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过了预产期(妊娠糖尿病过了两年还能好吗)
高血糖孕妇的产房趣事分享——记住这4点,轻松生个健康宝宝
在妊娠期被查出血糖高,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让每一位孕妈妈都很糟心。孕妈妈担心因为血糖问题控制饮食,会影响到胎宝宝的发育。或在临产前,因血糖高而被医生要求提前催产,会不会对胎宝宝造成伤害?今天有很多高血糖的孕妈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生产小经历,帮助正在待产的你解除心中小顾虑。
瑶瑶:妊娠期糖尿病真的会让我很害怕,还没足月就被催产,之前担心会很疼,真正开始了,到也能接受,不是特别疼!
dudu:快进产房的时候时候为了补充能量,忘记不能吃糖分高的,准备的红牛和巧克力也都没用上,开指的时候要检查血糖,不合格的话要用胰岛素,宝宝出来就进重症监护室,真的是心惊胆战,还好宝宝健康。
辛格瑞拉:好多血糖高的孕妈妈基本都在40周不到的时候,结束妊娠,我是39周就安排住院催产了,不严重可以拖一两天,运气好拖个三四天,最后还是要催产。
夏天:37周以后可以喝茉莉花苞,宫颈情况要是好就会生的快,如果不好就要用的久,进入待产室以后,大夫会检查宫颈情况,如果条件好,估计当天能生,就会先人工破水,然后注射催产素,基本上当天下午就都能生了。 如果不能生的就不会破水,而是直接滴催产素,可能就会催不止一天。所以可以提前做点软化宫颈的功课,我是37周后喝茉莉花苞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起的作用,我是当天下午5点之前就生了。
叮当:带进待产室的杯子,如果是夏天就别用太保温的了,悲催的我带了一个超级保温的杯子,生怕杯子里的水凉了,结果一杯水根本不够,时不时会有阿姨来填热水,我的水倒进杯里很久都喝不了,直接导致下午没喝水,测尿的时候不合格,差点又给注射胰岛素,悲催啊。
看了这么多孕妈妈的生产经验,是不是安心了很多,其实血糖高也没那么可怕~孕妈妈们可还得继续认真地往下看哦!敲黑板,记住这些知识点,帮你生出个健康的宝宝~
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如何学会数胎动?血糖高的孕妈妈需要注意,如果血糖过高会导致胎宝宝在子宫出现酸中毒,这很有可能会让胎宝宝缺氧,对胎宝宝很不安全。所以在妊娠晚期,孕妈妈一定要学会如何数胎动,确保胎宝宝的安全。
数胎动是孕妈妈平时自我检测的方式之一。孕妈妈在每天的早、中、晚各数一次胎动,可以在三餐后,小宝宝最活跃的一小时内,如果宝宝每小时大于三次胎动,那就很安全哦~孕妈妈也可以安心啦~
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如何自我测血糖?孕妈妈日常监测血糖的标准:餐前4.4~5.3mmol/L左右,餐后小于等于6.7mmol/L,空腹小于5.1mmol/L。孕妈妈严格监控血糖,血糖稳定,宝宝在子宫内自然也安全,这样最后分娩结局会很完美哦~
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时间要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来讲,没有任何并发症的,等到足月自然临产就可以了,如果无法自然临产,等到四十一周也就是过了预产期一周就需要给采取干预措施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胎盘功能有异常,干预过晚的话,容易胎儿缺氧甚至胎死宫内。所以一般来讲在整个孕期血糖控制比较好的孕妈妈也不会让她过预产期。到了四十周还没有自然临产的话,就要及时地做一个人工干预临产。还有一种就是糖尿病合并妊娠,在怀孕之前就有糖尿病的孕妈妈或虽然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病情会更严重一些孕妇群体,一般到三十九周就会终止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孕妈妈如果血糖能够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也能够自然地、顺利地分娩的。对于血糖过高,又合并有其它的一些疾病,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的妈妈,有的时候血糖高了,也对血压有影响。所以如果合并了高血压的情况,一定要综合分析孕妈妈的身体状况以及胎宝宝在子宫内的状况。子宫内的状况,通过胎心监护来反映,如果监护不好,血压不稳定,血糖也不稳定,该做剖宫产的话也应该做剖宫产,这样是为了保证妈妈和孩子的安全。
孕妈妈如果想了解更多妊娠期糖尿病的专业小知识,一定要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朝阳区妇儿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乔晓林专业视频解答—妊娠期糖尿病。
希望所有孕妈妈都能生个健康的小宝宝~记得下载“中优摇篮”APP,了解更多育儿小秘笈~
离预产期还有25天,孕妇频“尿裤子”
晓莺(化名)和老公结婚3年才怀孕,今年30岁的她对这个孩子特别宝贝,为了能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她每天牛奶、鸡蛋、水果、鱼、肉、海参、燕窝……从不间断。体重也从110斤长到170斤。为了安心养胎,确保胎儿不受影响,她从怀孕起就专门辞职在家养胎,每天都过得很小心。然而就在前几天,晓莺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小腹有点痛,而且裤子总是湿湿的。晓莺以为自己身体出问题了,想控制小便也控制不了。老公琢磨着:是不是孩子要生了?可离预产期还有20多天,按理说不应该这样。
于是老公带晓莺去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做检查,经过检查,产房主任李欣医生发现,孕妇哪里是“尿裤子”,明明是因为胎儿过大造成的羊水早破,已经有两天了。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很容易造成胎儿因缺氧而发生宫内窒息,如果出现脐带血流被完全阻断,则会造成胎儿迅速死亡。还会增加孕妇子宫内感染(如绒毛羊膜炎)的几率,严重者可能发生败血症。李欣主任当机立断将孕妇收入院,并为产妇实施催产,在催产过程中胎心出现异常,后又紧急为晓莺实施了剖宫产手术。由于处理及时得当,最后晓莺平安生下8斤半的儿子。
超重产妇易导致胎儿缺氧
晓莺的主治医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李欣告诉记者,许多准妈妈一旦发现自己怀孕后,总是担心宝宝营养不全,开始不停地各种吃吃吃、补补补,殊不知随着准妈妈体重的增加,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也在增高。孕妇体重超标,会增大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的几率,同时也会造成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由于胎儿过大,也会造成分娩过程延长、难产等,继而造成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增加、切口/伤口易感染、哺乳异常等不良症状。
