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五驾马车宣教(糖尿病五驾马车指的是哪五项)
糖友们!五架马车不是并驾齐驱!要有主有次!
现代治疗糖尿病,人人皆知的疗法有5种,被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好多人误以为方方面面都做好就可以控制血糖了,却不知马车跑的要有快有慢,有要先跑,有要后跑的!
五架马车指的是治疗的五个方面: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其直接作用的是饮食、运动和药物三个要素,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只是一个辅助检查手段,是确保饮食、运动、药物可以正确发挥作用的手段。
糖尿病的短期治疗中是以控制血糖为主的,那总是以控制血糖为主吗?
前边我们说了,控制血糖只是监控疾病的手段。前期以降糖为目标,是因为虽然糖尿病发病的病因很复杂,但根本是因为胰岛素出现相对或绝对缺乏,或者产生胰岛素抵抗。如果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就会导致无法产生胰岛素,进而引起糖尿病。而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使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尿糖增加,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目标,但是对于漫长的糖尿病治疗过程来说,控制血糖只是短期内目标,血糖正常,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才会降低。
控制饮食是最主要最主要的一驾马车!
其实一些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较轻,只需要控制饮食就可控制病症,甚至是消失。血糖、尿糖也会恢复正常水平。不需要胰岛素治疗,也不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病情较重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若饮食控制良好,也可以促进疾病的好转,缩短病程。
在采取饮食控制时,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饥饿感,有许多患者无法坚持,会因此而放弃饮食治疗。对此,我们并不是坚决不让患者吃,而是要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比如患者可少食多餐;可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可以多吃一些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先吃菜类等副食,再吃主食。
多做运动有利于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运动不能盲目而长时间,任何事情不能一蹴而。,适当而有规律的运动,能够促进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利用。
如果做到了“达标”和“护心”,就不怕病情得不到长期良好的控制。
血糖应该尽量“达标”,维持在正常水平内。不应认为越低越好,血糖处于正常值之内为糖尿病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应当尤其受到重视!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达25%,应当重视与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并及时治疗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高危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应该采取改善血脂异常、降低高血压等措施预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血栓等病症。
控制饮食,运动起来,驾好这两辆马车才能跑的更快、更远、更强!
防治糖尿病,要学会驾驭“五驾马车”
来源:【厦门日报】
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的神经病变,患者无法感知水温,容易被烫伤,医生建议患者不要泡脚。AI制图/黄平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在前期容易被人忽视。当患者察觉时,为时已晚,有的患者不得不截肢。翔安医院内分泌科孙子懿医生介绍自己见过最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就诊时腐烂的伤口已经生出蛆虫。
医生提醒市民,防治糖尿病,要学会驾驭“五驾马车”。
案例
因为挑破一个小水泡 老糖友截肢失去右腿
王大爷是“老糖友”,曾因患病时不按时用药、不及时治疗,最终不得不将左足部分截肢。但这并没有给王大爷敲响警钟,此后王大爷仍不遵医嘱。今年年初,王大爷发现自己的右脚长了一个水泡,他感觉不适遂将其挑破。但当时王大爷没想到,因为自己一时的手痒,自己的右腿面临截肢。
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末端血液循环差以及神经病变,造成了水泡破溃的伤口始终无法愈合。三个月后,水泡挑破留下的伤口不仅流脓,甚至隐隐见骨。当王大爷察觉到不对,前往翔安医院就医时,被告知自己已经“病入骨髓”。最终,经内外科专家和王大爷及其家人讨论,只能通过截肢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提醒
无法正常感知水温 糖尿病患者不要泡脚
孙子懿医生说,在所有治疗手段中,截肢乃是下下策。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伤口破溃后,常因为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造成伤口愈合慢,容易感染,若没有及时就诊,伤口将逐渐加重,最严重的便同王大爷一样,只能“断肢保命”。医生常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泡脚,也是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的神经病变,由此患者无法正常感知水温,容易被烫伤。
今年已有400余名2型糖尿病患者到翔安医院住院治疗,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孙医生表示,大部分就诊者都已经有并发症,血管动脉硬化伴有斑块,甚至有些患者已经出现颈动脉或者下肢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孙医生提醒“糖人”患者朋友们,出现伤口需及时入院接受治疗,避免悲剧发生。
肥胖易引发代谢综合征 是2型糖尿病易患人群
厦门莲花医院内科主任刘景富介绍,我国2型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已达到14.92%。这意味着平均每 6 - 7 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其患病比例和高血压相近。
糖尿病分为1型与2型,前者多为先天性的,也有部分后天出现。两个月前,刘医生就收治了一位72岁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1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损伤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属于先天性缺乏有效调节血糖的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则多为成人发病。常见原因包括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损伤引起的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易患人群,因为肥胖易引发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高尿酸血症等。
支招
通过“三多一少” 可以初步判断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糖尿病?刘主任介绍,患者自己可以通过 “三多一少”进行初步判断,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这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中症状不典型,有的患者会表现为下肢或皮肤瘙痒(女性可能出现外阴瘙痒)、长期口腔溃疡、胃溃疡久治不愈等。
另外,身体皮肤破溃处愈合比正常人慢、晚,也可能是血糖增高的表现。
血糖检测最科学 建议复查避免误差
