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三个加(糖尿病三个加号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尿检加号是什么意思 3个加号严重吗
糖尿病尿检加号是什么意思 3个加号严重吗
糖尿病患者一般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会有很多信息都看不懂,比如说尿常规上面的 号。在医学上一般加号是代表阳性,减号是代表阴性。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治疗起来非常的麻烦,因为糖尿病在目前的医疗临床上并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不少糖尿病人在做尿常规检查时遇到一个问题,不清楚检查单上的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如 号、—号,但又急于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那么,糖尿病尿检加号是什么意思?3个加号严重吗?下面为您解答,来看看吧。
糖尿病尿检加号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患者一般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会有很多信息都看不懂,比如说尿常规上面的 号。在医学上一般加号是代表阳性,减号是代表阴性。也就是常说的葡萄糖加号,有加号的话证明尿里面有了尿糖,平时见的有一个加号,二个加号,三个加号,四个加号,五个加号,加号越多,说明尿糖的含糖量越高,间接的告诉我们有可能是有糖尿病了。但是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尿糖3个加号严重吗?
尿糖高在医学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在检出自己尿糖高时,都会产生恐惧,怀疑自己患上了糖尿病。那么,尿糖3个加号严重吗?
尿糖高和血糖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却有着天壤之别。很多人都认为尿糖高是导致糖尿病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并非如此。虽然尿糖高的原因不是主宰着糖尿病,但是患者也不能因此忽视尿糖高,尿糖高还是存在一定危险的。
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在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160~180mg/d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160~180mg/d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所以说,血糖的高低决定着尿糖的有无:
1、血糖在180~200mg/dl,尿糖应为±。
2、血糖在200~250mg/dl,尿糖应为 。
3、血糖在250~300mg/dl,尿糖应为 。
4、血糖在300~350mg/dl,尿糖应为 。
5、血糖高于350mg/dl,尿糖应为 。
吃列净类药物,血糖达标了,尿糖又三个+了,咋回事?
列净类药物属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代表品种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等,这类药物降糖机制独特,并不干扰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促进葡萄糖在尿中的排泄,降低肾糖阈,促进尿糖排出而发挥降糖作用的。
列净类药物的降糖作用不依赖于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单独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除了降糖作用外,列净类药物在促进葡萄糖肾脏排泄的同时,还会增加钠离子排泄,而钠排泄增加可导致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起到降压作用,因此,列净类药物除了降糖作用之外,还具有降压作用,此外,列净类药物还具有减轻体重、降尿酸、减少尿蛋白等多重作用,从而奠定了列净类药物心血管保护和肾脏保护的理论基础
心血管保护作用
列净类药物在降糖作用之外,多个大型临床研究相继证实了列净类药物的心血管保护的临床作用,因此,列净类药物更加适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缺血性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降低上述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和心衰住院风险,尤其是在治疗慢性心衰领域,列净类药物更是大放异彩,列净类药物的出现改写了慢性心衰治疗的指南,以往慢性心衰的治疗是以螺内酯 β受体阻滞剂 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药物或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成的金三角组合,列净类药物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心衰药物治疗金三角的旧模式,开创了心衰治疗螺内酯 β受体阻滞剂 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药物或沙库巴曲缬沙坦 列净类药物的四驾马车的新纪元。在心衰治疗领域,尤其以恩格列净的表现最为突出,2022年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官网发布新闻公告:批准恩格列净扩大适应证,用于降低射血分数降低或射血分数保留成年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实锤了列净类药物治疗领域的跨界,标志着这类药物不仅在降糖领域异军突起,而且在慢性心衰治疗领域独霸一方,与金三角构架中的三大类药物并列为慢性心衰治疗的一线用药。
肾脏保护作用
列净类药物另一大突出优势就是在肾脏保护领域,可大大降低慢性肾病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肾衰竭的风险,因此,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来说,列净类药物的使用可谓锦上添花。
不良反应
