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多(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怎么办)
孕妈妈控制血糖没那么难
怀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的妈妈通常会格外注意饮食与营养,但在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孕妈妈中,有80%—90%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即妊娠期糖尿病。孕妈饮食量大、精致、营养,运动量减少,容易摄入糖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多、过快,如每周增长1公斤,这些都将提升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数据显示,它的发病率为1.31%~3.75%,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1级的孕妈妈不必恐慌,单纯用饮食治疗即可把血搪控制在理想范围。
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 可饮食调整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是空腹血糖偏低、餐后高血糖明显、易出现肾性糖尿。特别是孕妈年龄高于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有过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过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史;或本次妊娠期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等,都是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孕妈健康、胎儿发育、分娩与婴儿发育皆有不良影响,部分孕妈妈格外关心血糖,一天7至10测成为常态。如果测到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餐后血糖小于6.7mmol/L,则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1级;如果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8mmol/L,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6.7mmol/L,则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2级。
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营养科 , 现苏州市立医院围产营养专科主任陈沁指出,A2级孕妈需饮食治疗,加胰岛素治疗才能把血搪控制在正常范围,而A1级的孕妈只需单纯用饮食治疗即可。如饮食治疗一两周后仍无法达到控制标准,则按血糖控制不良入院,进行药物治疗。
三大营养素比例要安排明白
据介绍,孕期糖代谢异常的营养治疗是个性化的,不可一概而论。医生会根据孕妈妈个人生活习惯,结合病情、年龄、身高、体重、孕前的BMI值、体重增长情况、活动强度、季节、胎儿大小等因素,确定总热量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既能达到理想的孕妇及胎儿体重增长,也能避免热能过低导致低血糖、酮症或体重下降。
通常情况下,每天、每公斤体重控制总热能为30Kcal—38Kcal。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45%-55%,蛋白质占总热能15%-20%,脂肪占总热能30%以下;增加膳食纤维能降低过高的餐后血糖。但陈沁强调,如果饮食控制失败,要尽早就医使用胰岛素。
科学制作食物也能降GI
血糖生成指数(GI)对于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并不陌生,它能反映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情况,因此根据它选择和制备食物有利于保持血糖稳定。
除了食物种类和碳水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影响GI,食物的加工与制作同样影响GI。比如烹调使食物易消化,熟食GI通常比生食物高;土豆泥GI高于土豆丝,土豆丝GI高于土豆片。因此可以通过更科学的制作食物方式达到降低GI的目的。
首先是粗粮不要细作。如白面包GI为70,混入75%-80%的大麦粒的面包GI为34,孕妈妈可以用粗制粉、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白面包。
其次是简单做,急火煮,少加水。食物的软硬、生熟、稀稠、颗粒大小对GI值都有影响,通常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多,食物的糊化越好,GI也越高。因此孕妈妈食物尽量简单加工,蔬菜和谷粒减少切、磨,并在餐前15分钟补充水分,餐时和餐后两小时无需额外摄入液体。
第三是注意高低搭配。高、中GI的食物与低GI的食物搭配会有中等GI,高GI食物叠加则GI更高。混合膳食是中、低GI的食物,比如饺子、包子、馄饨、猪肉炖粉条、馒头配鸡蛋炒木耳、米饭配鱼等。
此外,食用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也有利于血糖控制,如芹菜、竹笋、魔芋、木耳、菌菇类等,是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来源。
除了看GI,还要看GL
但仅关注GI是不够的,陈沁建议孕妈注意血糖生成负荷,即GL,由食物的GI乘以所摄入食物的实际碳水化合物的量,再除以100得出。低GL有利于血糖控制,GL大于20为高、GL为11-19是中等、GL小于10为低。
比如西瓜GI为72,孕妈食用一块净重120g的西瓜,通过查询食物成分表可知每100g西瓜的碳水化合物为5.5g,得出食用的120g西瓜含碳水化合物6.6g。72乘以6.6,再除以100得出4.75,属于低GL食物,因此吃一块西瓜,可以认为对血糖影响不大。
但陈沁表示,不同的人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不一样,不同的孕周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不一样,不同的病情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医学营养治疗的个体化饮食方案之外,健康教育、运动、监测与药物治疗也要同步关注。
TIPS
合理设定餐次时间也利于控制血糖
少量多餐,定时定点定量也是孕期糖代谢异常的营养治疗的关键之一。
早餐可在7时—8时食用,食物占全天总热能的10%—15%;中餐可在12时—13时进行,热能占比约30%;午点可在15时—16时进餐,热能占比5%—10%,晚餐在18时—19时食用,热能占比30%; 晚点可在21时—22时或者睡前30分—1小时食用,热能占比5%-10%。
孕期这5类人,容易被妊娠期糖尿病缠住,如何有效降低风险?
怀孕期间,很多孕妇吃的热量高,运动少,导致血糖增高,其实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胎儿不但没好处,相反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还大大增加。所以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是最基础的改善方式。如果不加控制的话会导致早产、巨大儿、难产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妊娠期发生糖耐量异常,首先应考虑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没有患过糖尿病,而在怀孕后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发病率在5%~10%左右。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对母体的物质需求日渐增多,导致母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以糖代谢的变化较为突出。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1、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发生早产和死胎的几率均高于正常的孕妇。
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羊水过多的几率为10%-30%,其原因可能是胎儿的血糖水平增高,导致其出现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孕妇的羊水过多。羊水的骤增可导致孕妇的心肺功能异常。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管壁增厚和宫腔狭窄的情况,因此,此类患者发生妊娠期综合症的几率是正常孕妇的4~8倍。
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并且很容易出现合并感染,常见的此类感染有泌尿系统感染和霉菌。
哪些人易得妊娠期糖尿病?
