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骨折喝什么汤(糖尿病患者骨折后吃什么汤恢复快)
糖尿病患者骨折术后天天喝骨头汤,伤口感染被迫又挨一刀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6日讯63岁的王大爷膝盖髌骨骨折,手术后老伴每天熬骨头汤给他补钙。可好心办成了坏事,不仅血糖升高,伤口还出现细菌感染,一周内又一次被送进手术室。
半个月前,家住汉口崇仁路的王大爷,不小心踩空摔伤膝盖,家人将他送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检查,发现髌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上周二,医生为他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术后第三天,医生在给王大爷第一次换药时,发现伤口有些红肿,特意嘱咐监测并控制血糖以防伤口感染。没想到第二次给患者换药时就发现伤口有感染迹象。
主治医生黄玉成介绍,患者病灶送化验,结果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感染病菌。当天血糖监测结果高于正常值近4倍,医生在仔细询问手术后老人饮食后,判断问题出在老伴每天熬的骨头汤上,并在26日上午通过手术为王大爷清除了感染病灶。
原来,担心骨折后骨头长不好,老伴几乎每天在家熬骨头汤,玉米排骨汤、海带脊骨汤每天不重样。“我怕他喝多了不好,每天只带了一碗去医院,没想到还喝出了问题,还要进手术室挨一刀。”老伴说。
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王俊文主任提醒,骨头汤油脂较多、热量高,患者吃了以后对血糖影响很大。特别是像王大爷这样有近10年糖尿病史的患者,末梢神经和血管损伤很重,皮肤软组织条件差、愈合能力不好,术前术后均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记者伍伟 通讯员黄玉成 荆彤)
【编辑:朱艳琳】
关于糖友“骨折”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不是什么享受的事,不幸的是糖尿病患者较常人更易伤筋骨。不管是谁,如果发生骨折,不仅患者痛苦难耐,还要承担治疗费用,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也很大。那么糖友,你知道如何避免和应对吗?
关于糖友“骨折”那些事
探寻糖友易骨折原因
骨质疏松是主因
糖尿病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糖尿病容易并发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所以容易导致骨折发生。糖尿病患者是骨折的高发人群,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50%~60%,骨折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明显增高。骨折患者由于手术、疼痛、愈后等带来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血糖控制,而延误骨折愈合。骨量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如骨矿物质(钙、磷等)和骨基质(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的含量。究其原因,糖尿病导致骨质疏松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1.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敏感性下降。胰岛素通过骨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发挥成骨作用,促进骨胶原组织合成。胰岛素缺乏会导致骨形成减少。
2.高血糖。高血糖会使大量葡萄糖从尿液排出,高渗性利尿引起人体钙、磷、镁丢失增多,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激活破骨细胞,骨吸收增加,从而使骨质脱钙,骨密度下降。
3.骨钙素是骨细胞外基质中最丰富的非胶原蛋白,与新合成的类骨质的矿化过程有关,但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
4.性激素的影响 性激素水平降低是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因素之一。雌激素缺乏时骨吸收增强,可导致骨丢失。
其他因素不容忽视
1.糖尿病眼病 眼睛是“糖毒”的重要危害部位。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有5%~10%的人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轻则看东西模糊,重则失明。所以眼睛存在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容易跌倒,同时很多人会伴有骨质疏松,大大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2.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病变会使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肌力降低、平衡功能减弱,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老患者,增加了跌倒及骨折的风险。
做好骨折的护理工作
