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无淀粉火腿肠(糖尿病不吃淀粉)
糖尿病人四类食物要少吃!
1.淀粉含量高的食品如土豆、红薯、莲藕、粉条、芋头,以及淀粉含量较多的火腿肠等。因为淀粉会在消化道被胰淀粉酶等最终水解成为葡萄糖,吸收后引起血糖升高,而且这类食物的升糖指数较高,升高血糖的幅度较大。如果进餐时吃了含淀粉较高的食物,主食的量就要相应减少。
2.油炸类食品如油条、炒面、肉丸、烧制类蔬菜、方便面等。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油脂,1克的油脂产生的热量相当于2克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也就是说1勺油相当于2勺糖对血糖的影响,且油脂在体内消化吸收相对较慢,可以对血糖产生较长时间的升高影响。
3.含葡萄糖丰富的水果大枣、香蕉、山楂、荔枝、甜桔、杮子等水果可使血糖迅速升高,应尽量少吃。
4.含油脂较多的坚果核桃、花生、葵花籽、松子等坚果含油脂较多。根据热量计算,6个核桃或30粒花生米或50克葵花子,相当于100克馒头对血糖产生的影响。
血糖控制与饮食、药物、运动、情绪关系密切,为了使血糖平稳,糖尿病患者要求每天饮食定时定量、合理规律用药、坚持适度运动、拥有乐观心态。治疗时药物的作用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要求饮食要和药物的作用时间保持同步。另外精神紧张、激动、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多,这些激素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特别是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的患者,外出时应准备糖块、馒头等食品,一旦出现饥饿、心慌、头晕、出虚汗、浑身颤抖等情况,应立即进行血糖监测并通知医护人员,如果血糖<3.9mmol/L,应立即饮用糖水,或甜饮料、食用馒头、面包等,不能监测血糖者亦应按上述方法及时进食,避免血糖进一步下降导致低血糖昏迷。
文/河南省济源市济钢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岳继鹏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糖尿病人怎么吃?(食谱来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但是所谓的富贵病也接踵而来,糖尿病就是典型的富贵病、吃出来的毛病。这种在古代只有在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中流行的病,现在已经悄悄走进我们每一个人。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且患病率呈倍数增长,但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都很低。
《糖友厨房》是专门为无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糖友设计的一日三餐搭配参考图,并列出了一些通俗、易操作的搭配方法,旨在让糖友对于自己该怎么搭配食物一目了然。
注意:图片为饮食种类参考,具体饮食量应根据身高体重以及每日活动量来决定。
糖尿病饮食即健康饮食,所以此菜谱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家人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样适用。而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详细咨询主管医师或营养师以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说明:本菜单中所提及的食物重量均为生重。
- 控制每日摄入所有食物提供的总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应多吃一些大豆类蛋白
- 适当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讲究粗细搭配,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的食物
- 高纤维膳食,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菌藻类及魔芋食品等。多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坚持副食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 减少食盐摄入,每天最好在5克以下,做汤、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盐
- 坚持少食多餐,进餐定时定量,还要细嚼慢咽,交替进餐,间断进餐
- 多饮水,限制饮酒
- 尽量选择鱼、禽或瘦肉,减少不可见的脂肪摄入
- 腊肉、香肠、火腿应仅用一点来调节口味,因此类食品中的能量很高
- 烹调肉类等含油食物时尽可能少用油
- 在选择奶制品时,应该选用脱脂、低脂或低乳糖产品
-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用粗粮代替一半细粮,可以让富含纤维富含纤维的食物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混用。
主食
粗细搭配,每餐必食,3至8两(因人而异),七八分饱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每日主食量不能低于3两
注:因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等蔬菜淀粉含量较多,故归入主食类,大约2 ~3两此类食物 = 半两主食。
蔬菜
推荐每天食用1-1.5斤蔬菜
早晨3两
中午“3-2-1原则”
3两叶类蔬菜, 2两瓜类蔬菜, 1两菌藻类
晚餐食物内容可参考午餐
叶类蔬菜
白菜、菠菜、芹菜、韭菜、圆白菜、油麦、生菜、茼蒿、紫甘蓝、空心菜、豌豆苗、芥蓝、莼菜、菠菜、苋菜、芹菜等
瓜类蔬菜
绿豆芽、柿子椒、苦瓜、蒜薹、芦笋、菜花、西兰花、黄豆芽、茭白、冬笋、茄子、西红柿、黄瓜、洋葱、丝瓜、西葫芦、冬瓜、莴笋等含糖低的食物;
菌藻类
香菇、金针菇、蘑菇、木耳、海带、裙带菜、紫菜等
蛋白质
肉
推荐每日食用1~3两瘦肉
各类肉类推荐排名
兔肉>鱼虾>去皮鸡鸭鹅>牛羊>猪肉>排骨>火腿
蛋
煮鸡蛋1个/天或者蛋清2个
奶
脱脂/低脂牛奶1杯或豆浆一杯或酸奶一小杯
豆制品
豆腐1~2两/天(不吃油炸豆腐泡)
水果
每日4两/一个拳头大小
在血糖平稳时,两餐之间食用,
选择水分大的水果
调味品
油
25g(小瓷勺2.5勺,如吃一小把坚果则去一勺油,不吃油煎油炸等含油多食物)
盐
<6g(炒菜最后放盐,不吃咸菜及腌制品)
生熟食物换算方法1两大米:生重50克,熟重(米饭)130克;
1两面粉:生重50克,熟重(馒头)75克;市售馒头100克是指实际用面粉100克(2两)
1两肉食:生重50克,熟重35克;
60克带壳鸡蛋(1个大)=50克豆腐干=100克(2两)豆腐=20克无糖奶粉;
50克瘦肉(1两)切成肉片(20片)、肉丝(50丝)、肉块做熟后大约4-5块;
10克油大约1小瓷勺;
6克盐大约1啤酒瓶盖;
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08:2-42.
