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蕉会得糖尿病吗(吃香蕉得糖尿病吗)
吃点水果就能升高血糖?糖尿病人吃水果应注意4大原则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情绪过度紧张造成了很多慢性病的发生,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大家对糖尿病已经不再陌生,可能身边的一些朋友或亲属就是这庞大部队中的一员。在大家的认知里,血糖高的人所有甜的东西都不可以吃,而水果就很甜,那么,糖尿病人真的不能吃水果吗?
专家认为,糖尿病人完全戒食水果是不适宜的。水果中含的糖分主要有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而且不同水果的含糖量有所差异,不能同等看待。另外,水果中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因此,糖尿病人在血糖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并不是一概排斥水果。
糖尿病人吃水果的4大原则:1.吃水果需减少主食摄入量
糖尿病病人的膳食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可进行各种热量等值食物的互换,水果也是同样。如果想吃水果就必须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把水果热量计算到一天摄入的总热量中。同食对于糖尿病人而言,要少吃水果,切莫大量吃,以免造成血糖迅速升高。
2.将水果作为“加餐”
首先要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才能食用水果,即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或餐后血糖不超过8.0mmol/L。其次,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体力活动之后,也可在睡前1小时作为加餐。糖尿病病人忌餐前、餐后吃水果,尤其是不能在外面聚餐后大肆进食水果,以免发生饭后血糖再次升高。
3.吃水果前后两小时自测血糖
糖尿病人的个体差异较大,即使是吃相同的水果,对血糖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糖尿病朋友们最好在进食各种水果的前后测量一下血糖,以了解自己最适合吃哪种水果。
4.将升糖指数作为一项参考值
“升糖指数”简单地说就是某种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即吃了食物后,人体血糖生成的速度和能力。在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人体健康研讨会上,专家解释,用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来看,许多水果的值并不是很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吃水果以后血糖就会升得很高,应该打破原来的传统观念。
糖友如何选水果呢?1.推荐选用
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青瓜、西瓜、橙子、柠檬、桃子、柚子、李子、杏、菠萝、樱桃、草莓、枇杷等。
2.慎重选用
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20克的水果:苹果、梨、甜瓜、石榴、香蕉、橘子、荔枝、芒果等。
3.不宜选用
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红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葡萄干、杏干、柿饼、桂圆等干果以及果脯,应禁止食用。
不少蔬菜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食用,如西红柿、黄瓜等。
当然,对于糖尿病人哪种水果能吃,哪种水果不能吃,也是众说纷纭。而且每个糖尿病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各种水果的耐受能力也不同,还是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吃水果时一定要遵循以上4大原则。
香蕉好处多,但3类人不宜多吃
运动场上,很多运动员都会在休息时间吃根香蕉。那么,为什么香蕉深受运动员青睐?它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吗?吃香蕉时,我们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吃香蕉的好处
01
碳水化合物丰富,能快速补充能量
每100g香蕉大约含有22g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丰富,能较快为运动员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且相比脂肪、蛋白质等“能量补充剂”,香蕉中的碳水化合物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能减少身体的消化及代谢负担,比较适合一些短时间的比赛项目。
02
钾元素丰富,能缓解神经肌肉紧张
运动后,身体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身体中钾含量降低,可能造成肌肉系统异常,出现麻木无力的症状。
而香蕉是典型的“高钾水果”,大约每100g香蕉中就含有256mg的钾元素。运动后吃一根香蕉,能帮助补充钾元素,更好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平衡,缓解神经肌肉紧张,以保证良好的运动状态。
03
饱腹感较强,能减少运动时的饥饿感
香蕉是一种固体食物,饱腹感较强,能减少运动时的饥饿感。香蕉的水分含量高达75%,且主要是失去流动的结合水,食用后水分释放速度慢,不容易让人想要上厕所,影响比赛状态。
04
含有微量生物胺类,能帮助调节情绪
香蕉又被称作“快乐水果”,其含有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生物胺类,能够帮助调节情绪。5-羟色胺这种物质,会让人觉得心情放松愉快,有利于缓解运动员比赛时的紧张情绪。
此外,香蕉对于普通人群而言,还有以下好处:
◎富含抗性淀粉,能够帮助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富含钾元素,能够帮助控制血压、调节心率;
◎富含镁元素,能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帮助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香蕉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
01
肾病患者,不宜多吃
香蕉中的钾元素含量偏高,患有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肾病患者,钠钾的代谢功能异常,若是大量食用香蕉,容易引起高血钾症,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困倦、心率减慢、血压升高等症状,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量。
02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少吃
香蕉的果糖含量较高,在14%以上,但其血糖生成指数(GI值)不算太高,大约是42-58,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可少量吃香蕉。
要注意的是,吃香蕉的同时,要注意控制当天的饮食尤其是主食的摄入量,以免引起血糖波动过大;最好等血糖控制平稳了,再用香蕉来代替等量碳水的其他主食。
03
肠胃不好的人不适合大量食用
香蕉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与蛋白质、膳食纤维等物质黏在一起,可能引发急性胃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部分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或胃肠疾病患者,在吃香蕉之后会感到肠胃不适,这部分人就不适合大量吃香蕉(包括柿子等其他富含鞣酸的涩味水果)。
吃香蕉,3个误区要分辨
多吃香蕉能通便?
