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会爱喝水吗(糖尿病爱喝水是不是严重了)

三湘名医在线 0
文章目录:

每天不停喝水以为是天热口渴,一查竟是糖尿病!专家提醒:一直想喝水,要警惕

长沙市民周爹爹每天不停地喝水,以为是天气太热所致。谁知道因发热到医院检查,竟是糖尿病找上了他。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黄艳主任医师提醒,有些一直想要喝水的人可能是血糖浓度升高所致,最好到医院检查血糖浓度。

这段时间,长沙持续高温,家住岳麓区洋湖街道的周爹爹老是口渴,每天不停地喝水,以为是天气太热所致,就没放在心上。他的小便次数也明显增加,每天有20多次。近日,周爹爹因受凉出现了发热症状,感觉咽喉不适,全身乏力、气促,家属将周爹爹送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救治。医生检查发现,周爹爹体温达39.5℃,而血糖提示已经超过血糖仪能检查的最高值,急诊急救中心立即为周爹爹进行胰岛素降糖、快速补液等治疗,并完善CT及血气分析等检查。考虑病情危重,周爹爹被送往急症重症监护室治疗。

黄艳介绍,糖尿病的出现并不是突然的,在早期会有征兆。作为一种代谢性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身体受到其他生物作用的影响,从而导致体内血糖值急剧升高。高血糖为糖尿病的主要标志,患者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一直想要喝水的人可能是血糖浓度升高所致,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血糖浓度,诊断是否为糖尿病。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未能及时发现疾病,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并发症。

糖尿病病人应该是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医生一文说清楚

“医生,我糖尿病十多年了,不喝水容易感觉到口渴,喝水后小便次数增多,那我到底是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呢?”

糖尿病

今天门诊来了一个病人,他糖尿病十多年了,由于之前没有把糖尿病当回事,也没有按时吃药,所以血糖控制得并不太理想。血糖控制得不好,那小便次数就会增多,再喝水小便次数会更多,因此这位病人对自己到底是否应该多喝水比较疑惑,所以就发出了开头的疑问。那糖尿病患者到底是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呢?如何科学喝水呢?今天医者良言跟您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1.很多糖尿病患者不太敢多喝水:

消瘦

有点医学常识的人估计都知道,糖尿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不少糖尿病患者觉得自己本身小便次数就多,如果这个时候再多喝水,那小便次数肯定会更多,这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不方便,而且还会把多喝的水排出体外,因此多喝水也是白喝。

还有一些糖尿病病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小便次数增多就是多喝水引起的,为了减轻小便次数增多的情况,他们就选择尽量少喝水。

脑梗死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糖尿病患者尿液增多的话,就会造成体内丢失水分的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那肯定对身体是不利的。尿液增多、喝水减少,就会使得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这不仅仅会引起血糖的升高,而且还会增加栓塞性疾病(比如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和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等)的风险。

根据权威的数据,糖尿病患者之中因为饮水不当而诱发糖尿病并发症的比例高达15%。

2.糖尿病患者适合多喝水吗?

喝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地多喝水是有好处的。至于具体为什么,下面且听我细细解释。

人体内存在着三种体液,即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正常情况下这三种体液之间的渗透压是一样的。大家可能不知道,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渗透压一样有何意义,学过高中生物的朋友估计都知道,液体流动的方向是从低渗向高渗。如果这三种体液的渗透压不同,那就有可能会造成细胞的脱水或者吸水胀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血液中的葡糖糖含量是偏高的,这就会使得血浆中的渗透压升高,当血糖以及血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肾脏进行代谢的时候,就会造成肾脏小管液得渗透压升高。这样的话肾脏对水和氯化钠的吸收就会减少,从而形成渗透性利尿。

细胞

当血糖很高的时候,就会造成血浆中的渗透压明显升高,根据液体从渗透压低的地方流向渗透压高的地方的理论,细胞内液和组织间液的部分水分就会向血浆移动,这会造成细胞脱水,可引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如果糖尿病患者喝水喝得少的话,那就会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增加,而这不仅会增加小便的次数,还会增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这样的话人体就不能很好地利用葡糖糖。但是人的日常活动是需要能量的,那这些能量只能从脂肪和蛋白质中获取。然而,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如果喝水少的话,那就会增加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这对于人体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的。适当多喝水不仅仅能降低血糖的数值,而且还能避免血液粘稠、增强新陈代谢。#健康明星计划#

3.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科学喝水?

