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二院糖尿病(重医附二院糖尿病那个医生好)
- 1、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痛风……附二院标准化代谢病门诊帮你一站式管理
- 2、重医二院·聚焦温情 | 第15期“糖友”千里求手术,医生:若你信,我必尽全力
- 3、重医二院·聚焦前沿|第61期 减重代谢手术——解除“胖友”、“糖友”的难言之“痛”
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痛风……附二院标准化代谢病门诊帮你一站式管理
提及代谢性疾病这个词,大家或许会一头雾水。其实,我们最熟悉且最高发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都属于代谢性疾病的范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东方教授表示,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需要全方位多科室的综合检查,以及个体化、长期甚至终身的管理。
胰岛素抵抗是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基础
刘东方教授告诉记者,现目前,我国的代谢病发病率正快速上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等代谢疾病正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更可能引发包括心梗和脑中风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需引起重视。
“代谢性疾病一般是以由生活方式引发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更多更好,但是动得少了。再加上一些环境污染因素,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提高。”刘东方教授表示,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疾病基础。
多个疾病发生 需要详细的筛查与评估
刘东方教授指出,代谢性疾病常表现为多个疾病同时或前后发生。以糖尿病为例,患者除了高血糖,往往还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表现,甚至还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所以,在就诊时,单一的检测项目往往难以满足规范的临床诊疗需求,而需要甚至比体检项目更加复杂的查体。
而且传统的就医方式,患者就诊时需要多次挂号,不断往返于不同科室,如有遗漏,还可能影响病情的控制。这让绝大多数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不规范的治疗中,更别提对慢病的长期管理了。
严格筛选代谢病患者 纳入MMC
代谢性疾病早期可能没有什么症状,但其对患者的损害是不知不觉、悄无声息的。从长远角度看,它可以显著增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如不积极加以控制,还会导致猝死等严重后果。
所以,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的管理,刘东方教授告诉记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内分泌科自今年1月起,便开设了标准化代谢病门诊,便主要是针对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等存在多种代谢紊乱并需要长期规范管理的患者。
并且,经过严格筛查后,对于依从性高且对自己健康重视的代谢性疾病患者,还将纳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进行个体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指导,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代谢相关指标检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享受专业的疾病知识宣教及长期跟踪随访。
进入MMC的患者 将享受长期、科学的慢病管理
大家也许会好奇,究竟什么是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刘东方教授介绍,MMC的整个的诊疗路径在全国具有统一标准。简单来说,MMC就是三个一: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患者进入MMC中心可实现院内全程高效诊疗,院外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和指导。
刘东方教授介绍,患者在标准化代谢病门诊就诊后,将会接受详细的检查,接诊医生将会针对检查结果,从饮食、运动、生活、药物等各个方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精细、科学的治疗方案。符合纳入MMC的患者,还将建立详尽的档案,并接受长期的科学管理,包括:生活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健康训练营、沙龙等。
“我们中心打通了内外就诊平台,院内集疾病诊疗、快速检测、数据分析和患者宣教于一体,在院外通过移动终端可以自由上传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测数据,而医生通过及时了解患者的相关指标,可以为患者调整更适合的处方及宣教。”刘东方教授介绍,MMC可以让更多的代谢病患者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轨道,得到统一的管理和服务。
标准化代谢病门诊挂号方式:关注“重医附二院”微信公众号-点击“服务”-预约挂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预约-江南减重与标准化代谢性疾病门诊,选择您想预约的时间或专家门诊号点击预约即可!
