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肯德基美式咖啡(肯德基 糖尿病)
当爱情遇到糖尿病,该选择还是逃避?
爱情,对于糖友来说,可能遥不可及的字眼,特别是当糖友间谈及爱情、婚姻的话题时,总是会遇到挫折。当下很多糖友在谈恋爱时遇到了心理障碍,这些问题困扰过你么?
1、什么时候谈糖尿病的问题?
许多糖友对于自己病情是不愿意公开的,但是,如果你是认真对待这段感情的话,这件事情肯定是要说的,说的时间和如何说却有技巧。
我们总不可能一开始交往的时候就跟人家说我有糖尿病,我这个也不敢吃,那个也不敢吃吧?那肯定是会吓倒人家的,看起来貌似非常坦诚,实际上是傻瓜一个,因为这样等于把自己的缺陷无形当中放大了。
应该等到俩人感情比较确定,至少应该双方已经确定关系以后,来谈论这个问题比较合适。这时候我们就要认真了,要言语得当,如果对方为你感到担忧,恭喜你,你已经在她心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消除她的顾虑。
实际上,我们身边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糖友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一样长寿,万一不幸因为糖尿病的问题恋人要跟你分手的话,那就分手吧,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与我们相处一辈子的,勉强在一起的话,今后也一样会矛盾不断。
2、恋爱对象怎么选择?
我们是否应该选择一个条件比我们差一些的呢?
或许,我们应该这么做,但是,两者的生活、经济条件等等方面如果差异太大的话,绝对不是明智的做法,男人是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但不是所有责任,当你的爱人所有的一切都要依靠你的话,这个问题就太沉重了。我们不能把标准定得太高或者太低。
3、对方的家长反对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要去责怪家长,父母亲对子女的爱是人之常情,尝试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给对方一点时间,如果你们相爱的话,父母总是心会软的,俩人在一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虽然有糖尿病,但是,他们也是会看我们其他方面的表现的。当然,我还是认为先不要让对方的父母知道,可以事先通知你的恋人帮你说善意的慌言,因为这太难把握了,也不是人人都能说得通。
4、谈恋爱会经常在外面吃饭?
也许我们应该陪女友去餐厅,去喝咖啡,去肯德基等等。而去这些地方可能我们的饮食计划就要受到影响,不过,对于一个经常使用悦糖APP的朋友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万一要是不小心吃多了,可以俩人去公园散步,一起去运动,选一个独处的空间,又可以降低血糖,一举两得。
5、把自己当做正常人来看待
喜欢的人就勇敢去追,不要认为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啥也不敢做。就算那个女孩子真的喜欢你,也不可能马上就会说出口的,找个合适的机会拉住她的手,如果没有被甩开的话,成功的概率就有80%以上了。
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不回避烦恼与苦难,并学会给自己的日子加半勺糖,在这和甜蜜争斗的过程中,领悟甘苦参半的人生真谛。
爱与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希望糖友们保持平常心,勇敢的去爱吧!
“10个中国人1人糖尿病”上热搜 如何预防你知道吗?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有糖尿病。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小康新闻通讯员 王子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大死因。你知道吗? 每 10 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 1 个患有糖尿病。 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
4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一份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在过去40年中增加了两倍。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表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随着中国成年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近10%的人患有糖尿病。 另数据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比例高达50.1%。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就成了最严峻的问题。 你知道如何预防吗?
