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肾衰竭饮食(糖尿病慢性肾衰竭)
糖尿病肾衰竭患者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一疾病有许多的并发症。而肾衰竭就是糖尿病一种并发症。那么这一疾病的患者在饮食方面有什么禁忌呢?下面给大家介绍糖尿病肾衰竭患者的饮食禁忌,供大家参考。
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尽量不吃辣椒、胡椒、咖喱、花椒、茴香、蒜苗以及巧克力、瓜子、花生等容易“上火”之品,还应忌食鱼、蚌、虾、蟹等海鲜以及五香粉、大料、香椿、香菜等发物。因为这类食品容易造成血压升高,还可引起过敏。
忌食高嘌呤食品
继发于痛风的肾病患者俗称“痛风肾”,生化检查表现为血尿酸显著升高,其病因为体内嘌呤代谢出了问题。血中的尿酸结晶堵塞某些关节附近的毛细血管,会形成红肿热痛的痛风结节,还可能堵塞肾脏毛细血管从而导致肾衰。因此,痛风肾患者一定要忌食嘌呤含量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啤酒、菇类、豆类(包括菜豆)、菠菜、芹菜等。
慎食高钾食品
钾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离子,参与代谢和维持心脏舒缩功能。慢性肾衰患者很容易出现血钾升高,使心脏功能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导致心脏骤停。人体内的钾主要靠从食物中摄取,从尿中排泄。慢性肾衰时,肾脏的排泄功能减退,体内多余的钾不能从尿中排出,就会造成血钾升高。因此,对于慢性肾衰患者来说,应该慎食高钾食物,如香蕉、酱油、味精、土豆、玉兰片、榨菜、冬菜、萝卜干、菇类、木耳、银耳、海带、紫菜、柿饼、黑枣、莲子、杏仁、核桃、榛子、火腿、干贝、虾米等。一旦血钾升高,患者应立即就医,采取措施把血钾降下来。
忌食植物蛋白
忌食一切豆类、豆制品及其他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蘑菇、木耳、花生、瓜子等。因为植物蛋白是粗蛋白,人体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较低,进食植物蛋白后人体所产生的代谢废物较多,会加重肾脏负担,使肌酐、尿素氮升高,病情恶化。
慎食各类保健品
慢性肾衰并不等同于中医的“肾虚”,不能单纯套用补肾的治疗思路去辨治慢性肾衰。因此,对于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各类保健品、滋补品,最好敬而远之。
保持低盐饮食
慢性肾衰患者常常患有高血压,低盐饮食有助于防止血压升高。对于伴有水肿的患者来说,低盐饮食尤显重要,水肿重者对食盐的摄入更要严格限制。至于饮水,若无明显的水肿,则不必限制。过分限制饮水,对于保护残存的肾功能并无好处。
忌用关木通制剂
临床表明,一些慢性肾衰患者是由于服用了含有关木通的中药制剂而发病的。关木通中含有一种具有肾毒性的化学成分——马兜铃酸,该成分能造成肾间质损害,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应用最普遍的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是龙胆泻肝丸,患者应避免服用。这条虽然超出了饮食调护范畴,但事关重大,不得不坦诚言之。
肾脏受损的糖尿病患者,按这4个原则安排日常饮食对身体好
虽然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一样,都强调饮食治疗,但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单纯患糖尿病的患者食谱却有着不小的差别,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
1.优质低蛋白饮食
因为蛋白质摄入过多,可加重肾脏负担,所以必须控制蛋白质摄入的总量。
但蛋白质作为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体不能缺少的,尤其是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 必须从外来物质摄入,所以每日应保证含必需氨基酸较多的优质蛋白的基本摄入量。
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应尽量减少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劣质蛋白)的摄入。一般应禁食豆制品, 适当限制主食(白面、大米也含 一定量的植物蛋白),可适当补充牛奶、鸡蛋白、鱼、瘦肉等动物蛋白(含必需氨基酸,优质蛋白),其中尤以牛奶、鸡蛋蛋白为宜。
一般说来,蛋白质摄入量的多少,应参考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决定。血肌酐水平越高,内生肌酐清除率越低,蛋白质摄入控制应越严格。
2.总量控制,低脂饮食
与单纯糖尿病无肾病患者低热量饮食不同,糖尿病肾病患者摄入饮食的热量应充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因为热量供应不足,体内储存的脂肪、蛋白质分解,可使肾功能中血肌酐、尿素等指标升高。热量摄入太高,又不利于血糖控制。
脂肪可提供的热量较多,但由于与肾衰的进展有关,所以仍要坚持低脂饮食。
一般鼓励以山药、芋头等含淀粉高的食物代替主食。可适当多吃粉丝、粉皮、粉条等,但同时应注意减少主食的量。也可用小麦淀粉蒸馒头、花卷、包子等,既可补充热量,又不含蛋白质,不会加重肾脏负担。
3.高钙低磷饮食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电解质紊乱,低钙高磷较为常见。
低钙高磷引发的甲状旁腺 “矫枉失衡”与肾衰的进展有关, 所以应重视饮食的高钙低磷。但令人遗憾的是,含钙高的食品含磷也高,如排骨、虾皮等。
所以,高钙低磷饮食主要强调低磷饮食,应禁食动物内脏,如脑、肝、肾等,少吃南瓜子、西瓜子等干果。
4.高纤维素饮食
高纤维素饮食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毒素的排泄,使人体代谢维持平衡。
所以我们应适当多吃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等)、 芋头、海带丝、高纤维水果、蔬菜等。
但应该注意的是,肾衰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可表现为高钾血症,所以进食水果、蔬菜时应注意避开含钾高的品种。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赵进喜
一文带您了解慢性肾衰患者如何低蛋白饮食
慢性肾病患者很多都伴随蛋白尿,蛋白质丢失了不应该多摄入蛋白补充回来?
