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卡(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指导)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限额1200元左右!甘肃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用药年度报销

4月19日,省医保局公布了2020年甘肃医保扶贫政策相关信息,明确经二级(或县级)及以上定点医院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参保患者,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专项报销范围,高血压用药年度报销限额为400元左右,糖尿病用药年度报销限额为800元左右,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用药年度报销限额为1200元左右。

今年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45种门诊慢特病包括:1类(7种):尿毒症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及非透析阶段)、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恶性肿瘤放化疗、白血病、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2类(13种):苯丙酮尿症(18岁及以下儿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慢性肾炎并发肾功能不全、肝硬化(失代偿期)、脑瘫、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术后、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股骨头坏死;3类(18种):高血压病(Ⅱ级及以上)、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含乙、丙型肝炎的抗干扰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糖尿病伴并发症、椎间盘突出、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耐药性结核病、癫痫、甲亢、克山病、大骨节病、布鲁氏菌病、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症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症;4类(7种):黑热病、克汀病、包虫病、氟骨症、砷中毒、疟疾、普通肺结核。

患有上述45种门诊慢特病,患者经当地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后,符合条件的,当地县区医保局及时办理门诊慢病卡;同时乡村两级医生、驻村干部应当对辖区内贫困人口进行摸排,对发现的慢特病患者,积极协助联系当地医保局办理门诊慢病卡。

据了解,已领取门诊慢病卡的参保居民,可以享受如下报销政策:不设起付线,在年度限额内按照实际费用的70%报销,超过年度限额的部分不予报销。其中:1类尿毒症透析治疗(肾衰竭透析治疗)年度累计限额为6万元,其他疾病为2万元;2类苯丙酮尿症儿童年度累计限额为1.4万元,其他疾病为1万元;3类疾病年度累计限额为0.3万元;4类疾病年度累计限额为0.2万元。

(来源:新甘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记得申请慢性病卡,可以省一笔医药费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一般需要长期服药,经济压力较大。而慢性病患者一般病情较为稳定,不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只需要定期在门诊诊疗就可以。这就存在一个矛盾点,我们都知道住院可以享受报销,自费压力较小,而门诊诊疗或者买药一般是不能享受报销政策的,即便能享受报销,花费也必须达到规定的起付线(比如2000元)才行,而且报销比例远比住院治疗的报销比例低。

医保部门为了减轻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经济压力,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医保参保人推出了“慢性病卡”,这是介于普通门诊和住院治疗之外的一项额外政策。持有慢性病卡的,在门诊诊疗也可以享受报销待遇,而且报销比例与住院报销比例无异,大大降低了慢性病人医疗费支出的压力。

首先,哪些属于慢性病?

并非所有病种都属于慢性病的范畴,只有患有慢性病的医保参保人(职工医保或城乡医保)才可以办理慢性病卡,享受待遇。各地市对于慢性病的界定不一样,但基本大同小异,以我们日照市为例,现在被认证的门诊慢性病一共有75种,包括43种即时申请病种(只要患有这些病种中的任何一种,随时可以申请慢性病卡)和32种集中申请病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申请)。

以我们这里为例,一些常见的病种,比如尿毒症透析、抑郁症、严重精神障碍、抑郁症、白血病、结核病、高血压病Ⅲ期、冠心病、帕金森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风湿性心脏病等75种疾病都属于慢性病的范畴,都可以办理慢性病卡。

第二,如何办理?

主管慢性病卡办理和审核的主管部门是各地医保局,根据地区不同,办理的流程不尽相同,我说一下我们这里的办理流程:

1.首先,近两年与申请病种有关的住院病历是不可或缺的申请条件之一,如果没有住院病历,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县级以上公立专科医疗机构近3个月的门诊病历、检查检验结果也可以。住院病历或门诊病历、检查结果是确定是否符合办理慢性病卡的基础条件,是后期认定和审核的重要支撑依据,有办卡需要的朋友一定要提供上述详实的辅助证明资料,以免出现审核不通过的情况。

2.准备好资料后,下一步就是“申请”,申请的途径多种多样,既可以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申请。具体来讲,线上申请可以在医保局公号、小程序上在线上传病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病历等相关信息,确认无误提交即可;线下可以在三个地方提交资料,即医保部门、定点医疗机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线下提交资料的时候带齐个人身份证和病例等纸质资料。有的地方可能没有线上申请渠道,这就需要病人或者家属在线下申请。

3.提交完资料后,接下来就是审核环节:对于43种即时申请病种,随时申请,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后的次日就可以享受待遇;对于32种集中申请病种,我们这里是每月集中办理审核一次,20个工作日出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后的次日就可以享受待遇。总体来说,审核速度是极快的。

以上就是我们这里慢性病卡的办理方式,各地略有不同,外地的朋友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医保局是如何规定的。

