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甜眼睛红(糖尿病人眼睛模糊可以吃什么对眼睛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看东西发红 当心青光眼

古稀之年且患糖尿病20余年的老唐,两周前开始看东西发红,之后开车右眼突然看不清仪表盘了,特来医院看病。经检查老唐被诊断为糖尿病性青光眼。

糖尿病性青光眼是糖尿病导致眼睛失明的重要因素,其发病机理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础上产生新生血管,虹膜与新生血管黏连,新生血管不断向前房角延伸,导致虹膜根部和房角紧紧黏连,逐渐使房角闭锁,致使眼压高而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青光眼发展快,因为新生血管的管壁非常薄,很容易破裂引起前房积血,而且时出时止,又很难吸收,故能致人失明。当然,也有个别人的出血自行吸收消失。

糖尿病性青光眼的主要特点是,早期患者没有明显不适,当病情逐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经休息后消失,故易误认为视力疲劳。病情加重,眼压升高,会头痛剧烈,甚至恶心呕吐,止痛和降眼压药可缓解;如果止痛和降眼压都不能解决,只能手术治疗。开始对视力影响小,但视野可出现缺损或缩小,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最后视野消失致盲。

糖尿病性青光眼治疗主要有药物、激光、手术治疗等,但控制血糖、血压是贯彻始终的。糖尿病患一定要进行糖尿病相关性眼病筛查,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检查(视力、散瞳查眼底、眼科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血糖控制不佳者应当每季度检查一次;平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光线黑暗下长时间看手机;防紫外线。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下面情况一定要及时去眼科就诊: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胀、眼部疼痛、畏光流泪、复视、重影,特别是看东西有缺损等;戴眼镜后视力无提高;看书或看电视时眼睛容易疲劳。(罗建国)

糖友眼睛红,诊治并不同

本文作者:

许毓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刘 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科中心副主任、眼底及视网膜科(北)主任

最近3个月,糖尿病患者刘奶奶发现自己的眼睛经常发红,而且看东西变得很模糊,不过没有太明显的不适感。她以前得过“红眼病”,感觉这次的症状也差不多,就自己买了些消炎眼药水用,后面就没在意这件事了。结果最近几天,刘奶奶的右眼几乎看不到东西了,“这是咋回事!不要吓我哦!”到医院就诊后,刘奶奶被告知是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要往眼睛里面打针治疗。她很奇怪:“同样是眼睛红,治疗居然还能不同啊?”

类似于刘奶奶这样的困惑,临床其实并不少见。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眼睛红,诊断治疗为何不同呢?

01

糖尿病咋会引起眼红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于正常水平。想象一下,眼睛就像是一座精密的城市,有着血液供应的“道路”和道路周围的“建筑物”和“信号灯”。而高血糖就像是城市中的交通事故,导致道路不畅,建筑损坏,最终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当“事故”发生时,信号灯就会亮起红灯,提示交通出现问题。同样,糖尿病患者的眼睛红也是这种“红灯”信号,提醒我们需要更关心身体的健康。

02

能发出“红眼”信号的糖尿病相关眼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眼底出血

视网膜位于眼球后方(眼底),是一片感光的组织,而其中最敏感的感光区域则被称为黄斑部。高血糖会伤害眼睛视网膜微小血管,使这些血管从血管壁凸起,形成微小的凸点,覆盖着变形膨大的“微动脉瘤”,形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种情况下,血液渗透到视网膜中,导致视网膜中央的黄斑部膨胀和水肿。这可能呈现局部或弥漫性,导致患者在看东西时焦点变模糊,画面出现浮动感。

除了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微小血管、形成微型动脉瘤外,由于血管功能减退,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给视网膜。为了弥补血液供应不足,我们的眼睛试图在视网膜上生成更多的小血管。而为了生成这些小血管,我们眼睛会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并扩散至整个眼球,造成视网膜和结膜出现新生血管,引起“红眼”。然而,这些新生血管无法健康地生长,容易发生渗漏和出血,导致眼底出血。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与虹膜新生血管

青光眼是一种我们经常听说的眼部疾病。那么,到底什么是青光眼呢?眼睛会持续分泌类似水的液体,而这些液体最终会离开眼睛,进入血流中。如果眼睛的排水系统出现问题,液体无法顺利离开眼睛,不断在眼球内积聚,会增加眼睛内的压力,压迫到神经。这就被称为青光眼。

那么,这与糖尿病的“红眼”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在前文说了,为了弥补糖尿病造成的血液供应不足,眼睛会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更多的小血管生成,并扩散至整个眼球。这些因子会刺激眼球排水系统周围(虹膜)生成新生血管。这很容易影响眼睛排水系统的功能,导致液体无法正常排出,眼压就会上升,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这时患者呈现眼痛或头痛,视觉模糊及“红眼”。

糖尿病性干眼与结膜炎

“干眼”字面意思就是眼睛缺水,实际上是因为眼泪的质和量有问题,不够量又不够稳,这就导致了眼睛干燥。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感到眼睛干,有时候想揉揉眼睛,这一方面是因为血糖高,血液供应不足,影响到眼睛泪液分泌系统,导致泪液减少;另一方面,糖尿病还可能导致泪液分泌系统的出口处出现脂质栓子,它容易引发眼睛泪液系统反复发炎,导致眼皮外翻,结果脂质栓子越来越难顺利排出,干眼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顺带一提,泪液系统的反复发炎还可能导致“红眼”。

