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家族有糖尿病(男朋友家里大家族)
男友有家族糖尿病,我能嫁给他吗?
前两天一个重庆姑娘小红加了小编的微信,向我倾诉了一个情感困惑:小红今年25岁,去年谈了个男朋友,男朋友阳光帅气,小红很喜欢他,已经答应他的求婚,准备国庆时回家办结婚证。但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上周他男朋友的父亲去医院检查被查出了糖尿病!小红后来得知男友的祖父也因糖尿病并发症过早离世,小红知道男友有家族糖尿病后,担心男友将来也可能患上糖尿病,心里很犹豫还要不要嫁给他,因此向小编倾诉希望能给她信心,她告诉小编真的不想错过缘分。
小编听了小红的倾诉也能理解她的苦衷,但是小编也告诉她要科学地认识糖尿病,一般而言,正常人患糖尿病的几率大约为1%~5%,糖尿病病人子女的患病几率则为8%~10%,糖尿病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糖尿病不同于一般的遗传病。因为,糖尿病遗传的是遗传易感性,也就是说这些人天生就比别人容易得糖尿病,如果后天不注意就极有可能步父母的后尘再得糖尿病。此外,糖尿病遗传属于部分基因决定性,即使糖尿病病人的子女也患有糖尿病,但如果基因突变的位点不一样的话,其患病的原因也不同。即使父母患有糖尿病,如果子女注意预防,那么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的,因此,糖尿病病人子女也不必过于担心。
小编告诉小红如果两人是真爱的话还是要珍惜这段缘分,糖尿病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预防。预防糖尿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饮食,保持粗杂粮、细粮以及荤素的合理搭配,少吃过咸、高热量的食物以及零食,饮食以清淡为宜;同时,要保持适量的运动,以利于消耗热量、调整血脂紊乱、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要做到戒烟限酒。其次,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态能够有效地保持生理平衡。
小编希望每一段缘分都是美好的。
男友得了糖尿病,我要不要分手?
兰姐,你好。
我最近很纠结,内心反复拉扯,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建议。
我和男友交往快两年了,感情一直很好,他性格温和,对我特别宠爱,平时会细心照顾我的感受,也愿意陪我做任何事情。我一直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好男人,甚至已经开始憧憬和他结婚的未来。
可是,几个月前,他突然查出了糖尿病,而且还是二型糖尿病。医生说情况还算可控,但需要长期控制饮食、锻炼,甚至可能以后都要吃药。
刚开始我没觉得什么,觉得只要好好调理就行。但随着时间推移,我的担忧越来越多。比如:
- 他现在年轻,身体还撑得住,可是以后呢?会不会并发各种疾病?
- 他的家族里也有糖尿病史,万一以后孩子也遗传了怎么办?
- 他的饮食限制很多,很多以前我们一起喜欢吃的东西,他现在都要忌口,未来的生活会不会变得特别麻烦?
- 说实话,我心里也有点害怕,怕以后要照顾一个需要长期调理的人,我能承担得了吗?
我真的很矛盾,一方面,我知道他是个好男人,我舍不得离开;另一方面,我又害怕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害怕自己以后会后悔。
兰姐,我这样是不是太现实、太自私了?如果您是我,您会怎么选?
——一个被现实绊住的女孩
兰姐回信:
宝贝,先深呼吸,给自己一点时间,这种纠结很正常。
你不是冷血,也不是自私,你只是在面对一个关系一生幸福的重大决定,所以才会犹豫。任何人在你这个位置上,都会反复思考,害怕未来的困难。这没什么可羞耻的,因为婚姻不是单纯的爱情游戏,而是生活,是责任,是现实。
所以,不管你最终怎么决定,都不需要责怪自己。我们不做“道德绑架”,而是理性地分析你现在的处境,看看你究竟该怎么选。
1. 先搞清楚:糖尿病到底有多严重?
糖尿病分很多种,你男友的是二型糖尿病,从医学上来说,这种病确实需要长期管理,但它并不等于“绝症”。很多人靠饮食、运动和药物,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活得和普通人一样。
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 他的糖尿病控制得怎么样?医生的建议是什么?
- 他的生活习惯能配合管理吗?还是比较放纵、不重视健康?
- 你自己对“和一个需要长期管理健康的人生活”有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如果他是个自律的人,能好好照顾自己,那你们未来的生活未必有你想象得那么艰难。但如果他是个生活不规律、不愿意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人,那确实要考虑长期的影响。
2. 你害怕的,是真正的病情,还是未知的未来?
有时候,我们害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怕的是:
- 生活会不会变得“麻烦”:比如饮食受限、需要照顾他、以后可能要面对并发症。
- 遗传问题:未来孩子会不会受影响?
- 自己能不能坚持一辈子:如果现在就开始犹豫,未来会不会后悔?
但我要提醒你,这些问题,不只是糖尿病才会带来的。
- 任何人都有生病的可能
- 你现在担心糖尿病,但婚后几十年,谁能保证自己不会生病?哪怕你换一个男朋友,未来他可能得的是心脏病、高血压,甚至癌症……这些都是未知的。
- 婚姻本来就需要面对现实的困难
- 结婚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一起扛过风风雨雨。你到底害怕的是这场婚姻变得辛苦,还是害怕自己要付出太多?