1、怀孕前比较肥胖的妈妈
2、曾经怀过孕,并且出现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
3、家族中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
4、曾生过巨大儿,以往曾有不明原因胎死宫内等现象。
5、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妈妈。
孕期患有糖尿病应该如何应对?
1、不要惊慌
不要一开始就有心理负担,害怕得了糖尿病。实际上,如果防治措施做得比较好,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得糖尿病。
2、适当增加运动
孕妈妈三餐之后最好适当做些运动,比如散步等,餐后2小时血糖6.7~7.0毫摩尔/升之间就是满意水平。
3、严格控制餐后血糖
糖尿病对于孕妈妈和胎宝宝的危害都是由于血糖高引发的,所以应当雅阁控制血糖,尤其是餐后的血糖水平。
4、少食多餐
孕妈妈一天吃5~8顿,每次吃六七成饱,两三个小时以后饿了就再吃一点。这样保证每天主食250克,其中细粮和粗粮的比例是4:1,即200克细粮,50克粗粮。
5、胰岛素治疗
必要时孕妈妈可以选择进行胰岛素治疗,这样对胎儿和妈妈都是安全的。
妊娠糖尿病,情况有轻有重,对孕妈和胎儿的影响也可大可小,所以孕妈一定要慎重对待。最重要的是,在孕早期出现症状时,就要警惕起来,别太心大,以免对自身和胎儿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妊娠期糖尿病,还伴有子宫肌瘤、羊水过多……最终,母婴平安
对于孕妈妈来说,当妊娠期遇上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胎儿过大,在生产的时候引发难产、产后出血,增加剖宫产的几率。而对于宝宝来说,就会增加多发畸形和成年后代谢性疾病发生的概率,死胎、死产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
近日,沈女士来到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就医,兼具营养和心理学经验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金菊接诊了这个病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调养,金菊带领医院妇产科团队成功帮助孕妈妈度过危险的妊娠期糖尿病,并生下了健康的宝宝,沈女士还特意通过微信给医生发来了照片表示感谢。
34岁的沈女士婚后通过试管婴儿成功怀孕后,一家人都非常开心。可没想到的是,在孕中期,沈女士的血糖突然升高,检查后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由于孕期口服降糖药不耐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理想,沈女士孕晚期经常出现夜间饥饿的现象。担心吃东西会让血糖升高,不吃又实在饿得难受,纠结的心情让她变得整天闷闷不乐,家人为此也很担心。
然而,对于沈女士来说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怀孕36周沈女士,除了妊娠糖尿病,同时还伴有肥胖症、子宫肌瘤,B超显示羊水过多、巨大儿。为确保母婴平安,医生建议孕妇立即住院治疗。
围绕沈女士的现状,妇产科立即组织了科室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患者目前已经怀孕36周,但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足月(37周至40周)。老话说“娘胎一天抵十天”,如果在母胎安全的情况下能等到足月之后再生产,对胎儿的发育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呼吸功能的发育,能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因此,
在经过产妇和家属同意后,
医生决定严格按照诊疗规范,
通过个性化饮食管理,
在密切观察下继续妊娠,
至37 周后终止妊娠。
对于沈女士而言,每一天、每一餐的饮食,具体到每一杯牛奶是纯牛奶还是脱脂牛奶,以及饮食的种类、饮食的量、烹饪的方式,包括夜间加餐等情况,金菊副主任医师都一一指导。
经过饮食调整,结合合理的上肢运动,沈女士在医生的指导下,不仅吃得多、吃得好了,夜间也不觉得饿了,同时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金医生24小时的贴心守护,沈女士也不再焦虑,脸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
在医生、产妇以及家属的共同配合下,终于顺利迎接到了37周胎儿足月的阶段。通过评估产妇以及胎儿的情况后,医生决定采取剖宫产的方式娩出胎儿。
手术前,妇产科再次联合了麻醉科、儿科根据产妇的情况展开讨论,制定麻醉方式的同时,对于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如何更迅速更安全地娩出胎儿、预防产后出血及自体血回输等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手术过程十分顺利,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宝宝诞生了。经过一系列检查,产妇和宝宝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多日来大家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金菊副主任医师提示:
结合全生命周期的理念,生命之初最重要的一千天,胎儿在宫内的营养状况尤其要引起关注。家族史、高龄、肥胖、怀孕期间饮食不当和缺少运动,加上妊娠本身引起的胰岛素抵抗,都可能引起妊娠糖尿病。
有资料显示,在怀孕过程中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对于胎儿来说,可增加巨大儿、畸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宫内窘迫等状况的几率。与此同时,胎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对新生儿脑细胞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对于“糖妈妈”来说,孕期科学合理的膳食十分重要。
需要掌握的原则是:孕期不减肥,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少量多餐,粗细粮搭配,杜绝高糖食物的摄入,配合适当运动以及定期监测血糖。需要提醒的是,孕期饮食调整并不是一次就可以的,“糖妈妈”通过饮食调整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后,还需要再次制定新的饮食计划,以免造成胎儿发育不良。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