配伍清利之品,如车前子、玉米须、石苇、白茅根、益母草、土茯苓等,选加一、二味。

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推荐3个中成药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糖尿病到如今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主要的慢性病之一。提起糖尿病,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血糖高。

然而血糖高只是我们所能看见的表面现象。更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而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也叫糖尿病肾小球动脉硬化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微血管并发症,如果糖尿病肾病不能有效地控制,它将最终导致成为尿毒症。在众多并发症中微循环障碍是重要的病理基础,所以早期诊断、个体化、合理联合抗微血管病变的药物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用于改善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药物包括西药和中成药。糖尿病为消渴之病,《灵枢 五变》中记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一旦发现微量蛋白,采用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的中成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目前,水蛭成分、虫草成分,丹参成分的中成药效果明显,多靶点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一、虫草成分中成药

中医很早就对虫草有了精确的认识,《本草备要》中记载: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本草纲目拾遗》:冬虫夏草性温暖,补精益髓,此物保肺气,以酒浸数枚饮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古代各医家都已认识到归肾经,有益肾养阴之功效。

现代医学对冬虫夏草也有了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化学成分,虫草素,腺苷,鸟苷,鸟苷等核苷类物质以及虫草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本身就具有调节免疫力,抗疲劳,升白细胞,抗肿瘤,抑菌,抗病毒等作用。

大量临床案例证明,虫草类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尿蛋白效果明显。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肺,脾等关系密切,本虚标实为关键原因,所谓本虚标实,本虚即气阴两虚,标实即湿热瘀阻,患者表现为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尿频乏力等,虫草类制剂能有效针对糖尿病肾病机理,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从而达到很好的疗效。

(1)百令胶囊

百令胶囊主要成分是发酵虫草菌粉,冬虫夏草作为传统中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虫草酸,冬虫夏草素等。在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效果明显。同时有补阴益气,改善肾脏血流动,抗肾脏组织非酶糖基化,调节脂代谢,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保护肾小管结构,抑制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减轻肾小球内压力,增加肾小球的高滤过,阻止其向肾小球硬化方向发展,抑制醛糖还原酶,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增强和保护肾功能。

(2)红参虫草胶囊

红参虫草胶囊中含有丛草和红参,虫草本身具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其中所含的红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增强免疫力,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减少血清纤维蛋白原,改善血黏度防止肾病发展,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

二、丹参成分中成药

丹参素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称,丹参,又名紫丹参、血参根、红根等,根茎入药,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最早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的功效。

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属“消渴病”范畴,其病理性质多为本虚标实,病机多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瘀血为患。中医讲“苦寒胜热,苦降下泻,辛散能行,苦降辛开”,大多数糖尿病肾病专家皆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提出“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的理论与治则,强调在糖尿病应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丹参活血化瘀效佳,且能去瘀生新而不伤正,是诸医家在糖尿病活血化瘀治疗中的首选之药。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主要成分可分为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如丹参酮Ⅰ、丹参酮Ⅱ和隐丹参酮等和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如丹参素,丹酚酸A和丹酚酸B等以及多糖、内酯类化合物和含氮类化合物等成分。有降低血糖,调节肾脏血流改善代谢,调节细胞因子,抑制炎症等功效

(1)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继发性微血管病变,常见的氧化应激反应,血液动力学改变,慢性炎症以及各种细胞因素的作用,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完整性缺失,基底膜裸露,蛋白尿漏出。复方丹参滴丸,以传统重要理论为基础,采用现代先进生物制药技术,将中药制成丸剂,有剂量小,服用方便,见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

对于以上问题,复方丹参滴丸都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多靶点目标对糖尿病肾脏进行保护。同时复方丹参滴丸有效成分丹参,三七能活血化瘀,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以及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蛋白胆固醇提高,并且具有抗氧化作用,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抑制组织蛋白质糖基化反应,减少尿蛋白。

高糖状态下,全身脏器会出现糖代谢障碍,使肾脏糖负荷增加,激发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使血管硬度增加,而血糖的波动也会使血管发生病变、细胞受损,使细胞的通透性和胞内各种酶的排泄增加,引起机体缺氧和炎症反应破坏肾功能,再次加重血糖波动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控制并稳定血糖是防止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降低醛糖还原酶活性,改善肾脏血流灌注,提升肾功能,促进血糖平衡。改善血糖并通过对机体代谢紊乱的调节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抑制磷酸二酯酶,促进前列环素生成,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达到稳定血糖指标,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抗氧化应激反应,高糖刺激下,体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活性氧和活性氮产生过多,引起一系列氧自由基反应,使新陈代谢失常和免疫功能降低而引起组织损伤。复方丹参滴丸的诸多活性成分均有抗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改善肾脏血管内皮的功能。

研究表明,糖尿病是由免疫细胞参与其中的一个炎症过程。高糖诱导巨噬细胞的积聚和激活,使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增加趋化因子产生,促使肾脏组织产生大量的炎性大分子物质如细胞外基质等,同时肾脏血流动力学和肾脏代谢途径的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最终导致肾纤维化的发生和肾功能异常。许多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能够调节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糖尿病患者系膜细胞肥大,抑制细胞异常增殖,减轻肾小球硬化。

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显著表现,多由于在血糖升高的过程中伴随着胰岛素抵抗,使机体组织对糖的利用障碍,机体脂代谢紊乱,影响肾脏固有细胞,加快肾小球硬化、系膜细胞增殖、基底膜增厚等病理改变,加快肾脏损害。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通过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三、水蛭成分中成药

近些年随着科技发展,水蛭及其提取物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主要含蛋白质,水蛭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胆固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水蛭或其复方制剂能改善糖尿病的病理变化,显著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率

(1)肾元胶囊

肾元胶囊主要成分为水蛭,益母草,瓜子金等。具有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修复肾小球滤膜作用。

长期的高血糖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关键因素,肾元胶囊中的水蛭素有类似于胰岛素增敏剂的功效。可以促进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充分发挥利用自身胰岛素,加强组织重新摄取和利用血糖的功能,从而降低血糖。

脂代谢紊乱加重了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进展,增加了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使得肾小球升高,呈现高过滤状态,导致尿蛋白排出增多,高脂本身也诱发肾脏损害。肾元胶囊能显著纠正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降低肾脏压力,保护肾功能。

糖尿病中一种内皮素是导致肾小球内高压,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现代研究表明,肾元胶囊可以降低内皮素水平,从而减轻肾损伤。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淀,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减轻糖尿病的发病及其进程。

现代医学表明糖尿病的发病在代谢紊乱和血流动改变的基础上还存在着慢性低水平的炎症反应。肾元胶囊有抗炎症调节集体免疫力,减少肾小球内纤维蛋白相关抗原沉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增殖,减轻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糖尿病早期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伴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膜细胞数值递减或者递增往往与肾功能恶化程度成正比,最终导致肾衰竭,此时机体通过凋亡来抑制多余增生细胞是有益的。肾元胶囊里的水蛭成分能有效诱导肾小球膜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增生的目的,并且可以大大提高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周期的凋亡率,成为有效抑制糖尿病肾病,多靶点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保护肾功能。

总结:

中成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整体调节在降糖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有效治疗血液黏度高,高血脂,血小板聚集率高等,多靶点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当然中成药治疗同样需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