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人是不是要少吃(糖尿病的人是不是没有性生活)
糖尿病患者少吃、不吃主食是对的吗
如果长期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能量不足可能导致机体自身消耗,出现消瘦、抵抗力减弱,且会加重糖尿病,出现酮症。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保证每天摄入主食不少于150克。
来源: 浙江发布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联合国糖尿病日,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来源:【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糖尿病患者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记者采访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岭南名医李枢。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
控制栏背景播放暂停全屏普屏音量关闭音量打开00:00/00:00logo正在播放:2013-01-01 00:00:00背景图片缓冲...大播放按钮
人到中年的程先生因“口干口渴半年,发现血糖升高10天住院。”他体重指数达到32.8千克/平方米,既往有痛风病史,入院后测随机指尖血糖11.3mmol/l。经过完善相关检查,程先生被诊断为糖尿病。
原来,最近几年因工作原因在外就餐、应酬、喝酒,还时常熬夜、吃夜宵,几乎没有运动,导致体重每年增加。两年多以前,他体检发现血糖偏高、脂肪肝、高尿酸、高血脂仍未重视。
在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及相关对症治疗后,程先生继续在该院肥胖门诊选择科学安全、健康、有效生活方式:在医生、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医学体重管理三师共管”指导下,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干预。通过三个月的减重,程先生体重下降21斤,腰围减了17cm,最关键的是内脏脂肪、体脂肪量均明显下降,脂肪肝有所改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已恢复正常。
李枢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进展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李枢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还可能引发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医生在讨论病例情况。
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
李枢介绍,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如何预防糖尿病?
“很多情况下,合理的预防和应对可以帮助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并减轻并发症的危害。”李枢提醒大家,要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6.1,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7.8,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并进行及早干预。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kg/㎡,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李枢提醒,若得了糖尿病,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已存在的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患者最好的医生是您自己。”李枢说,做到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才能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首先是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要了解糖尿病防治的正确知识、调整心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
其次,要合理饮食,做到少量多餐,总量控制。搭配合理,蔬菜为主,鱼肉适当,少盐少油、戒烟限酒,优先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还要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一周5天,每天30分钟,运动形式可以为快走、太极拳、骑车、慢跑、健身操、游泳、各种球类等,每周最好再进行2~3次锻炼肌肉的抗阻力运动。有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可征询主治医生意见,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同时要规律用药。糖尿病的药物有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意按医嘱规律用药,切勿自行加药停药。
糖尿病人必须监测血糖。常规可3个月测量一次,在血糖不稳定或药物调整期,次数适当增多,可达每天数次。此外,还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糖化血红蛋白等。
预防糖尿病要均衡饮食。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
有的人说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主食,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糖尿病患者需要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主食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完全避免或减少。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低血糖指数的主食,如燕麦、荞麦、玉米等,并适当控制摄入量。
文 惠报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李易珩 廖云慧
图/视频 惠报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本文来自【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医生忠告:不吃“糖”不仅不能逆转糖尿病,还会存在生命危险
“医生,不吃碳水化合物就能逆转糖尿病吗?”
今天去查房的时候,有个病人跟我说,他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有一些医生认为不吃碳水化合物就能逆转90%的2型糖尿病。这个病人对这个观点半信半疑,所以就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按道理说,我们平时吃的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以后就会转变成葡萄糖,正常人由于胰岛细胞功能正常,所以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胰岛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吃了碳水化合物以后就有可能会引起血糖的升高。既然这样,那不吃“糖”不就可以逆转糖尿病了吗?真相到底如何,且听医者良言一一道来。
1.不吃“糖”真的可以逆转糖尿病吗?碳水化合物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吃了碳水化合物以后,会使得血糖升高,因此他们认为如果不吃主食或者少吃主食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甚至可以达到逆转糖尿病的目的。我只能说这种想法很美好,但是要想逆转糖尿病无异于痴人说梦。
网上虽然有一些关于低碳水化合物逆转糖尿病的文章,但是那些并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认证,其说服力比较有限。
目前来说,人来对于糖尿病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而且很多病因我们也很难改变,比如年龄、遗传因素等。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糖尿病也属于一种衰老性疾病。大量的调查发现糖尿病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年龄越大,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衰老很难逆转,那逆转糖尿病本身也是很难的。
另外,当被确诊糖尿病以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的功能就出现了问题。就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能修复胰岛细胞,使其恢复到最初的功能水平。既然胰岛细胞的功能很难恢复到最初的正常水平,那要依靠不吃“糖”逆转糖尿病真的很难。
运动
不过需要注意,虽然糖尿病难以被逆转,但是这并不是说它不能逆转。如果糖尿病发现的比较早,而且又严格控制饮食 运动 控制体重,那还是有可能逆转的。只不过很多人在糖尿病早期的时候,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而且也没有体检的意识。当糖尿病出现明显的症状的时候,胰岛细胞的功能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个时候胰岛细胞的功能已经很难回到当初的水平了。
2.糖尿病患者不吃“糖”会有什么危害?在人体内存在着三大营养物质,即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就相当于我们的零花钱,是可以随时动用的钱;脂肪就相当于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一般没有啥情况的时候,是不会动用这笔钱的;蛋白质就相当于我们的房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变卖的。
哈佛大学
之前哈佛大学对15000名年龄在45~64岁之间的美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那些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保持在50%~55%者,全因死亡率比低碳饮食和高碳饮食更低。虽然具体的机制还没有弄清楚,但是这和我们的中庸之道有点吻合。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虽然少吃或者不吃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控制好血糖,但是这种行为本身也存在着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不吃碳水化合物,那只能多吃脂肪和蛋白质。然而,脂肪的能量是比较高的,这会增加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与此同时,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也是会增加身体的负担的。
当代的营养学认为,正常人的饮食应该是全面而均衡的,否则就会给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长期如此还会造成营养失衡的问题。
根据最新版的医学教材,糖尿病患者不仅不能不吃碳水化合物,而且它还必须是主要的能量来源,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能量要有50%~60%来源于碳水化合物。
低血糖
其实医学教材这样写,是有科学依据的。你以为糖尿病患者仅仅是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吗?如果您要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和自身的血糖调控能力下降有关。糖尿病患者不仅仅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而且也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一般来说,血糖高一些是不会要命的,而低血糖如果抢救不及时是会要人命的。
酮症酸中毒
人体要想利用葡萄糖,就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而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糖尿病患者利用血糖的能力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如果糖尿病患者少吃或者不吃碳水化合物,那人体的能量只能从脂肪、蛋白质中获取。然后脂肪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酮体,这样的就会增加酮症酸中毒的风险,而酮症酸中毒属于糖尿病的危重并发症,抢救不及时是会要人命的。#健康科普大赛#
虽然现在力挺低碳饮食的临床研究有增多的趋势,但是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权威的机构或者组织认可低碳饮食对于控糖的作用。一方面这是缺乏足够多的证据,另一方面,低碳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确实存在着安全隐患。
最后总结:到目前为止,糖尿病依然是一种很难逆转的疾病,即便不吃或者少吃碳水化合物也难以逆转糖尿病,而且还会增加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的风险。不过需要注意,如果糖尿病发现的比较早,而且又严格采取了控制饮食 坚持运动 定期测量血糖等措施,那还是有可能逆转糖尿病的。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