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泡脚包(糖尿病泡脚包哪个牌子好)
泡脚桶比较适合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手足冰冷,足部因寒冷而感觉更差,喜欢用热水泡脚来缓解不适。但是热水泡脚时往往因对冷热不敏感引起烫伤而不自知,泡脚水温控制对糖尿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人泡脚水温在40℃左右会很舒服,但这个温度对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血管病变的患者可能就会带来烫伤,因为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时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使热聚在足部不容易扩散。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对温度等感觉不敏感,难于准确的试出水温,其自我保护调节能力差,极易被烫伤出水疱,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脚水温要比常人低,以37℃为宜。
家属应该在患者泡脚之前为其试水温,或者用水温计测量温度,以免出现烫伤。用普通的泡脚桶泡脚,热水很快就会冷下来,特别是天冷时。可以自动加热的泡脚桶使用方便,省却续加热水的麻烦,可让泡脚热水保持在一定的温度,长时间不会变冷。使用时,一定要在加温达到要求的37℃水温后再泡脚,因为加热过程中底部温度较高,可能会出现烫伤;同时在泡脚前要切断电源以保证安全。
内分泌博士 樊正锋/文
60款仅2款合格!又到“泡脚季”,你用的足浴包真的合规吗?中医支招了
近年来,泡脚逐渐成为一种热门养生活动,不仅“足疗城”、“浴足城”、“足疗馆”遍布大街小巷,各色各样的足浴包也出现在市场。
为确保消费者购买的足浴包安全、合规,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市面上60款热门“中药泡脚包”进行检测,发现普遍存在缺味、缺量、霉变等原料问题,“配方”上也很“乱来”,仅有两款中药植物泡脚包质量尚可。
据了解,中药足浴历史悠久,主要在民间使用。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感受尚佳,目前在医疗机构也会为患者提供类似服务,但一般只作为辅助手段。
若消费者购入存在质量问题的足浴包并长期使用,会否为身体带来负面影响?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湛韬表示,将中药材作为足浴的材料时,其主要直接接触脚部皮肤,被吸收进人体的剂量十分有限,所以足浴包成分问题引发中毒的情况相对少见。湛韬介绍,与西药通过成分起效不同,中药讲究“四气五味”。“四气”为温凉寒热,“五味”为辛甘苦咸酸。若商家以次充好或是用其他药材代替,则足浴包无法达到“四气五味”,也就无法起到相应的效果。
另外,若足浴包里含有发霉、变质的药材,对皮肤也可能带来一定的损伤,“当消费者皮肤破损或皮肤相对敏感,极有可能引发感染。”同时,足浴包通常为多种药材混合组成,若存在刺激性强甚至具有腐蚀性的药材,对糖尿病人群、下肢血管疾病人群来说则十分危险。
水温、时间、足浴包形态都有讲究
临床中,湛韬时常会接诊因水温过高导致烫伤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烫伤后极易引起溃烂、坏疽。”同时,普通人长时间用过热的水泡脚,也可能导致静脉扩张。湛韬建议泡脚的水温尽量控制在40℃左右,糖尿病患者可再适量降低温度。
另外,泡脚时间也不应贪久,否则可能会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脚部皮肤受伤,排汗过多、大脑缺血则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问题。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不宜超过半小时,儿童的泡脚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
目前,足浴包产品形态上多种多样,包含草药包、药粉包、泡脚液等,不同包装形态的产品,各具优劣势。
草药包内药材相对完整,一目了然,但一般需要长时间的浸泡或者煮沸后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相对草药包,药粉包省时省力且易溶解,但消费者难以从药粉中分辨成分、质地、含量。湛韬建议,有需要的市民可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根据自己的“养生”需求定制足浴包,再根据需求打成药粉,不仅保证药材品质,也能便于使用。
【足浴方推荐】
进入冬季,湛韬为潇湘晨报•晨视频读者整理了一份足浴方子,供大家参考:艾叶20g、鸡血藤30g、佩兰20g、佛手30g。市民可根据需求煮水或打粉后使用,该方可帮助下肢血液循环、祛寒湿,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来源: 潇湘晨报
中药泡脚包合格率仅3%!
【来源:海峡消费报】
近日,有市民向上海市消保委反映,他们在网上购买的中药泡脚包,有以次充好、发臭发霉等情况。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委托了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展开鉴定,结果却令人瞠目结舌,60款中仅2款合格,合格率仅3%。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足浴包产品,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标准,这也使得这个市场鱼龙混杂。
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泡脚是一种中医养生的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
其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如需购买泡脚草药还是要选择正规的品牌
或咨询相关医生。
科普:
泡脚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法,正确的泡脚方法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以下是一些关于泡脚的科普知识:
1. 泡脚的最佳温度
泡脚的最佳水温大约在37℃-42℃之间,不宜过热以免烫伤,也不宜过凉以免着凉。这个温度范围既能保证泡脚的舒适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
2. 泡脚的时间
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控制在15-30分钟内。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脚部皮肤受伤,或者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
3. 泡脚的注意事项
饭前饭后避免泡脚: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以免影响消化或引起胃部不适。
避免大汗淋漓:泡脚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不宜大汗淋漓,特别是睡前泡脚时应注意。
泡脚后立即擦干:泡脚后应马上用干毛巾擦干脚部,必要时涂抹润肤膏,体弱或生病者最好再穿双袜子以保暖。
4. 不适宜泡脚的人群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
妊娠期和月经期女性:这些时期的女性不宜泡脚,以免影响健康。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患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的人不宜泡脚。
脚部有严重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的患者:不宜泡脚,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饥饿、饱腹或疲劳:不宜泡脚,以免影响胃部血液供给,出现头晕等症状。
儿童:长期用热水泡脚,会让足底韧带遇热松弛,缺乏弹性,造成扁平足等影响。
静脉曲张或动脉闭塞患者:长时间泡脚并不会增加下肢血液的供应和回流,只会让问题加重。
足癣患者:足癣是一种真菌感染。研究显示,只有把真菌放在 100 摄氏度的水中煮沸 10 到 30 分钟,才能让真菌灭活,失去致病性。但谁会拿开水来泡脚?热水会让足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5. 泡脚的“搭子”
生姜水:能温通经脉,改善微循环,缓解手脚冰冷症状。
艾叶水:有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对脚气、脚癣等有改善作用。
白醋:能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角质,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
柠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