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输液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输液用什么药)
糖尿病患者输注葡萄糖?5 大问题不可不知
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葡萄糖摄入过多在临床用药中一般是不选择葡萄糖溶液的,那是不是意味着糖尿病人就不能应用葡萄糖溶液了呢?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特殊情况下该用还是要用的。
那么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为什么可以用葡糖糖溶液?什么情况下要用? 怎样用?在使用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简述如下:
能否静点葡萄糖溶液?
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只是不能过量摄入。
成人一顿正常饮食,比如 100 g 大米(按 75% 转化为糖)大概也是 75 g 葡萄糖左右,而一瓶 250 mL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也只有 12.5 g。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治疗需要使用的还是应该照常使用,只须关注葡萄糖的摄入量和血糖变化即可。
什么情况下用葡萄糖溶液?
糖尿病人需要使用葡萄糖溶液下面几种情况:
(1)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低血糖症,紧急情况下需要输注葡萄糖溶液。
(2)有些糖尿病人由于某些原因(如手术)不能进食时,需要通过输注葡萄糖补充热量。
(3)需要使用葡萄糖溶液做溶媒的药物。临床上有些药物的稀释配置必须要用葡萄糖溶液,如去甲肾上腺素、胺碘酮、阿奇霉素、红霉素、两性霉素 B、奥沙利铂. 喹诺酮类及甲硝唑等,当患者需要使用这些药物时就需要用到葡萄糖溶液了[1]。
(4)治疗需要。葡萄糖溶液和其他药物组成的特殊配方是某些疾病的治疗需要,譬如胰岛素、葡萄糖及氯化钾组成合剂(GIK)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临床称作极化液,可纠正细胞内缺钾,并提供能量,减少缺血心肌中游离的脂肪酸。可用于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5)用于预防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过程中当血糖降至 13.9 mmol/L 时,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需要将所输注的生理盐水改用 5% 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生理盐水),按比例加入胰岛素,定时(4~6 小时)复测血糖并调节胰岛素剂量,将血糖稳定在安全范围 [2]。
(6)有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不宜输注过多盐水,如血压过高、心功能不全患者,都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否则会血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大量输注生理盐水,可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在休克状态下使用,可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加重肾的负担,甚至有肺水肿的可能。这些情况下可能非得用葡萄糖溶液。
那么该怎样用?
(1)糖尿病患者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纠正低血糖或预防低血糖,需要在输注过程中随时监测血糖值,葡萄糖的用量要适可而止。
(2)糖尿病患者需要输注葡萄糖补充热量及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或者其他不适合输注盐水而需要输注糖水补液的情况下,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为了防止患者血糖升高,临床上一般会采取加用胰岛素兑冲输液使用的葡萄糖。
普通胰岛素来「兑冲」溶液中的葡萄糖加入多少合适?
关于在葡萄糖中加入胰岛素的量,最好先确定病人目前的血糖水平,不同血糖水平加的胰岛素量不一样。原则上是血糖高的病人输注葡萄糖液时胰岛素多加一点,血糖低的病人胰岛素少加一点,同时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监测血糖。
(1)在血糖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为 4:1~5:1,即 4~5 克葡萄糖用 1 单位普通胰岛素,如 1 瓶 500 mL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兑 5~6 U 的胰岛素。
(2)血糖偏高但不超过 13.9 mmol/L 的糖尿病病人,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为 3:1,例如:1 瓶 500mL 的 5% 葡匋糖液要 8 单位胰岛素。
(3)如果血糖超过 13.9 mmol/L,胰岛素就要相应多配一点,葡萄糖和胰岛素比例可达 2:1。
(4)如果血糖很高,超过 16.7 mmol/L,暂时不要输葡萄糖液,先用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
(5)但是对从未应用过胰岛素的患者来说,即便使用前血糖水平相对高一点,第一瓶葡萄糖(血糖>13.9 mmol/L 可用盐水)内加用胰岛素应该保守,一般 4 g 糖加 1 单位胰岛素,1 小时测 1 次血糖,如果血糖下降缓慢,可追加胰岛素;若下降迅速,可调低滴速 [3,4]。
需要说明就是,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胰岛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化学中和,而是利用胰岛素来调节糖代谢,促进肝脏、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贮存于肌肉和肝脏内。这里按照 4︰1~ 5︰1 的比例配置,只能「兑冲」本次输液进去的葡萄糖,正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此时还需继续服药。
胰岛素能加入所有补液吗?
