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喝的养肝茶(糖尿病患者能喝养肝茶吗)
五味子绿茶保肝明目
引起视力减退或看东西模糊的原因较多,除近视、老花等眼病因素外,用眼过度、慢性疾病(糖尿病、贫血等)也可引起视力降低。中医认为,肝为目窍,肾主藏精,如肝肾的精气虚衰,则容易出现视物模糊的现象。
推荐一款滋肝明目的药茶:取五味子5克、绿茶3克、蜂蜜25克,先将五味子用小火炒至微焦,与绿茶一起用沸水冲泡5分钟,趁热加蜂蜜拌匀,代茶饮,每日一剂,连服5~7天。
五味子以酸为胜,酸入肝,能滋肝阴、养肝血,同时还可益气生津、滋养肾水。肝肾同源,五味子可滋肝补肾,起到养护眼目的作用。研究表明,五味子能抗氧化、调节免疫、保护神经、增强肝的解毒功能,所含的木脂素、维生素还可增进视力、听觉能力。绿茶能清热明目、解毒利尿,它富含维生素A原,被人体吸收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提高和保护视力。蜂蜜补益脾气、滋阴降火,内含酶、氨基酸、维生素等,可以增强免疫力、保肝护肝。所以,常喝五味子绿茶,有补肾益肝的作用,对久视伤肝(如用眼过度者)或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耳鸣、神经衰弱等症状,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本茶品不适用于近视、散光、老花等引起的视力下降。
此外,近年的研究表明,五味子还能降酶保肝、降血糖,所以本饮品也可缓解慢性肝炎、糖尿病引起的视力减退,但糖尿病患者应去掉蜂蜜。
它叫“药草皇后”,每天一杯泡水喝护肝肾强免疫,还很便宜!
对于蒲公英大家并不陌生,
它属于一种草本植物,
有“药草皇后”的美名,
含有大量对于身体有益的健康营养物质,
不仅可以作为日常的食物服用,
同时药用价值也很高。
在旺盛的夏天,喝一杯蒲公英茶,
能给你的生命一股清新的力量!
美国、日本的研究发现,蒲公英的营养价值之高在自然界十分罕见,是一种高维营养菜。美国著名的营养保健专家Earl Mindell博士对蒲公英的最新研究表明:蒲公英是天然的助消化圣品。
蒲公英泡水喝,功效惊人!
01
保肝护肝
蒲公英极具药用价值,通肝经,祛火,消炎。对于慢性肝炎的人辅助改善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糖尿病患者养肝也不妨喝点蒲公英茶。
02
祛湿热、强免疫
《本草纲目》中说:“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蒲公英中的菊糖、葡萄糖成分能显著增强增强体内抗毒功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
03
祛痘,除雀斑
蒲公英泡水喝可美容养颜,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改善湿疹和舒缓皮肤炎、除雀斑。
04
改善口腔溃疡
咀嚼蒲公英茶5-10分钟,一部分内服,一部分留于齿颊,可减轻溃疡的疼痛,帮助口腔溃疡愈合速度。
05
通乳,利尿
不少生完孩子的女性乳房会胀痛,这种情况下,可以多喝蒲公英茶。此外还有显著的催乳作用。
对于男性来说,夏季是尿道炎、尿路感染高发期,蒲公英又被称为“尿床草”,含广谱抗菌消炎成分,对炎症有改善效果!也很适合易水肿的人饮用。
06
解救护肠胃
蒲公英茶也叫老公茶,对于饮酒过多的男性来说,平时多喝一杯蒲公英茶,具有很好的修复胃黏膜的作用,避免酒精对胃部刺激,减少胃溃疡的形成。
07
降血糖
中医用蒲公英治疗糖尿病,效果也很好,无副作用。蒲公英多糖通过诱导氧化反应来降低高血糖活性,从而降血糖。
蒲公英怎么吃效果最好?
只有最简单、最天然的食法才最能保留蒲公英的营养。
蒲公英茶泡水喝,非常简单方便,效果却很突出,蒲公英茶使用的是切细且干燥的根或叶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哪儿的蒲公英适合制茶?采摘五岳之首-泰山山脉的野生蒲公英,在阳光下自然生长,饮山间泉水,呼吸清新空气,汇聚天地之精华。
清润新鲜的叶,筛选适龄茎叶,才能担起制茶的指责,调和清润,油亮新鲜。
阳光自然晒干,多次筛选,甄选新鲜原料,沉浮之间品味人生。
合理搭配蒲公英 ,有助治疗慢性病!