对于正常人来说,每天应该喝1600ml左右的水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点饮水量是不够的,因为他们对水的需求量是大于正常人的。具体每天要喝多少水,这个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变化来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小便的次数很少或者尿量很少、小便发黄,基本就可以断定喝水的量不足,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不过需要注意,一定要排除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否则这个判断的不准。

可能糖尿病患者想知道应该喝什么水为好,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可以优先选择白开水,因为它不含有任何糖类,而且还容易获得。如果喝不惯白开水,也可以在里面放点茶叶,当然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豆浆、矿泉水、纯牛奶等。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尽量不要在水里面加入糖类,而且也不要用饮料替代白开水,否则的话不仅仅会引起血糖的升高,还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尿频

在喝水的时候,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为何糖尿病病人为何少量多次喝水,其实这个是因为一次性喝的水太多,那就会造成尿液量明显增加,这不仅仅给生活带来不便,而且还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与此同时,一次性喝水喝水的太多,人体来不及吸收,这些被喝进去的水分就被排出体外了,压根就起不到补水的作用。

最后总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增加饮水量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因为多喝水造成多尿就减少喝水的量。只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喝水也不能喝的太多,而且尽量要采取多次少量喝水的方式!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为何一旦患上了糖尿病,就总会口渴想喝水?真相原来是这样

关于糖尿病这类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对这类疾病存在同样的误区,即“糖吃多了就会得糖尿病”。实际上,糖尿病与吃糖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联性,在临床上,糖尿病属于一类慢性代谢性疾病,当体内的血糖不能及时转换成能量供人体消耗时,便会在体内以及血液中发生堆积,久而久之,就会诱发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其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血糖升高,但由于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不重视血糖,而且也没有养成对血糖定期监测的习惯,所以就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疾病的到来。

不过,除了血糖升高外,糖尿病在临床上还有其他典型症状表现,比如“三高一少”,也就是说,患者会出现进食量增多、饮水量增多以及排尿量增多的情况,与此同时,体重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对于早期患者而言,饮水量增多的现象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便一直在喝水,往往也很难缓解口干舌燥的情况。

而患上糖尿病后之所以很容易感觉到口渴,就是因为血糖在体内就如同“小海绵”一般,会将人体内的水分迅速吸收,而且在此过程中,葡萄糖也会不断在细胞外液中聚集,以至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大大增加,而当人体的大脑接受到相应信号后,就会产生一种名为抗利尿的激素,并且通过大脑垂体将其释放出来。

与此同时,下丘脑也会将信号输送至大脑,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口渴感。一般来说,糖尿病的问题越严重,“三多一少”的症状就会越突出。

如果患者的排尿量过多,却又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那么就很容易促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若是体内的失水量超过了10%,那么就很容易促使血糖水平上升,进而诱发心悸、乏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而如果体内的失水量高达20%,还有可能会导致血压水平下降,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在高血糖的状态下,补充水分能够很好地降低血浆的渗透压,进而使其恢复至正常状态,如此一来,也有利于促使体内的血糖水平下降,但在喝水的过程中,患者也要注意方法的把握。据临床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的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600-2000ml左右,不一定非要感觉到强烈的口渴时才能饮水,因为当自身的口渴感极度强烈时,体内的血糖水平大多都已经出现了一定波动。

此外,对于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来说,在补充水分方面,更是应该小心谨慎,需要根据自身每天的尿量来决定补水量,通常情况下,患者应该根据自己前一天的排尿量来调整当日的饮水量,饮水量要在前一天排尿量的基础上增加500ml,这样就能够满足自己当日的需求了。另外,大家还要注意的是,此类患者要注意把控好饮水的温度,一般来说,25度左右的水温就可以了。

虽然糖尿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但它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除了遗传因素我们不能改变外,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等,我们都能及时加以调节。

而且,即便患上了糖尿病,我们也能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对病情加以控制,并由此延长自身生命周期,不过,出于健康考虑,大家还要切记,千万不能随意、盲目更换药物,以免造成其他一系列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