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人夜尿多(糖尿病病人夜尿多怎么办)

医师报中医药频道 0
文章目录:

得了糖尿病,晚上总起夜,该如何是好?

专业内容,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请勿自行操作!

导读:老年糖尿病患者夜尿频数,如何治疗?今天跟着陆文正先生学习加味桑螵蛸散补肾固摄、养心滋阴以调阴阳的临床运用经验。

01

陆文正先生认为,老年性糖尿病不但总以肾亏为本,且多起病隐匿,不易察觉,一旦发现,多呈阴阳双亏,肾失固摄之势。

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夜尿频数,甚或遗尿为主要症状,并伴有眩晕、健忘,甚或痴呆等肾精亏虚的证候,再则发展成心悸、胸痹、中风、脱疽、麻木、目疾等一系列变证。

陆老认为在该病的治疗上,首先要抓住阴阳双亏,肾失固摄这个枢纽,以补肾固摄为主要治法,兼以养心滋阴,调和阴阳。

方用加味桑螵蛸散治疗,每多收良效。

方中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止遗;

龙骨、龟板滋阴固涩,交通心肾;石菖蒲、远志、茯神开心窍,安心神;人参、当归益气养血;

更取熟地养血补肾,益阴填精;山萸肉补肾滋肝,固涩精气;山药健脾补肺,兼以涩精。共达补肾固摄,阴阳双调之功。

02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人指出老年性糖尿病发病增高是衰老过程中糖尿病遗传因素显性升高的结果。这与陆老“肾为本”的认识相吻合。

临床实践证明,桑螵蛸散有明显减少老年性尿频的作用,无论是糖尿病性或非糖尿病性尿频,属于肾虚失固者均可用之。

单味药理研究认为,人参、熟地可以使升高的血糖降低。故加味桑螵蛸散方不失为治疗老年性糖尿病的有效方剂。

03

莫某,男,60岁,干部。

1990年11月23日以“胸痹”收入住院治疗,追问病史,夜尿频数1年余,兼有头晕、健忘等症,胸痛频繁发作,舌质暗红、苔少,脉沉细。

查空腹血糖8.38mmol/L,尿糖化验为3 。补充诊断:消渴。

证属阴阳双亏,肾失固摄。陆老给加味桑螵蛸散治疗。

桑螵蛸30g,熟地30g,山药30g,龙骨30g,石菖蒲7g,远志7g,人参10g,当归10g,覆盆子10g,山萸肉20g,麦冬15g

服6剂后小便量次即明显减少,连服21剂,复查血糖降至5.91mmol/L,尿糖转阴。继续服药3周,复查血糖稳定在5.56mmol/L。

胸痹亦很少发作,记忆力较前明显增强,停药出院,嘱其饮食调理。

又如治任某,男,65岁,工人。

1991年6月24日以“眩晕”收治,伴有夜尿频数甚或遗尿,每夜小便次数达5~6次之多,尿量为2000ml左右,健忘,有时呈痴呆状,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查空腹血糖7.88mmol/L。

陆老给服加味桑螵蛸散治疗。

桑螵蛸30g,熟地30g,山药30g,人参10g,茯神10g,当归10g,远志10g,龙骨20g,山萸肉20g,龟板15g,丹参15g,石菖蒲6g,益智仁7g

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药1个月,遗尿彻底消除,夜尿次数减为每夜1~2次,量约1000ml左右,复查空腹血糖已正常,眩晕亦大为好转,临床治愈出院。

内容来源:《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

编著:单书健、陈子华

糖尿病夜尿多原因找到了!夜尿超过这个数,小心出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夜里起来上厕所几次才算正常?”

如果你半夜总是被尿意叫醒,可能会觉得只是喝水多了点。但假如每晚起来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或许藏着一个“健康炸弹”?

今天,我们就带你展开一场关于“夜尿”的探秘之旅,揭开糖尿病患者夜尿频繁的真相。不只是糖尿病患者,这篇文章对每个人都适用,毕竟,谁没在夜里摸黑去过厕所呢?

细胞的夜间吐槽大会:肾脏细胞的抱怨

话说肾脏细胞夜里也没闲着,大家正开着一场“吐槽大会”。

“我快累死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这么高,我们过滤得都快秃了!”一个肾单位细胞抱怨着。旁边的红细胞翻了个白眼:“你倒是辛苦,可我们也不好过啊,血液里糖分多得像泡了蜜罐,我都快‘卡住’了!”

一旁的神经细胞忍不住插嘴:“还有我呢!高血糖还影响膀胱神经,老是催着尿,搞得人一晚上不得安宁。”

听到这儿,负责“尿液出口管理”的膀胱细胞终于忍不住了:“别吵了别吵了,夜尿多不是我们的错!人类不懂,问题根本在高血糖!”

夜尿多:糖尿病的隐形信号?