国家标准化代谢病门诊时间及诊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A3区245诊室 (每周一、周二全天,周三上午及周四下午)
诊治医师简介:
刘东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女医师协会糖尿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促会甲状腺疾病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肥胖与糖尿病学组委员:重庆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内分泌专委会甲状腺学组组长;重庆糖尿病专委会委员、秘书;重庆市第二届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华内分泌代谢病甲状腺学组委员;重庆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协委员。擅长甲状腺疾病、生殖内分泌疾病及肥胖等多种代谢性疾病诊治。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陈静,医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七届肥胖与糖尿病学组委员、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代谢病学分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内科学专委会委员;重庆市糖尿病学分会肥胖与代谢病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委员、内分泌性高血压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全科医学专委会委员。主研方向:糖尿病、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研究;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精准诊断。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胡怀东,内科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办公室主任、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营养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安全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肥胖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与食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研方向为肥胖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营养研究。擅长肥胖症的医学减重治疗,以及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慢性病的营养治疗。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陈文雯,医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医师,重庆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糖尿病教育与血糖管理学组委员。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肥胖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王欣,医学硕士,健康管理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医师。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肥胖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重医二院·聚焦温情 | 第15期“糖友”千里求手术,医生:若你信,我必尽全力
“10年了,四肢麻木终于得到缓解,踩在地上跟踩棉花一样的感觉也在慢慢消退。”日前,58岁的大连患者朱明(化名)在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做了“三联式神经松解术”后,激动地写下了感谢信,发自肺腑地向医护人员表白:“我这么大老远地来投奔你们,真是一种幸运。”
从大连来到重庆,从病痛折磨到慢慢解脱,从忐忑不安到满心温情,朱明的这段跨越两千公里的求医之路,是那样温暖动听。如今,他已开始全新的“踏青之旅”,但这里的医者仁心的故事还在继续延续。“若你信,我们必尽全力!”
机缘:千里之外慕名求医
3月初,一直向往来美丽的重庆旅游的朱明,在与家人一同规划路线、收集信息时,正巧从网上浏览到上游新闻一篇《聚焦 •宽仁前沿|第26期 糖尿病足病在神经 显微手术精准“解压”还双脚踏实“立足”》的新闻报道,看到身患14年糖尿病,5年双下肢麻木的“糖友”张翔,在重医附二院急救部通过“三联式神经松解术”成功恢复神经功能,明显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延缓了“糖尿病足”的发展进程后,希望又在千里之外重燃。
原来,朱明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患病23年,近10余年来,还深受双足趾间、双手指尖麻木侵扰。之前也到北京等地求医,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药物治疗3年多,但收效甚微,对于无可奈何的病痛,他都有些心灰意冷。
