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狗狗得糖尿病(怎么预防狗狗得细小)
辟谣,狗狗不吃糖就能不患糖尿病?别多想,胰腺异常才是关键
随着铲屎官家中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狗狗和猫咪饲养起来也越来越精细了,但是很多铲屎官表示自己发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病症也会随之而来。
最近铲屎官带着9岁的狗狗去宠物医院做常规体检时发现,狗狗竟然患有轻微的糖尿病,因为发现的比较及时,所以狗狗的病症并不严重,但是铲屎官却愣了神,这是医院误诊了吧,我家狗狗既不吃糖也不摄入甜食,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都9012年了,到现在还有铲屎官觉得狗狗患糖尿病是和糖类的摄入量有关吗?这是人家的胰岛素分泌出现了问题,下面我就来详细说一说,狗狗患糖尿病的机制以及预防方法。
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太多?先了解什么叫做犬糖尿病!一、狗狗糖尿病的患病机制。
我们先来看看狗狗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糖尿病其实是指狗狗体内的血糖含量异常升高的现象。
而控制狗狗体内血糖含量高低的物质就是胰岛素,在狗狗许多组织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胰岛素受体,在狗狗的机体一切正常时,胰岛素会和细胞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首先胰岛素会和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它能够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因此如果胰岛素一旦分泌不足,就会使狗狗体内的血糖含量增加。
另一方面,血糖浓度增加会刺激狗狗的下丘脑,使它们的食欲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血糖浓度增加,会使血浆渗透压增加,从而促使血管渗透性增强,这个时候狗狗就会特别喜欢尿尿,并且尿糖检测就会呈阳性。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糖尿病并不是因为糖过多了,而是因为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缺乏,导致了狗狗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电解质的代谢紊乱。
另外并没有研究能够直接证明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太多了而导致的,但是如果一旦患上了糖尿病,那确实是需要控制糖的摄入量,来降低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当然就算狗狗没有患糖尿病,也是不能吃糖的。
二、易患病的狗狗特征。
而且狗狗患上糖尿病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国外一个宠物医院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30年来,狗狗们患糖尿病的增长比达到了30%,而且7~9岁之间的老年犬更易患,母狗的患病概率会比公狗高2~4倍,另外,肥胖、遗传等因素都会影响狗狗患糖尿病的概率。
三、狗狗糖尿病的患病因素。
在分析了狗狗们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之后,我们也可以推出狗狗们患上糖尿病的原因,狗狗们患上糖尿病的因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原发性因素,另一种是继发性因素。
1、原发性因素。
狗狗的胰腺受到创伤、肿瘤感染、炎症等等都会引起胰腺的损伤,当胰腺受到了创伤之后,其分泌的胰岛素就会下降,而我们都知道胰岛素其实是控制血糖含量的终极boss,胰岛素下降,就会导致狗狗的血糖含量上升从而引发糖尿病。
另外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等激素都会诱发细胞的衰竭,从而使细胞无法接收到胰岛素,在上文中我们也分析到了,胰岛素想要产生相应的效用就必须和靶细胞结合,因此也可以推导出如果靶细胞的敏感性下降,则很有可能使狗狗发生高血糖的现象。
2、继发性因素。
这里其实包括急性和复发性的胰腺胞坏死以及胰腺炎,也包括了猫咪因为食用一些药物而影响胰岛素的释放。
四、狗狗患糖尿病的临床现象。
血糖浓度增加会引起食欲的增加,另一方面血管渗透性增强,也会使得狗狗表现出为利尿的现象。所以狗狗患上糖尿病最主要的症状还是多饮、多尿、多食,但是由于机体没有办法利用足够的葡萄糖作为能源,使得这些能源最终的消耗也增加了。
葡萄糖经过尿液排出,也会增加狗狗体内水分的流失,最后导致狗狗消瘦和体重下降。如果狗狗在高血糖特别严重时还会伴随有铜酸中毒的现象,这个时候,不仅狗狗的精神会沉郁,还会出现重度脱水、呕吐、腹泻等现象。
总结来说就是狗狗会变得喜欢喝水,并且它们的食欲也会增加,尽管饮食增加了,但是它们却是日益消瘦的,因此如果狗狗有这种反常现象,铲屎官就要格外关注,很有可能是因为狗狗患上糖尿病的缘故。
而且狗狗如果长期患有糖尿病,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说会有肿大的肝脏,也有一些狗狗会伴有膀胱炎,另外如果狗狗长期患有糖尿病,也会影响狗狗的视力。
因此铲屎官绝对不要小看糖尿病给狗狗带来的伤害,那么应该怎么给狗狗进行预防和诊治糖尿病呢?