2.陈灏珠 林果为. (2013). 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向红丁.(2012). 糖尿病怎么吃. 青岛:青岛出版社
4.陈伟. (2003). 糖尿病一日三餐巧搭配.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于康 李宁 马方 陈伟. (2008).临床营养治疗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快停下!这些零食早已被“拉黑”,很多哈尔滨人却经常吃……
除了一日三餐,很多哈尔滨人日常生活少不了的还有零食,看电视时来包薯片、闲聊时嗑嗑瓜子、嘴巴无聊来点话梅、小饿小困来点曲奇饼干……可谓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零食可以吃,毕竟会给很多人带来“幸福感”,但是选错了零食,却可能增加疾病风险。
有些零食又香又脆,吃起来口感很好,甚至是很多人的最爱,却可能不健康!一起来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1
营养师的零食“黑名单”
1
带“派、酥”字——起酥油
典型代表:苹果派、蛋黄派、凤梨酥、芒果酥、花生酥……
“派、酥”字食品总与各种水果、坚果等连在一起,听起来好像很健康,但这些食品在加工时,往往会添加“起酥油”,而起酥油通常含有氢化植物油。
网络配图
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对儿童来说,会影响智力的发育;对老年人来说,会加速认知功能衰退,增加老年痴呆症发生的风险。
2
带“脆”字——油炸
典型代表:果蔬脆片、脆皮花生、干脆面、妙脆角……
为了达到香脆的口感,一些食物经过油炸。
不仅水分少,油脂含量还极高,常吃容易引起肥胖及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有些香脆小零食还会加入大量的盐、糖,食用过多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甚至加重骨骼中的钙质流失。
3
带“味”字——糖 香精
典型代表:芒果味月饼、香草味饼干、草莓味饮料……
不同季节总会出现各种应季水果味的零食。虽然尝起来有水果味道,但有些产品只是加了一些香精,根本没真正的果肉。
以水果味饮料为例,大多是用果汁加入香精、甜味剂或精制糖、酸度调节剂等食品添加剂,再加水稀释而成,真正的纯果汁一般只有10%左右。
而有些人还喜欢用这些果味饮料代替水,长期如此,糖摄入过量,造成能量过剩,会增加肥胖、龋齿、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4
蜜饯、果脯
果脯是使用水果加工而成,就算商家使用优质的水果,但是果脯的加工过程,由于工艺的需要,会添加大量的糖和盐。
此外,一些低质量的蜜饯果脯可能还会添加防腐剂、色素、香精等,还可能含有漂白剂和二氧化硫残留的可能性,长期食用自然不利于身体健康。
5
果冻
大多数果冻不是用水果汁加糖制成的,而是用增稠剂、香精、酸味剂、着色剂、甜味剂配制而成。
这些物质对人体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吃多了反而会影响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尤其是会使铁、锌等无机盐结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从而影响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6
劣质火腿肠
好的火腿肠一般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但有些劣质的,真正的“肉”含量很少,而且还含有焦磷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盐等多种食品添加剂。
高盐、高热量、防腐剂等特性,让劣质火腿肠成为了不健康的零食,还是少吃为好。
在我国,火腿肠按照GB/T 20712-2006执行,《火腿肠》标准中根据火腿肠的蛋白质、淀粉、含水量的不同,将火腿肠分为了4个等级,分别是“特级,优级,普通级,无淀粉级”。
特级:水分<70%,蛋白质>12%,淀粉<6%;
优级:水分<67%,蛋白质>11%,淀粉<8%;
普通级:水分<64%,蛋白质>10%,淀粉<10%;
无淀粉级:水分<70%、蛋白质>10%、淀粉<1%。
在实际购买中,应尽量选择质量等级高、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低的火腿肠,具体的还是要看配料表。
健康零食选这些
总是嘴馋想吃点零食,哪些是好的选择呢?
1
无糖酸奶或牛奶
牛奶、酸奶含有钙、磷、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对心脏、血压、血管都有好处,还能提高免疫力;另外还能为身体提供优质的、容易吸收的蛋白质,提高新陈代谢率。
值得一提的是,酸奶还富含益生菌,在经过胃液和各种消化后,仍有部分活菌会抵达肠道,虽然存活时间短,但在此期间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2
坚果
像核桃、巴旦木、开心果、腰果等坚果都可以作为日常小零食。
坚果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都对改善脑部营养很有益处,特别适合孕妇和儿童食用。
而且研究发现,与很少或从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周吃2次或2次以上坚果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和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均较低。
但要注意其中的油脂含量丰富,每天食用量不要超过一把(10g-20g),以免增加肥胖风险。
另外,购买坚果最好选择原味的,以免额外增加了糖或盐的摄入。
低糖水果
像蓝莓、梨、西柚、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也可以在嘴馋的时候吃。不仅热量低,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建议每日摄入200-350g水果,不宜过多。
4
煮毛豆
毛豆含有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以降低人体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还富含膳食纤维,能改善便秘。
除了毛豆,像茴香豆、蚕豆等都可以水煮后作为零食。
总的来说,零食最好选择天然来源的、低糖、少盐、少油、低脂,能补充营养的。且尽量在两餐之间或饭前吃;若吃零食量比较大,应适当减少正餐的用量。
新晚报综合BTV我是大医生
来源: 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