必须计算食物摄入量
对于肥胖者来说,减轻5%的体重可以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70%。 计算您的每日摄入量,看看您应该少吃多少。
开车时步行更健康
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步行 35 分钟可降低 80% 的糖尿病风险。 中国研究还指出,血糖高的人多走路,患糖尿病的风险可以降低40%。 因为步行会增加细胞中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从而使胰岛素更加有效。
燕麦的选购知识
多吃全麦食品可以降低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燕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燕麦产品的成分表中含有玉米甜味剂、玉米糖浆、葡萄糖、果糖、高果糖浆、转化糖、麦芽糖、糖蜜和蔗糖,请不要购买。
多喝咖啡也没有坏处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一项长达18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每天喝6杯(约1.24升)咖啡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可降低29%至54%。 咖啡中含有的钾、镁和抗氧化剂有助于细胞更好地吸收糖分。
不要碰垃圾食品
如果你常去麦当劳、肯德基,糖尿病也会“光顾”你。 明尼苏达州的科学家对 3000 名 18 至 30 岁的人进行了长达 15 年的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每周吃两次垃圾食品的人不仅体重增加了约4.5公斤,而且胰岛素抵抗也增加了一倍,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即使您保持正常体重,垃圾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多吃素食有很多好处
举行仪式时可以用肉,但不要每天都吃。 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对37000名女性的调查发现,每周吃肉超过5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9%。
美味的肉桂可降低血糖
肉桂具有降脂作用。 最近,德国研究人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3克肉桂粉,4个月后血糖下降了10%。 因为肉桂会使细胞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受体。
伸展身体和心灵有很大帮助
在压力下,血糖也会“舒”升高。 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简单的放松练习可以稳定血糖。 做瑜伽、散步; 接电话前深呼吸三下; 带孩子去兜风; 努力丰富你的周末生活。
睡眠时间长短很重要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睡眠少于 6 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一倍。 每天睡眠超过 8 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三倍。 睡眠过多或过少都会干扰与血糖相关的激素。
别让自己太孤独
糖尿病更喜欢“孤独的女人”。 美国权威糖尿病杂志《 Care》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单身女性糖尿病发病率是有伴侣和孩子的女性的2.5倍。
【摘要】我国是糖尿病大国。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 2030 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大死因。您知道吗? 每 10 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 1 个患有糖尿病。 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
定期检查血糖
肉桂具有降脂作用。 最近,德国研究人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3克肉桂粉,4个月后血糖下降了10%。 因为肉桂会使细胞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受体。
伸展身体和心灵有很大帮助
在压力下,血糖也会“舒”升高。 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简单的放松练习可以稳定血糖。 做瑜伽、散步; 接电话前深呼吸三下; 带孩子去兜风; 努力丰富你的周末生活。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糖尿病可以不吃早餐吗?需要少食多餐吗?控制血糖,饮食如何避雷
最近工作比较忙,刚看私信里有人问糖尿病饮食相关的问题,有一个朋友问自己空腹血糖总是高,弄的自己都不敢吃早餐,尽量让自己空腹时间长一些,是不是对血糖有帮助;也有别的朋友问题,少食多餐是不是有利于血糖稳定,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说;还有糖友问间歇性的断食是不是有利于血糖……,正好今天针对糖尿病饮食方面的问题,咱们一起聊一聊。
这个问题估计会困扰很多糖友,有的人认为可以不吃,一顿饭而已,应该影响不大;或者认为少吃一顿饭,会让血糖降低,从而帮助缓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也会让血糖在一天较长的时间里保持较低水平;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工作、学业比较忙,早晨起来比较紧张,这段饭自然省了,因为如果着急吃点东西,难免进食过多主食,而导致血糖升高。
但实际上,如果早餐不吃,可能结果跟大家想的不一样,有可能导致后面的血糖波动更大一些,这种情况被称为第二餐现象,也有称为次餐现象,那么什么是第二餐现象呢?