五、关于狗狗糖尿病,那些我们可以做的事。
1、饮食疗法。
控制狗狗的饮食是控制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如果狗狗已经患上了糖尿病,糖分较高的水果一定要谨慎喂食,并且拒绝一切甜食摄入。
另外,铲屎官也要保证给狗狗提供定量的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肉类,牛奶等等来提供狗狗的日常所需,另外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也是治疗狗狗糖尿病的最基本的方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饮食疗法绝对不是指给狗狗节食,铲屎官一定要保证狗狗基础的能量来源,避免其因营养不良而产生其他类型的疾病。
2、药物控制法。
一般来说,饮食控制法只是最基础的治疗手段,铲屎官还应配合使用医生所建议的一些药物。比如说服用一些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的药物,或者能够促进周围组织吸收葡萄糖的药物,对于患上重型糖尿病的狗狗,也可以摄入定量的胰岛素。
3、带狗狗经常出门运动。
尽管没有研究表明肥胖会对糖尿病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众多关于狗狗的临床案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患糖尿病的狗狗都伴有肥胖的症状,所以经常带狗狗出门运动,也可以保证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抵抗住糖尿病的侵害。
所以狗狗患上糖尿病绝对不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糖,究其原因,还是胰岛素惹的祸,只有了解了真正的原因,才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希望在铲屎官们的科学饲养之下,大家都能拥有健康、可爱的狗子!
参考文献:
[1]张丽红, 张盈盈, 吴玄光. 犬糖尿病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 2008, 44(8):64-65.
[2]孙丹, 郑桂军, 李冰. 犬糖尿病的诊治[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5(6):88-88.
[3]朱国, 陈柏良, 刘洁,等. 犬糖尿病并发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诊断与治疗[J]. 动物医学进展, 2018, v.39;No.300(6):130-132.
#头条宠物大明星##铲屎官的修养#
爱犬患上糖尿病,铲屎官能做些什么?营养护理了解一下
“我觉得铲屎官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不当铲屎官啦,jojo!”咳咳,请允许我在文章的开头玩一下梗。为什么要玩这个梗呢?这是因为最近确实有一位铲屎官跟我讲过一样的话。
撇开里面玩笑的成分,那位铲屎官其实表达了一股无奈的感觉。铲屎官说他养狗也有几年了,但是越养越觉得心累,而这个问题不是出在狗狗身上,是出在自己身上。
铲屎官觉得狗狗会出现的问题有那么多,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又那么少,每一回狗狗生病都只能带着它去宠物诊所。难道说狗狗的疾病真的只能靠那些专业人士来解决,作为普通人的铲屎官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我当然是第一时间安慰他,在安慰的过程中我也仔细思考这个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很多重大的疾病面前,我们作为普通人,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只能交给专业的兽医来处理。但是狗狗生病了,还需要有人来护理照顾,在这个方面可就需要铲屎官大展身手了。”
这话可以应用到很多重大疾病上,比如说狗狗的糖尿病。面对糖尿病,我们铲屎官估计是没有办法治疗的,但是在糖尿病的康复护理上,那可就需要铲屎官好好用心了。
要知道好的康复护理对于罹患糖尿病的狗狗来说,就如同是雪中送炭,足以使它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想要针对一个疾病展开护理,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这个疾病的成因,并从疾病的成因出发,制定相应的计划。
也许大家会觉得糖尿病已经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疾病,根本不需要再过多了解。可知道病因和根据病因做出计划是两回事,接下来我就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再介绍一遍狗狗糖尿病的成因。
大家都知道,狗狗罹患糖尿病主要还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导致的。如果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使机体对甘油三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利用减少,并且导致肝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狗狗进食后大量的葡萄糖会积聚在循环系统内部,最终导致血糖水平不断上升。在超过肾阈值之后,大量的葡萄糖又会经由肾脏排出,最终出现多尿和糖尿的现象。
以上只是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如果要追根溯源,找到糖尿病的病因,我们就能发现几个罪魁祸首。
胰岛β—细胞损伤:这应该是狗狗糖尿病的常见病因,如果狗狗罹患了胰腺疾病或者出现了外伤,手术损伤,那就可能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
遗传因素:一些特定的品种犬在临床上会表现出糖尿病的高发特性,比如说拉布拉多犬、金毛巡回猎犬、博美犬、贵妇犬、德国牧羊犬、杜宾犬腊肠犬、可卡猎犬等等。
营养因素:糖尿病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富贵病,如果狗狗在饮食方面长期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又或者是铲屎官平常喂入了大量高热量的食物,就会导致狗狗出现肥胖的症状。而狗狗的肥胖,反过来又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食源性糖尿病。
药物原因:如果说遗传因素算是“天灾”的话,那由药物导致的糖尿病可就是人祸了。一些激素类药物很有可能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这一点需要铲屎官牢牢记在心中。
应激因素:如果狗狗因为创伤、感染、妊娠或者各种急性病而处在应激状态,那么由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作用,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素的分泌就会增强,从而引发糖尿病。
了解了糖尿病的病因后,现在我就来做一个总结,为大家梳理一下在护理糖尿病狗狗的时候,应该关注什么?