如果只是因为怕“生活麻烦”而分手,那你未来可能很难找到一个“完全没有麻烦”的人。因为现实是:所有人的人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可控因素。
3. 你是因为爱犹豫,还是因为不够爱?
真正的爱情,其实有很强的包容度。如果你是真的深爱他,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我要怎么和他一起面对”,而不是“我要不要离开”。
但如果你的内心深处,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的爱情,而更多的是“他对我很好,我觉得应该和他在一起”,那这个时候生病这件事,可能会成为你思考“我是不是真的爱他”的一个契机。
所以,你要问自己:
- 如果没有糖尿病这个问题,你会100%想和他走一辈子吗?
- 你害怕的是疾病,还是对他本身的感情其实就没那么坚定?
如果你本来就对这段感情有疑虑,那糖尿病只是个“导火索”,但如果你真的很爱他,那这场考验,或许反而能让你们的感情更深。
4. 你该怎么选?
如果你愿意接受他的病情,愿意一起面对未来:
- 你们可以多去了解糖尿病,找专业医生咨询,看看到底影响有多大。
- 你可以和他一起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这件事变成你们共同努力的目标,而不是负担。
- 你要确认,他是个愿意自律、愿意照顾自己的人,而不是把所有压力都丢给你。
如果你真的接受不了,觉得自己无法承担:
- 那你可以选择放手。分手并不是罪过,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利选择一个让自己更安心的未来。
- 但请坦诚地告诉他你的真实想法,不要找别的借口,既然决定离开,就体面地告别,不要拖延、不要犹豫。
5. 你的幸福,只有你自己能决定
宝贝,无论你怎么选,都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你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没有谁能逼你去承担一个你无法接受的责任。
但同样的,你要想清楚,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婚姻?你能接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愿意陪他一起面对困难,那你们的感情会更深更稳;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承受,那就趁早离开,别让彼此都受更大的伤害。
不管怎么选,你都要记住,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希望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兰姐
一家好几口人患糖尿病,是传染还是遗传,如何预防?
一天,楼下的大妈们在闲聊:“朋友老李一家6口人,有4口人都是糖尿病”,“老赵患糖尿病多年,现在他丈夫也得糖尿病了”,刚好被我听到。
因为这些特殊“现实现象”的确能让人认为糖尿病会传染,但是事实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分析: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发病率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但对于双亲均患糖尿病的人来讲,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
夫妻之间若有一方患糖尿病,那么另一方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 1.3 倍。就如同老李家及老赵家糖尿病患病人数聚集、较多一样。
虽然说糖尿病发病集中,会“传染”,但它并不是通过病毒、细菌来传播,与普通传染病的传染不一样,不会因为接触而传染。
为什么一家人中多人发病
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和行为三大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糖尿病病人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一家人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饮食与运动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进食过多高脂肪、高糖食品、久坐不动、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等。
肥胖:因为共同的生活环境,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体质指数超标,也是引起一家人同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如老李家及老赵家,患糖尿病的人普遍体重超标。
防治糖尿病,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既然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与遗传、环境和行为三大因素有关,我们不能改变基因,大多数是适应环境,能为健康做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用健康的个人行为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所有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尽早减肥,维持标准体重
将BMI保持在18.5-23.9kg/m2之间;控制腰围,避免腹型肥胖,男性≦90cm,女性≦85cm,糖尿病目前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肥胖的人群更容易得糖尿病,减肥可以降低发病的风险。
2.控制总量,做到合理膳食
糖尿病患者食物要越杂越好,因为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只有食物尽可能地多样化,才能保证各类营养素互补;建议每位患者每天至少要吃3种以上谷物、3种以上的奶制品或肉类,少吃精米、精面,多吃粗粮,尽量避免高能量、高糖、高脂、低膳食纤维的食品,做到营养均衡。
3.多食蔬菜
每天至少500克,可以多吃,建议每人每天至少要吃5种以上的蔬菜。
4.烹调方法
要少油少盐,清淡饮食;尽量在家吃饭,增进与家人的感情,减少在外就餐的机会。推荐的烹调方法:炖、清蒸、烩、凉拌、煮、汆、煲。不推荐的烹调方法;炸、煎、红烧。
5.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不平衡时,胰岛素耐受性增加,患糖尿病的机会就增加;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口服乳酸菌片、喝酸奶就可以补充,其实不然,因为经过胃的时候会破坏一部分,到达肠道的有益菌群数量已经大打折扣了,肠道如果缺乏它们所需要的食物-膳食纤维时,能生存下来的有益菌群的数量就更少了。
所以,要多食蔬菜,既能延缓血糖升的过快,又能帮助有益菌群生存。
6.规律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可以选择快走、慢跑、骑车、打太极、游泳、健身操、跳舞等运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至少5次;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如果健康且体质好的人,运动时心跳可以达到120~180次/分;中老年或慢病人群,运动时心跳大致控制住(170-年龄)-(180-年龄)的程度。
7.定期体检
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体检,在陪伴家人体检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以便早期发现自身可能已经存在的异常状况。
8.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心态,及时释放压力,调整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充分享受生活。
9.戒烟限酒
吸烟、酗酒不仅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的发生,所以必须戒烟、戒酒。
作者:济源市人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副主任护师 郭玉佩
更多糖尿病科普内容,请关注糖尿病之友微信公众号tnbz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