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冠心病糖尿病做腰椎狭窄微创手术风险大吗)
南京一医院每天接诊超1000人!近期尤其要警惕这个病
天气寒冷,心血管很容易受伤
近期,南京一家医院的心内科门诊
每天接诊超过1000人
急性心梗的患者也在增加
哪些人群要格外当心?
除了关注血压
还有哪些危险因素要注意?
76岁的王先生患有冠心病、脑梗、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近期,他出现头晕心慌。医生检查发现,他出现了心肌缺血和脑梗。
“发病的时候,头痛、胸闷、心口痛,两只脚麻木酸痛,酸痛起来非常厉害,只能走几步路就不能走了。”王先生说。
降温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常州二院,近期心血管疾病患者比平时多了两成,以中老年人为主,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
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近期每天接诊的心血管病患者超过1000人。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金晓萍介绍:“急诊的心血管病患者也非常多,像11月29日一个晚上就有两三台的急性心梗,而且发病日益年轻化。以前认为冠心病是一个老龄化疾病,可能六七十岁才会发病,但是最近我们发现很多四五十岁的病人,甚至做了造影之后,发现居然是多支病变。”
医生提醒,秋冬预防心血管疾病,最主要是做好保暖工作,尤其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产生刺激。尤其是对于有“三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而言,更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遵医嘱坚持服药,同时不要太早、太晚出门锻炼。
金晓萍医生表示:“吸烟,包括饮酒都是高危因素,还有就是不规则的作息,还有很多人在外面大鱼大肉地吃,饮食不规律,都会使我们的血脂、血压发生很大的波动,促使动脉硬化的进程会加速发展。”
这些人群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避免熬夜,同时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促、腹痛或者肢体麻木、活动障碍、失语等情况,及时就医。
此外,为了提高心脏疾病的诊治水平,11月29日,南京市第一医院与俄罗斯、巴基斯坦两国医学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今后将在心血管介入、肺高压、结构性心脏病等方面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绍良表示:“远程医疗会诊过去就已经展开过,跨国合作都是非常容易实现,最重要的是把各自比较强势的医疗技术拿出来,互相交流、互相提高,我们的病人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乐萍
综合|常州台
来源: 江苏新闻
突发心梗!福州已有人中招!天冷高发!
随着冬季降温的来临
心脑血管疾病也在增多
已有医院每天门诊患者超1000人
急性心梗的患者也在增加
福州依伯上班突发心梗
前几日,福州一名66岁的依伯老郑上班时就突然胸痛、大汗淋漓,被确诊心肌梗死。所幸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胸痛中心医护上演教科室“转诊”,老郑从躺上手术床到开通堵塞的血管仅用了6分钟,一分钟都没被耽误,最终保住性命,不日即可出院。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胸痛中心心内科主任张彦提醒,近期福州气温大幅降低,此时急性心梗的发生率就会提高,目前心内科97张病床已满负荷运转。此外,如果市民出现急性胸痛尤其高度怀疑发生心梗时,不倡导自行前往医院,应立刻拨打120,以争取更多的时间。
有医院每天门诊患者
超1000人
据江苏广电 @荔枝新闻 报道,76岁的王先生患有脑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近期,他出现头晕、心慌、两只脚麻木酸痛的症状。医生检查发现,他出现了心肌缺血和脑梗。
医生提醒,降温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在常州二院,近期心血管疾病患者比平时多了两成,以中老年患者为主,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
在南京第一医院,近期每天接诊的心血管患者超1000人。“急性心梗的患者也很多,而且发病日益年轻化。以前认为冠心病都是六七十岁才会发病,但最近发现,很多四五十岁的病人,做了造影之后居然是多支病变。”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金晓萍表示。
大家一定要注意!
综合 荔枝新闻 健康江苏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通讯员 陈文璇
来源: 福州日报
以岭药业: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疗效确切,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27%
金融界4月11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以岭药业提问:以岭药业专利药通心络科研突破捷报频传,请问适合什么患者使用?
公司回答表示:通心络胶囊是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的专利创新中药,为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品种。“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获 2000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 200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虫类药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获2007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通心络胶囊上市后再评价实验与临床研究,揭示了通心络胶囊独特的药效机制及临床特色,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具有调脂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抑制斑块、保护微小血管,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对冠心病、脑梗死等临床疾病疗效确切。
2010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完成的“通心络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无再流防治和长期疗效的临床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可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明显缩小心肌无再流面积,改善心功能,为解决这一困扰心血管领域的医学难题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主持完成的“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应用通心络治疗可降低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平均值、缩小斑块面积、改善血管重构指数,降低主要心血管临床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该研究论文于2019年被国际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收录。
2023年发表在JAMA期刊上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证实,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西药标准治疗基础上,PCI术前给与通心络8粒负荷剂量顿服, 然后通心络4粒(每日三次)维持治疗1年, 通心络可显著降低MACCE事件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27%,降低再梗风险74%, 脑卒中风险降低56%。且安全性良好,出血风险与安慰剂相当。
目前,通心络胶囊已先后入选《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冠脉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胸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风病临床路径》《慢性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并被《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新世纪第三版)大学教材列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用中药制剂。通心络胶囊进入上述指南为产品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