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啥样(糖尿病足什么样?)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的症状是什么?脚上出现这几个异常,请直面事实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很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糖尿病足出现,那么对于患者的足部健康是造成很大威胁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因为糖尿病足都截肢了。那么糖尿病足会出现什么症状表现会让我们提前发现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表现:

第一隐形阶段:这个时候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主要就是因为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 皮肤浮肿,腿脚麻木的感觉,同时还有可能会痛,特别是到晚上的时候,会痛的更加厉害。

第二初期阶段:这个时候的患者会出现脚底还有脚背出现水泡,患者会出现 烫伤还有鸡眼等症状,同时患者还很有可能发生浅表性损伤等。

第三中期阶段:这个阶段的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同时,感染的情况会加深,这个时候的患者皮下组织会损伤,同时还会发生炎症,如果没有办法及时把症状控制住,感染会继续蔓延,伤口会变的更加的严重。

第四重度阶段:这个时候的患者感染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已经有脓性物质了,坏死的组织变多,最后有可能导致大脓腔的形成。脚指出现坏死。

糖尿病足的症状以上大家都有所了解了,想要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我们在生活中就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那我们要怎样预防呢?

1、控制好糖尿病的病情:要控制患者的血糖,使得血糖的值稳定,同时也要控制血压、血脂等正常。

2、注意下肢的血压循环:注意脚的保暖性,下肢的血压要充足。要注意的是,抽烟是会导致血管收缩的,导致下肢坏死。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积极戒烟才是关键。

3、脚受伤要及时治疗:如果发生的溃疡比较严重,要做好清创的同时还要进行治疗,帮助伤口愈合。

4、不要使用热水袋:因为糖尿病的人患病的时间比较长,身体的感知能力是下降的,没有办法感知到水的温度,很有可能被烫伤到的。

5、要注意足部的卫生工作:要保护好自己的脚,要干净,可以经常用温水泡一下脚,洗脚了之后,可以用植物油按摩一下。不要穿不合脚的鞋子,鞋里面也要注意干净,以免把皮肤磨破了。

6、及时把脚指甲修剪掉:要及时修剪自己的脚指甲,时刻观察自己的脚有没有病变,如果发生病变,就要及时去看医生。

7、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天,要注意脚的保暖。

8、不要用烈性的消毒水:有损皮肤的胶布不要贴在自己的脚上,在平时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脚有损伤。有脚癣的人一定要彻底的把病菌消灭掉。

9、选择合适的鞋袜:要穿舒服的鞋袜,鞋子的透气性摇号。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尖头鞋等,不要光脚或者是穿拖鞋出门。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提醒:双脚有这5个表现,请立即就医,千万别拖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它通常在数年内逐渐形成,并且可以导致感染、溃疡和甚至截肢。了解糖尿病足的征兆对于早期检测和治疗非常重要。

糖尿病足的5个表现

1. 感觉减退

由于高血糖损害神经,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减退的情况。这种症状最先出现在脚底部,然后逐渐扩散到脚的其他部位。当感觉减退时,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法感受到刺痛、热或寒冷等不适感,从而可能忽视脚上的伤口或破皮。

2. 神经性病变

随着糖尿病的持续发展,神经性病变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包括疼痛、麻木、刺痛、针扎感或像电击般的感觉。这种痛苦可能会在夜间加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3. 脚部变形

受到神经和血管损害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脚部变形的情况。这种状况通常是由于长期承受身体重量所致,导致足弓降低或足部畸形,从而增加了足部受伤的风险。

4. 皮肤变化

高血糖会使人的皮肤变得干燥、发红、起泡或严重开裂。如果您的脚趾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出现了这些变化,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5. 溃疡和感染

糖尿病足的最终结果常常是溃疡和感染。在感觉减退和神经性病变的情况下,即使轻微的划痕或割伤也可能会被忽视,进而愈合不良并感染。

糖尿病足的病发率高吗?

