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照糖尿病(a2糖分高吗)
孕妈妈控制血糖没那么难
怀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的妈妈通常会格外注意饮食与营养,但在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孕妈妈中,有80%—90%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即妊娠期糖尿病。孕妈饮食量大、精致、营养,运动量减少,容易摄入糖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多、过快,如每周增长1公斤,这些都将提升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数据显示,它的发病率为1.31%~3.75%,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1级的孕妈妈不必恐慌,单纯用饮食治疗即可把血搪控制在理想范围。
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 可饮食调整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是空腹血糖偏低、餐后高血糖明显、易出现肾性糖尿。特别是孕妈年龄高于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有过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过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史;或本次妊娠期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等,都是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孕妈健康、胎儿发育、分娩与婴儿发育皆有不良影响,部分孕妈妈格外关心血糖,一天7至10测成为常态。如果测到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餐后血糖小于6.7mmol/L,则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1级;如果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8mmol/L,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6.7mmol/L,则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2级。
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营养科 , 现苏州市立医院围产营养专科主任陈沁指出,A2级孕妈需饮食治疗,加胰岛素治疗才能把血搪控制在正常范围,而A1级的孕妈只需单纯用饮食治疗即可。如饮食治疗一两周后仍无法达到控制标准,则按血糖控制不良入院,进行药物治疗。
三大营养素比例要安排明白
据介绍,孕期糖代谢异常的营养治疗是个性化的,不可一概而论。医生会根据孕妈妈个人生活习惯,结合病情、年龄、身高、体重、孕前的BMI值、体重增长情况、活动强度、季节、胎儿大小等因素,确定总热量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既能达到理想的孕妇及胎儿体重增长,也能避免热能过低导致低血糖、酮症或体重下降。
通常情况下,每天、每公斤体重控制总热能为30Kcal—38Kcal。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45%-55%,蛋白质占总热能15%-20%,脂肪占总热能30%以下;增加膳食纤维能降低过高的餐后血糖。但陈沁强调,如果饮食控制失败,要尽早就医使用胰岛素。
科学制作食物也能降GI
血糖生成指数(GI)对于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并不陌生,它能反映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情况,因此根据它选择和制备食物有利于保持血糖稳定。
除了食物种类和碳水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影响GI,食物的加工与制作同样影响GI。比如烹调使食物易消化,熟食GI通常比生食物高;土豆泥GI高于土豆丝,土豆丝GI高于土豆片。因此可以通过更科学的制作食物方式达到降低GI的目的。
首先是粗粮不要细作。如白面包GI为70,混入75%-80%的大麦粒的面包GI为34,孕妈妈可以用粗制粉、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白面包。
其次是简单做,急火煮,少加水。食物的软硬、生熟、稀稠、颗粒大小对GI值都有影响,通常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多,食物的糊化越好,GI也越高。因此孕妈妈食物尽量简单加工,蔬菜和谷粒减少切、磨,并在餐前15分钟补充水分,餐时和餐后两小时无需额外摄入液体。
