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肌酐300多(糖尿病肌酐300多需要透析吗)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肾病进展分5个阶段,你在哪个阶段,距离尿毒症有多远

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约占所有尿毒症的10%。有3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直接转归为糖尿病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进展分为5个阶段,看看您处在哪一阶段?距离可怕的尿毒症有多远?

第一阶段:肾功能正常

这一阶段,当你被发现是2型糖尿病时,可能已经有糖尿病多年了。

  • 如果这时的你不很好地配合专业的糖尿病医生积极治疗,那么糖尿病尿毒症离你可能有10-15年

  • 如果能坚持积极的治疗,配合每年定期地进行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如尿常规、尿白蛋白(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清肌酐浓度(估算eGFR),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那么糖尿病尿毒症离你可能是30-40年

  • 这时的你,肾脏完好,没有蛋白尿,肾脏彩超没有肾脏体积增大。

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尿毒症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一定要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驾驭好“老五驾马车”,戒烟限酒,同时驾驭好血糖、血压、血脂、血粘度、体重这新五驾马车,只有这样才能让尿毒症离你更远。

第二阶段:间断微量白蛋白尿

这时的你,可能患糖尿病已有5-10年了,而且没有规范治疗,或者是规范治疗10-20年了,你需要参照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判断你处于哪一阶段。

  • 如果你处在Ⅰ期: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

  • 或Ⅱ期:间断微量白蛋白尿,休息时晨尿或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正常,病理检查可发现肾小球基底膜(GBM)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

那么你是很幸运的,这一段阶段肾脏并没发生实质性的损害,肾功能完好,积极治疗完全可治愈。

但是你需要继续每年定期检查尿蛋白、血肌酐浓度、肾脏彩超,了解病情变化。

此时,可能有蛋白尿和高血压,这都是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关键,如果及时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低到0.5g以下,血压控制在130/80以下,就不会对肾功能造成实质损害,糖尿病尿毒症离你可能是30年至40年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尿毒症离你只有10年了。

第三阶段: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因为没有认真规范地治疗,你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各种并发开始出现,你的肾脏进入Ⅲ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ACR为2.5-30mg/mmol(男),3.5-30mg/mmol(女),病理检查GBM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

此时你的肾功能已出现了实质性的损害,损害基本达到一半。如果不注重治疗和保护,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是非常迅速的。

这一阶段除了要控制蛋白尿、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等治疗外,还要防止一些对损伤肾脏的情况及药物,如感染、高尿酸血症、泌尿系结石梗阻、肾积水、肾毒性药物。

这个阶段可能会陆续出现的一些肾损害的并发症,如贫血、浮肿、电解质紊乱等,必须积极治疗,否则,你离糖尿病尿毒症就只有5年了。

第四阶段: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ACR>30mg/mmol,部分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检查肾小球病变更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这一期的肾功能损失已达到70%,肾功能的进展也比前两个阶段要快很多,稍不注意可能就直接进展到尿毒症,如感染、创伤、药物等均可加速肾功能损害。

此时的治疗,已经无法逆转损害严重的肾功能。

但经过积极治疗,仍可稳定或延缓疾病向糖尿病尿毒症发展,这时,你离糖尿病尿毒症只有1-2年的时间了,也许随时可能发展成糖尿病尿毒症。

第五阶段:肾衰竭期

第Ⅴ期:肾衰竭期。你已经是尿毒症期了,这一阶段肾功能已完全失代偿,评价肾功能的关键指标有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这些指标的升高均意味着体内潴留毒素的增加。

因此,治疗的重点要清除体内毒素,用西医药物控制和中医特有疗法可以清除一定的毒素。

当血肌酐超过300ummol/L以上时,必须透析治疗,透析方式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行肾移植或胰-肾联合移植。

糖尿病肾病如何进展,就看您如何把握机会!

简介

作者:向建平 主任医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国家代谢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学术带头人

湖南省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长

体检血肌酐高到100-300的肾病患者,会有什么后果?

姜女士最近一周经常感觉到自己浑身无力,这两天还慢慢的出现了面部和腿部浮肿的现象。由于姜女士是在超市做收银工作的,所以一开始她只是以为这是因为长时间站立导致的过度劳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

于是姜女士就请假在家里休息了两天。但是她的症状并没有减轻,反而是越来越严重了,甚至还出现了尿液异常发黄的现象。

于是,在女儿的坚持下,姜女士决定请假去医院做个全面的体检,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血肌酐偏高。

为什么血肌酐会偏高这么多?

医生看了姜女士的体检结果之后说到:“一般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的血肌酐标准在:44-133umol/L,而一旦当患者的血肌酐高于133umol/L的时候,就说明你的肾功能出现问题了。现在你的检查结果显示,你的血肌酐已经达到了186umol/L,这说明你目前正在处于肾功能的损伤期,一旦超过300umol/L,就会变成肾衰竭了。”

“医生,血肌酐是什么啊?”

