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多喝水吗(孕期糖尿病多喝牛奶好吗)
糖友要少喝水,以防多尿?医生辟谣:这样喝水,比吃降糖药还有用
上周某三甲医院急诊收治了一位患者林某,来到医院时已出现嗜睡状态,呼吸深快。医生查体发现林某皮肤极度干燥,显然是脱水造成的,最后经过检查诊断为酮症酸中毒。原来林某有糖尿病史3年,平时血糖一直控制欠佳,继而一直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特别是喝水多和尿多。
近一个月林某听信了朋友说糖尿病患者少喝水,就能够改善“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特意限制了饮水量,哪怕是非常口渴,这样做的确让林某上厕所小便的次数减少了,但不久林某就逐渐出现疲乏和食欲下降,并且症状逐渐加重,于是被家人送到了医院。糖友们少喝水,就能缓解糖尿病吗?内分泌科医生说:这样喝水,才有利于血糖平稳。
糖尿病患者少喝水的危害
其实,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并不是多喝水引起的,相反正因为多尿导致身体失水过多,才会经常感觉到口渴而需要多饮水。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糖的升高,使尿糖也相应升高,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而导致的多尿。所以少喝水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多尿症状的。而且,糖尿病患者少喝水还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多尿容易引起体内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另外一个更大的危害,就是导致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由于少喝水引起少尿,体内生成的酮体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身体里蓄积,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这样喝水,有益血糖平稳
首先要明确的是,只要血糖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的范围内,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是可以减轻的,但这并不代表糖尿病患者就不需要多喝水,相反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比正常人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使血糖稀释,更容易控制高血糖,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另外,多喝水促使多排尿,体内产生的酮体及时排出,还能够预防酮症酸中毒。
在喝水量、喝水方式和喝水种类方面,根据我国和欧盟推荐的慢性病患者饮水量建议,在没有心功能不全和心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2升,或者达到2升以上。在喝水方式上,医生并不提倡把一天的饮水量在短时间内喝完,可以平均分为三个时间段去喝,即早餐后、中餐后和晚餐后,这样更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另外在喝水种类方面,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饮用果汁、碳酸饮料和酒精,这些水会使血糖升高,而应该是纯净水、白开水或矿泉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不仅糖尿病患者需要多喝水,正常人同样也要多喝水,因为有研究显示,正常人每天喝1升水以上,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如果你今天还没喝足够多的水,赶紧行动起来,喝水去吧!
#生命摆渡人# #谣零零计划#
糖尿病多喝水,有用吗?
糖尿病喝水有益吗?每天要喝多少水?
陆博士的回答是:糖尿病患者多喝水有一定的好处,大量的水可以稀释血糖的浓度,在一定方面缓解不适,水可以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化学反应,如果缺少水分会造成机体的很多生化反应发生异常,因此,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能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从而使内分泌系统更加稳定,促进糖分更好的排出人体。
当然,水还能起到补充机体流失的水分,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会变差,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无法被机体利用,葡萄糖被肾小球过滤到尿液中,发生渗透性利尿的作用,从而会引起患者的尿量增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造成脱水,而老年患者可能对口渴中枢不敏感,可能会诱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因此,糖尿病多喝水可以及时补充机体流失的水分,避免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等。
水还可以防止尿路感染,当患者患有糖尿病时,由于血糖比较高,比较容易合并尿路感染,多喝水可以促进排尿,对防止尿路感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初除了水之外还有其他饮品,如牛奶、咖啡、豆浆等都可以适量饮用。
陆博士建议大家每天饮水量在两升到三升左右。如果过量喝水容易引起水中毒,当人体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适量的饮水。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饮水这件事,我们来看看糖友们的评论。
糖友评论1:喝水是有一定的益处,但若想控制血糖平稳,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饮食上要做到少盐、少油、少糖,而生活中要注意调整作息、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改善糖尿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是一场持久战,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糖友评论2: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不能强迫自己去喝很多水,如果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糖友评论3:不能等口渴了才喝水,我们应该去主动喝水,但一次也不能喝很多,不然会增加我们身体的负担。
糖友评论4:不仅要喝水,糖尿病人还要控制和调节吃的方面,最怕不节制,一旦糖尿病的并发症出来了就更麻烦了。
糖友评论5:以前很喜欢喝酒,得了糖尿病喝都不敢喝,只能喝水了。
妊娠糖尿病,这份“甜蜜负担”如何解决?
长沙百佳玛丽亚妇产医院 刘花玉医生直播科普妊娠糖尿病。
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讯(通讯员 唐婉)妊娠期糖尿病在我国发生率约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长沙百佳玛丽亚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刘花玉提醒各位孕妈妈,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需及时治疗,否则影响母体和胎儿健康。
为何妊娠糖尿病会找上门?主要是由于妊娠的中后期体内维持妊娠的激素水平很高,抵消掉胰岛素的一部分工作效果,所以容易发生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孕妇机体将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如果分泌不足,就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另外,孕前肥胖、孕早期体重增加过多过快、长期缺乏运动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等,都可能是导致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表现为口渴,多喝水也无法缓解,这是典型妊娠糖尿病的症状之一,血液中血糖含量过高,会导致血液渗透压明显增高,尿液增多,体内水分流失过快就需要水分来稀释,所以孕期血糖过高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口渴不已。
其次是尿液增多、皮肤干燥,血糖升高超过了标准数值,而多余的糖就需要通过尿液排出,从而增加了尿量。同时由于口渴的原因,宝妈也会大量饮水,这也增加了尿量,但要和孕期正常尿频分开,通常孕期尿频出现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另外,口渴、皮肤干燥甚至有脱水的现象,这都是身体异常信号。
孕期血糖持续升高,宝妈还总会有吃不饱的感觉,饥饿感时常出现。这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食物虽然被消化,但葡萄糖却不能被充分氧化为人所用,所以身体会大量消耗脂肪以及蛋白质,导致饥饿出现。超过三十五岁后的女性再次怀孕就属于高龄孕妇的范围,这时体内胰岛素代偿能力往往会持续减弱,如果在第一胎时就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二次怀孕仍然可能会出现血糖过高情况。
如果在怀孕之前就存在超重情况,就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出现。由于超重本身就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随着怀孕身体代偿能力逐步的减弱,糖尿病更容易找上门。
那“糖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以下三点非常重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及时就医。已知患有糖尿病的宝妈,在怀孕初期就必须做到严格的血糖控制;而在产检中才发觉自己患有糖尿病的宝妈,应立即在医师指导下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