1.关注并发症
因为糖尿病往往容易引起许多并发症,所以在照顾狗狗的时候,一定要警惕相关的并发症。
2.营养管理
对于照顾患病狗狗的重点,应该是保持正常的血糖浓度、改善尿糖和血脂,以此来延缓糖尿病的病情和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而营养管理又大致可以分为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和种类、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补充特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提高蛋白质摄入量以及监测护理六大方面。
1.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因为餐后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是导致狗狗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铲屎官可以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使用膳食纤维和淀粉酶抑制剂,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速度减慢,从而有效地控制狗狗的血糖升高。
2.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和种类
狗狗的脂肪代谢一旦出现异常,很有可能会产生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在日常饮食当中,铲屎官应该减少狗狗饮食中的脂肪摄入量,尽可能选择植物脂肪,我这里建议各位铲屎官可以按照每千克体重一克脂肪的标准来提供脂肪。
3.提高膳食纤维的数量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纤维和非可溶性纤维,而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在控制血糖和改善糖耐量方面,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效果最好。
4.补充特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因为狗狗患上糖尿病后容易发生糖原异生反应,造成体内B族维生素缺乏。所以在补充微量元素方面,铲屎官应该注意维B的提供。除此之外,铲屎官还可以选择给狗狗补充维C、钾、钠、镁等微量元素。
5.适当提高蛋白质摄入量
蛋白质对于维持狗狗机体运转有着很大的作用,但蛋白质在选择方面铲屎官最好选择那些优质蛋白,并且在兽医的指导下制定喂食的比例。
6.监测护理
不管狗狗是患上了何种糖尿病,每日定时、定量、少餐多食总是不会错的。在日常生活当中铲屎官应该尽量让狗狗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并且要定期监测狗狗的糖尿病指标,然后根据指标评估并调整营养方案。
虽然狗狗的糖尿病目前没有办法完全治愈,但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护理当中付出爱心与耐心,对于狗狗来说就是最好的治疗了。所以说各位铲屎官千万不能妄自菲薄,要知道你们可是狗狗最可靠的支柱啊。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无条件写作日·“宅”家专场#
如何管理犬猫的“困难型”糖尿病?一文告诉你
在少数糖尿病患病动物(犬猫)中,血糖控制可能很难实现。这可能导致持续的临床症状,反复的低血糖或波动的胰岛素需求。控制不良的原因大致可分为糖尿病治疗的困难或患病动物并发疾病。成功的稳定血糖需要对可能导致不稳定的问题的认识,以及对这些潜在原因的彻底和合乎逻辑的调查方法。
难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病动物是很难稳定下来的。这可能发生在最初的需要稳定的时期或者在以前能被控制但是动物可能会发展出其他的问题时。大多数患糖尿病的猫狗都可以很容易地稳定下来,而那些不能稳定的猫狗,通常在临床表现方面分为三类
- 尽管有足够的治疗,但是还是有持续的临床症状。
- 复发性低血糖。
- 胰岛素需求波动。
一个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病动物应该有临床症状的改善。不能有多尿、多饮或多食的症状。除此之外,动物应该没有低血糖发作,并保持正常体重。预期的胰岛素剂量约为1.0-1.5 IU/kg(每天使用一次);最高为1.0 IU/kg(每天使用两次)。血液检测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辅助手段,用于监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下图是控制患病动物预期值的一份指南。重要的是要结合临床症状使用这些药物,不要仅仅根据检查的结果随意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控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管理问题,包括不正确的程序或胰岛素问题,如用药不当,吸收不良,产品变质或过期。
- 胰岛素作用时间短。见下面图1
- 胰岛素引起的高血糖,是指一天中血糖有一个戏剧性的波动——从非常低到非常高。见下面图2
- 胰岛素抵抗——这是另一种降低动物对胰岛素反应的情况。见下面图3
第一类问题通常是在调查病史中发现的,而最后三种通常是在葡萄糖曲线上发现的。葡萄糖曲线是显示全天血糖浓度的图表:红线表示一天中血糖的最高和最低可接受水平。
图一:胰岛素作用时间短的葡萄糖曲线
图二:葡萄糖曲线显示胰岛素引起的高血糖
图三:显示胰岛素抵抗的葡萄糖曲线
调查研究第一步是仔细研究病史,这应该包括以下问题——
- 动物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变化吗?