回答是否定的,胰岛素为多肽结构,易受理化因素影响,与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上胰岛素并不能加入所有用葡萄糖做溶媒的输液,而且输液瓶材质会对胰岛素造成吸附作用,使进入人体的胰岛素实际用量会减少,所以临床上使用胰岛素兑冲葡萄糖,要注意胰岛素的配伍禁忌,弄清楚哪些输液可加,哪些输液不能加 [5,6]。
一般情况下不提倡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
事实上胰岛素兑冲葡萄糖并不是一种化学中和,不一定非要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完全可以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一方面避免了胰岛素的配伍禁忌,另一方面由于胰岛素血中半衰期短,只能几分钟,而皮下注射,吸收慢,作用时间长,兑冲葡萄糖的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
1. 刘助国 张增巧 合理用药与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J].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4,10:53-55.
2. 王玉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其临床治疗 [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03-105.
3. 衡先培 朱章志 郑健 [M]. 实用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06-309.
4. 王建华.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J]. 中国社区医师,2012,(27):15.
5. 郭进, 陈奇斌. 胰岛素在临床输液中的合理应用 [J]. 中国综合临床,2004,(09):93-94.
6. 吴斌, 沈夕坤, 张夏兰. 胰岛素与其他药物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进展 [J]. 中国处方药,2015,(06):26-27.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输液不能用葡萄糖?医生:特殊情况下仍需要
(央视财经《是真的吗》)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使身体中葡萄糖不能有效代谢和利用,从而引起血糖升高的一种疾病。正因为糖尿病的种种特点,所以糖尿病患者对糖的摄入是有严格控制的,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糖尿病患者是不可注射葡萄糖液体的,那样会加剧病情。
对于这个说法,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糖尿病患者。他们也同样认为糖尿病人是不能注射葡萄糖的。那么葡萄糖注射液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能量补充液,究竟可不可以注射给糖尿病患者呢?记者为此咨询了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肖新华:“糖尿病患者的确是血里面的葡萄糖水平增高的一个疾病,但是并不代表糖尿病患者绝对禁止用葡萄糖。我们身体的各个细胞器官它维持我们正常身体的活动,它所需要的热卡主要就来自于葡萄糖,所以糖仍然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直接用葡萄糖。”
原来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禁止注射葡萄糖液体,那么什么情况下糖尿病人需要使用葡萄糖溶液补液呢?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肖新华:“比方说低血糖的时候,他没有正常进食或者在需要手术不能进食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给他静脉里面补糖,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的糖的热卡把它补充进去。另外在一些急诊的病人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的病人,这个时候血糖特别高,经过一般的补液,经过胰岛素的纠正,血糖降下来以后我们就会给他补糖。这个时候补糖是补什么,补他的能量需要来满足他身体的能量糖的需要或电解质的需要。”
另外专家说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与一些药物配伍时,必须加到葡萄糖注射液中,否则会引起药物性状、作用改变,甚至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同时还有一些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不能输注大量的生理盐水,此时也需要使用葡萄糖溶液进行代替。虽然糖尿病人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的,但是如何预防糖尿病人因输入葡萄糖导致的血糖增高,产生危险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潘清蓉:“因为糖尿病发病的机制是分泌胰岛素的不足或者胰岛素不起作用引起的,所以糖尿病的病人在输葡萄糖液的时候,我们加入一定量的胰岛素,就可以解决输注葡萄糖液引起血糖增高的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肖新华:“另外的话在补充糖或者胰岛素的这个过程,输注的这个过程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控制的很好,那就可以维持现在这个比例,保证他必要的身体的需要,又能保证他血糖的维持,我觉得这个是完全可以。”
专家说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胰岛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化学中和,而是利用胰岛素来调节糖代谢,促进肝脏、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贮存于肌肉和肝脏内。看来只要是科学合理的补充葡萄糖溶液,对糖尿病患者是不会造成身体伤害的。不过专家也同时介绍,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会带来的并发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潘清蓉:“糖尿病就血糖长期的这样的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会引起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很多的这个器官功能的紊乱和功能的障碍,包括容易出现冠心病、脑梗死、眼睛视网膜病变、肾脏的以及神经的病变,这些都成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些患者刚开始就是血糖升高没有症状,他有症状表现出来就是并发症的表现了。”
专家同时说,对于糖尿病并发症也不必过于恐慌。患者从源头上控制好血糖定期检测筛查并发症,对延缓和治疗并发症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专家建议,要预防糖尿病一定要坚持“管住嘴,迈开腿”的生活方式,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才是关键。
