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外周神经病(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吃什么药)
「健康」贫血应警惕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
“牛艳红 文韬·贫血应警惕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510].医师报,2017-7-27(6)”
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PN)并不少见。美国学者近期对2000多名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发现,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有7%和22%存在DPN,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持续时间、吸烟、舒张压升高、肥胖、血脂异常等,而1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的血糖控制难度更大,但2型糖尿病患者并无影响。(Diabetes Care. 7月3日在线版)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蓉教授等研究则发现,贫血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Acta Diabetol. 7月21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与非贫血患者相比,贫血患者中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中重度(42.7%与24.5%)以及神经缺陷评分为中重度(42.7%与24.5%)的比例明显更高。
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贫血患者的DPN风险升高(OR=1.906)。两个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模型则提示,贫血为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者表示,糖尿病患者中DPN的高发病率应引起关注,同时需进行早期筛查和风险因素管理。针对血糖控制不良和血脂异常的青少年采取干预措施,可预防或延缓神经病变。
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纳入1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DPN组和非DPN组的贫血患者比例分别为25.4%和15.2%。
《医师报》7月27日6版
编辑、排版:《医师报》毕雪立
推荐阅
糖尿病神经病变常用药简介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因不同病理生理机制所致、具有多样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类型为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DSPN)和自主神经病变,其中DSPN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通常也被一些学者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主要来聊聊糖尿病神经病变常用药的相关药理机制、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一、神经营养剂
1、 甲钴胺
甲钴胺片
药理:本品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 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能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使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轴突骨架蛋白的运输正常化,对药物引起的神经退变也具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周围神经病。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过敏反应等
药物联用注意事项:本品避免与碘【131】化钠联用
二、抗氧化应激药物
1、 α-硫辛酸
硫辛酸胶囊
药理:本品可以降低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现象,可能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 ;且可抑制醛糖还原酶,因而可阻止葡萄糖或半乳糖转化成为山梨醇,所以α-硫辛酸可以防止糖尿病、控制血糖及防止因高血糖造成的神经病变。临床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头痛、颅内压升高、呼吸困难等
药物联用注意事项:本品能抑制顺铂的疗效,应避免与之联用
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1、 依帕司他
依帕司他片
药理:依帕司他是一种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醛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能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能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在神经形态学上,依帕司他可改善轴突流异常,增加其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腓肠神经髓鞘厚度轴突面积,轴突圆柱率。临床用于糖尿病神经性病变。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肝功能异常、腹痛、呕吐、便秘、肌酐升高、贫血、疲倦、头晕、发热、心悸等。
药物联用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四、改善微循环药物
1、 胰激肽原酶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药理:本品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激活纤溶酶,降低血粘度;激活磷脂酶A2,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偶有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及胃部不适和倦怠等感觉,停药后消失。
药物联用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2、 己酮可可碱
己酮可可碱缓释片
药理:本品为非特异性外周血管扩`张药。其代谢产物具有改善血液粘度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可增加组织携氧能力;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还可抑制中性细胞粘附与激活,对缺血性脑中风及周围血管病起到治疗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后脑循环的改善,同时可用于周围血管病,如伴有间歇性的跛行的慢性闭塞性脉管炎等的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胸闷、焦虑、头痛、厌食、腹胀、呕吐、鼻出血、视力模糊、发力、白细胞减少等
药物联用注意事项:本品避免与酮咯酸联用
3、 羟苯磺酸钙
羟苯磺酸钙胶囊
药理:增加微血管壁阻力,减低其病理性高通透性;降低血液及血浆粘`稠度,降低血小板的高凝聚性,防止血栓形成。对微血管病变,本品消除或缓解其临床体征(水肿,毛细血管性渗血,下肢沉重和压力感)。
药物不良反应:胃肠功能紊乱等
药物联用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五、中药
1、 木丹颗粒
木丹颗粒
本品主要包含丹参、元胡、当归等,是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对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推荐用法:一次1袋(7 g),每日3次,饭后30 min服用,用温开水冲服。4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感谢您的阅读,如需获得更多药品相关咨询,敬请点赞和关注!
对于合并了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样去用药?
糖尿病的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也是非常高,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首先还是要强调控制血糖,因为血糖达标,会减少高糖毒性,这种高糖毒性可能会导致神经的一些病变,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这些药物目前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作用是不是真的有效也不好说,但是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些。像最常用的就是维生素B12的类似成分。维生素B12叫氰钴胺,还有一种药物叫甲钴胺,还有一种类似的叫腺苷钴胺。这三种其实都属于维生素B12这一大类,它可以用来减缓外周神经病变。当然是不是真的能够有效,现在也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对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本身治疗上比较模糊,或者说我们对它的发病机制不太清楚,可以尝试着用,但是最终还是要控制血糖,血糖能够控制得好,可以延缓这些病变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