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几期(糖尿病足分几期分别是?)
糖尿病肾病有哪几个阶段?
肾脏肾小球都是一些毛细血管,糖尿病的病人如果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一些微循环的障碍,导致肾小球的功能出现问题,就是我们说的糖尿病的肾病。糖尿病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或肾小球体积增大为特征,也就是这一时期,患者本事没有特别的异常,但是通过检查,会发现他的肾脏比正常人偏大,肾小球滤过率呈高滤过状态;二期时候的患者也没有明显异常,蛋白尿排出率是正常,但肾小球结构性改变,会出现间断性微量蛋白尿,什么是间断性,就是你休息的时候查,没有,但是一活动,就能查出来,但是它不超过我们规定的那个范围。
进入三期之后,不管什么时候查,都能查出尿微量白蛋白,但是这个量还算在正常范围;但是如果检查尿常规,就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项有一个加号,那这个时候就进入临床蛋白尿期,这是糖尿病肾病的四期,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定期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好好控制血糖,然后尿蛋白逐渐增加,出现浮肿,一检查,胆固醇还高,血里面的白蛋白偏低,我们就诊断为另外一个病,叫肾病综合征,它是所有肾脏病里相对难治的
如果在糖尿病肾病四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尿素或者血肌酐的升高,这两项也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那就进入了糖尿病肾病五期,叫肾功能不全期,它的最末的终点就是尿毒症,就可能需要透析,换肾。所以,作为医生,我也是苦口婆心地告诉糖尿病的患者要好好控制血糖,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年龄并不是“金标准”
很多人会觉得2型糖尿病是大人得的,1型糖尿病是小孩子得的,这种根据年龄来简单粗暴划分并不准确。在江苏省人民医院2019年第十三届南壹社“5G夏日创造营”里,就有一对父女同患1型糖尿病,确诊时间不过相隔几个月而已。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提醒,判断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年龄并不是“金标准”。另外,靠症状来诊断疾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迟了,现代医学已经完全可以提前从“数据”来判断疾病,因此规律的体检不能少。
在南壹社“5G夏日创造营”里,有一对情况比较特殊的父女,陈先生和女儿雯雯(化名)。陈先生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是在2018年1月份。
“回家没多久,我就发现雯雯也不太对劲,喝水特别多,上厕所也多,于是带她去医院查了一下,几个月后女儿也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陈先生说,雯雯马上升小学二年级,年龄小还不太懂病情,有时候看同学吃饭吃得香,什么都想吃一下。确诊1型糖尿病后,雯雯必须开始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一天要打上四针,饮食也必须要控制,于是陈先生在学校旁租了间屋子,由奶奶来专职照顾她,也方便帮雯雯注射胰岛素。
“很多人觉得2型糖尿病是大人病,1型糖尿病是小孩病,其实两者并没有那么界限分明。”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告诉记者,他曾经遇到过打了17年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省人医确诊其实是2型糖尿病,17年的胰岛素其实都“白打”了。
而在青少年中,1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确实是1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但是10岁-20岁之间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现在2型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他就曾遇到过15岁的少年,体型很苗条,看着像1型糖尿病,最终证实是喝糖水饮料给喝出来的2型糖尿病,改变生活方式后,血糖也回去了,不用到注射胰岛素的地步。
“要最为准确地判断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得测胰岛功能、做免疫和基因检测。(杨彦)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
科普【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阶段一:患者已经存在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是糖耐仍正常。阶段二: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糖尿病前期,即正常葡萄糖稳态与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异常。阶段三:最后进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其实是指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一般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患者多通过体检、血糖化验等发现患病,待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通常已经较为严重了。(via 健康时报)
来源: 广东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