- 胰岛素注射的剂量、频率和时间是否相同?
- 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是40IU/ml还是100IU /ml?
- 胰岛素有效吗?稀释了吗?
- 胰岛素冷藏了吗?
- 有没有其他的药物治疗?
- 雌性动物有没有绝育?
重要的是要评估动物的血糖记录以及胰岛素使用记录,确保任何剂量的胰岛素改变都是适当的。每次增加的剂量也不应超过10%,而且不应超过每两、三天一次,而频繁的用药变化会导致动物躯体运动过度。
下一步是对患病动物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和称重。然后可能有必要观察主人给动物注射胰岛素,观察时,检查药瓶是否轻轻混合,在没有气泡的情况下,抽出正确的剂量,一些宠物主人的注射技术是正确的,而有些主人注射时存在错误,可能会戳穿皮肤打漏了。最好再通过检测血糖和检测血清果糖胺来确认控制不足。如果不稳定的原因在这个阶段还不明显,那么就需要一个葡萄糖曲线。每1 ~ 2小时测一次血糖,时间为12 ~ 24小时。在评估一条曲线时,有一些特征需要评估。这些都是必须考虑进去的:
- 胰岛素何时产生作用
- 最低点葡萄糖
- 胰岛素作用时间
- 有高血糖症吗?
- 有低血糖吗?
- 理想的用餐时间是什么时候?
上文中的三张葡萄糖曲线图显示了在葡萄糖曲线上检测到的三种主要模式。在图一中,胰岛素的持续时间不够长(有时被称为胰岛素的快速代谢),解决办法是将注射的频率增加到每天两次。在图二中,有明显的由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然后,动物通过产生对抗胰岛素的激素来应对这种情况,从而导致高血糖,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将胰岛素的剂量减少三分之一或一开始的初始治疗剂量,并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在图三中,全天血糖并没有真正降低,这被称为胰岛素抵抗,应该考虑到使用的胰岛素剂量很高,采取的措施也是降低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但是胰岛素抵抗这种模式也会出现在那些胰岛素剂量使用过低的动物身上,这是引起不稳定的常见原因。胰岛素抵抗通常是由并发的疾病状态引起的,我们应该寻找潜在的原因,有许多潜在的潜在原因包括:
- 未绝育的雌性动物的发情期糖尿病
- 感染,如尿道、牙病等
- 类固醇或孕激素疗法
-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 肢端肥大症(猫)
- 肥胖
- 吸收不良
- 胰腺炎
- 甲状腺机能亢进(猫)
- 甲状腺功能减退(狗)
- 抗胰岛素抗体
- 肾功能衰竭
- EPI
最后一类是复发性低血糖。这通常可以从临床症状,低血糖测量在最低点和注射前,以及低血清果糖胺水平来判断。可能是胰岛素的剂量过高,但对猫来说,这也可能是暂时性糖尿病或糖尿病缓解的结果。20%到40%的糖尿病猫进入缓解期,通常在确诊后的第一到三个月。缓解可能持续数周到数年。如果猫使用低剂量的胰岛素而出现了血清果糖胺和血糖很低,那么应该停用胰岛素并且密切监测猫的症状是否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