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特病怎么办(糖尿病特病怎么报销)
糖尿病“阳”了怎么办?
疫情高峰来临,有高血压、高血糖的市民担心,如果“阳”了怎么办,血压、血糖会否增高?会不会感冒?会不会细菌感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贾伟平表示,冬季天冷,血压、血糖本来就可能偏高,患者应保持正常的起居。
血糖方面有具体的参考指标: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小于7%,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mmol/l以内;70岁的老年人,空腹血糖若在7-8mmol/l之间也不要太担心;80岁的空腹血糖可以在8mmol/l;90岁老人的空腹血糖可以在8-9mmol/l。
如果血糖和血压能平稳控制,就不必太忧虑或者需要多做些别的什么,注意个人防护就行。
贾伟平提到,今冬严寒,老年市民出门除了戴口罩,还要戴好帽子和围巾,防止温度突然下降血管收缩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反应,给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节,与人交谈不要摘口罩,吃饭也有所遮挡。老年人无特殊需要不要去公共场所,去也要做好保暖。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徐妍斐
来源: 新闻晨报
糖尿病浑身发痒难耐?以一方汤加减,清热祛风凉血,一下就舒服了
糖尿病患者全身痒是什么原因?
李某某,女,40 岁,2019 年初就诊。那年春节,患者诉全身瘙痒一年余,尤其是在晚上,全身痒得睡不着觉,用指甲可劲抓,皮肤都红了也不能缓解,一检查全身皮肤也没有什么异常,舌脉无特殊。患者形体适中,面色偏白,既往有5年的糖尿病病史。
《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夜间加重者,病在血分也,一想,这便是血出了问题。有糖尿病的话,这便可能是血糖升高后产生的血管神经性病变。
怎么治?
我立马想到一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徐长卿,连翘,薄荷,苍术,土茯苓,神曲。
水煎服。
春节后再次见面告曰:服药后症状减退消失,暂无复发情况。
为什么这么开方?
首先犀角地黄汤原方为: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本身就为清热方剂,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
方中我又加减了几味药,徐长卿可解毒祛风止痒,连翘与薄荷可疏风散热,苍术可祛风散寒,祛湿,土茯苓起到解毒除湿的功效,神曲在方中起到解表散寒的功效,诸药合用,起到清热祛风,凉血除湿的疗效。
这就是我用此方的奥义,对于这位患者朋友来说,确实是很受用的。
按: 糖尿病患者出现瘙痒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建议其完善肾功能等检查,而很多患者害怕花钱,只是要求缓解症状便好,所以这位患者并未进行相关检查。
但是说明一下,虽然此案用养阴清热凉血的方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但并不能认为所有糖尿病瘙痒的患者都可用此法,中医临床还要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有是证方能用是药。
你有这类情况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学习!
写文章不容易,为我点个关注我吧,@中医内科庞主任感谢您对我的支持!
糖尿病患者生病怎么处理?
近一时期,真是乱穿衣的节奏,天气忽冷忽热,大家稍不注意就是感冒、发烧了。而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更弱,感冒、发烧、拉肚子之类的急性病症更是难免的。一旦糖尿病患者生病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或者生病期间该如何管理好糖尿病呢?为此,记者专门咨询了蓬莱市人民医院内五科主任迟志波主任医师。
生病对糖尿病患者有何影响?
感冒发烧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及用药,更重要的是,这种应激状态会刺激机体分泌大量的应激性激素来对抗疾病,而后者会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显著升高或者大幅波动,极易诱发“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前者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后者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
生病期间如何安排饮食?
生病期间,食欲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患者可以吃一些既可口又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满足机体基本的热量需求。若患者难以下咽普通食物,可改为流质、半流质或软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牛奶等。如果食欲太差,可采取少量多餐,分多次进餐。此外,发烧、呕吐、腹泻会导致患者体液大量丢失,因此一定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患者不能吃饭,口服液不仅可以防止脱水,还有助于稀释血液、改善循环、降低血糖、清除酮体。
生病期间如何检测病情?
在生病期间,要加强对血糖和尿酮体的监测。通常要求每4-6小时测一次血糖,一天至少四次,即三餐前及睡前血糖。当血糖大于13.9mmol/L时,还要每4-6小时测一次尿酮体。检测尿酮体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发烧感染等应激因素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尤其对1型糖尿病病人更是如此。
生病期间如何调整用药剂量?
糖尿病患者生病期间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由专业医师来决定,该增则增,该减则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低血糖、防止高血糖,保持血糖稳定。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作为特殊人群,生病问题相对健康人要严重的多,饮食、监测、用药都需更加注意,若出现以下情形则需住院治疗。感染控制不理想,连续数日发烧;呕吐、腹泻不止,连续数日;病人“三多一少”症状加重,并出现消化道反应、严重脱水等症状;意识不清、呼吸深快、呼出气体带烂苹果味;在家调整降糖药或者胰岛素用量,血糖仍然居高不下,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超过13.9mmol/L。切不可随便处置,以免血糖失控,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通讯员:彦祥 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