抱着“去重庆试一试,顺便去旅游”的心态,来自大连的一通特殊电话,就这样接到了重医附二院急救部的急诊外科医护办公室。
得知是一位大连的糖尿病患者咨询神经松解术,当时主治医师黄伟弘接听了电话。在与朱明长达30分钟的讲解与沟通中,黄伟弘医生耐心细致地了解了他的糖尿病病史,以及他的近况和治病的诉求:四肢麻木10余年无法缓解,初步确定他适合做“三联式神经松解”手术。前有成功的手术案例,后有医生的耐心解答,朱明立马表示要尽快来重医附二院就诊。
挂断电话,朱明要从千里之外的大连,打“飞的”来重医附二院急救部做手术的消息瞬间也传开了。对于医生和护士们来说,虽然平时从区县来治病的患者有很多,但跨省的患者相对来说较少,那么,患者哪天到重庆?哪天来医院?如何安抚患者的情绪?如何解决患者可能存在的水土不服?……科室主任简华刚教授非常重视,和刘之川副主任医师、黄伟弘主治医师、余梦婷医生及黄素群护士长等,组成专业的医护团队准备“接驾”。
考虑到急救部床位比较紧张,黄素群护士长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给朱明安排,预留了床位。同时,考虑朱明远道而来,怕他不知道医院位置,眼下又是疫情期间,不熟悉医院流程,立马安排责任组长王倩倩主管护师加他微信,发送医院定位,并在到达当天协助他办理核酸检查及住院相关事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准备:事无巨细确保手术成功
3月17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朱明怀着忐忑的心情,从遥远的大连来到了陌生的又令他重燃希望的重庆。
“王护士,我到重医附二院医院门诊部了。”收到朱明发来的信息,黄伟弘医生和王倩倩护士便立即前往迎接。“一路辛苦了!”见到在微信和电话中沟通许多次的医护人员,如此亲切和善,朱明如同见到了好久不见的亲人。
到了急救部急救外科,黄伟弘医生再次向朱明详细的了解病情,并细致的解释手术技术、风险后,便让王倩倩护士陪同帮忙办理入院手续、完善核酸检查等事宜。在这样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朱明远道而来的疲惫、对于手术的担忧尽数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对来到重庆这个热情的旅游胜地的好感。
手术前,因需要明确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具体情况,详尽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朱明入院后,随即进行了一系列的术前检查:感觉阈值测定,双下肢多普勒血流图,肌电图等。简华刚教授、刘之川副主任医师、黄伟弘主治医师,按照朱明的临床表现及多项检查结果,细致地进行了鉴别,严把手术指征,明确他适宜接受“三联式神经松解”手术后,才最终确定缜密详细的手术方案,以确保手术成功。
这期间,护理组的护理人员也积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针对朱明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因监测发现他的血糖不稳定,究其原因与饮食不规律,喜欢吃油条、面食且不控制摄入量密切相关,为了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责任护士李佳郦和他进行了详细的饮食指导和宣教。通过饮食调整,两天之后,他的血糖也稳定了下来。
救治:“若你信,我们必尽全力”
终于到了手术的日子,黄伟弘医生早早的来到病房,发现即将准备进手术室的朱明有些紧张,便安慰鼓励道,“放心,有我们在。”一句简单的暖心的话,便让他安定了许多。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早上9:25,手术如期开始。手术台上的朱明静静地“睡着”,而医生们操纵着精密的仪器挥汗如雨。黄伟弘医生先将神经通行的管道打开,接着剥开神经外膜、束膜,因发现腓总神经及胫神经卡压较重,脂肪包裹较多,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分离,细碎的操作声与交流声在时间流逝中此起彼伏。
从麻醉到手术结束整整持续了6个小时,早已过了中午下班时间,即使饥肠辘辘,黄伟弘等医生还守在病床前,给朱明的家人交待着术后的注意事项。“手术很成功,接下来配合治疗,安心休养便好。”黄伟弘医生说,他太了解从手术台下来的病人和家属们在那一刻的担忧与不知所措。
术后,在医护人员们一天天的精心治疗下,朱明的伤口慢慢地恢复了,感觉功能也在逐渐增强,以前只觉得麻,现在他居然开始感觉到痛了。
“这不是奇迹,这是医疗的力量!”朱明感受到自己四肢逐渐恢复,欢喜又感动,十余年未曾体会过的神经活动让他几乎获得了重生,压在身上的石头一朝被移开,是如释重负的。百感交集之下,朱明拿起手机,与家人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了这封感谢信:他们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关怀无微不至;他们的医德医风令我敬佩,令人感动;他们的热情深深的感染了我,不愧为白衣天使!我和家属深为贵院能有这样的好医生和好护士,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感谢患者对我们的信赖与认可。”黄伟弘医生表示,“若你信,我们必尽全力,”这是他们一直坚守的信念,他们将秉承医者初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术后第7天,早已按耐不住的朱明在出院前,时不时地向医护人员们打听,“重庆地道的美食、美景在哪里?”他计划休养一个星期后,再慢慢地去附二院以外的地标景点打卡!
