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奶疙瘩吗(糖尿病吃奶疙瘩)
糖尿病患者应该喝奶
作为哺乳动物专门用来喂养下一代的“专利产品”,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奶类含有的优质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钙(易吸收)和维生素A等都令人刮目相看。难得可贵的是,奶类虽然含有糖类(乳糖),但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对餐后血糖升高作用较弱。因此,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天饮奶250~400 克(毫升)。
不喝奶的人应增加大豆制品的摄入量。因为豆腐、豆腐干、千张等大豆制品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还是钙的良好来源,这一点与奶类十分相似,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膳食宝塔也把奶类和大豆制品归为一层。
推荐低脂牛奶和低乳糖牛奶
市面上,奶类产品多种多样。纯牛奶、鲜牛奶、巴氏牛奶、早餐奶、酸奶、风味酸奶、低脂牛奶、低乳糖牛奶、奶酪、全脂乳粉、脱脂乳粉、炼乳等,除了少数添加大量糖类的奶类产品(如脱脂奶粉、甜炼乳、再制奶酪、牛奶饮料、乳酸饮料、风味酸奶等)之外,其他大多数奶制品(包括加了不加糖酸奶或早餐奶等)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选用。其中有两类产品特别值得推荐。
一类是低脂或脱脂奶类。普通奶类脂肪含量为3%~4%,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还含有胆固醇。低脂奶类要减少一半脂肪和胆固醇,脂肪含量降至1.5%以下;脱脂奶类脂肪含量更低(少于0.5%),胆固醇减少了90%。从防治血脂异常或肥胖的角度,推荐糖尿病患者低脂奶或脱脂奶(但不包括脱脂奶粉)。常在产品包装上很容易找到“低脂”或“脱脂”的字样。因脂肪减少,其口感变淡,香味不足。
另一类是低乳糖牛奶。乳糖是奶类中特有的糖类,虽然GI较低,不会引起餐后血糖明显升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遗传“缺陷”无法消化吸收它,在喝奶后出现腹胀、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排气增多等症状,此种现象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用低乳糖牛奶,这种乳品在加工过程中使乳糖分解掉,乳糖含量≤2%。而且低乳糖牛奶的GI很低,只有19,属于低GI食物(第十一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国际DRIS研讨会)
糖尿病友喝奶类的营养价值及升糖指数解读
推荐糖尿病患者饮用奶类,首先是因为奶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所含优质蛋白、钙、维生素等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的。其次是因为奶类的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有益于控制餐后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饮奶200~300克(毫升)。不喝奶的人应增加大豆制品的摄入量。
一、奶类营养丰富
作为哺乳动物专门用来喂养下一代的“特制产品”,奶类营养之丰富可想而知。事实确乎如此,用“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等溢美之词来描述奶类营养价值也并不过分。
奶类中最令人刮目相看的营养素有优质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等。奶类蛋白质含量在3%左右,主要有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其消化率高,其氨基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尤其是乳清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堪称天然食物中的佼佼者。
奶类是膳食钙的最好来源,其含钙量较多(每100克奶含钙约100毫克),且吸收率高于其他食物。研究表明,成年人饮奶可促进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而有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钙的摄入量明显偏低。为此,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的奶制品。
奶类营养对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订)指出,乳清蛋白有助于降低超重者的体重和餐后血糖水平;缺乏钙及维生素D会对血糖产生负面影响,而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并且,糖尿病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可诱发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饮奶200~300克(毫升)。
以每日饮奶250克计算,可提供蛋白质7.5克【250×3%=7.5】,钙250毫克(约占全天钙适宜摄入量的30%)。同时,还提供糖类10克【250×4%=10】,脂肪7.5克【250×3%=7.5】。
二、奶类GI较低
奶中的糖类非常特殊。奶类中天然存在的糖类几乎只有乳糖,乳糖由此得名。乳糖是一种只在哺乳动物乳腺中合成的糖,所以它只存在于奶类中,其他天然食物都不含乳糖。
