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突然容易饿是糖尿病吗(突然之间容易饿 食量涨了)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怎么知道自己患上糖尿病,或许可以从这4个方面判断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患上糖尿病后都不知道,因为有些人在患上糖尿病后并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导致他们忽略而没有发现,而糖尿病如果在早期发现及时控制是能够避免血糖带来的伤害,因此在早期发现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从哪几个方面可以判断自己患上糖尿病?

一、容易饥饿

在糖尿病发病的早期由于高血糖的出现,这样患者身体多余的糖分被尿液排出体外,这样就会让身体缺乏能量而容易出现饥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食欲也会跟着增加,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容易饥饿,并且在补充食物后一段时间又突然感觉饥饿,就要特别的注意及时监测自己的血糖。

二、经常感觉到口渴

在早期糖尿病发生的时候患者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而在出现口干舌燥的时候身体第一反应会出现口渴,就需要不停的喝水,而不停的摄取水量就会让尿液的数量增加,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也就会让身体长期处于脱水的现象,从而让自己经常感觉到口渴。

三、视力莫名的变差

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会让眼睛中的液体浓度变高,也就容易让眼睛的视力出现问题,因此在发现自己的眼睛视力下降或者是看东西模糊的时候不要过于小觑,也不要以为是近视发生了,要及时进行眼睛检查,并且监测血糖。

四、手脚发麻抽筋

有很多中老年人会反映自己突然间出现手发麻脚抽筋的现象,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多数的患者认为这是缺钙的症状,也就会进行补钙。但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有可能和糖尿病有关系,要注意在进行补钙后如果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看是不是高血糖导致的。

温馨提示,大家要知道的是,平时对于糖尿病的一些症状要有所了解,并且如果发现自己身体有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要特别的重视,只有及时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和其他相关检查,这样才能够知道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也能够让自己及时发现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从而防止糖尿病发生自己不知道,而对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和影响。

餐后仍感到饥饿或为糖尿病征兆

【环球网综合报道】俄罗斯《消息报》援引 “Medikforum”网站报道称,英国医生马修卡普霍恩(音)在《Express》期刊上发表文章称,餐后经常感到饥饿或为糖尿病的征兆。

卡普霍恩表示,及时关注餐后进食欲望非常重要,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6小时的饱腹感,如果正常进食后仍然感到饥饿,那么就有必要前往医院进行就诊。

他还称,睡前出现强烈的饥饿感是代谢紊乱或血糖水平升高的标志。有糖尿病倾向的人在没有食用过多含盐量高的食物的前提下,除了会感到饥饿外,还会伴随持续性口渴的症状。“ 如果人体不能正常吸收糖分,也会感到饥饿,在这种情况下仍需及时就医,确诊是否为糖尿病” ,卡普霍恩还补充说。

早些时候,医生们还提示糖尿病患者,过多的白天睡眠会导致血糖升高。(实习编译:严蕊亭 审稿:李姗岚)

醒来饥饿难耐、心慌无力可能是糖尿病预警

【醒来饥饿难耐、心慌无力可能是糖尿病预警】四五点醒来,有明显的饥饿感,而且感到心慌、四肢无力等,进食后情况就有所改善。很多人认为这是饥饿的正常生理反应,但其实很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血糖预警”。尤其是症状持续出现,应立马去医院进行糖尿病检查。当胰岛功能异常时,摄入的糖分无法很好地转化成能量供人体使用,此时身体只能通过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和糖原来维持机体功能,所以糖尿病早期患者很容易感觉饥饿。除了常有饥饿感,早期糖尿病还可能伴有胃口变大、吃得更多,饭后易困;经常口渴口干,而且小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握力变小等。(via科普中国)

来源: 广东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