第二餐现象指的是空腹时间过长,或者故意不吃一餐,结果导致第二餐的血糖上升的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糖尿病患者独有,非糖尿病患者也是有可能出现的,但问题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这种波动更大,也更危险。那么第二餐现象跟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主要是针对2型糖尿病进食早餐的研究统计结果,发现吃早餐的患者要比不吃早餐的患者血糖波动的幅度减少90%以上,也就是说,不吃早餐可能让血糖不稳定,导致血糖出现大幅升高。而且,不吃早餐不仅会对糖尿病患者第二餐——午餐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第三餐——晚餐也出现血糖上升的情况,因为根据研究发现,不吃早餐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会让胰岛素反应受影响,从而变得不敏感,也就是出现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究其原因,可能跟不吃早餐出现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
所以,一旦养成每日三餐的生活习惯,就不要轻易改变,不吃早餐,或者省一餐还有可能激发人体自我的血糖调整,从而升高血糖,这样如果一旦进食第二餐就可能出现较高的水平了。
应该如何避免第二餐现象出现呢?1、吃饭应该定时定量
避免第二餐现象发生,首先应该保持目前的进食习惯,一般都是三餐进食,而且尽量保证定时定量,避免空腹时间过长,这样才能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如果有患者根据医生的要求可能进行断食治疗,那么也应该提前评估自己的情况,跟医生讨论后进行。
2、测量餐前餐后的血糖情况
确定自己是否有第二餐现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测量血糖,很多患者都会测量餐前或者空腹血糖,有时候餐后忘记了,或者感觉自己状态挺好就省略了餐后血糖,但实际上人体自我感觉有欺骗性,最能了解自身情况的还是需要用血糖仪来测定,也就是测量餐后血糖。通过餐前餐后血糖对比了解其增长幅度,也就是配对血糖,得出自己是否出现第二餐现象,一般来讲,配对血糖差距不能超过3.33mmol/L,超过的话,说明有可能出现了第二餐现象。
前面咱们说了第二餐现象,按照这个现象的说法,一般来说通过一夜的空腹(往往超过了8小时),早餐的餐后血糖有可能是三餐中最高的,而且如果刻意不吃早餐,出现第二餐现象也非常的明显,午餐和晚餐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血糖波动情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早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在现代社会,紧张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导致不少人都可能出现不吃早餐的情况,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匆匆忙忙吃早餐,吃的都是主食,是不是容易让血糖飙升呢?那么该如何吃才能做到既能控糖,又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呢?
我们从营养的角度来看,要做到营养均衡,各类营养物质都不能少,蔬果更是要适当增加,此外多进食纤维素,对稳定血糖有较好的帮助,不过对于早晨来说优质的蛋白不能少,而在蛋白中乳清蛋白更是有较大的优势,乳清蛋白对稳定血糖有一定的帮助,还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乳清蛋白在牛奶中含量较高,一般来说也方便食用,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早餐可以适量多进食一些牛奶,能有不错的助益。
对于上班族或者上学族来说,早餐有可能多在三类地方解决,小便利店、路边摊以及快餐店,在传统印象里,这三种地方都可能是垃圾食品的聚集地,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搭配早餐呢?
在便利店里买早餐的人,多是考虑其便捷性,不过很多人都会选择面包、煎饼等食物,这类食物都容易导致血糖快速的升高,这时候最简单的方式,选择鸡蛋、牛奶进食,或者选择一些粗粮制成的早餐,比如粗粮煎饼等,要注意少糖、少油、少盐的情况,避免进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尽量将早餐热量控制在500大卡左右,如果早餐后可能会进行运动或者活动较多的话,可以考虑吃一些坚果。
路边摊,这类地方进食的食物多是高热量以及主食为主,这时候选择食物就有讲究,比如煎饼,我们可以选择粗粮或者杂粮制成的煎饼,并且要求增加鸡蛋或者剩菜的量,进食的时候也应该先吃生菜或者蛋白质,然后再吃煎饼。而且可以跟摊主建议,烹饪时少放油少放盐,这种健康的烹饪方法,也能保证糖尿病患者避免伤害。
连锁早餐店或者快餐店,这类店家也比较多,不过每家店铺提供的食物有较大的不同,应该是低糖、低油、低盐、高纤的原则,比如去吃肯德基,可以选择含蔬菜和蛋白质的汉堡,去粥铺可以要点小菜,但要避免进食粥类等等,最佳的方式一定要增加牛奶,这样能延缓血糖快速升高,保持血糖的稳定。
当然了,如果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肾脏的并发症的话,那么就需要提前跟医生进行沟通,了解应该如何进食,蛋白质的量是否要控制等等,同时如果饮食和运动已经无法控制血糖稳定,一定不要忌讳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在医嘱下用药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
少食多餐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吗?对于糖尿病饮食的问题,有很多糖友问过少量多餐的情况,因为身边有不少人会说少食多餐有助于改善血糖问题,不过有人这么做了,却发现血糖可能比之前更高了,波动也变大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有人说少食多餐会助于改善血糖呢?
