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血压糖尿病营养品(高血压糖尿病饮食指南食谱)

妙手医生 0
文章目录:

真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孕妇、老人都适用的“万能营养品”?

在美国,卵磷脂是人人都吃的“万能营养品”,具有“血管清道夫”“肝脏守护神”的美誉,与蛋白质、维生素并称为“第三营养素”,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有重要影响。

然而,这个性价比极高的“万能营养品”在国内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少人对它的功能了解得并不多,只停留在保护血管、抗衰老的层面。接下来,小编将为各位揭开大豆卵磷脂的神秘面纱。

万能的卵磷脂

1、养护、软化血管:能够有效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淀并清除部分沉淀物,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进而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脑血栓、脑溢血、动脉硬化等疾病。

2、祛痘、消斑、润肤:卵磷脂是一种天然的解毒剂,它能分解体内过多的毒素,并经肝脏和肾脏的处理排出体外,脸上的斑点和青春痘就会慢慢消失。资深执业药师祝药师(微bjpfys01,长按复制)表示卵磷脂还能为皮肤提供充分的水分和氧气,使皮肤变得光滑柔润。

3、肝脏的保护神:补食卵磷脂能增强肝细胞物质代谢,促进脂肪降解,保护肝脏,预防脂肪肝等病症的发生。

4、稳定糖尿病病情:卵磷脂能增强胰脏功能,修复胰脏细胞,使其分泌充足的胰岛素,降低血糖, 有效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从而减轻糖尿病病情。

5、促进大脑发育:卵磷脂能为大脑神经细胞提供充足的养料,使脑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从而提高大脑活力,消除大脑疲劳,使大脑思维敏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6、胎、婴儿神经发育的必需品: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形成发育最关键时期,卵磷脂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系统与脑容积的增长、发育。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规定在婴儿奶粉中必需添加卵磷脂。

7、有效地化解胆结石:卵磷脂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分解、消化及吸收,从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保持液体状,可以有效地防止胆结石的形成,并对已形成的胆结石也能起到化解的作用。

8、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脑部的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减少是引起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卵磷脂的充分供应将保证机体内有足够的胆碱与人体内的乙酰结合为“乙酰胆碱”。长期补充卵磷脂可以减缓记忆力衰退的进程,预防或推迟老年痴呆的发生。

卵磷脂虽好,服用需谨慎

尽管卵磷脂具有奇特的健脑强身功效,但仍不具备全面的营养作用。只有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素,才能增进整个机体的健康。由于孕妇的身体机能会直接影响到胎儿,所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委员会(FDA)规定,所有婴儿食谱中都要适量补充卵磷脂。因此,怀孕期间是可以适当补充卵磷脂的。

但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保健品还是药品,都不能过度服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以均衡饮食,多做运动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鸡蛋、海鲜、大豆及其制品、核桃、芝麻、葵花籽、动物肝脏和脑髓等。

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长按可复制)

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对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梗都有好处

膳食纤维是最近十分火爆的一个概念,被称作第七大营养素。令很多人感到困惑的是,这类物质本身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既然不能被人体所利用,怎么还能称作营养素呢?

奇妙的地方正在于此。目前研究表明人体肠道内居住着大量的肠道菌群,大约1,000~2000 种细菌,这些菌群真的很渺小,它们的个头只有人体细胞大小的10-50分之一,总重量大约1-2 千克。

正常的肠道菌群能分泌很多调节因子,调节人体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因此,肠道菌群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间接起到预防心梗、脑梗的作用。

虽然人自身不能利用膳食纤维,但肠道菌群却可以利用这些物质。所以膳食纤维是维持正常肠道菌群的重要物质。

因此,膳食纤维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来调节血压、血糖,使身体机能处于健康状态。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膳食纤维能够吸附过多的脂类等过剩营养物质,减少脂肪等过剩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降低高血脂的作用。进而间接起到预防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作用。同样起到了预防心梗、脑梗的作用

此外,膳食纤维还有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等作用。

那么哪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绿叶菜类

绿叶菜中的菠菜、芹菜等除了富含各种维生素外,膳食纤维的含量也很高,非常有利于健康。

真菌类

蘑菇、木耳等真菌类食物,一方面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也富含膳食纤维。而且蘑菇、木耳美味可口,深受人们喜欢。

粗粮及豆类

麸皮、玉米、燕麦、荞麦等粗粮以及黄豆等豆类膳食纤维含量很高,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水果

水果中的苹果、火龙果膳食纤维较高,而且糖分相对较少,非常有助于健康。

在营养普遍过剩的今天,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多吃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吧。

感谢大家的阅读与点赞,也欢迎大家转发给自己的家人、亲戚和朋友。

“三高”症人群,吃辅酶Q10等保健品真的有效吗?

