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妈妈能吃糯米吗(糖尿病妈妈吃什么糙米)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糯米 这4种人最好少吃

糯米是一种常见的食材,糯米饭就是南方人民比较常见的主食。另外在一些需要进行庆典的节日中,也有糯米的身影。比如说端午节糯米就可以包粽子,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糯米也深受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糯米的,以下这5类人最好不要多吃糯米。

糯米虽然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糯米。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糯米更是要少吃。糯米也相对来说不好消化,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也要少吃糯米。

哪些人不适合吃糯米?

1、糖尿病患者

因为糖尿病人的血糖含量比较高,平时在饮食上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以达到对血糖的稳定控制。糖尿病人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主要看食物的升糖指数。食物的升糖指数很高,哪怕它再美味也要禁止食用。糯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升糖指数是非常高的,它和红薯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一样,糖尿病患者应该对此避而远之。

2、感冒发烧的人

如果生病了感冒或者是发烧,肠胃功能应该暂时都处于一个抑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最好可以吃一些流食,以达到辅助感冒治愈的目的。但是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吃不好消化的糯米做的食物,就会使病情更加的加重,不利于病情的缓解和治愈。

3、消化功能比较差的人

糯米中淀粉含量高,虽然淀粉是比较好消化的,但是食物的消化还与它的粘度和粒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有关。虽然糯米还有很高的淀粉,但是它做成食物之后有很高的黏性,这些黏性尤其是在发冷变硬后更加大,这样就会使其非常难以消化。本身消化功能很差的人,在吃上糯米就会使消化功能更加的差,出现肠胃疾病。

4、老年人和儿童

不可否认糯米是非常美味的食物,通过糯米做的糯米饭或者是粽子是非常美味的,但是糯米饭和粽子很难消化,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这种肠胃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弱的人来说,多吃粽子等食物就会影响肠胃健康。

糯米固然美味,但是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不适宜吃糯米的人群还是要少吃糯米为宜。

糯米成为关注中心!医生发现:吃糯米时,糖尿病患者多留意这3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糯米,这个看似无害的食材,简直是冬天的“团宠”。从热气腾腾的汤圆,到软糯香甜的红豆糯米饭,再到街头巷尾的糯米鸡,光是想想都让人口水直流。

然而,糖尿病患者面对糯米,却像是站在美食与健康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诱人的口感,一边是血糖的挑战。

有位患者老张,60岁,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春节期间忍不住吃了几顿糯米饭,结果血糖飙升,口渴、乏力、尿频,一查血糖,直接爆表,甚至一度接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边缘。

紧急入院,医生团队连夜调整治疗方案,才算把他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等他病情稳定后,我问他:“老张,你是不是吃糯米了?”他一脸委屈:“就吃了点糯米饭,没吃糖啊!”

这就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误区,觉得只要不吃糖,血糖就不会升高。但事实上,糯米的“升糖威力”,可比糖还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患者吃糯米时需要注意的三大关键点。

1. 糯米的升糖指数高 血糖飙升比你想象得快

升糖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重要指标。糯米的GI值高达87左右,属于高GI食物。而普通大米的GI值大约是70,相比之下,糯米的升糖速度更快。

吃糯米后,血糖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迅速升高,再迅速下降,这种剧烈波动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加速糖尿病的进展。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本来就不太好,这样一折腾,胰岛素分泌更难维持平衡,血糖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解决办法:如果实在想吃糯米,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糙米、燕麦、蔬菜等,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同时,控制食用量,每次吃糯米的量最好不超过30克(生重)。

2. 糯米的黏性高 消化负担重 胃肠道不堪重负

糯米的黏性极强,吃下去后,在胃里像一团胶水一样,不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分解,消化时间比普通大米长得多。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可能只是感觉胃里胀胀的,但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已经出现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糯米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比如胃胀、反酸、恶心,甚至胃排空延迟。

糖尿病胃轻瘫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长期高血糖损害了自主神经系统,导致胃的蠕动功能下降,食物在胃里滞留时间过长,影响营养的吸收,还可能引起低血糖,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办法: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糯米,尤其是本身有胃肠道问题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吃,建议将糯米与其他易消化的食材搭配,比如南瓜、红薯、山药等,减少胃肠道的负担。此外,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以免加重胃的负担。

3. 糯米食物热量高 体重管理成难题

糯米食品往往热量不低,比如糯米饭、汤圆、粽子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还可能加入糖、油脂、肉类等,热量进一步飙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管理至关重要,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又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有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减重5%-10%,胰岛素敏感性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控制也会更稳定。因此,严格控制热量摄入,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之一。