在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有8.1%的人可能会面临糖尿病足的风险。一旦发生糖尿病足,则治疗费用将大幅增加。据国内外统计,糖尿病足的治疗费用约占糖尿病终身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在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中,需要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2%。而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死亡率同样高达11%。这些数据表明,糖尿病足可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糖尿病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是5个主要危险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增加。

2.血糖控制不佳:长期血糖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易患各种相关并发症。

3.足部护理不当:鞋袜不合适、缺乏足部清洁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4. 吸烟:糖尿病足患者吸烟者的发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

5. 其他疾病:同时患有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容易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

5种常见的预防糖尿病足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的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定期检查血糖水平,按时服用或调整胰岛素或口服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显著降低患上足部并发症的风险。在预防糖尿病足方面,血糖管理应被视为最优先的办法之一。

2.保持足部卫生

为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建议每天使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双脚,并将其彻底擦干,特别要注意清洁脚趾之间的部位。此外,每天检查足底和脚趾是否存在划痕、磨损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经常检查足部

定期检查足部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足部检查,包括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方面的检查。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4.穿戴合适的鞋子和袜子

穿戴合适的鞋子和袜子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方法。建议选择舒适、透气性好、无压迫感的鞋子和袜子,并避免穿高跟鞋或夹脚鞋等不适合的鞋子。

5.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身体健康同样对预防糖尿病足非常重要。建议通过加强锻炼、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等方式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这种可怕的疾病,我们不能束手无策。我们应该主动采取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让糖尿病足靠近自己。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从容面对挑战,保障健康。

脚部出现这4个信号,可能是糖尿病足来临了,糖友们千万不要大意

李阿姨,62岁,十年前确诊糖尿病,一直是吃药维持血糖,没有严格控制饮食。

前段时间,李阿姨发现自己脚总是很凉,于是坚持每天睡前泡脚,调节气血,但是脚凉的症状仍然没有消失,慢慢地还出现了脚麻的情况

一天晚上李阿姨正在泡脚,李阿姨的老伴看见了要和李阿姨一起泡脚,谁知道水太热,李阿姨老伴的脚一下缩回来了,老伴问李阿姨,“不觉得水烫吗”?

李阿姨没有感觉水很烫,老伴看见李阿姨的脚都泡红了,意识到问题不对,第二天,连忙陪李阿姨去医院检查。

李阿姨患糖尿病十余年,于是我们先给王阿姨测量了血糖。

服药后的血糖在10.2mmol/L,血糖略高,全天监测血糖发现王阿姨血糖控制极其不稳定,空腹血糖在8.5mmol/L左右,餐后血糖可达15.5mmol/L左右,血糖控制不稳定,极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李阿姨主诉有脚冷,脚麻,脚部知觉下降的情况,初步怀疑是糖尿病足。

行足部外周血管检查,检查发现李阿姨足部血流动力较差,部分血管出现梗阻,也有部分小血管出现破裂,疑似在破裂血管周围出现组织坏死的情况,通过血管超声检查发生皮下组织坏死。

行足部周围神经检查,发现足部神经敏感性下降,神经传导受阻,这是导致李阿姨出现足部感知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足部影响检查并无发现骨质受损的情况,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足。

通过会诊,确定李阿姨的治疗方案。调整李阿姨药物治疗的方案,适当增加降糖药剂量,严格把控生活方式,坚持糖尿病饮食。

对皮下坏死组织采取清创术,及时清除坏死防止足部进一步溃烂,术后及时进行创面修复,定期复查,在家及时监测血糖,血糖异常或足部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半年后,李阿姨复查,糖尿病足已经完全控制住,创口也恢复的很好,通过降糖药能很好的控制血糖,这半年来,李阿姨一直严格控制饮食,这是李阿姨病情稳定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李阿姨发现糖尿病足较早,面对糖尿病足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足部症状,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糖尿病足及其脚部症状。

一、这些原因会导致糖尿病足,尽早避免!

1)血糖控制不稳定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引起的并发症,血糖过高会导致血管壁脆化,血管壁脆化后容易破裂,诱发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过高会导致血液成分变得粘稠,血液粘稠会导致血管梗塞,影响足部周围血管,周围血管长期受血糖影响会出现组织软化或组织坏死的情况。

足部的周围血管病变也会影响周围神经,足部血管破裂会压迫足部神经,导致神经传导性下降,诱发糖尿病足。

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有很多,血糖控制不稳定是主要原因,以下原因也会导致糖尿病足。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足部在我们站立,行走,跑步等过程中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同时足部的周围神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周围神经长期受压会发生病变,足部缺乏神经保护机制就会出现溃烂的情况,诱发糖尿病足。

3)不良的生活习惯

足部受外界压迫也会导致糖尿病足,鞋袜不合适以及长时间不活动,这些会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另外长期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也诱发糖尿病足,摄入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会导致血液变的粘稠,影响正常的血流动力,导致足部血流动力下降,更易诱发糖尿病足。

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患糖尿病越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糖尿病患者要及时监测身体变化,发生糖尿病足身体会传递我们一些信号,我们要及时发生。