第三是注意高低搭配。高、中GI的食物与低GI的食物搭配会有中等GI,高GI食物叠加则GI更高。混合膳食是中、低GI的食物,比如饺子、包子、馄饨、猪肉炖粉条、馒头配鸡蛋炒木耳、米饭配鱼等。
此外,食用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也有利于血糖控制,如芹菜、竹笋、魔芋、木耳、菌菇类等,是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来源。
除了看GI,还要看GL
但仅关注GI是不够的,陈沁建议孕妈注意血糖生成负荷,即GL,由食物的GI乘以所摄入食物的实际碳水化合物的量,再除以100得出。低GL有利于血糖控制,GL大于20为高、GL为11-19是中等、GL小于10为低。
比如西瓜GI为72,孕妈食用一块净重120g的西瓜,通过查询食物成分表可知每100g西瓜的碳水化合物为5.5g,得出食用的120g西瓜含碳水化合物6.6g。72乘以6.6,再除以100得出4.75,属于低GL食物,因此吃一块西瓜,可以认为对血糖影响不大。
但陈沁表示,不同的人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不一样,不同的孕周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不一样,不同的病情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医学营养治疗的个体化饮食方案之外,健康教育、运动、监测与药物治疗也要同步关注。
TIPS
合理设定餐次时间也利于控制血糖
少量多餐,定时定点定量也是孕期糖代谢异常的营养治疗的关键之一。
早餐可在7时—8时食用,食物占全天总热能的10%—15%;中餐可在12时—13时进行,热能占比约30%;午点可在15时—16时进餐,热能占比5%—10%,晚餐在18时—19时食用,热能占比30%; 晚点可在21时—22时或者睡前30分—1小时食用,热能占比5%-10%。
于良营养师:A2奶粉,披着科学外衣的营养骗局
(本文共2510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前几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食品选购,自己挖坑自己跳的7大陷阱,代购婴儿奶粉,透明袋装牛奶,脱糖电饭煲,大麦若叶青汁,各种神奇酵素,A2奶粉,即食蔬果脆片等。然后好多朋友圈好友发来私信问:A2奶粉怎么了,为什么是坑?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从头到尾梳理一下A2奶粉的来龙去脉,并结合亲身实例,来告诉大家,为什么A2奶粉的宣传是个骗局。
在具体讲A2奶粉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一下牛奶和奶粉。牛奶中87%左右都是水分,剩下的13%为干物质,而这13%的干物质中,包括3%左右的蛋白质,4%左右的脂肪,5%左右的乳糖,以及钙等少量其他物质。而奶粉,理论上来说,就是脱掉87%水分后的,剩下的这13%的干物质。
知道牛奶和奶粉的区别之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牛奶粉和婴儿奶粉。虽然二者都是奶粉,但是却不能直接把牛奶粉当成婴儿奶粉给婴儿食用,这是因为牛乳和母乳,在营养成分上有很大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在“蛋白质”上。
不论是牛乳、母乳还是其他乳制品中,其中蛋白质主要有两种: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在牛奶蛋白质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大约为80%:20%;而母乳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为:40%:60%。所以如果想把牛奶做成婴儿奶粉,就需要对牛奶中蛋白质比例进行调整,从酪蛋白80%:乳清蛋白20%,调整到酪蛋白40%:乳清蛋白60%。然而具体如何调整,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我们以后再专门给大家讲,接下来我们把视角放在“酪蛋白”上。
刚才我们说了,婴儿奶粉中的酪蛋白应该和母乳接近,为40%左右,而这40%中1/3又属于β酪蛋白,这个β酪蛋白是由209个氨基酸构成的,分为A1、A2和B三种分子结构。
其实A1和A2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主要区别就在第67个氨基酸上,A1的第67个氨基酸是组氨酸,A2的第67个氨基酸是脯氨酸,而二者的区别是,A1的那个组氨酸可能在消化时被切开形成7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BCM-7,而A2那个脯氨酸在消化时不会被切开,于是就没有机会形成BCM-7。OK ,我想听到这里很多朋友有点糊涂,其实很简单,其实就是说:如果要想知道A2牛奶在健康方面是否比A1奶粉有什么特别之处,只需要了解A1牛奶可能形成的这个BCM-7是否对健康有影响就可以了。对吧?