解决办法:糖尿病患者尽量避免高热量的糯米食品,比如油炸的糯米制品(炸年糕、糯米糍等),以及添加大量糖分的糯米甜点(红豆糯米糕、桂花糯米藕等)。

如果想吃,可以选择清淡的做法,比如蒸糯米饭,并且减少食用频率和食量。

除了糯米,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低GI食物:用糙米、全麦、燕麦等代替白米饭,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
  •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要均衡,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血糖飙升。
  • 多吃优质蛋白:鱼、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 避免高糖、高油、高盐食物:减少糖果、糕点、油炸食品的摄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 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糖尿病的管理,不仅仅是少吃糖那么简单,像糯米这样看似无害的食物,也可能成为血糖失控的“隐形杀手”。糖尿病患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需要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合理搭配饮食,才能真正做到健康与美味兼得。

控制血糖,就像掌控一场需长期坚持的比赛,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在这场比赛中走得更远。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在科学饮食的引导下,吃得开心,活得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糖尿病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版)》

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管理与膳食控制》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高GI食物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研究》

月子餐这么吃,产妇恢复才最好!

分娩像是一场重体力劳动,消耗妈妈的体力;照顾新生儿又颇费精力。作为新手妈妈一定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调补身体。虽然说药补不如食补,话是不错,可是并不代表着坐月子时就一定要整锅整锅地喝汤,或者每天一只老母鸡或猪蹄膀往肚子里塞。月子餐也要科学的吃才行。

1、鸡蛋有营养,但不能过量

很多在月子期间就要吃很多的鸡蛋,其实,并不是多吃鸡蛋就会尽快的促进自己的康复。大部分人表示月子期间每天要吃6、7个,甚至最多的还有16个的……亲们,考虑过胃的感受么?确实,鸡蛋的蛋白质利于吸收,维生素丰富。但鸡蛋吃多了容易造成脂肪的代谢异常,增加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且如果以吃鸡蛋为主,其他食物吃得很少,容易导致营养素不均衡而影响产妇的健康。

2、忌服用人参

有的产妇产后就马上食用人参等大补的物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人参虽然是补元气的佳品,能够促进血液流动,提高抵抗力。这对刚刚生完孩子的新妈妈十分不利。分娩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而服用人参很可能会影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所以新妈妈在分娩后的两个星期以内,不宜再服用人参。

3、蔬菜、水果不可少

对于蔬菜和水果,传统的观念认为,二者“水气大”,吃了会伤身体,殊不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所缺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母乳喂养的新手妈妈为了供应足够的高质量乳汁,更需要提高维生素的摄取量。

4、拒绝油腻,口味要清爽

不论是哪种分娩方式,新手妈妈在刚刚升级的最初几日里会感觉身体虚弱、胃口比较差。如果这时强行填下重油重腻的“补食”只会让胃口更加减退。在产后的第一周里,可以吃些清淡的荤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鸡肉、鱼等,配上时鲜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营养均衡。橙子、柚子、猕猴桃等水果也有开胃的作用。本阶段的重点是开胃而不是滋补,胃口好,才会食之有味,吸收也好呀。

5、主副分明,种类要多样化

不要偏食,粗粮和细粮都要吃,不能只吃精米精面,还要搭配杂粮,如小米、燕麦、玉米粉、糙米、标准粉、赤小豆、绿豆等。这样既可保证各种营养的摄取,还可使蛋白质起到互补的作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对新妈妈恢复身体很有益处。

月子餐推荐:

1、甜糯米粥

糯米50克,月子米酒水1220毫升,桂圆5粒,红糖30克。将糯米与去皮后的桂圆肉放入月子米酒水中,用电饭锅加盖煮40分钟左右,熄火,加入红糖搅拌后放入保鲜盒中以备食用。糯米较难消化,不可一次吃太多。糖尿病人不适合。糯米粥营养丰富,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其富含B族维生素,食用可养血、活血,还可辅助治疗血虚、血瘀,补脾益肺、温暖五脏、强壮身体,止口渴,经常食用,即可防病又能强身。

2、海米油菜

油菜200g、海米50g、鸡汤适量。将油菜洗净切成长段,以素油煸炒。加入海米,再加适量盐、糖、味精和鸡汤,至熟后加入淀粉汁,使汤汁透明即可。油菜利尿除湿气,海米温补肾阳,鸡汤补虚益气,三原料相配,共成补虚弱、消虚胖之佳品,经常食用可改善面部浮肿。

3、当归鱼汤

鱼、老姜、黑麻油、当归、水适量。将所有材料准备好饼清洗洗净。油入锅,大火烧热转小火,放入老姜爆至褐色。加入鱼、水及当归转大火煮开,加盖转小火煮5分钟熄火即可。这个鱼汤有活血补血,补充营养之效。

(编辑:小路)

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