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引发的脑溢血(糖尿病引发的脑梗死能治好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脑溢血发生前,有7个前兆,你都知道吗?

脑溢血的发作通常会在疾病发作的数小时或数天内使患者丧失生命。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为诸如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因此大多数脑溢血都是突然性的。

脑溢血的临床发病非常迅速,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如肢体麻痹、失语。非常危险且死亡率非常高,是老年人目前最为致命的疾病之一。

脑溢血有什么先兆?

1、头痛

脑溢血患者的头痛在开始时是间歇性的,然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严重的头痛。如果自己本身就是高血压患者,而突然出现严重头痛、头晕、恶心、耳鸣等症状时,则要高度怀疑脑溢血。

2、头晕

临床上,许多脑溢血患者在发病前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眩晕。如果症状轻微,就像醉酒后会有难以站稳的感觉。如果症状较重,会出现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眼前是一片黑色,甚至晕倒在地上。

3、舌根发硬口齿不清

舌根发硬,口齿不清,这类说话变困难是脑出血最常见的早期征兆之一。如果发生,您应该立即就医。

4、视力障碍

如果眼睛突然出现视力不清,看到的东西都是模糊的,或眼睛突然变黑,视力短暂模糊,然后自我恢复,很可能是一个脑溢血的先兆。

5、一侧身体麻木

如果你突然感觉身体一侧麻木、无力、活动不方便,手拿不稳东西,嘴歪、流口水、行走不稳定。那就要对脑溢血有所警惕了。

6、频繁呛咳

如果经常出现无法控制的呛咳,也可能是脑溢血的警报。

7、嗜睡

有些人可能在脑溢血发作前会十分想要睡觉,并且通过睡眠还不能消除疲劳,这也可能是脑溢血的早期征兆。

如果有出现上述三个或更多的症状,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那么要如何预防脑溢血呢?

1、定期测量血压和血液粘度,并积极治疗和控制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免疫性疾病。

2、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3、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4、戒烟戒酒,忌脂肪,多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29岁小伙订婚宴上突发脑溢血 医生:年轻就有高血压糖尿病要当心

上个月,29岁的成都小伙子小梁的订婚宴上,在几杯美酒之后突然倒地。转诊来到成都三六三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过程中,没想到病情突然恶化,刚到医院半个多小时,他已经出现意识昏迷,单侧瞳孔散大,脑内出血量从十几毫升飙升到六七十毫升。

该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王嗣嵩第一时间为其展开手术,最终把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我们常说,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病,怎么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会得?近日,王嗣嵩表示,小梁是他最近五年接触到的原发性脑溢血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个,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发病年轻化成了这些老年病的一个特点。而且,一旦年轻人原发性脑溢血,来得更迅猛,死亡率也更高。

↑颅内影像图

病情凶险

“哪怕差一丁点时间,小伙可能没了”

今年3月8日,可以说是小梁人生中最得意的日子。这天,他和自己心爱的姑娘终于订婚了。不过,就在中午的订婚宴上,几杯美酒下肚,他便突然倒地不起。

幸好,宴会厅的对门就是一家医院,经送医后,被诊断为脑溢血。因为医院条件有限,当天下午三点,小梁被转诊到三六三医院。

然而,刚到医院没多久,他的病情就急剧恶化:脑内出血量从十几毫升飙升到六七十毫升,同时意识昏迷,单侧瞳孔散大。“这个血量的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王嗣嵩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要不是宴会厅的对门就是医院,要不是及时转诊过来,及时进行手术,哪怕差一丁点的时间,这个小伙子都有可能就没了。

王嗣嵩介绍,原发性脑出血指的是由于各种诱因导致出现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年轻人的脑溢血一般是其本身脑内血管存在畸形,或其他血管器质性疾病引起,而像小梁这样的十分少见,“这个小伙子是我最近五年接触到的原发性脑溢血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个。”

特别提醒

“年轻就有糖尿病高血压,风险高”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小梁身高170cm,体重达到180斤。平时他有高血压,不过他并不是很在意这一点,尽管医生朋友叮嘱他长期服药,他总是血压高了吃一点,血压降下去再吃一点,想起来了吃一点,忘记了也无所谓。此外,他因为工作关系常常上夜班,也表露过常常感到工作压力太大。

偏胖、血压高,不注意保养,工作压力大,外加可能订婚时情绪激动,王嗣嵩认为,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导致小梁年纪轻轻便遭遇脑溢血。

如今,小梁已清醒过来,身体正在恢复中。不过可以看到的是,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发病年轻化成了一些老年病的一个特点。王嗣嵩以原发性脑溢血举例说,不同于中老年人,年轻人的发病,来得更迅猛、症状表现更强烈,死亡率也更高。

年轻人群体的原发性脑溢血,一般有哪些诱因呢?王嗣嵩做了以下几点概括,希望以此给予市民朋友一些参照:

1、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的年轻人;

2、饮食偏爱高糖高盐的年轻人;

3、年纪轻轻便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他们的发病比普通人高20倍左右;

4、三餐不规律的年轻人。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受访者供图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不知如何下手?送你四大重点

脑出血本就是急危重症,合并糖尿病,更是雪上加霜。如何护理,协助医生改善患者预后?这是个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现实命题。

病因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是指在糖尿病的病理基础上脑动脉发生破裂,致使血液流入脑实质的突发疾病。有报道认为,糖尿病脑出血是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合并糖尿病和单发脑出血或者糖尿病相比,病情情况更为严重复杂。脑出血是导致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由于血糖的升高也极大加重了脑缺氧损害。相关研究数据表明[1],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与没有糖尿病的人会多2倍。脑出血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的轻重、疾病的转归情况及预后主要和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及血糖控制情况有关。血糖水平越高或者血糖控制越不佳,就说明临床的症状越严重,神经功能恢复也越差。因此,临床中除了采取积极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护理

主要分为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康复干预以及皮肤干预护理四大重点。

1.心理干预

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伴有语言以及行动障碍,给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2]。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增强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需求,给患者营造出愉快和谐的康复环境,并且护理人员要善于运用鼓励性以及理解性语言帮助患者缓解或者消除消极情绪,从而促进提高临床治疗护理的效果。

2.饮食干预

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躺卧状态,运动量非常少,肠胃的蠕动功能受阻,从而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出现紊乱。因此,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便秘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应该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调节,嘱咐患者多吃清淡以及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并且还要搭配蔬菜汁、水果汁和蜂蜜水等,这样就可以保持肠道有良好的蠕动功能[3],有效预防便秘。

3.康复干预

对于能够进行肢体恢复的患者,应该尽早指导其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加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以循序渐进,指导其采用坐立站立以及行走等方法,若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没办法站立,可以通过翻身、握手以及屈伸上下肢等方法,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4]。

4.皮肤干预

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排尿经常不受控制,往往会出现滴、漏尿的状态,给患者带来不适,增加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进行排尿培训。患者因为长时间躺卧,会造成受压处长期不透气或者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如果护理人员清洁不及时或者清理的不彻底,患者将会很容易发生压疮[5]、失禁性皮炎。强化压疮预防及神经性皮炎的相关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增进患者舒适。

总结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要分清轻重缓急,在对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积极进行抢救治疗的同时,跟进患者心理护理、饮食及康复健康教育指导以及皮肤护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为促进患者进一步康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凤英,陈素格.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01):85-87.

[2]郭采风,陈愔愔.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干预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2):104-105 108.

[3]柴杨.血糖控制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6):107-108.

[4]欧阳俊红.生活方式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447-3448.

[5]陈琦,陈斌.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1):102-104.

#健康知识科普##日常医学科普##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