二、脚部出现这4个信号,可能是糖尿病足来临了

第①个:脚凉

发生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血流动力下降,影响足部正常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能够向各个组织器官供应营养和血液,足部缺乏血液循环导致大部分血液无法进入足部,初步内为循环的血液会出现淤积的现象,导致足部皮肤温度下降。

糖尿病患者脚部出现脚凉的信号时,可能是糖尿病足来临了,上面提到的李阿姨被确诊为糖尿病足前就出现了脚凉的症状,脚凉这一症状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大多数气血不足的人群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因此这一症状常常被我们忽视,普通人群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可能是气血不足导致的,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脚凉,那我们一定要尽早检查,以免是由糖尿病足引起的。

第②个:脚部麻木

糖尿病足会导致足部神经系统受到损伤,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过高导致机体产生一定的糖毒性,葡萄糖具有一定的侵蚀作用,正常人体当中的葡萄糖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含量过高,导致具有一定的侵蚀作用,足部神经系统丰富,血糖过高会侵蚀神经周围的组织和细胞,导致神经受损,使我们出现脚麻的感觉。

神经系统能够调节人体感知,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肢体会出现肢体麻木感,出现麻木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神经受压迫,感知功能受阻,导致我们对外界刺激出现麻木感。

上面提到的李阿姨就是因为脚部出现麻木、迟钝感而无法正常感知水温,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足;如果我们出现了脚麻的情况,要警惕是否是糖尿病毒发生了,我们可以通过外界刺激来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脚部麻木感。

第③个:脚部皮肤溃烂

血糖过高对血管的影响很大,血液当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会不断的侵蚀血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血管壁破裂,血管破裂后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输,部分组织无法汲取营养会出现坏死溃烂。

脚部皮肤溃烂是糖尿病足最明显的一个症状,溃烂组织越多面临截肢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出现脚部溃烂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许多人出现脚部皮肤溃烂,并不在意,以为是皮肤病,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我们必须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上面提到的李阿姨并没出现明显的脚部皮肤溃烂,但是我们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皮下组织已经出现坏死,皮下组织用肉眼无法查看,但是皮下组织出现坏死也会在皮肤表面显现出来,一般表现为皮肤较干燥,或是皮肤干裂,如果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皮肤较干燥,皮肤有明显的溃烂,要及时就医。

第④个:脚疼

糖尿病足会导致血管病变,神经受损或是软组织受损,这些病变都会带给我们疼痛感,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会影响周围组织,导致周围组织受葡萄糖侵蚀,侵蚀过程会带给患者疼痛感觉。

血糖过高会慢慢侵蚀软组织,导致软组织慢性劳损加重,影响软组织周围骨骼肌,使其出现疼痛感;随病情加重疼痛感也会加重,在行走或站立时疼痛感更加明显,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脚痛,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脚部出现以上4个信号,很有可能是糖尿病足来临了,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早期糖尿病足治愈率高,晚期糖尿病足存在截肢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尽早发现,尽早接受治疗。

三、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足,应该怎样治疗?

1.通过药物长期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毒也需要终身服用降糖药物,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是血糖过高,因此我们需要长期控制血糖稳定,以此来治疗糖尿病足,也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足复发。

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期间要注意自测血糖,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出现血糖过高时及时向主治医生询问,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剂量,出现血糖控制不稳定要及时就医,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手术治疗

糖尿病足出现组织坏死需要及时清除坏死组织,通过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肢体出现严重坏疽需要进行截肢手术,足部血管受阻需要行血运重建手术,根据糖尿病足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

3.糖尿病足可能伴随着神经病变,因此我们需要对症治疗,通过α-硫辛酸等药物改善神经传导性,通过甲钴胺等药物来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系统自我恢复,有效缓解糖尿病足症状。除了以上治疗糖尿病毒患者还需要严格把控生活方式,坚持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增强自身体质。

出现脚凉,脚部麻木,脚部皮肤溃烂,脚疼这4个信号,可能是糖尿病足来临了,需要我们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上面提到李阿姨出现了脚凉,脚部知觉下降,坡行等症状,通过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足,好在发现的较早,治疗效果较好。

糖尿病史较长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应该及时发现身体传递给我们的信号,积极治疗,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 [1]周兆熊,张柏根.糖尿病足溃疡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026(002):98-100.
  • [2]亓鲁光,王永山.糖尿病足护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010):741-743.
  • [3]杨群英,薛耀明,曹瑛等.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03):189-191.
  • [4]张未未,尤强,白路等.12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6,48(004):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