夜尿多,顾名思义,就是夜里排尿次数增加。根据医学统计,正常人夜间排尿不超过1次。如果你每晚起来两次以上,甚至达到了3次或更多,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糖尿病患者夜尿多的原因,背后其实是一场“肾脏大战”。当血糖过高时,肾脏为了帮身体排除多余的糖分,会不断“加班”,通过尿液把糖带走。

结果就是,排尿量增加了,身体水分也被“顺带带走”,于是,口渴、尿频这些症状就接踵而至。而夜里睡觉时,这种现象也不会停止,导致患者频繁起夜。

真相揭晓:糖尿病夜尿多,是肾脏在“超负荷运转”!

夜尿超过这个数,小心出问题!

那么,夜尿频繁到底有多危险?先来看几个让人细思极恐的事实:

  1. 夜尿多会影响睡眠质量
    每晚频繁起夜,不仅打断深度睡眠,还可能导致白天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甚至引发抑郁症。
  1. 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信号
    糖尿病长期控制不佳,会损害肾脏功能,引发糖尿病肾病。夜尿多可能就是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这个信号,你绝不能忽视!
  2. 心脏病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夜尿频繁与心脏病风险有关。如果夜尿频繁且伴随腿部水肿、气短等症状,可能是心功能异常的表现。

警惕:如果夜尿次数超过2次,且伴随口渴、尿多、体重明显变化等症状,建议尽快去医院检查血糖和肾功能!

冷知识:尿液的秘密档案

在探讨夜尿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尿液背后的“冷知识”:

  • 尿液的成分:尿液99%是水,剩下的1%是尿素、电解质等废物。健康人的尿液几乎不含葡萄糖,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含有高浓度的葡萄糖。
  • 尿量标准正常人每天的尿量约为800-2000毫升。糖尿病患者尿量往往会突破上限,甚至达到3000毫升以上!
  • 尿液的颜色密码:尿液颜色可以反映健康状况,比如深黄色可能是脱水,而泡沫尿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现,提示肾脏问题。
糖尿病患者夜尿多的三大原因

糖尿病患者夜尿多的原因,并不止高血糖这么简单。让我们再深入一点,从以下三方面来解读:

  1. 肾脏“超负荷过滤”
    高血糖让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加倍工作,尿液量自然增加。长期下去,肾脏可能因过度“劳损”而受伤,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2. 膀胱神经受损
    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包括控制膀胱的神经。膀胱神经异常会导致尿意控制失调,夜间排尿频率增加。
  3. 激素分泌紊乱
    糖尿病患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肾脏无法有效回收水分,尿液增多。
如何缓解夜尿问题?

夜尿多虽然令人烦恼,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是可以改善的。以下几点建议,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

  1. 控制血糖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通过饮食管理、规律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才能从根源上减少夜尿。
  2. 减少睡前饮水量
    睡前两小时尽量避免大量饮水或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减少夜间尿量。
  3. 定期检查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监测肾脏健康状况。
  4. 饮食调节
    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钠饮食导致水肿和排尿增多。
  5. 注意睡眠环境
    优化睡眠环境,减轻因起夜导致的睡眠中断对身体的影响。
结语:夜尿多,别轻视!

夜尿频繁看似小事,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夜尿多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是肾病的早期信号。通过科学管理、早期干预,完全可以让肾脏和膀胱重新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最后,记住这句话:**夜尿超过两次,别只怪水喝多,可能是健康在拉响警报!**及时关注身体变化,别让健康的陷阱悄悄“埋伏”在生活中。


参考资料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夜尿症的病因与诊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糖尿病与睡眠障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官方指南

糖尿病患者夜尿频繁要警惕

老年糖尿病患者和患糖尿病超过10年的病人,会常常有夜尿多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肾功能和肾小管功能减退所致。造成这样的机制有多方面的,如糖尿病代谢障碍、血液高渗、高黏状态、微血管损伤,以及肾小球的高滤过、高灌注状态等均可以使肾小管的结构异常,结构的异常必然导致功能受损。

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夜尿多的治疗

有研究表明,在肾小管发生组织学的改变之前,就可以出现功能的变化,因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在还没有出现肾病的典型表现如水肿、高血压等之前就可出现夜尿多、尿渗透压、尿比重降低等。因此,夜尿多可以作为肾脏病变的预警症状。抓住此机会积极主动治疗延缓肾脏并发症出现。

此外,伴随夜尿量的增多,夜尿的次数也增多,轻者起夜2~3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往往导致患者睡眠不足、精力减退、食欲不振、焦虑烦躁、精神萎靡,这些又可以成为血糖增高、难以控制的常见诱因。因而应当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积极予以治疗。

夜尿多应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患者出现夜尿多可以检查12小时尿禁水渗透压、尿比重、尿糖、尿量(白天和夜间之比)CCr。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除禁水12小时尿渗透压、尿比重以外,肌酐清除率、肾小管标志蛋白如尿a1-MG、尿b2-MG、尿NAG等均可参考。

文献来源:糖尿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