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生枣(糖尿病患者吃枣子可以吗?)
糖尿病人能吃红枣吗?生吃好还是熟吃好?营养专家用实验告诉你
【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某次去一位退休老教授家,对我说到他的一些饮食体会。
「红枣真的需要炖烂才能起到补养作用呢。」他说,「直接干吃是很难消化的。」
我看看这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并不太理解他的意思。
回来以后我想:红枣里面主要成分就是糖啊。糖还有多少难消化的问题呢?
问问认识的人,的确有一些人表示,干枣吃多了不消化,如果吃加了枣的米饭、馒头和粥,就没有不消化的问题了。
的确,没有煮过的枣,和炖烂的枣相比,质地上有很大的不同。
- 前者质地很黏,牙齿咬开它需要花费力气,嚼烂它也需要费很多时间。
- 经过炖煮之后呢,枣就很软烂了,它的肉已经松开,基本上不需要费力气去嚼了。就连硬硬的枣皮,也往往煮得掉下来了。
我自己既常用枣来煮粥煮饭,饿了也常常用它当零食顶饿。到底哪一种吃法更好呢?或者说,对什么人更合适呢?是不是蒸软煮烂的枣更好消化呢?如果不好消化,那么它升血糖的速度就会比较慢;如果更好消化,那也就会有更高的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呢。
于是,我就考虑和学生一起做个有关枣的实验。
我们把枣分为3个处理:不烹调的干枣,和米饭一起蒸熟的枣(蒸 分钟),和粥一起煮烂的枣(炖煮 分钟)。
除了3个单独吃枣的处理之外,还有米饭 干枣,米饭 蒸的枣,米饭 炖烂的枣。
在大米-枣的混合餐当中,碳水化合物一半来自于枣,一半来自于米饭。保证每个吃法都含有同样的50克碳水化合物(样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经过测定),而且总体积也保持一致,这样它们才好互相比较。
实验计划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之后,我们招募了11名健康的成年女性,经过测试她们代谢正常,没有消化疾病和过敏问题。我们记录她们进食之前和之后的240分钟之内,血糖上升幅度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比较各种吃法之后血糖曲线的不同之处。
同时,我们还用质构仪对不同烹调方法的枣进行了质构指标的测定。结果自然是不难预料的:
烹调炖煮的力度越大,时间越长,枣的细胞壁和细胞结构受损越大,那么硬度和坚实度就越小。生的干枣硬度为4913克(探头压上去之后样品发生形变所需要的力量),炖枣降低到927克,炖煮的枣就降低到了539克。坚实度(受力曲线下的正面积)也有和硬度完全一致的变化趋势。
很多读者会猜想:首先,枣那么甜,糖分含量高达80%,它的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台湾地区译为「升糖指数」)肯定是特别高,至少会比白米饭高吧?其次,经过烹调之后,枣变软了,就会比较好消化,那么它的应当上升。所以,肯定是炖煮的枣最高吧?
血糖实验的结果非常有意思,恐怕会出乎所有读者的意料。
生枣干、蒸枣和炖煮枣的GI值分别是56、65和56。这些数据到底高不高呢?——不高。我们同时也测试了白米饭的GI值,按葡萄糖为100来计算,白米饭的GI值是78,比三种枣要高多了。
这里一定有很多读者大跌眼镜:原来那么甜的枣,升血糖还没有白米饭快!