在这里,插个题外话:虽然今天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大多数牛奶,都是含A1蛋白的牛奶,但是在很早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含A1蛋白的牛奶的,只有含A2蛋白的牛奶。是人类在漫长的在驯养奶牛的历史长河中,偶然产生了可以生产A1牛奶的奶牛,然后这个品种的奶牛被扩散到了全世界,成了今天牛奶的主角,这是一个历史的巧合。
就是这么一个历史的巧合,在2000年被新西兰一家公司抓住了商机,注册了名叫“A2”的牛奶公司,并号称自己可以筛选出生产A2牛奶的奶牛。他们不仅申请了专利,也就是任何公司只要使用A2牛奶,都得给这家公司交钱,还对A2牛奶进行大肆宣传。也正是因为这些宣传,才让我的那些朋友们产生了困惑,不断地给我发私信。
A2牛奶公司到底是如何对A2牛奶进行宣传的,让包括我那些朋友在内的大家如此困惑并最终沦为韭菜呢?我为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对于A2牛奶的宣传,主要经历了2个种草阶段,我们先为大家讲第1个种草阶段:您还记得我们刚才说的A1牛奶的那个BCM-7吗?A2牛奶公司说,A1牛奶中的这个BCM-7可能与自闭症有关,不仅如此,还号称含有A2蛋白的牛奶相比A1蛋白的牛奶可以减少I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I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比例是巨大的,如果这个说法真的成立,那这家公司将会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
于是A2牛奶公司开始动手了,他们向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管理局(ANZFA)提出申请,极力呼吁政府在普通A1牛奶的包装上标注健康警告信息,因为一旦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就意味着在未来A2牛奶公司可以以健康的名义垄断全球牛奶市场。
但是事与愿违,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管理局拒绝了A2牛奶公司的申请,理由是A2牛奶公司提供的证据是源于动物实验,并非人体实验。不仅如此,动物实验的结果是将BCM-7注入到动物体内得到的,而不是让动物通过饮用牛奶得到的。
更加让A2牛奶公司雪上加霜的是,2005年临床营养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也发表了一篇关于A2牛奶的综述,认为A2牛奶公司的假设是没有科学证据支撑的。2009年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明确指出BCM-7和A2牛奶公司提到的所谓心血管疾病、I型糖尿病、自闭症还有其他的很多慢性疾病之间也都没有因果关系。
哎~创业之路艰辛啊。。。
但是A2公司没有放弃(也没法放弃啊,这么多钱都投了)
于是他们又想了另外一个招儿,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A2牛奶公司的第二波种草阶段:
咱们经常喝牛奶的朋友应该对一个词都不陌生:乳糖不耐受。我们前面讲过,牛奶中有一种叫“乳糖”的营养物质,乳糖是一种双糖,没有办法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一种名叫“乳糖酶”的东西,将其分解为半乳糖才能被吸收。但是在咱们很多人的肠道中,没有足够多的“乳糖酶”。如果缺少了这种酶的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就顺利进入大肠,在这里被各种菌群所分解,产生气体。于是就出现了腹胀、腹泻、腹痛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而就是这样一个已经非常明确了的科学事实,在A2牛奶公司的第二波种草宣传中,“乳糖不耐受”却摇身一变成了是因为A1蛋白所致,而含A2蛋白的牛奶则不会带来乳糖不耐受。
纳尼?
但是你总得有证据吧?当我们看到A2牛奶公司给出的证据时,更是让我们惊得一瞥~前前后后就只有几个研究,分别只有21个志愿者、36个志愿者、45个志愿者…而且结果多是“无统计学差异”(当然不会有显著的差异啦,因为乳糖不耐受根本就不是蛋白的问题,而是乳糖的问题,怎么可能会有差异)。更让人可笑的是,这些研究还都是A2牛奶公司出资赞助的。
但是我们老百姓却对此一无所知,在A2公司一波一波看似充满“科学术语”的宣传中,一次一次地沦为韭菜。当他们割了老百姓的韭菜之后,再去花钱请专家、行业组织站台,继续为A2牛奶所谓的“科学”形象正身。正所谓:看起来是科学的伪科学才是真正的伪科学!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问过从高中起就在新西兰生活,后来在新西兰读营养学专业的同行。她表示:“A2牛奶感觉就是用来哐中国人的,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不仅营养学相关杂志根本没人愿意浪费时间去科普此事,就连老百姓对A2牛奶也根本不关心,因为“太贵”。”;还有微博认证为“乳品行业资深观察人员”的博主“奶粉揭秘”曾发微博表示:A2奶粉是由中资光明乳业旗下分公司代工的。
我本人是有轻微的乳糖不耐受的,也在某次A2牛奶公司赞助的营养行业大会上品尝过A2牛奶,当我伸手接过A2牛奶公司漂亮小姐姐递给我的A2牛奶,并用甜蜜的言语跟我说A2牛奶在乳糖不耐受方面神奇的功效时,我也心存些许慌张,难道是我的知识没跟上时代发展?但是当我喝完之后,发现:我还是曾经那个乳糖不耐受的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明白营养比例,科学制作食物!孕妈妈控制血糖没那么难
怀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的妈妈通常会格外注意饮食与营养,但在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孕妈妈中,有80%—90%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即妊娠期糖尿病。孕妈饮食量大、精致、营养,运动量减少,容易摄入糖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多、过快,如每周增长1公斤,这些都将提升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数据显示,它的发病率为1.31%~3.75%,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1级的孕妈妈不必恐慌,单纯用饮食治疗即可把血搪控制在理想范围。
