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花粉吗(糖尿病可以吃花椒吗百度百科)
糖尿病吃了松花粉能降血糖?是骗局还是事实
随着疾病的高发,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加强了很多。特别是在保健品界品,号称天下第一粉的松花粉。传说它有延年益寿、降血糖等功效,真的这么传奇吗?
在之前有吃松叶、松果的习俗,到了现在很多人还会吃松花粉,其中的松花粉还是整颗松树的精华,让人觉得非常的珍贵。同时,还有很多人赋予多种养生功效。
有的糖尿病患者,还经常吃松花粉降血糖,它到底是骗局还是真相呢?
在每年的松树都会长花,而松花粉多出现在马尾松、油松上面。在采摘的时候,你用手弹下松花,这时候就会飘出来很多的黄粉,而这个黄粉就是松花粉了。
相比于没有破壁的松花粉,破壁过后的松花粉,在市面上销售的还要更贵。其实破壁也没有那么神奇,虽然破壁之后人们更容易吸收到松花粉中的营养成分,最关键的是松花粉的剂量,以及人体可以利用起来的含量。
至于松花粉里面的成分,我们在购买时,最直接可以看到的就是松花粉后面的物质,其中有一点有益的成分是磷脂、胆碱,但含量非常小,剩下的就是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了。
还有松花粉中的多糖,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其实这不是松花粉的独特标准,而是很多的植物中都有这种成分。再来看下糖尿病人吃松花粉降血糖这件事,如果你真的觉得管用了,也多是你的心理起着的作用。
保健品是没有治疗功效的,真正能够降血糖的还是降糖药,而不是某一种保健品。
那我们应该不应该选择松花粉呢?
如果你对身体没有什么疾病,还是属于年轻人的阶段。就没有必要高价钱的去买保健品,毕竟多数的保健品价格都是比较贵的。大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多种类的蔬菜水果,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成分。
只要不挑食,营养均衡,就不容易营养不良,从价格上来看,要比吃保健品好多了。
如果你有这个经济条件的话,也想要吃保健品的话,那么你要注意的就是购买正规厂家的保健品,如果来源渠道不正规,贪图便宜等等,还容易吃坏身体。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有什么疾病了还需去医院治疗,一味地吃保健品是不会起到治疗作用的,还需大家正确对待。
来源 网易/异界美食家
糖尿病患者谨防“花儿”惹的祸
别把过敏误当成感冒
花粉症属于呼吸道变态反应,以鼻咽部和眼部的症状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连续发作、流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有的患者还可发生眼痒、流泪、结膜充血、哮喘等,有些人还会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如全身或局部性的荨麻疹。有资料表明,我国北方地区正常人群花粉症的发生率约为1%,以蒿粉为主,其次为向日葵、大麻、蓖麻、苋属、藜属、杨、榆等。春天引起花粉症的过敏原主要来自树木而不是花粉,借助春风,它们能四处飘扬。
当花粉症仅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等鼻咽部症状时,不少人误认为自己患了感冒,如果错误地服用感冒药,不仅对过敏症没有帮助,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严重哮喘等。其实,过敏和感冒是有区别的。(1)过敏引起鼻黏膜水肿,分泌物较稀薄而无色;感冒的鼻腔分泌物一般较黏稠,不透明。(2)过敏引起的喷嚏一般为“机关枪”式的,可连续打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鼻腔发痒;感冒不一定打喷嚏,而且常常伴随咽喉肿痛及发烧、咳嗽等症状。(3)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机体能够清除感冒病毒,症状好转,而过敏却没有自愈倾向,不过当脱离过敏原后会有好转,但极易反复,常伴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如眼痒、眼红、流泪等。当您搞不清楚自己的状况时,建议去医院就诊,让医生帮您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治疗花粉症的药物选择
抗组织胺类药物这类药物对花粉症很有效,能显著改善鼻部和眼部症状。常见药物有盐酸西替利嗪(仙特敏)、氯雷他定(开瑞坦),每日1次,每次10毫克;特非那丁(敏迪)每日2次,每次60毫克。这类药物主要是阻断组胺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常见有嗜睡等副作用。
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可明显控制鼻部和眼部症状,对支气管哮喘也有一定缓解作用。一般采用色甘酸钠支气管内或鼻内气雾吸入,每日3次,每次20毫克;或者选用酮替芬每日2次,每次1毫克,但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此药。此外,还有肌注的药物,比如得宝松或康宁克通(曲安奈德注射液),其疗效大约可维持1个月左右,发病季节注射1~2次即可,副作用也较小。
皮质激素类这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但是长期全身用药可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其中与糖尿病患者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影响糖代谢,升高血糖。不过治疗花粉症时,激素类药物一般是局部使用,临床上常见的用法为抗组织胺类药物口服 皮质激素类药物鼻部喷雾。激素类用的比较多的是:丙酸培氯松气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后两种喷雾剂不良反应较少,目前在大医院用的比较多,内舒拿甚至可以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因为是小剂量使用,都不太强调糖尿病患者的禁忌问题。
但是糖尿病患者在发生过敏阶段还是需要谨慎用药,告诉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将正在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说清楚,便于医生开具适合您的抗过敏药物。同时最好询问内分泌科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自己的糖尿病用药,减少其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同时加强血糖监测,以期平稳度过过敏期。