其实少食多餐的原因跟人体胰腺功能有关,一般来说,人体摄入食物,胰腺分泌胰岛素,这样将血液中的糖分水平降低,将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如果人体一次性摄入较多的糖分,那么就需要胰腺分泌多的胰岛素,这样会增加胰腺负担,增加胰腺退化的速度。根据这个机理,有人就提出,可以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来让血糖升高不大,从而减轻胰腺的负担,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少食多餐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严格控制进食量,否则不仅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可能导致人变胖,增加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一般常说的少食多餐,大多是在三餐前或者间隙增加摄入食物,这样就可能变成每天摄入的食物量不变,但每天变成了5-6顿饭了。
既然少食多餐有降低血糖的原理,但为什么有人采用了结果血糖反而升高呢?
为什么有些人少食多餐无法控糖?一般来讲出现少食多餐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有三类:
1、无法严格控制进食量
这个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人进食都是用估计得方法,少量多餐也基本如此,尤其如果在外进食,更是无法计算每顿饭的进食量,结果就成了多餐,没有少食,这样就会导致血糖升高,以及体重升高了。
2、饮食不均衡
我们都知道营养不均衡就可能导致人变胖,少食多餐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多餐的部分很难做到蔬菜、蛋白质、主食搭配,结果只是某种较多,尤其是主食多的可能性更大,导致血糖因此升高。
3、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少食多餐
注射胰岛素,特别是速效胰岛素或者混合胰岛素的患者,由于少食多餐时无法通过胰岛素进行调节,可能出现血糖不稳定的情况,这样反而容易出现并发症,不利于血糖稳定。
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来说,首要营养均衡,其次就是三餐的定时定量,这样基本就能够在饮食环节做到稳定血糖,很多人根本不需要进行少食多餐,因为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很难完美控制。但是,糖尿病患者中有两类人通过少食多餐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1、胃肠功能不佳,有并发症胃轻瘫的患者
这类患者由于胃肠道活动受限,蠕动比较慢,食物消化不好,经常会出现随便吃点就感觉饱了,摄入太多食物一方面胃肠难受,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血糖,这类患者就适合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少食多餐。
2、妊娠糖尿病患者
这类患者由于妊娠原因,往往会有胃肠道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等,这时候少食多餐就能起到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并且缓解这些胃肠道的不适,达到保证营养的状态,避免出现意外。
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在进行饮食调整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请教医生或者营养师,并且要结合血糖监测,这样才比较稳妥,避免出现大幅波动。
我们在文章一开始曾经提过不能随意减少一顿饭,或者空腹太久时间,不过也有一些医疗机构提出可以通过间歇性断食的方法来控糖,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日的断食法,一种是每周的断食法。
间歇断食的两种方法:
1、每日断食法,也就是16:8断食法,意思是每天24个小时,将其分成两部分,一个是8小时,每天的饮食在这8小时内进行,另一部分16小时,就要断食,不过可以喝水,或者喝茶,不含糖的咖啡等。
2、每周断食法:就是一周7天里,5天正常饮食,另外2天减少进食,控制在每天500卡左右,相当于1顿饭的热量,不过这两天不能连续,也就是说不能选择周六和周日。
这两种方法,可以让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分饥饿,还能起到断食效果。不过有人说,这种方法不是跟文章开始说的相冲突吗?不是说要均衡饮食,定时定量吗?有医疗机构给出的解释称,断食是一种类似返祖的饮食方式,因为在人类早期缺少食物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得糖尿病等慢性病,而间歇性断食就是让身体恢复以前的饮食状态的一种尝试。
去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一个试验研究,通过该动物实验结果,认为间歇性断食法能有效改善身体健康,而且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等多种慢性疾病有改善,但同时也指出这缺少人体实验。目前有研究的就是,在糖尿病前期,注意并没有确诊糖尿病的情况下,间歇性断食能够有一定的逆转效果,因为间歇性断食正确进行的话,可以减轻体重,从而避免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了患病几率。
而糖尿病患者目前看没有办法通过间歇性断食来治疗糖尿病,而且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用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间歇性断食可能会影响到用药的效果或者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所以如果想通过间歇性断食来控制血糖的患者,应该咨询医生在身体条件等多方面适合的情况下再进行,并且可能需要调整用药等等,这样才能避免血糖的波动。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营养均衡,定时定量进食的原则下,对于饮食时间进行微调,或者逐渐调整,并且做好血糖监测,来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而不是道听途说,采用别人的方法来控糖,毕竟人体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对付糖尿病每个人都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