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日本保健品糖尿病(日本的一款糖尿病药 怎么样)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日本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取得新突破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3月13日电(记者华义)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福冈大学日前宣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大腿根部皮下脂肪组织是一个很适合胰岛皮下移植的部位,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以往治疗糖尿病采用的胰岛移植主要是将胰岛细胞移植到患者的肝脏内,但这种移植方法容易出现早期排异反应,一旦出现问题将难以取出被移植细胞,而且需要数次移植。虽然此前也有过胰岛细胞皮下移植研究,但移植后的胰岛细胞存活率极低。

新研究发现,此前的胰岛皮下移植往往因为皮下血管不足导致可让胰岛细胞存活的血流不足,大多数皮下移植胰岛细胞因此死亡,治疗一只糖尿病实验鼠需要五六只实验鼠的胰岛细胞。

因此研究人员试图寻找皮下血流充足的部位,最终发现大腿根部皮下脂肪组织是一个适合胰岛皮下移植的部位,因为这个部位血流充足。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大腿根部皮下脂肪组织移植了胰岛细胞,只用了少量的胰岛细胞成功治愈了实验鼠的糖尿病。

研究人员称,从解剖学上看人类和实验鼠存在一样的皮下脂肪组织,因此可以认为在人身上也会产生同样的治疗效果。这一新移植方法克服了以往移植技术的很多问题,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移植术》杂志上。

扒一扒日本那个糖尿病神药

近几年从日本传入一种所谓治疗2型糖尿病“神药”,一周只需服用一次,就可以控制血糖,甚至传说可以不控制饮食,甚至可以停用其他所有药物,包括可以停用胰岛素,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此药是由日本武田制药公司推出糖尿病新药Zafatek(trelagliptin succinate,曲格列汀琥珀酸盐),在2016年3月就获日本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该药是全球上市的首个每周口服一次的降糖药。曲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DPP-4能够引发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失活,而这2种肠促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DPP-4,能够增加血糖水平依赖性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曲格列汀有以下优势:

1.只需每周口服一粒,依从性更好,是其最大优势。

2.能够较好的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曲格列汀降糖效果较好,依从性突出,并且低血糖几率较低,但还远不是神药,如果抛开经济因素不考虑(价格高达2000元人民币/月,而国内常用的同类药物每日口服1次的西格列汀每个月费用仅200多元),曲格列汀仅仅是在糖尿病口服药中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且曲格列汀也同样有胰腺炎和胃肠道异常等副作用的风险。

如果您已经开始服用,能否停用其他口服药或者胰岛素请一定听从医嘱,万万不能擅自停药。

请关注我,您可以源源不断获得专业而规范的饮食、运动、减脂减重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知识和信息!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日本新研究发现一种糖尿病药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新华社东京11月3日电(记者钱铮)由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心血管糖尿病学》杂志发表论文说,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糖尿病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其效果对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减弱。

京都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SGLT-2抑制剂能促进糖分随尿液排出,减少身体吸收,目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流药物之一。近年有不少证据显示,与以往药物相比,SGLT-2抑制剂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不过,以往的研究对象都是体质指数(BMI)平均达30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对体质指数低的糖尿病患者是否有同等功效还没有充分研究。

京都大学和美国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日本全国健康保险协会的生活习惯病预防体检和医疗收费明细数据库,尽可能再现真实的临床效果以进行分析。研究对象按服用SGLT-2抑制剂和另一种糖尿病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分组,约28万名研究对象中有8.5万名是体质指数低于25的非肥胖糖尿病患者。

在平均27.5个月的跟踪期内,约28万人中有8000人发生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脑梗塞、心力衰竭以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而SGLT-2抑制剂的效果因体质指数的不同存在差异。体质指数超过25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平均降低了约8%,肥胖程度越高预防效果越明显,而对体质指数低于25的患者预防效果就很弱。

公报说,相比以往的糖尿病药物,SGLT-2抑制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值得期待,但患者是否肥胖会影响其效果。它对非肥胖糖尿病患者预防效果较差是整体平均值,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也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另外,本项研究使用的数据库覆盖的多数是有心血管疾病风险但未发病的群体,SGLT-2抑制剂对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非肥胖糖尿病患者有何效果也要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