逐渐恢复知觉的双脚,再踏在地面上,像脱掉了镣铐的希绪弗斯。如果说,在此之前的十余年行走,对朱明来说是一件疲惫的事情,如今他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久违的踏实与自由。在万物欣荣的春天,重医附二院急救部的医护人员们就像一阵复苏的风,吹醒了属于朱明的“踏青之旅”。
人间四月,是那样的温暖,在急诊外科的病房里永远荡漾着春天般的情意!如今电话声仍绵绵不绝,求助的声音时时响起……
(温馨提醒:若有咨询“三联式神经松解术”的患者,请拨打重医附二院急救部急诊外科电话63693365咨询。)
重医二院·聚焦前沿|第61期 减重代谢手术——解除“胖友”、“糖友”的难言之“痛”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渝中院区胃肠肛肠外科,王继见和李洋主任医师为一名近260斤的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手术历时2小时,手术顺利,术后一周患者体重减少了16斤。
今年33岁的钟女士(化名),身高160cm,体重却达到了130公斤。通过身体肥胖程度测量,钟女士的BMI指数高达50.78,腰围更是达到了150cm。指数均高出普通人许多。
来院前,钟女士时常因身材臃肿而苦恼。夜晚入睡后,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使得她鼾声如雷,影响到了家庭的和谐,更让她在第二天注意力难以集中,长此以往,个人公司业务也无心打理。虽辗转多家医院进行治疗,症状却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渝中院区胃肠肛肠外科就诊。
“胖乃百病之源”!经检查,钟女士患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一般的治疗已经无法解决患者目前面临的严重的健康问题。经重医附二院内分泌科、呼吸科等多学科会诊以及和麻醉科专家进行术前评估、反复讨论,排除手术禁忌。渝中院区胃肠肛肠外科王继见和李洋主任医师最终决定为钟女士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手术历时2小时,手术进行顺利,术后一周钟女士的体重就减少了16斤,更加令人惊喜的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神奇的消失了。目前,钟女士已经顺利出院。
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渝中院区胃肠肛肠外科李洋主任介绍:减重手术又称减重及代谢外科手术,通过改变胃和(或)小肠的解剖和(或)连接关系,减少摄食量和(或)营养物质吸收量,并引起胃肠道内分泌功能的改变,而产生减轻体重和调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进而治疗肥胖症以及肥胖相关代谢紊乱。袖状胃切除手术有严格的指标要求,术后存在出现并发症可能,远期有微量营养素缺乏、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进行这种手术需要在医生技术过硬、医疗条件优良的综合性医院进行。目前对于BMI超过32.5,或者BMI在27.5到32.5之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或者肥胖相关疾病的肥胖者来说,如果经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等治疗都无法达到正常体重或者控制缓解代谢疾病,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肥胖症患者通过袖状胃切除术后,体重可减掉约30%-50%,达标率达90%左右。伴随着体重的下降,血糖、血压、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等代谢疾病,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改善,降低了肥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预期寿命。
那么,哪些人适合做减重手术?
1.体重指数≥37.5 kg/m²,无合并症或无严重相关风险的患者,可行减重手术。
2.体重指数≥32.5kg/m²,确认出现与单纯脂肪过剩相关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胃食管反流病(GERD)、支气管哮喘、尿失禁、关节炎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可行减重手术治疗。
3.体重指数27~32 kg/m²,合并2型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患者,经饮食及锻炼调节仍无法完成减重目的,亦可接受减重手术,但目前该手术获益与否,学术界仍存在一定争议。
4.适合年龄在16-65岁的患者,65岁以上者,由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顽固且复杂,应根据术前各项检查权衡手术利弊,再决定手术与否。16岁以下青少年要综合考虑肥胖程度、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家族遗传性肥胖史,还要尊重本人的意愿。另外,不考虑体重指数而仅为控制血糖、血脂或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而行减重手术的诊疗资料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
肥胖患者从经历了多种手段减肥失败后的沮丧,到减重手术成功后体重下降的欢喜,改善的不单是疾病对身体的困扰,对肥胖患者的人生也是带来了新转变。“减重手术”的经历也是同样如此,从刚开始不被接受和质疑,到后来效果显著,解除了“胖友”、“糖友”的难言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