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和胆固醇的关系(糖尿病和胆固醇高的人能吃豆腐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这6个血脂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咨询我一些血脂的问题,现总结出大家最关心的几个,给出具体解答。

1.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吗?

解答:血液黏稠是老百姓对血脂增高的俗称。然而临床上并没有血液黏稠这个诊断。与其类似的概念是血液黏滞度,是一个反映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主要与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变形能力有关。

2.瘦人不易得高血脂吗?高血脂都是吃出来的吗?

解答: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当进食大量脂肪类食物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如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也会引起血糖升高,继而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因此体形胖的人血脂更容易高,因为他们相对食欲好、摄入多而运动消耗少。

但瘦人并不是一定血脂不高,血脂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来源于内源性生成,所以胆固醇的升高并不完全与饮食有关,也与人的基因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瘦人即使摄入不多,而自身合成多的话也会造成血脂升高,特别是胆固醇升高。所以说高血脂也并不完全是吃出来的,也与基因和个体差异有关。

3.吃保健品能调脂吗?

解答:保健品不同于药品,没有明确的降脂作用。更多的可能是对正常人的预防作用。因此,当血脂增高时,还是应该遵照医嘱服用有明确降脂作用的药物。而对于降脂药物的副作用,大家不用过分担心。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就能安全服用。

4.不同人群的降脂标准一样吗?

解答:我们在化验单上所看到的正常值并不是针对所有人的,而是针对正常人群,也就是没有吸烟、肥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的人群。而对于已经存在上述疾病的人群,这样的正常值显然就不再适用。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依照疾病的危险分层来确定血脂控制目标。例如对于一个70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放过支架,合并有糖尿病,就属于极高危人群,虽然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2.9毫摩尔/升,在化验单的“正常值”范围内,但对于他来说,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非常高的,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应控制在2.0毫摩尔/升以下,远远低于化验单上标注的正常值。

5.烟民的降脂标准为何更严格?

解答:由于吸烟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降脂标准是根据冠心病的危险分层来制订的。危险因素越多,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降脂要求也越严格。

6.血脂正常后多久能停药?

解答:对于只是血脂高而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正常人,服用降脂药物在血脂正常后,在坚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可以停一段时间降脂药物,定期复查血脂指标。而对于已经有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或同时有高血压、吸烟、肥胖等多个危险因素的人来说,需要终身服用降脂药。(陈立颖)

胆固醇对糖尿病病人有什么影响?

嘿,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一听到“胆固醇”就吓得瑟瑟发抖,觉得它是十恶不赦的坏东西?其实,这种看法有点偏颇哦!胆固醇虽然过高确实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让糖尿病并发症更可怕,但人家也是咱们身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

胆固醇是咱们细胞膜的重要材料,也是合成维生素D和胆酸的重要来源。缺乏胆固醇会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和激素的合成哦。而且,大部分胆固醇其实是身体自己合成的,所以限制胆固醇的效果有限。

那么,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胆固醇呢?血胆固醇高于5.7毫摩尔/升(230毫克/分升)的小伙伴们,你们可得小心了,还有血胆固醇高于4.5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的糖尿病病人,也要严格控制哦!

其实,只要我们少吃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虾蟹等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含豆固醇和谷固醇的植物,就可以有效降低血胆固醇啦!

所以,小伙伴们,别再谈“胆固醇”色变啦!正确看待它,合理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哦!

关于胆固醇,糖尿病患者需要知道的8个常识

很多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常表现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还有的同时伴有甘油三酯(TG)升高。

本文就有关胆固醇的基础知识作一介绍,供糖友参考。

1.胆固醇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肝脏合成的,占70%~80%,另一个来源是饮食摄入的,占20%~30%。

所以降低胆固醇水平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即减少合成(主要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和减少饮食摄入(少吃动物脑、蛋黄、鹌鹑蛋、鱼子、鱿鱼、墨鱼、肥肉、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胆固醇的去处呢?一是随着胆汁排入肠道,再从大便排出体外;另一个就是肝细胞从血液中捕捉胆固醇重复利用。这两个环节也是降胆固醇药物的作用部位。

2.为什么要降胆固醇

如前所述,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原料,而动脉粥样斑块是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基础,所以说没有胆固醇就很难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人体的血液中都有胆固醇,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进入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的。如果患了高血压、糖尿病,经常吸烟,或者年龄增长,动脉血管壁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形成小裂隙,胆固醇就会乘机而入,斑块就逐渐形成了。

所以不能让血液中的胆固醇太高,把胆固醇降得低一些,我们的心脑就会更健康一些。

3.胆固醇很坏吗

胆固醇是健康人体内所存在的一种物质,它是好是坏取决于把它用在什么地方。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合成多种激素、形成胆汁酸的重要物质,对人体健康当然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如果体内胆固醇太多,在条件具备时就会进入血管壁内,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进而发展成为冠心病、脑血管病,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这时候就成为坏东西。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必须关注

很多人拿到化验单后往往最关心甘油三酯,以为甘油三酯最重要,这是错误的认识。

在各项血脂参数中,最重要的指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是因为LDL-C越高,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风险就越高;把LDL-C显著降低,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5.胆固醇太低好吗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当LDL-C在0.5mmol/L以上时是安全的,降得太低对健康不利。目前的技术手段很难达到0.5mmol/L这个目标,所以不必为胆固醇太低而担心。

基于现有的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我们可以认为胆固醇越低越好。除非将来真的有了更强大的方法,能把血液中胆固醇降到更低的水平甚至全部清除,才值得担心。

6.吃了他汀类药物,胆固醇还高

他汀是最有效、最安全的降胆固醇药物,应该首选。

如果应用1片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胆固醇控制不满意,不建议加量至2~3片,因为增加他汀剂量后其降胆固醇的疗效增加得很少(约6.0%),相反,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大大增加。

最好的办法是联合其他类型的降胆固醇药物。

7.血脂正常,可以停药吗

答案是不能停。停药以后胆固醇会再次升高,心脑血管系统会再次受到危害,所以一定要长期坚持用药。

降胆固醇的幅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越小。反之,胆固醇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来讲,要早治疗并且要长期治疗。

8.动脉粥样斑块可以缩小甚至消除吗

答案是完全有可能。多项研究(例如MARS研究、ASTEROID研究、SATURN研究、FATS研究、ACAPS研究等)均证实,通过他汀或非他汀类药物强化降低胆固醇水平,完全可以使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缩小,甚至消失。

关于胆固醇,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医师 郭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