乳糖的分子结构也很特别,它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进入胃肠道,乳糖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然后吸收进入血液。也就是说,只有一部分成为血糖(葡萄糖),另一部分(半乳糖)不会增加血糖。所以奶类的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之选。当然,有时候,比如酸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白砂糖,会使GI有所增高。
因为酸奶在加工过程中经常要加入白砂糖等,所以有人担心酸奶不适于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是,加糖酸奶的GI也只有48.0,仍属于低GI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喝酸奶的。
牛奶、酸奶等奶类的GI都比较低,所以特别适合作为加餐食物。建议实行一日多餐的糖尿病患者,把牛奶作为加餐单独或者与其他小食搭配食用。
各种乳类及其制品血糖生成指数(GI)
名称GI名称GI牛奶27.6酸奶(加糖)48.0脱脂牛奶32.0 *酸乳酪(普通)36.0低脂奶粉11.9酸乳酪(低脂)33.0老年奶粉40.8降糖奶粉26.0三、喝奶腹胀怎么办
有相当一部分人喝普通牛奶后感觉腹胀、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排气增多等,此种现象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受”。其发生原因是这些人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正常地消化奶类中的乳糖。
奶类中普遍含有较多乳糖,普通牛奶中乳糖含量为3%~6%。除GI较低外,乳糖还具有很多优点,如甜度低(为蔗糖的1/6);能调节胃酸,促进消化;促进钙、锌吸收;促进肠道乳酸菌繁殖等。但是,乳糖也有一个较大的“缺点”,那就是一部分成年人无法正常地消化它。
乳糖只有被小肠黏膜乳糖酶催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两种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但一部分成年人(还有少数儿童)因缺乏乳糖酶而无法消化吸收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大肠后,不但增加肠腔内渗透压,还会促进大肠细菌过度发酵,出现上述乳糖不耐受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乳糖不耐受者很容易根据喝奶后的反应做出判断。难以准确判定时,可以到医院做专门的检测——“氢呼气试验”。乳糖不耐受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但亚洲人,尤其是中国汉族人更为常见。
很多乳糖不耐受的人“自觉”地放弃了饮奶,这是错误的。只要措施得当,乳糖不耐受者仍然可以享用奶类及其制品。
1.不喝鲜奶喝酸奶
鲜奶经乳酸菌发酵成酸奶后,大部分乳糖被转化成乳酸,这也是酸奶酸味的主要来源。酸奶可以明显减轻或消除乳糖不耐受者的症状,而且酸奶营养更丰富,GI也不高,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
2.选择低乳糖牛奶
目前市场上有数个含乳糖极少的牛奶产品。这种乳品在工厂中用乳糖酶预处理过,使乳糖大部分(90%)已经被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乳糖不耐受现象。乳糖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会不会快速升高血糖呢?目前还没有此类牛奶GI的具体数值,但因其数量较少,估计不会对血糖有太大的影响。
3.少量多次地饮奶
乳糖不耐受症状的轻重直接与乳糖摄入量多少有关。当每次摄入较少乳糖(少量多次地饮奶)时,乳糖不耐受者症状极少或没有,可以相对“耐受”奶类。建议从少量(如每次50毫升,每天2~3次)开始喝,让胃肠道慢慢习惯,然后逐渐增加(全天250毫升)。
4.不要空腹喝奶
空腹喝牛奶,牛奶快速“涌入”肠道,乳糖浓度相对较高,可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故乳糖不耐受者要在吃饭时或饭后1小时内喝奶,也可以在喝奶的同时佐以谷类(如馒头、饼干、面包等)或肉蛋类食物。这样可以“稀释”乳糖的浓度,减轻不耐受的症状。
5.把牛奶或奶粉和其他食物混合烹调
牛奶可用于烹调主食或者菜肴,如牛奶鸡蛋饼、牛奶花卷、牛奶小窝头、牛奶蛋羹等。简便易行,可以减轻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症状。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关注您的健康
糖尿病喝奶有讲究!避开3个坑,记住4个秘诀
早上查房时,老糖友张叔神秘兮兮塞给我一盒早餐奶:"刘医生,我最近天天喝这个补营养!"
我一看配料表直摇头——这哪是喝奶补钙,简直是喝糖水!今天必须给所有糖友说清楚:糖尿病喝奶有大学问,选错等于灌糖水!
1. 早餐奶陷阱
"高钙早餐奶""谷物牛奶"包装越花哨,坑越深!实测某款早餐奶含糖量高达8g/100ml,喝一盒等于吞下4块方糖。
2. 脱脂奶迷思
以为脱脂更健康?最新研究打脸:全脂奶的共轭亚油酸能改善代谢,脱脂过程反而流失维生素D!糖友更该喝全脂。
3. 酸奶文字游戏
记住!包装带"风味"二字的酸奶,都是含糖重灾区。某品牌风味酸奶含糖量=可乐1.5倍!
二、糖友该喝这4种奶1. 纯牛奶:认准配料表只有"生牛乳"
2. 无糖酸奶:挑蛋白质≥3g/100ml的
3. 羊奶:天然A2蛋白更易吸收
4. 植物奶:优先选无糖巴旦木奶(不是豆浆!)
三、糖尿病喝奶黄金4法则1. 时间讲究:随餐喝比空腹喝更稳血糖
2. 限量指南:每天200-300ml最安全
3. 防窜稀妙招:乳糖不耐选舒化奶/搭配全麦面包
4. 急救锦囊:误喝甜奶后快走30分钟
上个月指导糖友李阿姨改喝羊奶 无糖酸奶组合,今早复查空腹血糖降了2.3!
记住:糖尿病喝奶不是禁区,而是控糖新武器!你平时喝奶踩过哪些坑?留言区等你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