没错。升血糖快不快,和食物甜不甜,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关系。这完全在我们的预期当中,因为以往的研究表明,各种水果干的血糖反应,都没有大部分人想象中那么高。无论葡萄干还是苹果干,杏干还是无花果干,都比白米饭白面包的GI值低。
出乎我们意料的结果是,炖煮枣那么软烂了,GI值却和没烹调的干枣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烹调之后,枣的确变得好消化了。蒸枣和炖煮枣在吃下去之后,血糖都出现了快速上升的态势,明显比没有烹调过的干枣快。
- 蒸枣虽然刚吃完的时候血糖升得快,降得却比较平稳,到进食两个小时之后,并没有特别陡峭的下降。所以,它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比干枣大,血糖指数就从56升到了65。
- 炖煮枣就不同了,吃了之后血糖快速上升,在餐后30分钟达到峰值,然后从45分钟开始,掉转头就开始快速下降。这样一来,血糖峰前大后小,总面积小了,GI值就低了。
不过,炖枣这种特点并非好事。它前期和白米饭一样快速升高血糖,到了餐后两个半小时,又出现了血糖降到吃饭前水平以下的情况,和喝葡萄糖水的效果差不多。也就是说,它容易引起餐前低血糖症状。
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大,这对于糖尿病人和低血糖患者来说,都是相当不利的。所以,这些人不能多吃炖枣。相比之下,吃生枣时,血糖波动就小得多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如果把枣和米饭混在一起吃,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枣干 米饭、 蒸枣 米饭、炖煮枣 米饭的GI值分别为75、82和85。和白米饭的78相比,生枣干配米饭时略降了一点,枣米混合饭略升了一点,但差别还不那么大。枣米混合粥呢,比白米饭明显升高了,在高峰部分几乎和葡萄糖重合。
这些数据仍然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吃两种含有淀粉和糖的食物,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相等呢,那么只需要把两种食品的GI值平均一下就好了。但是,含25克糖的干枣(GI=56),加上含25克淀粉的米饭(GI=78),混合起来的GI值就是(56 78)/2 = 67。但是,实测值是75!这三种枣 米饭的混合餐,实测GI值都比预测值要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枣配合米饭之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可能变快了,使得血糖上升速度也变快了。而枣经过蒸煮之后,消化速度就更快了。对于年老体弱、消化不良的人来说,或许真的是烹调煮软之后的枣,更能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总之,对于消化能力正常的人来说,正由于没有烹调的干枣消化速度比较慢,它适合用来当餐间的零食,既不会引起过高的血糖上升,又能比较长时间维持血糖稳定。不过,对于消化能力弱的人,比如前面那位年过80的老先生来说,把枣蒸软、炖软之后,再配合主食来食用,有可能会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使身体得到更多的能量和营养供应,也就起到了所谓「补养」的作用。不过,这种作用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证实啦……
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糖尿病人能吃红枣吗?生吃好还是熟吃好?营养专家用实验告诉你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李阿姨在社区的小超市前停下脚步,眼前摆放着新鲜的红枣。她迟疑了:红枣,被誉为“天然的维生素丸”,但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她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选择食物。红枣真的适合她吗?是生吃更健康,还是熟食更安全?
红枣,这个在中华传统中被广泛认可的健康食材,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但对于像李阿姨这样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每一种食物的选择都可能影响到她们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状况。这不仅是李阿姨的困惑,也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共同面临的问题。那么,糖尿病患者真的可以吃红枣吗?生吃和熟吃又有什么不同?
在探讨红枣的营养价值时,我们必须先从其基本成分谈起。红枣,被许多人誉为天然的维生素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各种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如钙、铁、磷等。这些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红枣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抗氧化物质,能有效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枣中的糖分主要是天然果糖和葡萄糖,虽然甜度高,但与人造糖分相比,其对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红枣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促进消化。然而,正是这些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存在,让红枣成为糖尿病患者需谨慎对待的食物。
对于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控制是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则包括控制血糖水平和保证营养均衡。血糖的管理不仅仅意味着避免显著的血糖波动,更包括通过合理饮食保持血糖在相对稳定的健康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食物选择显得尤为关键。食物的糖分含量、糖分释放速度(即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对于红枣这类高糖分食物,虽然其含有的天然糖分和营养成分对健康有益,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尤其是在糖代谢已受损的情况下。