列净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以及血容量不足的相关症状,服用列净类药物尿糖出现三个 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列净类药物促进葡萄糖在尿中的排泄,从而尿糖浓度升高,出现尿糖阳性的结果,这是服用列净类药物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尿中葡萄糖浓度增加会增加尿中细菌感染的风险,这是因为葡萄糖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非常适合细菌生长繁殖,因此,列净类药物导致尿道炎,膀胱炎的和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应对措施包括多饮水促进尿排泄,做好个人局部卫生等#非常病例##健康科普排位赛#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老年三科党支部:着力“三个加”实现“三提升”
今年5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公布2022年度委属(代管)单位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评估结果,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获评“示范”党支部3个,“优秀”党支部8个。
其中,金紫山老年三科党支部被评为“示范”党支部。近年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三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 学科”“医护 患者”“天使白 志愿蓝”三举措,着力打造“老有所医,爱满夕阳”党支部品牌,致力解决老年精神科疾病合并内科疾病的综合处理,努力探索为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科学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自2020年起连续获评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示范”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支部”,1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荣获“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称号,1人被中国医师学会表彰为“优秀精神科医师”。
“党建﹢学科” 党建和业务同步提升
科室要发展,关键看技术;技术要领先,党建率先带。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三科党支部书记杨云秀介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三科主要负责老年精神疾病的诊治,而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多伴随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单纯的精神科诊疗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的就医需求。
杨云秀和科主任张望组织全科人员研判支部和科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以“党建﹢”的形式申报课题,将支部党建经费精打细算,结余费用全部用于项目执行,推动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取得积极进展。
科室医生邓煜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失能老人吞咽功能和构音障碍评估与训练》,该项目自2021年12月投入使用后,累计治疗4290人次,很大程度降低了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护理组率先开展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两项新技术,填补了中心技术空白;党员向倩通过进修学习,提升了呼吸系统疾病疑难杂症方面的临床能力。
在探索为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科学的医疗护理服务中,老年三科党支部成功打造“老有所医,爱满夕阳”支部特色品牌。
与此同时,老年三科党支部全程参与科室的设备采购、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决策,建立科室主任定期向党支部汇报科室运行、医疗护理质量等工作制度,优化科室干部职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等。通过系列举措,老年三科党建和业务同向发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得到共同提升。
“医护 患者” 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同步提升
工作中,杨云秀发现一位照护者在喂一位80多岁的患者进食时,由于喂食速度较快,老人发生呛咳的现象。
“科室的患者多数是合并多种躯体疾病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吃喝拉撒都依赖于护理人员,如果应付了事,那么患者的体验度就差,还会影响康复进度。”对此,杨云秀在会上提出议题,并带领大家总结了给患者喂食的速度、食物的温度、病床调整的高度、靠背的角度,约束带使用的时机等十余个细节问题,让医务人员转变角色,切身感受患者及家属在就医过程中的所需所求,从而更加关注日常工作中每个细节和点滴的人文关怀。
举一反三,老年三科党支部牵头组织了全科医护人员及陪护共同参与的“假如当我老了,我希望……”“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希望……”“假如我是患者家属,我希望……”系列主题活动。让医护人员在医患角色互换中转变服务理念,患者就医体验感得到极大改善。
“天使白 志愿蓝” 公立医院公益性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精神类疾病患者病耻感很重。有的病人出院后因不能给予继续支持,病人融入社会困难,最后病情反复;有的病友家属生怕家有‘疯子’,让自己在周围抬不起头;还有的患者紧闭心扉,拒绝服药,对‘精神病’字眼避之唯恐不及……”杨云秀表示,多年的临床工作,让她认识到,要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就必须向群众广泛普及精神疾病科普知识,让大家提升心理健康认识水平。
为此,老年三科党支部牵头成立老年康养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专业医护人员换下白大褂,穿上“精卫鸟”蓝色志愿者服装,深入千家万户、社区、学校、工厂等,通过宣讲、讲座、义诊等形式向大众科普精神卫生知识。多年来,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也参与其中,帮助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中,助力提升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蒋永劲、李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