作者: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 石浩强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关于保健

众所周知,“三高”症指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加,“三高”的发病趋势明显增加。正是因为“三高”症可导致重要脏器的损伤进而严重威胁身体健康,所以应当积极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三高症早期如何吃?

当较轻的“三高”症或者“三高”症早期:


当临床指标处于临界状态并且没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时,可以考虑采用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即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并非完全依靠药物来加以纠正和改善疾病,包括:控制体重、均衡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平和心态。而在运动与饮食等非药物治疗方式无法有效控制症状时,则需要服用相应的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来进行药物治疗,且原则上应当是长期用药,不能擅自私降药物或者骤然停药。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往往也会考虑服用一些保健食品来预防或者辅助治疗“三高”。

那么,服用保健食品真有必要吗?保健食品到底靠谱吗?

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吗?

保健食品是指含有一定功效成分,可调节人体机能的食品。

但是,注意是食品!


目前已经从简单的强化食品发展到了经动物和人体实验论证而明确了功效,且功能因子结构、含量和作用机理同样已经被明确的第三代保健食品,如辅酶Q10、鱼油、大豆异黄酮等等。

事实上,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简称不能等同于药品

如前所述,对于“三高”的患者而言,如果血压、血糖、血脂仅仅处于临界状态且无明显症状出现,确实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服用一些保健品来辅助改善人体的“三高”症状。然而,有些人在长期服用保健品时会担心是否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伤。实际上,尽管有“是药三分毒”这种说法,但保健品并非药品,仅可调剂人体的机能而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就是说保健品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同样也不应该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即所谓的“毒”)。所以,对于经国家批准且正规上市的保健品而言,常规剂量的服用是安全可靠的。在任何场合,任何个人宣扬某种保健品能包治百病且不存在任何副作用都有哗众取宠、混淆视听的“忽悠”之嫌。

以辅酶Q10为例,它是一种脂溶性的醌类化合物,在人体的心脏、肝脏、肾脏中含量较高。在动物的慢性毒性实验中,即使连续给予超大剂量的辅酶Q10也未出现毒性反应。一般来说人们在服用辅酶Q10胶囊后仅有少见的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腹泻、偶见皮症等轻微的不良反应,无肝、肾毒性。

辅酶Q10有副作用吗?

事实上,辅酶Q10可以作为药品(常规剂量10mg)来治疗疾病,也可以作为保健品(如大剂量400mg)日常服用。辅酶Q10不仅能给心脏提供动力,还具有卓越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能预防血管壁脂质过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甚至目前的研究还表明辅酶Q10对于晚期肿瘤转移患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功效。但实际情况是,人体内的辅酶Q10主要靠自身合成,只是少量从食物中得以补充。而作为保健品的辅酶Q10,虽然规格剂量很大,但受限于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实际吸收的量非常有限,大部分都随大小便排出了。所以,当人体不缺乏辅酶Q10时,大量地外源性补充并不能带来额外的益处,日常补充无论是低剂量的药品还是高剂量的保健品,都比不上食源性补充来的直接和有效。价格昂贵而吸收有限正是保健品的“尴尬实质”。

最后综上所述在选择保健品的时候应当注意观察是否属于国家认证的合格产品,即是否标注有“国食健字”或者“卫食健字”(而药品则应该标注“国药准字”),并按照常规的推荐剂量来服用,千万不要轻信一些不良媒体上的广告而胡乱购买、服用所谓的“万能保健品”。例如之前就曾经出现过很多人长期服用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随便果”,最终诱发结肠黑变病的悲剧。此外,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其适量补充确实可以调节生理功能,但仅可用于辅助治疗,单靠保健品来治疗疾病是不可能的。换言之,对于“三高”的患者而言,非药物治疗状态下辅以服用一些具有改善“三高”症状的保健食品,例如辅酶Q10是可以的。但当非药物治疗手段达不到有效控制的目的时,则应当根据个人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及基础状况来合理地选择正确的药品以及适宜的药品服用方法,以使血压、血糖、血脂达标,尽最大可能减少“三高”对于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将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死亡的总体危险降至最低。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