其实,香蕉对于改善便秘的作用非常小,甚至有些人吃了反而更容易便秘。
一方面,香蕉含有膳食纤维,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因缺乏膳食纤维而导致的便秘;但其实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还没有苹果、火龙果多,与其吃香蕉通便,不如试试别的水果。
另一方面,香蕉含有鞣酸,而此类物质有很强的收敛作用,容易使粪便变得干硬,导致便秘,尤其是带有绿色、较硬的、未完全成熟的香蕉,所含的鞣酸成分更高了。因此部分人群食用香蕉后,反而更容易便秘。
香蕉不能空腹吃?
实际上,一般健康人群都不用担心空腹吃香蕉会影响身体健康。
一方面,即便是空腹食用香蕉,其中的镁元素和钾元素只会一点点缓慢进入人体,而且身体吸收的量有限,不会像打针一样瞬间全部进入血液。
另一方面,人体有自动调节功能,会通过肾脏、皮肤,把多余镁元素和钾元素代谢出去,维持身体内的平衡状态。
香蕉放在冰箱保存更新鲜?
香蕉对低温适应性差,放进冰箱很容易“冻伤”,表面产生黑点、斑块,果肉也会变得软烂。专家表示,香蕉的贮存温度一般为11-13℃,天热时可以用保鲜膜包好放在阴凉处保存,或是将其悬挂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天天都吃香蕉和苹果,这么甜,会不会导致糖尿病?
谁还不喜欢吃水果呢,我自己也每天都吃苹果,香蕉等水果,那也没说我得了糖尿病啊,这糖尿病可不是吃水果就会得。糖尿病的诱发原因比较综合,它和遗传因素、日常饮食、体质、锻炼习惯、生活习惯都是密切相关的。题主问起吃水果会不会得糖尿病,大概是因为水果个个都是甘甜多汁的食物,吃了这么多甜美的食物,糖尿病是不是对我们虎视眈眈?
如果说有家族遗传史的朋友们还真应当注意,这导致你们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遗传的因素至少占爆发糖尿病的6~7成,剩下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可能都不占这么重的比例。不过也不要过于焦虑,只要控制好日常饮食,改善饮食习惯,那么糖尿病也不是肯定会得的。
特别是不要多吃富含“精制糖”的食物,可以理解为直接人工添加了蔗糖、葡萄糖、白砂糖等成分的食物,如我们喜爱的蛋糕、甜面包、甜饮料、冷饮、巧克力、糖果等等食物,包括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如速溶饮品、网红饮料。精制糖的过多摄入会加重胰岛负荷,胰岛素大量分泌,损伤胰岛细胞,还可能会让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敏感度下降或胰岛素抵抗加重,久而久之,可能更容易诱发糖尿病。
水果类食物虽然甘甜可口,富含葡萄糖和果糖,但它们含的糖分可以属于“优质碳水化合物”,水果水分充足,能够降低升糖负荷(衡量食物摄入量与血糖升高的程度指标),只要我们适量来吃的话,对血糖不会有太大威胁;且果蔬等植物性食物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成分,膳食纤维能够延缓食物的消化速度,抑制部分脂肪、胆固醇、糖分的吸收,有助稳定餐后血糖的上升。
属于含优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粗谷物类、杂豆类、薯类、果蔬类,这些食物对于有糖尿病遗传史的朋友来说是可以适当食用的,只要不过多摄入没有太大影响。即便是没有遗传史的朋友也不能过多食用,否则同样可能会影响血糖,同样有几率会损伤胰岛细胞,或造成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
适当摄入水果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好处,每天吃水果没有任何问题,膳食指南上还提到,日常丰富的果蔬摄入(特别是蔬菜)有助减少肥胖、三高的发病几率。但虽然水果富含丰富有益成分,抗氧化物质,能生津解渴,但水果不宜过多食用,连膳食指南也推荐每日的水果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00~350g(大概是两个拳头大小的水果),如果长期频繁吃一些总含糖量高、升糖指数也高的水果,对血糖是的确有一定威胁的,特别是有遗传因素的人群,很可能因此而爆发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我们需要做的有很多,如维持合理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习惯,适当参与运动,避免久坐久躺。避免过多精制糖含量丰富的食物,富含糖分的优质碳水化合物食物控量食用,每天还应当保持好心情,注意饮食卫生(胰岛细胞损伤还和病毒入侵有关),加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