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起水泡破了(糖尿病脚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爷爷”趟水买菜脚起水泡流脓

武汉晚报讯 冒雨出门买菜趟了水,第二天脚上冒出一个小水泡,几天后溃烂流脓。7月21日,眼瞅着溃烂面越来越大的李大伯赶到医院看诊,才知是糖尿病足引起的。武汉市东湖医院医生管雅文指出,近段时间雨水不断,不少糖尿病患者因足部起泡溃烂前来就诊,大多都是趟水后所致。她提醒市民,雨天出门最好穿套鞋,尤其是糖友更要注意。

70岁的李大伯患糖尿病多年,一周前冒雨出门买菜时趟了水,回家鞋袜都湿透了。第二天,李大伯发现右脚上起了个小水泡,不疼不痒他也没在意。21日一早,他发现水泡破了开始溃烂流脓,这才赶紧跑到医院看诊,管雅文仔细检查后告诉他已患上了糖尿病足。管雅文介绍,糖尿病人的血管、神经长期泡在“高糖”血液里,会出现感觉异常,对冷热疼痛刺激都变得不敏感,无法及时发现皮肤损伤。雨水浑浊,细菌滋生,高血糖状态下很容易引发真菌感染,引起糜烂。管雅文提醒糖友,下雨天如必须出门,一定要穿上雨鞋和袜子。外出归来及时更换鞋袜,用温水洗干净脚后及时擦干,尤其是脚趾缝里要保持清洁干燥。

刘璇 喻茜 吴萍

“糖友”泡脚养生 不慎把脚泡烂

指导医生 第910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高旭航

■早报记者 杜妮娜

天气渐凉,不少人喜欢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觉得舒坦又健体。然而近日,广东一位成先生就因泡脚方法不当导致双脚起泡溃烂,最后因为感染严重,需要截趾保腿。记者经采访了解到,泉州每年都会有一些糖尿病友因泡脚而“烂脚”的病例。医生提醒,泡脚有讲究,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泡得好强身健体,方法不当会出大问题。

“糖友”泡脚成糖尿病足

记者就此采访第910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高旭航,他表示,泉州每年都会有一些糖尿病友因泡脚而“烂脚”的病例。有一名老年“糖友”用泡脚盆泡脚按摩,结果就用了3天,就发现足背破皮,但患者并没重视,继续泡脚,导致伤口越来越大,开始红肿、溃烂,到医院就诊的时候,被确诊为糖尿病足。

高医生指出,泡脚可以驱除寒冷、促进代谢、利于睡眠等,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就要慎重啦,泡脚时要多注意水温和卫生。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对温度并不敏感,很容易被热水烫伤,所以泡脚水在37℃为宜,如果自己无法判断水温,可以让家人帮忙试一下,或者用水温计测量一下。泡脚时间也要控制好,建议每次泡脚不超过15分钟。

另外,不宜使用刺激性药水泡脚。现在市面上推出了很多泡脚的中药,比如艾草、红花、栀子等等,很受大众的喜爱。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应遵医嘱使用,勿自行选购一些不明成分的药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来泡脚,不然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足提前到来。

哪几类人不适合泡脚

除了糖尿病患者,还有一些人群也并不适合泡脚。

一是心脏不好、血压不稳的人。热水泡脚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体内的血液会大量地往下肢流动,而向上运输的血液量就会变少,这对于本身有冠状动脉狭窄、堵塞的人来说,可能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而且泡脚时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加快,也会随之影响血压 ,所以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波动较大时不宜泡脚。

二是下肢动脉闭塞者和下肢静脉曲张者。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已经出现闭塞的血管,相反地,因其他部位的血管出现扩张,会加重闭塞部位的缺血,让病情雪上加霜。下肢静脉曲张者若用热水泡脚会进一步扩张已经曲张的静脉,从而加重下肢淤血,加重病情,出现越泡越肿的情况。这类患者最好也不要用热水袋暖脚,不要穿过紧的袜子、鞋子,避免久站、久坐。晚上睡觉时可以把脚垫得高一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回流。

三是足癣等皮肤病患者。泡脚的热水并不能杀菌,温度100℃时才能使大部分真菌死亡,泡脚的水温一般非常适宜真菌生长。所以热水泡脚不仅会加重发痒,皮肤有破溃、损伤的话,还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高医生同时提醒,刚吃完饭不要泡脚,这样会使胃肠血液供应减少,导致消化不良;不要临睡泡脚,泡脚后人体大脑供血充足,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这个时候反而入睡难,因此建议在睡前1小时进行。泡完脚最好进行适当脚部按摩,脚底很多穴位经络是内脏的反射区,每天适当按摩能够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强身健体。

来源: 东南早报

命悬一线!七旬老人脚上长水泡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务必当心足下

#科普一下# #健康科普排位赛# #湖南身边事#

“只是一个黄豆大的水泡,没想到竟然要截肢”,七旬老人脚趾上的小水泡破溃,竟让她失去右脚及小腿,留下终身遗憾!

76岁的杨娭毑家住湖南省湘阴县,3年前发现血糖较高,并有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未予重视,未监测血糖及系统服用降糖药物治疗。4个月前,杨娭毑发现右脚第五趾疼痛,并有一颗“黄豆”大小的水泡形成,以为是新买的鞋不合脚导致,想着多穿几天就好了,加上不痛不痒就没去管它。几天后,水泡出现破溃、发黑,还伴有出血及恶臭。

到了3月23日,老人的右脚第二、三、四趾皮肤也出现不同程度发黑,并且坏死的面积迅速扩大,疼痛也越来越明显,不能行走。家人赶紧将老人带到当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并感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给予伤口换药及调控血糖等处理后,老人于4月12日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王靖主任医师处就诊并收入院。入院后的双下肢血管彩超显示,老人双下肢动脉硬化并且不同程度狭窄,多处动脉管腔闭塞。

经过积极的降糖、抗炎、抗凝等术前准备后,4月25日,王靖主任医师带领贾真副主任医师等为杨娭毑施行“右下肢膝下截肢术”,以控制感染病灶。术后,老人伤口愈合较好,血糖控制相对稳定,遗憾的是永远失去了右脚和小腿。

“如果能定期监测血糖,按时服药,定期筛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注意自我护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悲剧就不会发生了”,王靖表示,糖尿病人由于血糖控制欠佳,很容易引起下肢动脉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由于患者感觉减弱或消失,往往出现症状时很难察觉,容易因为修剪趾甲、泡脚烫伤等外伤引起的足部溃疡而导致足部坏死或感染,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截肢。

王靖提醒,糖尿病人一旦发现足部皮肤颜色发生变化,或者出现足部麻木、疼痛、灼热感、踩棉花感、脚无知觉、瘙痒或有蚂蚁爬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周围神经病变。足部发冷、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信号,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

通讯员 湖南省人民医院 梁辉 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