饮食防治花粉过敏症
研究发现,花粉与食物过敏原具有交叉反应性,如桃、龙眼、葵花籽、核桃、花生、大豆、葡萄、西红柿与蒿属花粉、葎属花粉具有交叉反应,苹果与蒿属花粉具有交叉反应。因此,花粉过敏症患者在预防花粉过敏的同时,还需注意留意上述食物引起过敏。
患有花粉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食鸡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热量、精加工的食物,以防加重过敏症状。多吃胡萝卜、金针菇、香蕉、酸奶,适量食用大枣、蜂蜜等具有防治花粉过敏症食物。
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健康
有的花粉过敏症患者,在看到仿真花卉时就会出现哮喘等过敏症状,再得知真相后症状会立即缓解。可见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忧虑等不良心态也会促使花粉过敏症的发生。因此,有花粉过敏症的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可以选择适当运动转移消极的心境,或多与意志坚强的病友交谈吸取经验,逐渐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放松心情,从容面对疾病。
此外,吸烟、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诱发花粉过敏症的发生与加重。因此,防治花粉过敏症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当然也要养成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避免疲劳,可以根据季节“顺势而为”,如夏季早睡早起,中午午休片刻,冬季早睡晚起等。
“糖尿病天地”感谢您的关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邮发代号80-225
《糖尿病文摘》邮发代号80-741
《糖尿病临床》邮发代号80-742
详情请咨询010-51260912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蜂蜜并非人人适宜 这几类人吃蜂蜜要慎重
蜂蜜,不仅是家中常用的食品“增甜剂”,还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养生好物”。但是,你可知道蜂蜜并非人人都适合吃,有几类人就最好别吃蜂蜜!
这三类人不宜吃蜂蜜
①
11岁以内的孩子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及其芽孢。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的肠道拥有强大的免疫和防御系统,食用后并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对于肠道环境还很脆弱、抵抗力较差的孩子来说,肉毒杆菌进入体内后会在肠道中快速繁殖,并分泌肉毒素,很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严重者甚至可能致命。
小贴士:不只是蜂蜜,含有蜂蜜的饼干、蛋糕等产品,也不建议喂给孩子吃。
②
糖尿病人
蜂蜜的含糖量高达80%,其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吸收得比较快,对血糖的影响也会比较大。所以,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吃蜂蜜,否则可能加剧血糖波动;即便是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的病人,也应尽量少吃。
小贴士:蜂蜜的升糖指数和热量与白糖相比都要低一些,在一些需要放白糖的场合,倒是可以适当用蜂蜜来替代。
③
正处于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
正处于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同样不宜食用蜂蜜。一方面,蜂蜜中大量的果糖会在肝脏代谢并产生大量尿酸;另一方面,果糖摄入过多会导致人体对胰岛素出现抵抗,间接导致尿酸排泄量减少。尿酸产量增加了,排泄量却减少了,体内堆积的尿酸越来越多,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蜂蜜有没有保质期
从理论上来说,成熟且纯度高的蜂蜜确实可以在密封、避光的条件下无限期保存,因为它的含水量很低、含糖量很高,细菌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不过,在实际生活中这往往很难实现。一来,蜂蜜的包装一旦被打开,通常很难做到完全密封;其次,在用勺子、木棒等工具舀取蜂蜜时,工具上携带的细菌、水分会趁机进入到蜂蜜中,从而加速其变质。目前,根据《食品法》的要求,蜂蜜生产厂家一般都将蜂蜜的保质期定为2年左右。为安全起见,过期蜂蜜大家还是别吃了吧!
蜂蜜结晶就是坏了?
天热了以后,不少人都会选择把蜂蜜放进冰箱冷藏。结果过段时间拿出来一看,发现蜂蜜结晶了,就以为蜂蜜坏了、不能吃了。其实,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蜂蜜内部会发生物理反应,导致葡萄糖等糖分开始出现结晶的情况,最开始只是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延长,结晶的面积也会逐渐变大。也就是说,蜂蜜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是正常现象。不仅如此,如果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比较高,同样容易结晶;蜂蜜里如果含有花粉、葡萄糖结晶颗粒之类的“结晶核”,也会促使蜂蜜出现结晶。一般来说,蜂蜜结晶只是对口感和取用有些影响,并不影响食品安全,可以放心食用。不过,如果发现蜂蜜出现了白色泡沫以及异味,那就说明变质了,不建议吃了。
蜂蜜水能解酒?
从研究数据来看,果糖对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作用。此外,前面也说过,大量摄入果糖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急剧上升。所以,不提倡大家通过喝蜂蜜水来解酒。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