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里有酮(糖尿病尿里有酮体怎办)
糖尿病人尿中有“酮”,是血糖超高了
临床中,很多糖尿病友会问医生:“今天复诊被查出酮体 ,这是为什么?该怎么办?”
01什么是酮体?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会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组织,作为能量来源被利用。一般来说,正常人血中酮体浓度很低,不超过1.0mmol/l,尿中也检测不到酮体;但如果酮体超过2mmol/l或尿中酮体出现“ ”,就称之为酮体过多,或酮血症、酮尿症。
02糖友为什么会出现酮体?
当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体内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内产生酮体,当酮体生成超过了身体的最大利用能力,就表现为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
糖尿病患者出现酮体的两个主要原因有:一、由于血糖过高,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导致脂肪酸无法被分解,而引发的酮体。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敏感性不强,对葡萄糖的吸收出现障碍,这种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血脂紊乱,加重脂肪分解速度,出现酮体。二、糖友为控制血糖而过分控制饮食,使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体内的肝糖元逐渐降低甚至耗竭导致大量脂肪酸代谢产生酮体,也叫饥饿性酮体。
医生提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要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各种临床症状,以便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救治;当糖友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建议立即送至医院就诊。
当你的尿中有了酮体,应如何防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必学技能
近期收住了1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张某,男,46岁,因烦渴、消瘦、腹泻4年余,症状加重伴头昏、乏力1月余入院。
患者4年前开始出现烦渴、多饮(每天饮水约3500毫升)、多尿(白天小便6-7次,夜间小便2-3次,每次量约250毫升),伴易饥、多食(每日3餐,每次主食5两)、消瘦(体重近3个月减轻20千克),并感头昏、全身乏力。
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糖升高,查空腹血糖为24.2mmol/L,经相关检查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长期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18u/日控制血糖,平时没有监测血糖水平,未控制饮食,常进食含糖食物,运动量尚可。
近1个月来感头昏、乏力明显,常感觉自己身上有股烂苹果味。
入院测空腹血糖:25.1mmol/L;血气分析:血酸碱度:7.210;尿常规:尿糖:4 、尿酮体:3 ,提示为酮症酸中毒。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要知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酮体。酮体是脂肪分解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当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我们体内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内产生酮体,当酮体生成超过了身体的最大利用能力,就表现为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
当血中酮体显著增高时,丙酮也可从肺直接呼出,使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
当酮体进一步在体内堆积,会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产生酸中毒。我们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简称DK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是:血糖升高、烦渴、多饮、多尿(特别是夜尿),疲乏无力。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①消化系统:不明原因的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②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呼吸大且深;
③循环系统:心跳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四肢发冷;
④神经系统:头昏、头痛、烦躁、嗜睡、昏迷;
⑤脱水症状:皮肤黏膜干燥,少尿,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如何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①血糖>13.9mmol/L
②血气分析:pH<7.3
③ 血酮≥3.0mmol/L
④ 尿酮体阳性( 以上)
尿酮体有加号,怎么办
1.如果糖友平时发现有尿酮体,此时你的血糖≤11.1mmol/L,首先要排除饥饿性酮症。有的糖友为了控制血糖而过分控制饮食,使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体内的肝糖元逐渐降低甚至耗竭导致大量脂肪酸代谢产生酮体,这种酮症只要保证正常的热量摄入就可以了。
故建议糖友平时放松心情,避免焦虑,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不要为了降血糖而过分控制饮食。
2.排除以上情况后,若血糖<13.9mmol/L,尿酮体阳性不超过2 ,你可以在家饮用淡盐水至少2000ml,适量增加短效胰岛素剂量,待血糖<11.1mmol/L时适当增加活动。
3.如果尿酮体≥3 ,血糖≥14.0mmol/L,同时感觉有头昏、恶心、自觉有烂苹果味等,除了注射短效胰岛素、口服淡盐水外,建议立即至医院就诊。
患者如何应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消除诱因,补液纠正脱水,降低血糖,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积极处理并发症。当怀疑自己是酮症酸中毒时,在去医院以前和去往医院的途中,患者及家人不能坐等医院的治疗,应积极做好以下几件事:
①大量饮水,淡盐水(1000毫升水加9克食盐)最佳;
②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不要因为进食少而停止注射胰岛素;
③ 停用双胍类药物,有条件的话,每2小时监测1次血糖和尿酮体。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对于糖尿病酮症和酮症酸中毒应该是防重于治,预防的方法包括:
1.监测血糖,防治血糖骤升、速降的变化,维持血糖在11.1mmol/L以下。
2.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及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能擅自停药,或根本不治疗。
3.饮食要规律,防止暴饮暴食,按糖尿病饮食标准控制好饮食。
4.适当运动,防止各种感染,保持体力,避免疲劳。
5.注意心理平衡,避免精神、情绪过分激动。
无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还是慢性并发症,我们都希望糖友不要有,控制血糖达标是首要任务,放之任之,总有一天,吃亏的是你自己。
本文开头的这位患者不仅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全面检查下来,已合并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III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高血压。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不仅慢性并发症在肆虐地趁机生长,致命的急性并发症也躲不过。
朋友们,好好控制血糖吧!
作者:沐欣欣
尿中出现酮体应该怎么办?都是糖尿病引起的吗?
只要肾脏排泄酮体的能力正常,尿中出现酮体都可以认为有酮症存在。但酮症并不是单单只会出现在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身上,也并不是说,都会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当正常人尿中出现酮体时,要考虑下面一些因素
- 饥饿:人在饥饿的时候,体内葡萄糖产生的能量不足,或者热量的需求增加时,身体内的脂肪会分解加速,从而出现了饥饿性酮症。
- 呕吐:由于进食后,食物还未进行消化就呕吐出来,体内葡萄糖来源减少,于是脂肪分解加强而出现酮尿。
3.运动:过度的体力活动,增加了能量的消耗,出现暂时性葡萄糖供应缺乏,促使脂肪分解加速,产生过多酮体而从尿中排出。
4.高热:机体在发热时也会使体内葡萄糖消耗增多,脂肪分解加快,使尿中出现酮体。
5.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饮食中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葡萄糖总量 1.5 倍以上,饮食本身就会产生酮体。
尿中出现酮体应该怎么办?
尿中出现酮体,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危险信号,常常需要立即去医院诊治。但在去医院前和去医院的过程中患者还应积极做下面几件事情。
1.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继续原有胰岛素注射治疗,不要因为进食少而停止胰岛素注射。
2.多喝水,这样可以加快酮体的排泄。
3.停止现阶段的一切运动,好好休息。
4.做到实时监测血糖、尿酮体以及体温的变化。
5.赶快去医院诊治,或者及时与医生联系,在医院由医生指导治疗。
6.糖尿病患者的身边一定要有家人陪伴,最好不要独处,以免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有意外发生。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如果尿里有酮体,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