此时的姜女士并不理解医生所说的血肌酐到底是什么。

“首先,肌酐就是我们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这种小分子物质一般都是可以通过我们的肾球进行过滤的,很少会被吸收到肾小管里面。所以说我们每天的肌酐,基本上都会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而一旦体内的肌酐偏高,就说明我们的肾脏已经受到了病毒的侵害,使得我们肾脏里面固有的细胞进行病理变化,刺激我们的肾脏,导致原本的纤维细胞不断的向肌成纤维转化,对正常的肾组织进行侵犯和刺激,形成新的病变,损伤我们的肾功能,造成肌酐毒素无法排出,堆积在体内。这就是导致你血液里面肌酐超高的主要原因。”

“那我应该怎么办啊?”

“考虑到你的肾功能已经受损,我建议用一些保护肾功能,促进氮排泄的药物,并且配合减少蛋白尿和降压类的药物治疗。”

“好的,谢谢医生。”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和调理,姜女士的血肌酐正在渐渐的恢复中。

血肌酐偏高有什么危害?

第一点:血肌酐偏高会导致患者体内的代谢失调。包括钠代谢、钾代谢、水代谢、铝代谢、镁代谢、铜代谢、锌代谢、硒代谢等。尤其是对于水代谢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黏膜干燥、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浮肿、血压升高的情况,这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心力衰竭。

第二点:血肌酐偏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肾性骨病。肾性骨病主要体现在骨痛以及近端肌无力上,而血肌酐超引起的骨痛一般都是全身性的。

第三点:血肌酐偏高会导致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现象。肌酐高的患者通常伴随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虚弱甚至是昏迷的症状,这些症状也就是代谢性酸中毒的现象。

第四点:导致患者体内的循环系统产生病变。

第五点:容易导致患者的消化系统发生病变。

第六点:会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出现肾性贫血等症状。

第七点: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疾病。

血肌酐高到100-300的肾病患者最终都变得怎么样了?

很多人都会认为血肌酐超高的结果就是患上尿毒症,但其实并不单单只是这么简单。一般而言,经过治疗之后,会有以下这四种结果:

第一种:血肌酐慢慢降低,直至恢复正常。血肌酐偏高并不是不治之症,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可以得到逆转和治疗的,医学临床上有很多治愈的案例。比如说一些肾病综合征患者以及急性肾衰竭患者,经常都会伴随有血肌酐偏高的症状,只要积极的接受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可以被治愈的。

第二种:血肌酐继续缓慢的升高。在医学临床中,有非常多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都会出现血肌酐偏高的现象,由于是慢性病,所以这一部分患者体内的血肌酐会呈现稳定且缓慢上升的趋势。这就需要通过调整和控制患者的日常饮食了,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稳定患者的血肌酐,减缓它升高的速度,带病延年。

第三种:血肌酐继续快速的升高,导致需要透析。一般来说,如果急性的血肌酐升高达至100μmol/L-300μmol/L,病情通常比较难被控制住;慢性的血肌酐一旦上升至300μmol/L甚至更高的时候,病情发展也会加快,患者甚至有可能会面临透析才能控制尿毒症。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有三个,第一个是跟患者的原发病有关。比如说一部分的糖尿病和肾病患者,他们本身的血肌酐就超过正常值了;第二个是跟患者的身体指标缺乏控制导致的。比如说肾脏病患者的血压不受控,也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血肌酐不断上升,直至需要透析才可以。第三个就是跟患者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尤其是饮食习惯,平时经常食用一些高蛋白的或者是重口味的食物,抽烟喝酒不节制,熬夜打游戏没有规律的作息等,更容易加快患者病情的发展,甚至是需要透析。

第四种: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 对于血肌酐高达100μmol/L-300μmol/L的患者而言,很有可能已经是急性肾损伤或者是慢性肾衰竭。不管是哪种,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消化道受到感染之后出现大出血的现象,又或者是直接出现了高钾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这些并发症都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才可以。因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患者失去生命。

然而,不管是以上哪一种结果,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科学的管理。

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案更新,又一类降糖药因肾脏保护作用而被推荐

美国新指南对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案更新,又一类降糖药因肾脏保护作用而被推荐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2020年12月10日,《ADA(美国)糖尿病诊疗标准2021版》重磅发布,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治疗方案进行了部分更新:

在患有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中,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或尿白蛋白肌酐比>300 mg/g 时,考虑使用SGLT-2抑制剂(列净类降糖药)来降低心血管风险。(证据级别:A)

对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慢性肾病患者,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肽类降糖药)可降低肾脏终点事件,主要是蛋白尿、蛋白尿进展和心血管事件。(证据级别:A)