第三,办理慢性病卡的好处和待遇

办理慢性病卡最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减轻慢性病患者诊疗费、药费的支出。各地能享受到的待遇不尽兴同,以我们这里为例,对于职工医保参保人患有慢性病的,门诊起付线低到700元,即一次门诊治疗的费用超过700元时就可以申请报销,这个起付线较其他病种或未办理慢性病卡的患者来说是非常低的,而且能享受到的报销比例与住院报销比例一致,并非按照低报销比例的门诊报销(一般只有50%左右)来算。对于城乡居民来说,起付线更低,只有500元,而且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设起付线,即便只花了100元也可以报销,且报销比例按照住院报销比例计算。

除了起付线低、报销比例高的好处之外,慢性病卡持有者另一项重大优惠是基本医保的封顶线和大病保险最高报销额都高了一个层次,比如城乡居民参保人上述两项封顶线的额度是30万和40万。也就是说,如果一旦有大额医疗支出,持有慢性病卡的要比不持有慢性病卡的上限报销额度高的多。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以我们这里为例,为大家介绍的慢性病卡如何办理及相关优惠待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咨询一下当地医保局,看所患病种是否在慢性病种范畴之内,有必要的话提交相关资料申请即可,可以节省下不少诊疗费、药费上的开支。

【便民】看病只需带部手机,重庆这张“电子健康卡”你领了吗?

只需一个二维码

就可以完成挂号、候诊

报告查询、取药、付费等

全过程医疗服务

看病再也不怕忘带

就诊卡、病历、检查资料

市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消息

电子健康卡自2019年

在重庆发行以来

截至目前,已发行300万张

基本覆盖全市全部贫困人口

扔掉N张卡 看病只需带部手机

“过去看病要带的东西太多,不同地区、医院之间没有共享信息,自己说不清就诊史,需要接受重复的检查,建立重复的健康档案,各种卡、证、本太多,居民应接不暇,所以国家要推动健康卡的发行、运用。”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居民电子健康卡是国家卫健委为城乡居民办理的统一标准、全国通用的就诊服务卡,也可以说是一张“健康身份证”。

此卡为每位居民生成个人专属、全国通用的“电子健康二维码”,结合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可以实现健康服务“一卡通”和实名制就医。从出生到离世,持卡人可享受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记录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信息。

重庆公立医院初步完成

电子健康卡就医环境改造

“有了这个可少了好多麻烦,带个手机就够了,查看就诊信息也很方便。”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礼嘉院区,带女儿从巫山前来就诊的何女士说。

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正在按照国家“互联网 医疗健康”行动和全国健康扶贫工作要求,开展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重点针对贫困人群发放,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信息服务。

截至12月6日,重庆40个区县1012家公立医疗机构已初步完成电子健康卡全流程就医改造,占全市公立医院总数的86%。按照计划,2019年底,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完成电子健康卡用卡环境改造,基本实现全市168万贫困人员电子健康卡发卡全覆盖。

已经有了医保卡、就诊卡

为什么还要办电子健康卡?

据介绍,医保卡和电子健康卡功能互补、并不冲突。医保卡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专用卡,是医疗保险的结算和支付凭证,它提供的是医疗保险的保障。电子健康卡提供的是病人完整的电子病历,甚至包括既往病史、预防接种、高血压糖尿病随访记录等信息。

以往的就诊卡存在“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相通”的问题,电子健康卡整合了各类就诊卡的功能,带一部手机可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就医一卡通,不必再随身携带多张就诊卡。

全面推进电子健康卡应用建设,落实实名制就医,黄牛“倒号”现象将大大减少,助力解决“挂号难”问题;推动电子健康卡在挂号、就诊、缴费、检查检验、取药等诊疗环节的融合应用,真正实现“一码通用、扫码就医”,着力解决就医“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的堵点难点问题。

通过电子健康卡逐步归集个人健康信息,实现个人健康数据全集成和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全周期、全流程查询服务,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的安全使用。申领了电子健康卡后,市民能随时查阅健康档案:

就诊记录。查看自己在重庆市域内公立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就诊史一目了然,医生迅速把握你的健康状况。要买保险了,马上就能查到是否有需要“如实告知”的疾病史。

预防接种信息。能查到包括疫苗的接种单位、接种日期、疫苗名称、批号、生产企业等信息,孩子老人接种疫苗更安心。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出生日期、出生体重、身长、监护人信息等相关信息。

高血压糖尿病随访记录等信息。方便居民和家庭医生追踪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动态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个账户还能管理全家健康,绑定亲情账户后,可实时查阅亲属的健康档案,即使不与家里老人住在一起,他们的健康状况也能统统掌握。

如何申领电子健康卡?

线下申领方式:

凭本人身份证在各医院的挂号收费窗口、自助服务设备、公共卫生科申领电子健康卡。

线上申领方式:

(1)可以通过关注“12320健康信息服务”微信公众号,点击“健康服务”-“健康卡”,申领个人电子健康卡。

(2)可以下载“重庆12320健康云”APP,点击“健康卡”功能,申领电子健康卡。

输入手机号(支持实名注册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输入验证码→登录成功。登录成功后,填写真实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即可正常使用相关服务功能。

来源:重庆发布 人民网重庆频道

记者:陈琦

图片:12320健康信息服务

编辑:杨夕文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