为何慢性肾衰患者避开高蛋白质饮食的建议却成了医学的共识?
这不是自相矛盾?
那么低蛋白质饮食对慢性肾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肾衰患者要远离高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是不是表示慢性肾衰患者可以不摄入蛋白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一了解下,谈一谈。
蛋白质在人体内到底经历了什么人体内的蛋白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身体固有的组成成分,另一部分就是通过饮食获得。
饮食获得的蛋白质会经过口腔的咀嚼、胃部的消化,大分子的蛋白质会分解为氨基酸,在肠道中被吸收利用,最终参加肌肉组织的形成,细胞内部酶类的组成、以及各类维持机体工作的激素等等等。
而人体固有的蛋白质我们也叫做组织蛋白,它也会不定期地参与机体代谢,例如过度饥饿、重病缠身,这些蛋白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像血糖、脂肪那样随意参与机体代谢的。
但是作为蛋白它总要动员利用,一旦动员就必须有一部分是需要参加代谢的,而代谢的直接结果就会生成含氮、含氨的废物。
于是蛋白质在人体的来源与去处大致分为2种途径。
而通过代谢的那部分就运送到了肝脏,由肝脏解毒后形成尿素,最终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于是我们就可以有了这么一条结论,你摄入的蛋白质越多,代谢的含氮废物也就越多,合成的尿素也就越多,而最终导致的就是你的肾脏负荷越来越大,引发肾脏的损伤。
因此蛋白尿丢失的蛋白,我们是不可以借助大量补充的蛋白补充回来的,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加重肾脏的损伤。
慢性肾衰患者何时才需要低蛋白饮食慢性肾衰的蛋白饮食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综合考虑到慢性肾病的进展。
美国肾脏基金会指定的指南是国际公认的慢性肾脏病分期依据,指南根据双肾每分钟滤过的效率将慢性肾病分为5个进展期。慢性肾病随着双肾每分钟滤过液体的减少,肾脏会从每分钟滤过90ml正常值最终进展到无法代偿的第4-5期,此阶段只能通过透析和换肾维持生命。
慢性肾脏病分期及建议
而我们慢性肾病的患者在第一阶段就真的需要开始重视低蛋白饮食了。
低蛋白饮食到底有多低?慢性肾衰患者又该如何摄入?医学建议蛋白饮食的原则必须要遵循定量食用、定性选择的原则。
定量食用则表示严格限制每日蛋白的摄入
而根据指南低蛋白饮食又要因是否存在糖尿病而划分为两类。
- 非糖尿病患者:如果你的肾病阶段处于1-2期,那么我们医学上推荐的每日摄入蛋白水平则按照每公斤体重0.8g计算(如果你是一个体重70kg的患者,那么你现阶段的每日蛋白质服用量最好不要超过0.8*70=56g);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肾病而不幸过度到第3阶段,那么则蛋白饮食的量也要随之递减,则按照每日摄入蛋白水平则按照每公斤体重0.6g计算,同样如果你是一个体重70kg的患者,那么你现阶段的每日蛋白质服用量最好不要超过0.6*70=42g)。
定性食用则表示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量的摄入
- 什么才是优质的蛋白?优质的蛋白质其实就是指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是否可以满足人体的生命活动需求,因此要求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并且比例合适。而这其中鸡蛋则是最优的选择,除此以外奶类、肉类(将鸡、鱼肉等白色肉类替代饮食中的红色肉类(牛肉等))、以及大豆蛋白都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对象。但是注意的是并不建议慢性肾衰患者摄入乳清蛋白或者大豆蛋白的蛋白粉剂,因为这些蛋白的吸收利用率很难达到100%对肾脏存在很大的损伤风险。
避免低蛋白饮食是为了更好地避免肾脏的衰减程度,那么违背正常人蛋白摄入的水准,低蛋白饮食会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低蛋白饮食的消极作用,因为这种模式很容易导致我们出现营养不良,出现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很容易引起“蛋白质-能力营养不良”综合征。
为此针对慢性肾衰患者有一套专门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在保障低蛋白饮食的同时可以适量地补充必须氨基酸和复方α酮酸。
复方α酮酸可以转化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又可以合成蛋白质
因此与单纯的补充蛋白质不同的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和氨基酸的前体α酮酸代谢并不会像部分蛋白质那样会被代谢而产生氮、氨,增加尿素的产生,也就避免了加重肾脏的损伤。但是多少为适量也因人而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实施低蛋白饮食并且规律监测患者应用状况的同时,适当补充酮酸,对于低蛋白饮食引发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
肾脏损伤攸关生死,医学建议绝不可马虎低蛋白饮食对于肾衰人群尤为重要,通过查体明确肾衰分期,根据分期明确低蛋白饮食的时间、定量,明确优质蛋白的选择,知道如何避免蛋白的缺乏。每一个环节都与我们的患者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
部分参考文献:
1、Aparicio M,Cano NJ,et al.Keto-acid therapy in predialysis chronic kindey disease patients: consensus statements[J]. J Ren Nutri,2009
2、梁鸿卿,熊飞,余秉治,等. 参苓白术散加小剂量复方 α - 酮酸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