“孕妇肥胖会导致脂肪组织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等增加,从而导致慢性炎症引起全身内分泌改变,进一步引起糖代谢异常、高血压等。肥胖还会造成盆腔脂肪的堆积,软产道肥厚,降低宫颈的松弛度,再加上胎儿的体重不断增加,最终导致软产道相对狭窄,从而增加了阴道分娩的难度。同时腹部脂肪的堆积会导致分娩时其极易出现腹压不足和宫缩无力的现象。除了这些,肥胖引起的整体肌肉力量不足还容易导致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李欣主任说,“孕妇肥胖对胎儿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如胎儿先天发育异常、死胎、早熟、巨大儿等,造成新生儿死亡率增加。另外,孩子生下来后,还会造成儿童期肥胖及代谢紊乱发生率增加、儿童认知功能下降等等。”
孕期到底该如何控制体重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呢?
李欣说,根据体重指数,准妈妈们体重增长范围如下:对超重的孕妈来说,孕中晚期体重增速要控制在0.23-0.33kg/周;对肥胖的孕妈来说,孕中晚期体重增速要控制在0.17-0.27kg/周;体重每周增加最好不要超过0.5kg,否则可能增加孕期风险。
怀孕期间该怎么吃呢?
孕早期
饮食原则:饮食清淡、均衡
大多数孕妇在孕早期会出现早孕反应,吃什么都不香,此时可以按照孕妇喜好,想吃就吃,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及促进食欲的食物来减轻早孕反应,如粥、面包干、馒头、酸奶、橙汁等。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充足维生素的摄入。如鸡肉、瘦肉、蛋类、鱼虾、豆类及豆制品、干果类、水果及蔬菜等。
营养原则:合理、适当
李主任提醒,孕妇在孕早期及孕前注意摄入叶酸,因为叶酸关系到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许多天然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如各种绿色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 动物肝肾、豆类、水果(香蕉、草莓、橙子等)、奶制品等,维生素的供给也要充足。如果准妈妈的早孕反应严重影响了正常进食,可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片。
孕中期
饮食原则:多样化
孕中期是胎儿迅速发育的时期,处于孕中期的准妈妈体重迅速增加。这时准妈妈要补充足够的热能和营养,才能满足自身和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
营养原则:搭配
李主任提醒,怀孕中期,孕妇应避免挑食、偏食,防止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缺乏。避免进食过多油炸、油腻的食物、甜食和水果,防止出现自身体重增加过快。饮食上要注意荤素兼备、粗细搭配、食物品种多样化。适当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血和牛肉等,预防缺铁性贫血。同时补充维生素C也能增加铁的吸收。孕妇对钙的需求有所增加,多食用含钙较多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虾皮和海带等。
孕晚期
饮食原则:少吃盐,少食多餐
准妈妈根据自身体重的增加来调整食谱,为分娩储存必要的能量。
营养原则:控制、齐全
李主任提醒,到了孕晚期,孕妇则要保证饮食质量、品种齐全。适当增加热能、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多吃海鱼可利于DHA的供给),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即减少米、面等主食以及油炸、油腻等食物的量),少吃水果,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增加钙和铁的摄入。经常摄取奶类、鱼和豆制品;虾皮、动物的肝脏和血液含铁量很高,应经常食用。注意控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
对于一些含能量高的食物,如白糖、蜂蜜等甜食宜少吃,以防止食欲降低,影响其它营养素的摄入量。多选择体积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减少营养价值低而体积大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等,感胃部不适的孕妇宜少食多餐。
最后李主任说,孕妇在怀孕期间还有一些必须的饮食禁忌,比如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食品,孕妇大量饮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等症状。咖啡因还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发育。
一些浓茶、烈酒、香料等怀孕期间也不能碰,易引起孕妇上火及便秘,浓茶烈酒对孕妇及胎儿也不利。
另外,孕妇还要注意尽量少食味精,进食过多味精可影响锌的吸收,不利于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魏欣 吕品 张彤)
8个月胎儿差点没了 妊娠期糖尿病 危害不容忽视
指导专家
郭敏: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国家级公共营养师三级。1995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持续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年。对各类妇科、内分泌疾病,不孕症、妇科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产科危急重症、疑难病、合并症、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熟练妇、产科手术操作。
“医生,求你救救我的孩子,现在还有一个多月才到预产期啊,怎么胎心不好呢,我是感觉宝宝今天不怎么动了,就赶紧来医院了?”金阳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郭敏接诊到一位怀孕8个多月的孕妈妈,因为胎心不好需要急诊剖宫产抢救胎儿生命,哭泣不止,情绪一度失控。经过产科医生和新生儿科医生的紧急全力抢救,宝宝生命保住了,却也因为早产并有新生儿肺发育不良、感染需要住院治疗。