蒲公英茶和以下这些茶搭配着喝,
能起到1 1>2的效果。
蒲公英 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两者结合,不寒不燥。
「适合人群」:青春期朋友,内分泌失调、容易上火的人群。
蒲公英 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性温,去寒,可以和蒲公英茶一同饮用,去蒲公英寒性,并且可以养胃解毒,生津去热,消脂减肥。
「适合人群」:老人朋友,脾胃虚寒、三高人群。
蒲公英茶 新疆灰枣
红枣补气养血、健脾益胃,对体虚者效果不错。
「适合人群」:女性朋友,阴虚火旺人群。
蒲公英茶 枸杞
枸杞滋阴、养血、护肝,性质温和。
「适合人群」:男性朋友,肾气弱、肝火旺的人群。
两味中药,坚持泡水喝,养肝补肾,益气明目,提高免疫力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身体机能常因压力、熬夜、饮食不节等因素逐渐透支。中医养生智慧中,"药食同源"的理念为现代人提供了温和的调理方案。选取两味经典药材——枸杞子与黄芪,坚持泡水代茶饮用,既能滋养肝肾,又能益气明目,还能提升免疫力。这两味药材的搭配如同阴阳互补,构成了一道简便可行的养生密码。
1. 肝肾同源的滋补圣品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其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富含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枸杞多糖能修复受损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其含有的玉米黄质还能吸收蓝光,保护视网膜免受氧化损伤。
2. 抗氧化与免疫调节双效机制
枸杞中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参与免疫球蛋白合成;枸杞多糖则能激活巨噬细胞活性,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一项针对60岁以上人群的研究显示,连续3个月每日服用15g枸杞,其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提升27%。
3. 正确泡水法
取宁夏道地枸杞10-15g(约20粒),用60℃温水冲泡,可复泡2-3次。搭配菊花3-5朵,既能平衡枸杞的温性,又能增强清肝明目之效。注意:发热或腹泻期间暂停饮用。
1. 补气第一要药
黄芪以甘肃岷县产者为佳,其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言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现代研究证实,黄芪甲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其多糖成分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升白细胞介素-2分泌量。
2. 卫外固表的免疫屏障
黄芪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能稳定细胞膜结构,减少过敏原释放。针对反复感冒人群的对照试验显示,每日30g黄芪煎服组,感冒次数减少63%,病程缩短40%。其固表作用如同为免疫系统筑起第一道防线。
3. 科学配伍方案
取炙黄芪15g(切片更易析出成分),与枸杞10g同泡。炙黄芪补气作用更强,适合气虚乏力者;生黄芪则偏于托毒生肌。搭配大枣2枚(掰开)可增强健脾功效,但湿热体质者慎用。
1. 肝肾双补的能量循环
枸杞滋肾阴,黄芪补脾气,二者形成"先后天互资"的良性循环。肾中精气充盛,则肝血得养;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这种搭配尤其适合长期熬夜导致的肝肾阴虚、气血两虚人群。
2. 免疫调节的立体网络
枸杞增强体液免疫,黄芪强化细胞免疫,二者协同构建更全面的免疫防御体系。针对肿瘤患者的辅助研究证实,黄芪 枸杞组合能减轻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提升生活质量评分。
3. 四季养生时刻表
- 春季:加薄荷3g疏解肝郁
- 夏季:配绿茶5g清热生津
- 秋季:佐麦冬5g润燥养肺
- 冬季:加大枣3枚温补气血
1. 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
每日枸杞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0g以内,过量可能导致β-胡萝卜素血症(皮肤黄染)。黄芪多糖的有效剂量为每日0.5-2g,对应药材量约15-30g,但需根据体质调整。
2. 饮用时机选择
晨起空腹饮用可提升阳气,但脾胃虚寒者宜餐后半小时服用。睡前2小时避免饮用,以免黄芪的轻微兴奋作用影响睡眠。
3. 质量鉴别技巧
- 枸杞:选择粒大饱满、籽少肉厚、浮于水面的佳品
- 黄芪:切片应呈金黄色,有菊花心纹理,味微甜
1. 三类人需谨慎
- 急性炎症期(如肺炎、扁桃体炎)禁用黄芪
- 湿热体质(舌苔黄腻)者暂用枸杞
- 妊娠期女性需遵医嘱
2. 慢性病的协同管理
糖尿病患者可用枸杞替代部分甜食,但需计入总热量;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稳定后,可尝试黄芪辅助调理,但需监测血压变化。
3. 肝肾功能的守护
长期服药者建议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虽然中药毒性较低,但个体差异可能影响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