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 可饮食调整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是空腹血糖偏低、餐后高血糖明显、易出现肾性糖尿。特别是孕妈年龄高于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有过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过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史;或本次妊娠期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等,都是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孕妈健康、胎儿发育、分娩与婴儿发育皆有不良影响,部分孕妈妈格外关心血糖,一天7至10测成为常态。如果测到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餐后血糖小于6.7mmol/L,则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1级;如果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8mmol/L,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6.7mmol/L,则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2级。
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营养科 , 现苏州市立医院围产营养专科主任陈沁指出,A2级孕妈需饮食治疗,加胰岛素治疗才能把血搪控制在正常范围,而A1级的孕妈只需单纯用饮食治疗即可。如饮食治疗一两周后仍无法达到控制标准,则按血糖控制不良入院,进行药物治疗。
三大营养素比例要安排明白
据介绍,孕期糖代谢异常的营养治疗是个性化的,不可一概而论。医生会根据孕妈妈个人生活习惯,结合病情、年龄、身高、体重、孕前的BMI值、体重增长情况、活动强度、季节、胎儿大小等因素,确定总热量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既能达到理想的孕妇及胎儿体重增长,也能避免热能过低导致低血糖、酮症或体重下降。
通常情况下,每天、每公斤体重控制总热能为30Kcal—38Kcal。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45%-55%,蛋白质占总热能15%-20%,脂肪占总热能30%以下;增加膳食纤维能降低过高的餐后血糖。但陈沁强调,如果饮食控制失败,要尽早就医使用胰岛素。
科学制作食物也能降GI
血糖生成指数(GI)对于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并不陌生,它能反映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情况,因此根据它选择和制备食物有利于保持血糖稳定。
除了食物种类和碳水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影响GI,食物的加工与制作同样影响GI。比如烹调使食物易消化,熟食GI通常比生食物高;土豆泥GI高于土豆丝,土豆丝GI高于土豆片。因此可以通过更科学的制作食物方式达到降低GI的目的。
首先是粗粮不要细作。如白面包GI为70,混入75%-80%的大麦粒的面包GI为34,孕妈妈可以用粗制粉、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白面包。
其次是简单做,急火煮,少加水。食物的软硬、生熟、稀稠、颗粒大小对GI值都有影响,通常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多,食物的糊化越好,GI也越高。因此孕妈妈食物尽量简单加工,蔬菜和谷粒减少切、磨,并在餐前15分钟补充水分,餐时和餐后两小时无需额外摄入液体。
第三是注意高低搭配。高、中GI的食物与低GI的食物搭配会有中等GI,高GI食物叠加则GI更高。混合膳食是中、低GI的食物,比如饺子、包子、馄饨、猪肉炖粉条、馒头配鸡蛋炒木耳、米饭配鱼等。
此外,食用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也有利于血糖控制,如芹菜、竹笋、魔芋、木耳、菌菇类等,是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来源。
除了看GI,还要看GL
但仅关注GI是不够的,陈沁建议孕妈注意血糖生成负荷,即GL,由食物的GI乘以所摄入食物的实际碳水化合物的量,再除以100得出。低GL有利于血糖控制,GL大于20为高、GL为11-19是中等、GL小于10为低。
比如西瓜GI为72,孕妈食用一块净重120g的西瓜,通过查询食物成分表可知每100g西瓜的碳水化合物为5.5g,得出食用的120g西瓜含碳水化合物6.6g。72乘以6.6,再除以100得出4.75,属于低GL食物,因此吃一块西瓜,可以认为对血糖影响不大。
但陈沁表示,不同的人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不一样,不同的孕周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不一样,不同的病情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医学营养治疗的个体化饮食方案之外,健康教育、运动、监测与药物治疗也要同步关注。
TIPS
合理设定餐次时间也利于控制血糖
少量多餐,定时定点定量也是孕期糖代谢异常的营养治疗的关键之一。
早餐可在7时—8时食用,食物占全天总热能的10%—15%;中餐可在12时—13时进行,热能占比约30%;午点可在15时—16时进餐,热能占比5%—10%,晚餐在18时—19时食用,热能占比30%; 晚点可在21时—22时或者睡前30分—1小时食用,热能占比5%-10%。■新快报记者 陈思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