(本文编辑:魏园园)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输液有禁忌:切忌空腹、不能随意调速
近日,一条名为“10件致命却容易被忽视的事”微信在朋友圈里热传,其中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引起人们的注意。输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但很多人对输液存在不少误区,有的人一大早饿着肚子来挂水,有的人为了赶回家做饭或者接小孩放学,自己调快输液速度。其实输液有很多学问,记者为此采访了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的专家,梳理一下输液中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中高考临近,考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在饮食上为孩子多做点,其他的似乎也帮不上忙,但该怎么做怎么吃好呢?优笔记小编整理了三种主要的建议说法:
说法1:多进食一些含蛋白高的食物
中高考前孩子学习强度大,用脑自然多,因此建议给孩子多进食一些有营养的食品。营养食品大部分就是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于肉类和蛋奶类的食物。但是,
说法2:吃太多的肉类,会让大脑的反映变慢,建议吃“素”
《美国营养学会期刊》中的一份研究结果发现,全美儿童的平均智商是99,不过全美素食儿童的平均智商却高达116.24! 爱因斯坦曾说过:“吃素可以让智慧不被蒙蔽。”富兰克林也曾说过:“素食饮食会有更聪明、更清晰的头脑和快速的理解”。
很多高三的老师在高考临近的时候也会提醒考生少吃肉,因为肉类食物不太好消化,加上压力大,怕会导致肠胃的不适,影响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小编总结:只吃“素”营养肯定不够。高考前建议以”清淡“食物为主。
说法3:多吃碱性食物可消除疲劳感
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的弱碱性环境,当人体疲劳时,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聚集,导致思维迟滞、肌肉酸软、疲劳不堪。因此日常多进食碱性食物,保持酸碱平衡,就能缓解疲劳,减轻心理压力。
常吃的食物中属于碱性食物的有:蔬菜、水果、菌藻类(如海带、木耳)、薯类、豆类等,水果吃起来口感虽然是酸的,但是消化吸收后也产生碱性物质,同样属于碱性食物,如西瓜、苹果、菠萝、梨等。而进食草莓、洋葱等可以消除心理疲劳,改善大脑供氧,迅速缓解不良情绪。
小编总结:我们查阅了很多饮食方面的文章,也咨询过有经验的老师,都建议中高考前的小段时间里,食物清淡些更有利。最后提醒考生家长,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输液时如果会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不适,除所患疾病因素外,还可能是因空腹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郦永平表示,人在空腹状态下往往代谢活动较弱,此时输液易激活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加上患者如果本身食欲差、体质差,就很容易造成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引起低血糖反应,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出冷汗等。空腹输液还会诱发或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易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反应。
郦永平主任强调,输液前一定要进食,儿童、高龄患者、体弱多病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能空腹输液。如果没有进食,输液时要注意减慢滴液速度。
第二件事: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我们在输液室经常遇到为了赶着回家做饭或者接小孩放学的患者,觉得输液速度慢,自己动手调节的。有些患者为了加快速度,会要求护士把输液袋挂高一些,或者把小针头换成大针头。其实是很不安全的。”急诊科护士长胡书凤说。
“像我们医院输液的很多是老年人,本身身体素质较差,有时会有些心脏方面的问题,在输液时就要注意控制滴速。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输液的速度也不能过快。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输液如果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当然输液速度也不是越慢越好,有些药物在输液时反而要求快速滴入。总而言之,在输液时如果想调整速度,应先询问医护人员,告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他们会酌情调整。但大家不可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影响治疗。如果出现心悸、心慌等不适反应,要及时按铃示意护士和医生,尽快采取措施缓解不良反应。
第三件事:皮试药物过了有效时间要重做
有些药物容易引起过敏,需要做皮试,但皮试通过不意味着可以放心大胆地输液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有效时间,如果连续输液,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以免超过药物有效期。
比如青霉素输液后24小时内有效,一旦超过24小时就要重新做过敏试验。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病人连续两天挂青霉素的话,第一天九点挂上了,那么他第二天要在九点前赶到医院。
第四件事:有些药物会让你有痛感
有时,输液过程中感觉靠近针头的血管有些疼,可能跟你挂的药水有关。有些药物如氯化钾,本身就会刺激血管,造成疼痛,而滴挂左氧氟沙星则可能会出现沿着血管走向有些红的现象。另外,药物的效果与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不同患者使用同种药物效果不尽相同,同一个患者连续输液时,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输液。
第五件事:拔针后,按压最佳时间为5分钟
我们在输液时偶尔会有这样的遭遇,输液的时候一切正常,等拔了针头没多久,针眼附近出现青紫。很多人觉得是护士的操作有问题,针没拔好。其实,是你按压方法不当。
输液后该按哪儿?这还用问,肯定按针眼啊。相信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但实际并非如此。在静脉输液穿刺时,表皮上的针眼和血管上的针眼不在同一点上,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我们平常肉眼见到的只是表皮上的针眼,因此在拔针时,需将棉片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使表皮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按压。按压的时间也有讲究,最佳时间为5分钟,不可在拔针后停止按压随意活动,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局部皮肤及皮下发生出血或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