追问病史,原来这位准妈妈是二胎,因为3年前生下第一个孩子时没什么问题,怀上二胎后就没有太引起重视,除了自己感觉不舒服外,也很少会来医院进行产检;以至于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并发症: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如果她能在孕前或孕期及时控制血糖,这样的意外事件是完全能避免的。”回忆起当时情景,郭敏医生也很感触。
据郭敏医生介绍,所谓的妊娠期糖尿病和一般的糖尿病并不一样,因为如果发现得早并在孕期采取科学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作为控糖计划,绝大多数是可以有效的把血糖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仅有少数孕妇需要添加药物治疗。
“如果头胎没有出现妊娠期糖尿病,这也并不代表备孕二胎时不会成为‘糖妈妈’。实际上,无论是第一类‘糖妈妈’还是第二类‘糖妈妈’,不管是备孕头胎还是二胎,都需要做好孕前体检。只要做好孕前准备和孕期管理,‘糖妈妈’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完全可以实现。”郭敏医生提醒说道。
妊娠糖尿病 危害“一箩筐”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现在,广大民众对妊娠期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极为欠缺。那么,具体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对此,郭敏医生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她告诉记者,妊娠期糖尿病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增加了流产率、早产率,增加巨大儿发生率,易发生新生儿产伤,诱发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肺功能发育不完善、新生儿脑发育迟缓,对母体影响也很大,易发生难产、感染,易诱发酮症酸中毒,增大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
“医生,我是不是只要在孕期糖筛没有异常后就可以尽量多吃多喝营养宝宝了?”就在昨天,一位前来看郭敏医生门诊的准妈妈冷不丁抛了这么个问题给她,也让她很是哭笑不得。
对此,她告诉这位有些糊涂的孕妈,千万不能有这样危险的想法。“一次糖筛过了并不代表接下来的孕期以及生育完后不会再次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或转化为Ⅱ型糖尿病的可能,尤其在孕前、孕期体重超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妈妈,这点一定要格外警惕,甚至还需要过几周复查糖耐量试验,这样一来才能及时发现更多问题。孕期也提倡科学饮食结构,保证母婴健康同时避免过多摄入糖、脂肪。”
有妊娠糖尿病史 孕前评估不可少
一组数据显示,对于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产后正常的女性,在生育二孩时,妊娠期间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为30%~50%。对此,郭敏医生建议,产后1年以上计划妊娠者,最好在计划妊娠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至少在妊娠早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如血糖正常,也仍需在妊娠24~28周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妈妈不用过分恐慌,只要糖尿病女性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将血糖控制好,且无心、脑、肾、眼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她说道,在正常血糖水平的环境中,受精卵能生长发育,也能预防胎儿畸形及降低流产、早产、死胎、巨大胎儿的发生。
孕前3个月 查空腹血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造成妊娠期糖尿病高发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与孕妇进食过多高糖分食物和高能量食物以及孕期活动量明显减少有直接关系,这些不恰当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会影响到妊娠期的代谢,诱发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也要合理运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此外,我建议女性在孕前3个月,除了进行常规的孕前检查,务必查一次空腹血糖,这不但能发现糖尿病,而且可以在糖尿病前期积极进行干预,避免患上糖尿病;如果属于35岁以上、肥胖、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曾经出现过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除了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外,还应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郭敏医生说道,非高危人群的孕妇,在孕24~28周,也应按常规进行糖耐量实验,一般情况下,一遍就能筛查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今后发展成糖尿病可能性比普通人群大。因此,如果生产42天后复查糖耐量实验已恢复正常,并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患上糖尿病的可能,如果之后的生活饮食方式并不健康的话,未来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会明显增高,所以建议曾在孕期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们都能以3-5年为一个周期,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检查。
(本报记者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