再说说眼白的地方,就是结膜,也能分泌泪液。但在高血糖的影响下,结膜细胞的泪液分泌功能也受损,泪液减少,稳定性下降。这样一来,结膜细胞的表面就受损,功能也受到影响,再加上泪液异常,又会加重结膜细胞的损害,减少结膜细胞的数量,形成了恶性循环。结膜一旦受损,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于是就有可能得结膜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红眼”了。

糖尿病对角膜的损伤与角膜炎

角膜的损伤,包括外层的角膜上皮、内层的角膜内皮以及角膜神经的受伤,这可能导致眼睛变红。糖尿病直接影响角膜上皮细胞,让它们的黏附能力变差,结果角膜上皮容易脱落。更甚者,高血糖还让角膜上皮细胞发生变性,破坏了它们的保护作用,这意味着当角膜上皮受伤后,细胞修复和再生都会受到阻碍,使角膜的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导致眼睛发炎,变得“红眼”。

这种“红眼”不同于一般的角膜炎,患者不容易感到疼痛,因为高血糖削弱了角膜的感觉,同时减少了维持眼睛正常状态的能力。这种削弱让眼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弱,眨眼的次数也减少了,导致泪液的分泌减少。而泪液减少,加上质量的下降,使得角膜上皮的功能出现问题,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让“红眼”持续得更久。

03

不同“红眼”的治疗方法各不同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眼底出血这类疾病,我们会选择一种叫“视网膜激光光凝”的方法来治疗。有点像修理房子,我们会用激光来“修补”视网膜上的问题区域,就像我们修理房屋漏水一样,让血液流畅,缓解眼睛缺氧的情况,防止新的问题血管生长。有时,如果眼睛出现黄斑水肿,医生可能会像给花用除草剂一样,通过向眼内注射一种叫“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药物,阻止眼睛内部的血管生长,减轻水肿。对于一些眼睛问题比较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眼科手术”来治疗一些眼内出血、血管过度生长等问题,就像我们修剪盆栽一样。这样可以迅速解决一些棘手的眼部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与虹膜新生血管这类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处理方法类似,我们同样选择“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药物,来缓解眼睛缺氧的情况,阻断血管生长,减少新生血管。此外,就像我们浇水时给花松土一样,我们通过β受体阻断药、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调节眼内排水系统,有助于控制眼压。此外,采用一些特殊的引流物植入方法,就像在花园里使用排水系统一样,加强眼压控制。

对糖尿病性干眼、结膜炎、角膜炎这些疾病,我们可能会像给花浇点水一样,用一些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或者自体血清,来帮助治疗眼睛的干燥和角膜问题。有时候,眼睛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肥料”,就像我们为花加点肥一样,医生可能会开一些眼膏、眼药水,甚至可能要用到眼罩,来帮助眼睛康复。

总体来说,当糖友们发现眼睛变红的时候,一定要警惕,不要不当回事儿!糖尿病性眼病只有早期治疗的效果才比较好,因此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出现情况一定尽快就医,避免拖延治疗耽误病情。

04

糖尿病前期人群如何预防进展

正常血糖为空腹血糖<6.1毫摩/升,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下简称为OGTT)2小时血糖<7.8毫摩/升。而处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糖代谢状态被称为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毫摩/升但<7.0毫摩/升,且OGTT 2小时血糖<7.8毫摩/升。这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称为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减低:当空腹血糖<7.0毫摩/升,并且OGTT 2小时血糖≥7.8毫摩/升但<11.1毫摩/升时,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称为糖耐量减低。

防治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手段是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1.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进餐,建议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宜食适量肉类,因白肉 (鸡鸭鱼肉) 比红肉 (猪牛羊肉) 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低一些,可适当用白肉代替红肉;粗细粮均衡搭配。

2.合理运动:肥胖/超重者应减轻体重,坚持锻炼,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登楼梯、爬山坡等。应注意的是,运动项目、强度要与自身年龄、爱好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

3.调整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还应该保持愉悦的心情,提升幸福感,这些都有利于预防糖尿病。

4.降糖药预防:有部分降糖药物可以用于糖尿病的预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糖尿病前期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仍为生活方式的干预。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这些食物对糖尿病患者保护眼睛有好处,建议常吃

对眼睛有益的植物营养素包括:叶黄素、玉米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

这些营养素多存在于有颜色的食物中。

1.富含叶黄素、玉米黄素、胡萝卜素的食物

  • 黄玉米、小米、大黄米等黄色粮食里面含有叶黄素、玉米黄素和胡萝卜素;
  • 菠菜、油菜、小白菜等蔬菜含有大量叶黄素、胡萝卜素;
  • 芒果、木瓜、柑橘等水果含有胡萝卜素。
  • 枸杞,含玉米黄素最丰富,还富含胡萝卜素,是药食两用佳品。

2.富含花青素的食物

  • 紫米、黑米、红米、红豆、黑豆等含有花青素(抗氧化物质)。
  • 紫红色的蔬菜,如紫甘蓝、红苋菜、紫菜苔等含有花青素。
  • 蓝莓、黑加仑、覆盆子、樱桃、桑葚、草莓等红紫蓝色水果中富含花青素。

建议糖尿病患者日常多吃一些黄、橙、红、紫、绿等有颜色的食品,这样对保护眼睛有好处。

作者: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