饮食护理:骨折后患者都要在床上静养一段时间,这期间的饮食搭配也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环节。骨折后1周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忌油腻、生冷、酸辣及硬物,不宜喝骨头汤。四川省人民医院营养科邓波副主任医师解释说,骨折患者初期食欲欠佳,骨头汤脂肪含量偏高,不利于患者消化吸收;另外常用的烹调方法(家用压力锅和瓦煲)熬出的猪骨汤中钙含量极低,平均1.0~1.2毫克/100毫升,所以人们认为喝骨头汤补钙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奶及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黄豆及其制品、虾皮海带等。100毫克牛奶含钙120毫克,吸收率在95%以上,是最理想的钙来源。
骨折2~3周内饮食宜进清补之品,如瘦肉汤、木耳、牛肉和鱼类等,适当增加滋补肝肾之品,如鸡、排骨、猪蹄等。骨折1个月后饮食以补益为主,多食滋补肝肾食物,有利于加速纤维性骨痂的钙化过程,以增加粘结的牢度,如骨头汤、鸡汤、杞子等。
预防压疮: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糖尿病患者骨折后需要卧床一段时间,是压疮的高发时期,为了预防压疮,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勤翻身,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每隔2小时要翻身一次,避免身体某一部位长期受压。
2.在身体间隙处放置软垫,如在腰下放软垫,可避免臀部长期受压。
3.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患者,要检查衬垫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适当。随时观察肢端皮肤以及经常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变化。
4.定期做身体按摩,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压疮。
预防感染:感染是骨折术后的一大并发症,患者家属要做好每天的检查工作,包括患者体温、伤口局部皮肤变化、精神状态等,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骨折预防不能少
定期检查骨密度:骨密度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并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以预防骨折发生。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可以增加骨密度,使骨质更加坚固,骨骼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荷,避免骨折。
补充钙、维生素D:糖尿病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可诱发骨代谢病理生理改变,如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研究表明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肝类、牛奶、奶油、鱼卵、蛋黄等,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总量。晒太阳也是补充维生素D很好的方法,可以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固定时间晒太阳,如午后散步。
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骨折的根本,血糖控制好了,改善骨质疏松,可有效预防骨折。
老年人要防跌倒:老人跌倒了后果严重,所以在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鞋子尽量不要选系鞋带的,避免被鞋带绊倒。其次早上起床不要太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引起晕倒。再有,晚上出门要小心,注意行路安全,避免被坑洼的路面、台阶、障碍物绊倒。
糖尿病股骨颈骨拆,脾肾同治,理气化瘀,骨折愈,血糖降
王某某,女,62岁,2022年1月23日初诊。患者患2型糖尿病,门诊半年血糖控制较好。两周前雪天不慎摔跌,以致右侧股骨颈骨折。住院打钉接骨尚未出院,家属来门诊要求中药配合治疗。刻下症:痛楚已轻,纳便正常。检查:家属代诉。患处仍有肿胀,舌苔不厚,空腹血糖升为8.1mmol/L,体质较弱。证属: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诊断:骨折,脾肾亏损,血瘀阻络证。股骨颈骨折。治则:脾肾同治,理气化瘀。拟方:肾气丸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g,当归10g,枸杞子10g,生地15g,黄精10g,川断15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红花10g,柴胡10g,补骨脂10g,川牛膝15g,郁金10g,鸡血藤10g,云南白药冲1g疗伤散醋调患处外敷。14帖,水煎服。2月8日复诊,家属代诉,痛楚已止,肿胀已退,精神好转,已能下床,短时活动,空腹血糖降为6.8mmol/L。脾肾复健,瘀血渐化,上方加骨碎补10g,桂枝10g,生白芍10g,再服2周。已能来院门诊,苔薄白,质淡红,脉弦细,纳便正常,空腹血糖6.2mmol/L。脾健肾调,气血通畅,上方去云南白药、柴胡,加三七粉6g,续服21帖,家属代诉无不适,嘱静养,中成药善后三个月。
体会:骨愈伤应脾肾同治,佐以活血化瘀,尤其对中老年患者更应据此立法。由于合并血糖较高,故生黄芪、生地均重用30g,健脾补气配以养血,用当归。调肾阴阳,避用温燥伤阴的附桂,用温润的补骨脂、生杜仲、桑寄生。行气投郁金、柴胡,化瘀用红花、赤芍,因系骨伤患者配用云南白药、骨碎补、川牛膝之类。疗伤散醋调外敷,内服外敷并用,疗效明显,治疗3个多月,骨折悆,血糖降而收全功。
温馨提醒:国医国术,巧拨千斤。具体应用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化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才是中医治病的特点。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