T2DM患者的降糖药物选择的总体途径

也就是说,新指南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仍优先推荐列净类降糖药,除此之外,对心血管高风险患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部分肾脏获益的肽类降糖药。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本身就是心血管高风险因素,所以,可以理解为所有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列净类降糖药的基础上选择肽类降糖药。

A级证据是最高级别的证据。

一、列净类降糖药

1、首选卡格列净和达格列净,次选恩格列净

对合并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仍首选列净类降糖药,但根据原始研究证据,对列净类降糖药的推荐级别进行了明确区分:首选卡格列净和达格列净,次选恩格列净。

如此推荐,并不意味着卡格列净和达格列净的疗效优于恩格列净,而是基于此前发布的两个大型临床研究结论:CREDENCE研究和DAPA-CKD研究。

二个研究都是以肾脏的硬终点比如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血肌酐倍增、肾性或心血管死亡作为主要观察目标,而且都有明确的肾脏获益和肾脏保护作用。

CREDENCE研究发现,卡格列净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肾脏复合硬终点(终末期肾病、血肌酐倍增、肾性或心血管死亡)的发生风险达30%。

DAPA-CKD研究发现,达格列净可以显著降低慢性肾脏病肾脏复合硬终点(终末期肾病、血肌酐倍增、肾性或心血管死亡)的发生风险达50%。

恩格列净目前开展了降糖药对心血管安全性研究(CVOT研究),该类研究以心血管硬终点事件为主要观察目标,次要观察目标发现有肾脏获益。恩格列净对以肾脏病硬终点为观察目标的直接肾脏获益研究结论还没有发布,所以列为次选。

2、进一步放宽了肾功能对列净类降糖药的限制

列净类降糖药上市之初,不推荐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的患者使用达格列净,不推荐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的患者使用卡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后来,随着一些研究结论逐渐发布,其安全性逐渐得到认可,所以进一步放宽为,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不推荐使用达格列净,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不推荐使用卡格列净和恩格列净。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也就是说,中重度肾衰不推荐使用达格列净,但可以使用卡格列净和恩格列净;重度肾衰卡格列净和恩格列净也不再推荐使用。

新指南建议,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考虑使用列净类降糖药来降低心血管风险。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重度肾衰,都可以使用列净类降糖药,进一步放宽了肾功能对列净类降糖药的使用限制。

3、删除了卡格列净有关截肢风险的FDA黑框警示

卡格列净最初的COVT研究,曾经发现有截肢的风险,因此被FDA警告。随后,卡格列净的CREDENCE研究已经明确证实,卡格列净不会增加截肢和骨折的风险。此结论得到了FDA的认可,因此新指南也删除了卡格列净截肢风险的警告。

此外,列净类降糖药因其服用方便(口服给药,每天一次,不受饮食影响),被新指南优先推荐给老年糖尿病患者:列净类降糖药的口服给药,对老年人可能更方便,在已确定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患者中,这些药物显示出心血管益处,并可减缓慢性肾病的进展。

二、GLP-1受体激动剂(肽类降糖药)

目前上市的肽类降糖药有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索马鲁肽等。

新指南推荐:对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慢性肾病患者,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可降低肾脏终点事件,主要是蛋白尿、蛋白尿进展和心血管事件。

也就是说,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除了首选列净类降糖药外,也可以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肽类降糖药),因其也具有降尿蛋白作用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该推荐也是基于两个大型的临床研究结论:LEADER研究和REWIND研究。

1、利拉鲁肽的LEADER研究

利拉鲁肽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LEADER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型临床研究,32个国家的410个中心参与,纳入9340例受试者,其中包括92例中国患者。所纳入的患者约65%肾功能异常,共随访3.5-5年,去年公布研究结果。

肾脏方面观察以下指标:新发持续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倍增、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因肾脏疾病死亡。

研究发现,利拉鲁肽可使肾脏事件风险显著降低22%,其效果主要来自新发大量蛋白尿的减少。

也就是说,利拉鲁肽也有明确的降尿蛋白作用。

2、度拉糖肽的REWIND研究

REWIND研究是度拉糖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的研究,也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比较每周注射一次的度拉糖肽1.5mg对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并与安慰剂作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是心血管硬终点MACE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或非致死性心梗或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事件,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复合肾脏终点风险比如新发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肾脏替代治疗。

REWIND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高危因素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度拉糖肽能降低复合肾脏终点风险15%。

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和索马鲁肽、阿必鲁肽已被明确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LEADER研究和REWIND研究证实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还具有部分肾脏获益。

此外,新指南还建议,当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时,对于注射剂的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优先于胰岛素。(证据级别:A)

总而言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包括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同时存在的肾小球肾炎等慢性肾脏病)的降糖治疗,应优先选择具有明确心血管和肾脏获益的列净类降糖药,也可以同时选择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和部分肾脏获益的肽类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