此外,饮食不应仅仅聚焦于血糖控制,还应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糖代谢异常患者需要的不仅是低糖饮食,还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必要的脂肪、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充足的膳食纤维。这就要求患者在饮食选择上做到精细化管理,既要限制某些食物的摄入,也要保证营养的全面性。
糖尿病患者食用红枣的考量:
糖尿病,或称糖代谢异常,是一种长期血糖水平失衡的状况。红枣,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传统食品,在中国被广泛食用。然而,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来说,理解红枣的营养成分及其对血糖的潜在影响至关重要。
首先,红枣中含有一定量的果糖和葡萄糖,这些简单糖类在人体内迅速转化为血糖。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而言,血糖控制是饮食管理的首要原则。因此,食用红枣时需注意其对血糖水平的可能影响。
红枣的糖分含量虽高,但也含有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对血糖的升高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膳食纤维能减缓糖分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糖代谢异常患者可以无限制食用。
专家建议,糖代谢异常患者若想食用红枣,应控制在每日几颗以内,并且最好与其他低糖食物一起食用,以减少对血糖的冲击。同时,监测餐后血糖变化,以个体反应为依据调整食用量。
生吃与熟吃红枣的差异:
红枣的食用方式大致可分为生吃和熟吃两种。这两种食用方式在营养成分和对血糖的影响上有所不同。
生吃红枣时,其内含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处于较为完整的状态。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糖分的吸收,从而对血糖产生较小的影响。此外,生红枣中的抗氧化成分也较为丰富,对身体健康有益。
熟吃红枣,尤其是煮熟或泡茶,会使其中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流失,同时糖分更易于释放和吸收,可能对血糖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熟食红枣的味道更甜,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因此,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而言,在选择红枣的食用方式时,生吃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生吃红枣时,应注意量的控制,避免因摄入过多糖分而导致血糖波动。
“天天吃大枣,一生不显老”,可这些人却不能吃
红枣自古就被列为“五果”之一,也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有人说“天天吃大枣,一生不显老。”红枣在平日的食膳中被普及地运用,它究竟有什么功效,能深受人们的喜爱?
红枣与黑枣的区别
在介绍红枣的功效前,小编想跟大家说下“红枣与黑枣的区别”。估计大家也是只吃过它们,但不知道它们的差别。
其实,红枣与黑枣的区别,在于加工不同。
红枣是稍经沸水烫过,即予晒干。黑枣是经沸水烫过,再薰焙至枣皮发黑发亮,枣肉半熟,干燥适度为止。
入药一般以红枣为主。黑枣入药虽不如红枣广泛,但常用于补肾养胃。但是,黑枣不宜空腹吃!因黑枣含有大量果胶和鞣酸,这些成分与胃酸结合,同样会在胃内结成硬块。另外,黑枣性寒,脾胃不好者不可多吃。
哪些人不适合用红枣补身?
红枣作为方药,是有禁忌症的。有些人的体质或是疾病因素,都是不适宜食用红枣的。例如:
1
经期易水肿的女性
在月经期间,一些女性常会出现眼肿或脚肿的现象,其实这是湿重的表现,这类人群就不适合服食红枣。红枣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湿,导致水湿积于体内,而加重水肿症状。
2
体质燥热的女性
属于体质燥热的女性,不适合在月经期间服食红枣进补,因为这极有可能会引起经血过多,而伤害身体健康。
3
糖尿病患者
红枣含糖丰富,尤其是制成零食的红枣,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进补。
4
外感风热
过量进食生鲜红枣,易产生腹泻并伤“脾”。因此,由外感风热所引起的感冒、发烧及腹胀气滞者,都属于忌吃生鲜红枣的人群。
食用不当,事倍功半
红枣虽是女性最佳补品,但是如果食用方法不当,效果就不尽理想,甚至事倍功半,可谓劳而无功。所以还是多注意点。
一般来说,水煮吃枣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既不会改变进补的药效,也可避免生吃所引起的腹泻。
1
一定要细嚼慢咽
红枣是滋补调养佳品,可以经常食用,但切忌过量,食用过多会引起胃酸过多、腹胀等问题。而且红枣的枣皮消化起来比较困难,一定要细嚼慢咽。
2
勿与黄瓜、萝卜一起食用
萝卜中含有抗坏血酸酶,黄瓜中则含有维生素分解酶,这两种成分都可能破坏其他食物中的维生素。
3
不与动物肝脏同食
动物的肝脏富含铜、铁等元素,铜铁离子极易使其他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4
不宜与维生素K同时食用
枣中的维生素可使维生素K分解破坏,使治疗作用降低。
5
服用退热药,不可食用红枣
服用退热药物同时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复合体,减少药物初期的吸收速度。枣属于含糖量高的食物。
6
请多喝水
红枣的高含糖量对牙齿有一定危害。如果吃太多红枣,却没有饮用足够的水,很容易蛀牙。
注:(本篇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来源: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