更为科学的方法是进行血糖检测,正常人血糖值在 3.5—6.1mmol/L 之间。当餐后血糖在 7.9—11mmol/L 之间,属于中间高血糖,是糖尿病前期表现。若随机血糖超过 11.1mmol/L,可初步定义为糖尿病,但如果随机血糖超过 11.1mmol/L,建议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复查,避免因饮食、情绪等因素造成误差。若连续两次检测都超过 11.1mmol/L,基本可确诊。
治疗
遵医嘱按需用药 别滥用民间土方
患者在被确诊糖尿病后,除了治疗还能做什么?刘景富医生建议可以根据“五驾马车”原则管理: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这5点都是必不可少的。
糖尿病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糖尿病的危害,会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促使患者配合医生后续治疗。
饮食治疗: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进行地中海饮食。这种饮食习惯首要特点是摄入足量的水果、蔬菜和全麦谷物,饮食中也会包含豆类食品、坚果、脱脂牛奶、橄榄油和一些鱼类,以及少量的红肉、盐和碳水。
运动治疗:每周保持三次心率达标的运动,达标需要根据自身的素质、体制进行区分。
自我血糖检测:增加体检次数,当察觉身体不适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血糖检测。
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遵医嘱按时、按量、按需用药治疗。刘医生特别提醒,滥用民间土方有可能适得其反。
科普
正确认识胰岛素
孙子懿医生强调,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并不会产生依赖性,坚持使用胰岛素是因为身体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差,无法满足身体正常的代谢需求。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身体完全无法分泌胰岛素,因此只能依靠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身体正常的血糖代谢,避免高血糖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而2型糖尿病的情况则相对复杂一些。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身体功能不足,胰岛素分泌量不够,需要请“外援”。还有一部分2型患者,是器官需要 “休息一下”,因此胰岛素充当“临时工”,给过度劳累的身体一个调整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部分患者的胰岛功能可能会慢慢恢复,后续可以逐渐撤掉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
释疑
大肚子小细腿的人
为何易得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大肚子、小细腿的身材被称为腹型肥胖。大肚子可以储存能量,但能量长时间过多地储存在体内,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3.8,赶紧去查糖尿病。
身体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的平方(㎡)。例如,一个身高1.75m、体重75kg的成年人,他的体重指数为:75÷(1.75×1.75)=24.49。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体重指数≥23.8 kg/㎡,建议赶紧去查糖尿病。
(据《健康时报》)
(文/ 厦门晚报记者 陈恩泽 通讯员 黄浩 宁倩妃)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防治糖尿病,如果你只知道“五驾马车”,就OUT啦,赶紧补课吧
很多糖友都知道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却不知道这出自谁的研究,来源于谁的理念,趁今天是教师节,我想和大家分享提出“五驾马车”的创始人------向红丁教授。
我常常安慰我的病人,你要庆幸糖尿病现在有很多方法控制血糖,并不是不治之症,我们要感谢为管理和治疗糖尿病作出重大贡献的向红丁教授,为中国糖尿病防治事业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全民的抗糖意识,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向红丁教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向红丁教授是我国著名糖尿病学者,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糖尿病防治和科普教育工作。
向红丁教授有家族糖尿病史,在他60岁时出现空腹血糖升高的情况,当时空腹血糖是7.0mmol/L,糖尿病预警已经拉响,但他通过自己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肥等干预措施,最终和糖尿病擦肩而过。
其实,在向教授之前,美国有一个叫焦斯林的著名糖尿病专家就把糖尿病的治疗比作是驾驭一辆三匹马拉的战车,这三匹马分别是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当时还没有口服降糖药)和运动治疗,提出了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原则。
向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糖尿病的三个“五”,而“五驾马车”只是其中一个五。
第一个五
向教授提出的第一个“五”是针对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可以使糖尿病高危人群避免或晚一点患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发现,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包括糖尿病知识太少,吃得太多,运动太少,长期紧张焦虑造成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等,都会造成糖尿病。
另外还提出,糖尿病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和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肝肾功能下降等都有一定关系,当出现这些问题时都要积极干预,服用相关药物,可以辅助改善代谢紊乱,对预防糖尿病大有裨益。
向教授提的五点是:对糖尿病的无知——多懂点儿;心理应激增多——放松点儿;热量摄取过多——少吃点儿;体力活动减少——勤动点儿:必要的时候——药物要用点儿。
第二个五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即针对已经发生糖尿病的人群,我们可以采取策略,使得糖尿病患者远离并发症,即坚持正规的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有限制的饮食治疗,合理的运动治疗,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长期的病情监测,这部分内容很多糖友都比较熟悉。
上述提到的美国学者曾说,把糖尿病患者比喻成古代的战士,战车需由三匹战马拖引,那就是饮食疗法,胰岛素疗法,运动疗法,驾驭好一匹马需要技巧,驾驭好两匹马需要智慧,驾驭好三匹马必须是一位杰出的驯马师。
而目前提出的五驾马车也是这个道理,想单一依靠其中一驾马车便能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可能的,糖友必须做到长期综合达标、全年达标。
第三个五
最后一个“五”是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即体重达标、血糖达标、血压达标、血脂达标、血黏达标,这五项是非常关键的。
体重不达标者需要减肥,因为肥胖是很多代谢疾病的杀手;
血糖达标不达标者需要降糖,因为高血糖是“甜蜜的杀手”;
血压不达标者需要降压,因为血压高是“无声的杀手”;
血脂不达标需要调脂,因为高血脂是会导致血管阻塞,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我们需要血液流变学达标,体内万不要存在黏稠的杀手。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既缅怀向红丁教授,感谢他为糖尿病的防控提出这么系统、有效的控糖方法。
糖友的控糖行动必须实践起来,五驾马车一个也不能少,糖尿病并发症才能避免或延缓!
作者:沐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